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书院教育的遗址,安徽进士举人的摇篮——竹山书院

 黄之中 2023-11-01 发布于上海

进士和举人的摇篮,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遗址

由桃花坝、桂花厅、凌云阁和竹山书院组成的古歙胜景

风雅的书院庭园清旷轩

雄伟壮美的文昌阁


【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


古代书院教育的遗址,安徽进士举人的摇篮
——竹山书院
图片图片安徽歙县竹山书院正门为典型的徽州贴壁柱式砖雕门楼图片

时代:清
地址:安徽省歙县雄村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竹山书院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前后建成的,为户部尚书曹文植伯父干屏、生父青兄弟所建。清初,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成豪富。曹堇饴临终令二子干屏、 青于竹溪建文阁,创书院,修社祠,筑园庭。儿遵父命,于乾隆初着手筹建,历十余年乃成。被称为“进士和举人的摇篮”的竹山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遗址。
图片图片歙县竹山书院内小庭院名“清旷轩”,系一小型古典园林图片


图片


竹山书院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在古城歙县之南6公里处。书院门为典型的徽州贴壁柱式砖雕门楼。厅堂进门是前廊,隔天井为三开间一厅。右廊有一侧门,通向内院。这里既有教室也有先生的书斋和住房。中间辟有小院、花圃,廊道尽头有一庭院,名“清旷轩”,系一小型古典园林。当时曹氏族约:“子弟中中举者可这里庭中植桂一株”,故又名“桂花厅”。现存有乾隆时诗人曹学诗的“清旷赋” 屏,书法家郑莱的“所得乃清旷”小篆匾额,及摹刻颜书“山中天”石刻。小园静谧雅致,廊前花间充满书卷气息。
图片
图片
竹山书院图片


图片


桂花园西首有八角亭一座,正名为 “凌云阁”,亦称“文昌阁”。此阁高大雄伟,阁分二层,各具八角,顶为锡制,基部如荷披复,上为防风锥,以铁链八条系于四角间。角均翘起,如鸟振翼,下垂风铃。角尾饰以陶制鳌鱼。脊间立好望兽。阁上层,八面皆窗,祀功名之神文昌菩萨。正面窗外悬匾额,赭底黑字:“俯掖群伦”,乃曹文植手书。阁下层,前柱为石制,两柱间有一横匾,兰底楷书金字:“贯日凌云”,有雄风,是供奉关云长的地方。

图片
图片
竹山书院文昌阁,起名凌云阁图片


图片


书院大门外有空场,场边为桃花坝。自清乾隆以来,这里一直是古歙的一大胜景。当桂花盛开时,登阁远眺,微风送来清幽的花香,耳闻叮当清脆的铃声,远山叠翠,如临仙境。桃花坝下是一条碧绿的江,即新安江。桃花坝、桂花厅、文昌阁和竹山书院联为一体,立于新安江畔,彼此映衬,蔚为壮观。

图片
图片
安徽歙县竹山书院内清帝曾莅临饮酒观景的地方图片

凌云阁 

古代读书人为祈求上天庇佑自己在科举应试中早日及第,都要供奉文昌菩萨,祀奉处常称“文昌阁”。竹山书院的文昌阁因楼下供有关公,悬有 “贯日凌云”横匾,故称“凌云阁”,既供关帝,又含有读书人要“壮志凌云,建立功名”的意思。

桂花厅

古人有科举及第即“摘桂”之说。曹家有约:凡中举者可在院中植桂一枝,故院前花厅具名为桂花厅,有训教、激励子弟用心苦读的含意。

图片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