分享

《论语》导读(七)——里仁第四(1-13)

 叶落无痕73 2023-11-01 发布于吉林

论语导读(七)——里仁第四

【里仁篇第四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阐明了“仁”是立身行事的根本。首先,从思想上要树立起“仁”的观念,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要立志做一个“仁人”。其次,行动上要履行忠恕之道,要宽厚待人,要向仁人学习,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仁”的准则。再次,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时,要把义放在第一位,使利服从义。能够做到这些,就是划清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就可以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了。

本篇著名语句有:“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约失之者鲜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等。

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里仁为美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zhì)知?”

  

【注释】

(1)里:二十五家为一里。

(2)处:居住。

(3)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邻里相处,应以忠厚仁德为美好。邻里不选择以仁德相处,怎么能算得上是明智的呢?”

仁者安仁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安”,自然合理。“安仁”,安于仁道;

(3)利仁:智者深知仁的笃好,切求而欲得。处乐、处约皆能保持气节,矢志不移,无一毫昏昧。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期处在贫困之中,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运用仁德治世的。”

仁者(hào)好(wù)恶

4·3子曰:“唯仁者能(hào)好人,能(wù)恶人。”

  

【注释】

(1)仁者:纯乎天理而一毫私意的人。

(2)能好人,能恶人:“好”,喜爱。用作动词。“恶”,憎恶、讨厌。用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知道喜爱什么人,才能知道厌恶什么人。”

(爱和恨是对立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当于理而无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必以其贤而好,以其不肖而恶,而后引领众人向善、改过的风尚。)

苟志于仁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1)苟:诚。

(2)志:心所专向。

【译文】

孔子说:“诚心诚意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常被不仁之念所累。若心专向于仁,克己去私,复还天理,那就不会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等坏事了。)

以其道得之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

(1)终食之间:一顿饭的工夫。

(2)造次:急遽苟且之时。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去摆脱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又怎成就名节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背离仁德,就是在匆忙、急迫的时刻也必定如此,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必定如此。”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君子乐天知命,讲仁、义道德,舍弃利、欲。任何人都难以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富贵安逸。孔子主张君子要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的气节。)

用其力于仁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笃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私欲尽绝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无比崇尚仁德,(所以)厌恶'不仁’的人假意做仁德的事,不会让'不仁’的事出现在自己身上。有整天致力于实行仁德的人吗?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够而无法实行的。也许有,但我没有见过。”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只要经过个人自觉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观过,斯知仁矣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过失,各自在于他是哪一类人。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过失,就可以知道这一类人有没有仁德了。”

(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朝闻道,夕死可矣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我如果能在早晨听闻'人生大道’,就算是当天傍晚就死了,也可以说了无遗憾了。”

(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

士志于道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1)士:为学之人。

(2)道:事物当然之理,真理。即学之所求,古人读书为明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实行正道,却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正道’了。”

(孔子认为,衣服饮食,不过奉身之具。一个人有志于道者,必是识见高明,以性分为重,外物为轻。凡富贵贫贱,都动他不得。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之美,羞贫贱,慕富贵,他的识趣之卑陋甚矣,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道’的问题。)

君子之于天下也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dí)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注释】

(1)适:意为凡事之可行,或亲近、厚待。

(2)莫:必不行或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可以或是不可以,只是按照义去做。”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君子怀德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

(1)怀德:“怀”,思念;“德”,固有之善。

(2)土:居处之所安者,即乡土。

(3)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刑”,法制惩罚。“惠”,货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注的是道德,小人关注的是乡土;君子关注的是法纪,小人关注的是恩惠。”

(孔子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大公无私,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放于利而行

4·12子曰:“(fǎng)放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1)放: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译文】

孔子说:“(如果只是)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必将招致更多的怨恨和指责。”

(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能以礼让为国乎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礼让:“礼”,是尊卑上下的礼节。“让”,逊让,即礼之实处。

(3)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么礼用来作什么呢?”

(“礼”的原则明尊卑,辨上下。人人守君臣、父子之礼,自然各自相安、融洽。为国以礼,行礼以让,为化民成俗之道。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