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三月养生专题(上)

 明经方 2023-11-01 发布于湖北

无经方不中医

求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墨默

图片

 

 闲聊

直播时朋友们说:“村长再不讲秋三月养生,秋天就过去了。” 皖南山上不下雪,就像一直在秋天。应大家的要求,我继续给大家白扯白扯《黄帝内经》秋三月的养生。

今天早上看到桃花开了好多,还有一年秋天开了一树梨花,这都叫秋行春令。按民间的讲法是气不当时,容易发生灾疫。

《礼记·月令》篇:

孟秋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季秋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懈惰,师兴不居。

现在是秋天最后一个月,季秋。“季秋行春令”,民容易秋乏,天气一热,昏沉没劲想睡觉。“师兴不居”,兴师动众动荡不安,恐有刀兵之变。

如果冬天行春令,不该来的暖湿空气来了,跟冬天的寒气正邪交争,导致冬天打雷。这时候会流行“冬温病”,是“非其时而蓄其气”。冬天该蓄寒气,人的精气该闭藏。此时天气热,身体的阳气强行往外发,就跟春困一样,感觉头昏昏的,到晚上的时候嗓子干疼,这时候用冬温汤。为啥冬温汤要用生石膏?是给身体制造一层寒气,把升发的阳气降下去,此方绝妙至极!《伤寒杂病论》里: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

最近小孩子咳嗽大多是狐惑病。该咳的时候一定不要乱吃药止咳,如果把病菌之类的憋在肺里,更加危险。中医说治咳:咳无止法,没有太好的止咳的办法。有的咳你就让它咳,排毒。但有的咳是病,那就得治。

秋天是咳嗽高发季节,天气渐渐寒凉,有些常年肺寒的人,吸入凉气就会鼻塞、咳;还有肺热肺燥的人,比如抽烟引起的肺燥,肺部没有津液,到这时候也会咳。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应对不同的策略。买秋梨膏,当成蜂蜜水,大人小孩都可以喝。平常吃梨膏、百合、银耳、山药,都可以润肺补肺。

鼻塞不一定是肺寒,但是肺寒会引起鼻塞。大部分的鼻塞是由头部寒湿引起的,西医称为“额窦炎”,中医称为“头中寒湿”,发作起来后脑勺部位疼,像感冒一样打喷嚏,擤鼻涕。有的人受不了这折磨,就去做切除鼻甲的手术,但切除以后容易得空鼻症。空鼻症给人造成太多痛苦,每呼吸一口气都感觉像刀子一样直接刺入肺里,生不如死。

鼻腔里的褶皱有调节功能,相当于空调一样,当空气比较冷的时候,它就变窄,让空气在鼻腔里通过的时间长一些,温暖后再进入肺里;很热的时候就会打开,让热气散一部分,这样保护肺脏。鼻子是根据地域长出适应的形状,高加索人、俄罗斯人等,鼻子偏长,目的就是加强鼻腔对空气暖化的程度;非洲人的鼻孔很大,鼻子扁平,整体比较短,这样利于散热。鼻腔还能对湿度进行调整,在比较干燥的地方会主动多分泌一些液体,滋润吸入的空气。

鼻夹肥大、鼻炎都是因为寒太多。如果睡觉的地方比校冷,两个鼻孔会自动堵住一个,让空气在鼻腔里面多绕一会,暖化空气。并且两个鼻孔会换着堵,很有意思。这是身体自动的平衡调节,身体太多奇妙之处是人们日用而不知的。

身体的自我调节也是一种保护,比如太累了,肝阴血亏虚,无法往头部和眼睛运输水液了,就会打哈欠流眼泪滋润眼睛的干涩。这是身体告诉你:我不工作了,你该马上睡了。

身体会自我疗愈,如果不懂身体的语言,把身体的调节当成病来治,反受其害!要是真有病,很简单:少吃点,适时睡觉,喝炭烧的热水,让身体充满气血,身体自己调节,不需要进医院。

“八关斋戒”里有“日中一食戒”(为过午不食之意,午时之后不进食,只喝水)。对于因饮食过量,给身体造成伤害的人是很好的。早上一顿,中午一顿,晚上不吃了,你试试?人反而会精神的多,因为不消耗肾气了。为什么不吃了反倒会精神?因为吃太多,消化食物耗费的气血比吃东西转化的气血还多,气血不够用啊!

有人会说:“不吃会饿呀”,“饿”的道理和喂鱼一样:天天定时喂鱼,鱼到点就来;气血也一样,天天按时到胃里,没有食物,它就会揉啊搓啊,让你有饥饿感。但如果经常暗示身体说:“晚上不吃了啊!”神会调节气血不会过来了,就不会产生饥饿感。现在又不是五八年饥荒,病全都是吃出来的,没有饿出来的病!

图片

“秋三月养生”会涉及到秋天容易发生的一些疾病,文章最后会给出对应的方子。合集里“长夏养生”有七个方子,常用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四季养生都是一方面调神,一方面调身。

古代是五季,有一季是长夏。五季正好跟《黄帝内经》讲的五行匹配,木、火、土、金、水配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也称吾,五+口。还有五方,学佛的佛弟子都知道,佛陀也是五方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为什么把毗卢遮那佛放到最中央?他出生一切诸佛,是一切诸佛的法身,也是一切众生的法身,为自性佛。还有五方揭谛。(指佛教五方守护大力神,分别是金头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中国故事里有五虎上将;
俗语有过五关斩六将;
人有五脏;
有五体投地礼;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帝:青帝伏羲、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中央黄帝;
五色:青黄赤白黑;
五味、五气,五果、五蔬、五畜
……

中医有五行药方:
东方青龙汤,青龙主升发;
西边白虎汤,白虎主肃杀,是降的、润的;
南方朱雀,属火,心火过旺,用黄连阿胶汤;
北方真武汤;
中间建中汤,建脾,说理中也对。
知道五行的这几个方子能治很多病了。

现在人体普遍水湿较多,所以真武汤的应用特别广泛。为什么生那么多病?是怎么造成的?

主要是冷饮、水果、牛奶等寒凉食物,以及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体内寒湿、水湿、肥胖。

阴病的高血压是体内水湿泛滥,脉沉、细、微,感觉头重脚轻身体沉,阳气在身体里面走不动,走不动了还一直往前推,就形成一种压力,一量血压高。大部分所谓的高血压,只要把身上的水利去,阳气通过去,阴阳相合就正常了。

村长为什么一直推崇喝炭烧水?这样身体不容易积水啊。有时血压高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吃得好,睡得好。别动不动去检查,给自己造病,天天疑神疑鬼,担惊受怕的。

这次受戒,顺便给一位出家师父看病,主诉是检查结果指向肺癌这类的疾病,有时感觉胸闷,身体其它无明显反应,吃饭睡觉都挺好,那这就不是什么病。

师父说:“医院说只能活三年,我不信这套,能活多久就活多久。” 这位师父是念佛法门的,专心念佛,心态挺好,看得挺开,顺其自然,反正死了后就去见阿弥陀佛了。

他的肺脉几乎没有,很沉很弱,说明肺气虚,因无便秘症状,故未用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开的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肺脏结的方子。清肺补肺气,让肺脉起来即可。如有人阳后没劲肺脉也弱,也可直接服用肾气丸,金水相生,补其子(肾)后肺也会好。另一个角度来说,身体气脉是循环的,肺气虚不一定是肺的问题,也可能是肾气弱。肾气丸是常备妙药,每天吃一颗挺好的。

对于西方制造的病名,我就不知道什么是“支原体”,很多东西我是学不会的,尤其是一些人故意制造的概念。要知道分辨,有些东西学不会是福报,学会了反倒是福报尽失。就像村长小时候家里是个麻将场,对于麻将和纸牌类的东西一点学不会。现在社会上恶习满满,善根好的人恶习一点学不会,这都是有神龙护体啊!

养生不是吃什么东西,村长说的养生跟市面上肯定不一样。养生是真真正正地养道,养自己的生机。生生世世的生之本就是养吾浩然之气,就是养道。往小了说,养心、养神,调神才是正儿八经的养生。

死和亡不一样,死是形体的灭尽,亡是精神的灭尽。真养生是养生生世世的生机,死而不亡,形虽灭,志尚存,生机盎然。真正养道之人,一点不惧怕死,反而会惧怕退失道心,退失道心,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了,心亡了!

生病像韭菜一样,割一茬还会再长一茬,调神是直接从根源下手,直接把韭菜根拔掉,养生最终是“思无邪”。人体的运行和四季的运行相匹配,或者说跟天地大道相合。没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因为气乱了。这时候再用针、药、灸、推拿、放血等去治病虽然非常低级,但是也得救,治好之后要变生活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慢慢引到大道上去。思想一正,就是养正气,不再养六贼了,让正神归位,让邪神得伐。邪神就是纣王那边的神,武王这边的是正神。

图片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

“容平”两个字已经把秋三月养生、调神讲完了。

春三月,此谓发陈;夏三月,此谓蕃秀;秋三月,此谓容平;冬三月,此谓闭藏。

“容”、“平”是两个字,不是一个词。

“容”是说秋天的时候,万物结实之相。开花、成长、结实收获。就像做事一样,刚开始慢慢培养,养成之后,到了秋天开始收获。年轻时打拼、奋斗,到四五十岁左右名利、房子、车子都有了,孩子也大了,整个家境好了,基本上算奋斗成功了,这个时候就是容。秋天仓里面充实了,是容。夏天是万物华实,秋天是万物丰硕。

村长开始没人搭理,后来慢慢地有人爱戴了,该有的都有了。有容之后,有没有开始贡高我慢,升轻慢心?

容平两字是关联的,“平”告诉世人当真正硕果累累的时候,依然应保持初心,有跟没有是一样的,内心平静。海纳百川,海水纵然很满,但海平面依然是平的。

秋天要“养生”,容平教我们要先调神,能做到时时处处内心谦卑,内心平、平常,平常心是道。达到容平两字,就见道了,不会再分辨哪是众生哪是佛,连众生和佛的相都没有了,都是一如。不会再分别谁对我有恩,谁对我有仇,谁帮助过我,谁损害过我。帮助不一定是真的帮助,障碍也不一定是真的障碍,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些经历反省。

人在顺境中一般会很迷惑,随波逐流,不会反思;反倒遇到障碍,当撞上南墙,或生场病,才会回头,方能看得清楚。谁是真正的恩人?分不清楚的!恩人和仇人,哪一个是真正能成就你的?不一定的。真到此时,佛家就不分别了,唯有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平则内心对外境不起分别,平等心、无差别,齐心齐物。

有人将“容平”解释为宽容,是不准确的,应该是指内心的状态,跟秋天的气要相遇,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地孕育出的所有果实稻谷,都无私给世人享用,但不会以此为傲,庄稼也不会说多么爱你们。

我们跟谁学养生?跟天地学!

容,心胸要宽广,能容人,尤其能容跟我们不一样的人。同见生爱,异见生憎。比如有人说了一个问题,同我想法一样,马上心生欢喜,顿生好感。若有人说的意见与我看法不一,就马上反驳,磁场“咔”就隔开了,这是不对的;要缓着说:“你这个说的好,我也有一个问题,你听听我的想法。”你说完,他会赞叹你说的比他好,这样的交流对方更容易接受。

能容人,当出现分歧时,不要马上否定。有一种人特别招人烦,别人说什么马上否定,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个幺蛾子,也要让别人接受,不能容人会成为孤家寡人,身边也没有朋友。

要行菩萨道,如此能度谁?度鬼吗?没有人了,远离众生!若行菩萨道不会这样做,要爱语,纵然你起邪思邪见,我也不直接否定你、反驳你,而导致远离从而产生隔阂,而是慢慢去改变,不能成独。森林之所以是森林,是因为山林里有松树、柏树各种树,树下还有各种花草,什么都有,能容万物。我交朋友也不是只交性格一样的,各种各样都有:有很大度的,也有小心眼的,也有爱计较的……都能容得下,都能聊,都能兼容。

“容”是修行,要有宽泛的胸怀,尚书曰:敬敷五教在宽,平等对待。不能别人有点恶习,就嗤之以鼻,说不定你以前也有。

村长喜独处,不习惯一直有人打搅,但真有缘人到了,仍会真诚以待。晗晗爱憎分明,我对晗晗说:“我们家也许是他唯一能接触到善知识的地方,能来都是缘分,他能听闻些正知正见,种下转变的因也好。心里不要排斥,中午快到了主动提出准备饭菜,仅走时要送点茶,真正的佛弟子应做让别人感到舒服的事。这世上很多俗人,有些问题是他自己认识不到的,就像苍蝇吃屎是臭的,但它不觉知,需要慢慢转变。

刚开始我身体很敏感,跟这样的来客坐一起,感觉浑身像刺扎一样,非常难受,慢慢练得自己不那么敏感。“容平”两字到现在我也没做到,太难了!

秋三月开篇一讲就直奔养生之巅,其实一年四季都应“容平”。能做到就是圣人了。像菩萨证得果位,还能倒驾慈航,把自己降到最低处,做众生的仆人。帝王亦不能高高在上,要与民同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分别心,平等对待,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苦难众生,能帮的尽量去帮!大家尽量做,一年比一年更好,哪怕一年上一个台阶,也别往后退,不能越来越傲慢,习气越来越重。不修行会贡高我慢,跟天地之道违背,天气是下降的,地气是上升的。

图片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急”如秋风卷落叶,肃杀很急,生发却很慢。树叶是慢慢发芽长出来的,但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夜之间落叶满地。生发要缓,一急阴就跟不上,会春困。刚开始踏踏实实,根基要稳,才能长得茁壮。“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天天想着收获,会拔苗助长,太想要结果定有所求。

功德积累是很慢的,一旦造业,火烧功德林是瞬间的事。就像秋天的杀伐,一百年种的树林,一夜之间都能烧光。一辈子做的功德,到最后因为一件事身败名裂。道理同逆水行舟,溯水而上很艰难,但若随波逐流,则一泻千里!

“天气以急”就警醒你,真正要摧残你的时候,果报那是来的很快的。像赚钱很慢,花钱很快,赚钱挣一年,花光只需一天。

这是在提醒什么?要保好一点点积累的硕果啊,防止一夜之间被盗去,功亏一篑。秋天就是肃杀,果报来的很快。

“天气以急”,急,还要知道是收敛。该全身而退的时候要迅速及时隐退,功成名就了还在招摇,恐有杀身之祸!

秋天为什么树叶都会落?养分从树叶往回流了。春天是从底下根部往上长。秋天是从树叶往底下收,红橙黄绿青蓝紫是按照能量由低到高排列,树叶能量变低,从正常的绿色变成能量更低的红色,黄色。养分被抽回也往底下走,整个气全是往回收。你看夏天整个气是往上走,往上蒸腾的。秋天时气温逐渐下降、下沉,因为水汽收回来,潮闷也不见了,没有那种氤氲的状态,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能眺望千里远,地就开始明朗。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不是讲天地的气,是在讲调神的状态。所以有时候你也该收收自己的妄念。

《西游记》里猪八戒说:“俺老猪想变多大就多大,能把天拱个大窟窿。”宝象国国王说:“猪长老,好啦,收收你的神通吧!”。收摄六根不心外求法,心体也就慢慢明了。“本自妙明”本来就很明,非向外求,妄上加妄。以后谁再给我讲法,我就说:“好了,收收你的神通吧,神通已经够用了。” 

人之所以明,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向外求的东西,回归自心。人体也是个天地,把各种妄念收回来。当心神都像氤氲之气一样往外蒸腾,外界像雾霾一样尘沙飞扬,事物根本看不清楚,所以才浑沌、无明。

村长在山里为什么知道那么多事?欲知人间事,须问山里人。因为山里人没有身在其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庄子·应帝王》最后一篇讲了个关于开窍的故事:南海之帝名为倏,北海之帝名为忽,二人经常去中央之帝混沌家做客,混沌都殷勤待之,但混沌无窍,二人感念混沌款待之情,遂帮混沌开窍以此报答,日凿一窍,结果七日后混沌死。

开了窍,知道的太多,如通背猿猴一样到处攀援,反而活不久,还不如做不开窍的混沌。不知道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白血病,也不知道各种癌症的时候,不是活得挺好的;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这些病的指标,反到活不了了。这是明吗?这是不明。地气为什么不明,因为天气不收啊!你不收神通,所以就不明。须菩提为了让孙悟空明,就让他收了神通,让他从哪儿来回哪去,还至本处。

跟天地学道,天地怎么运行,我们就怎么运行,这就是调神。不然你该困顿还困顿,该迷糊还迷糊。每天头昏脑胀,学得越多知道越多,所知障也就越多,也就越困顿。

图片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这里的“卧”,是让内心安静、安宁下来。不要晚上去唱歌、去跳广场舞、去撸串、去喝大酒,这些事是跟自然的气相违背的。你可以做晚课,听舒缓的音乐,即使晚上不想早早卧床,写字、练琴、抄经或者是躺着,都好过去外面作。

现在让村长晚上出去跟人喝酒、唱KTV,根本请不动我。我更喜欢晚上有人的时候聊聊天,没人的时候就喝茶看书。还有个习惯,睡觉前看一部电影,或者听一些古典音乐。早卧更重要的是让心要静下来,不要做耗损气血的事儿。

与鸡俱兴,早起有一个时间段,鸡鸣的时候醒,醒了之后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春三月,夏三月,冬三月都没有与鸡俱兴。唯有秋三月要与鸡俱兴,为啥?

因为鸡属金,正好对应秋天的气,鸡只有在秋天打鸣时间是最准的,所以鸡鸣可以当成起床的参照。冬天一定要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太阳没出来之前外界没有阳气,早起身体会受外界寒湿的侵袭。冬天太阳是七点出来,最好七点半或者是八点再起。寺院的师父很多体寒,是因为冬天四点多要起来做早课,大殿是冰凉的,待久了自身的阳气抵不过外界寒气。一年两年没事,长时间一定会出问题,我认识的出家师父身体好的比较少。

另外,师父们都不吃柴火饭,大多都是电炒的。如果能喝碳水,吃柴火饭,再加上能调节四季作息,身体不会有问题。身体不好,想安心打坐就很难,要先把身体调好,再养生、修道,会事半功倍。身安则道隆,身体好更容易入静。五脏调和,情志不起,五脏情志未发谓之中。

一年四季,除了冬天以外早点晚点都没什么事,就是冬天必待日光,正好给喜欢睡回笼觉的人找了个理由。等太阳出来半小时,把地上的寒气消散了再起床。卖早点的人,冬天早上四、五点推着车在街上叫卖,很多人身体后来也不好,就是因为起太早;还有农民大早上顶着露水去干活,后来发现很多得了头疼啊,关节炎,这都是长期被外邪入侵导致的,不知道四季养生,跟天地对着干。

秋天其气在中,春天其气在上,冬天其气在下。

秋天气血跟树木一样,能量从叶子收到树干,还没收到根里,潜藏封闭到根里是其气在下。秋天整个气血都在中,“中”对应人体脾胃中焦,秋天容易饿,胃口大,要贴秋膘。就像动物过冬,秋天换毛,储存脂肪能量,闭藏起来过冬。在这个时候脾胃开了,人可以适当比之前多吃一点,不能吃太多,否则伤了脾胃,还伤肾阳。

有些药材的采收也要在适当的时节,对应当时的天地之气。春天气都在藤上,适合采花;夏天采叶,秋天采茎,冬天采根块。甘蔗秋天采,村长种蘑菇的树都是等树叶黄了之后再砍伐,这时能量都在树干处,蘑菇会长得更好。像葛根、山药、红薯要等霜降后叶子打蔫掉光了,能量都收到根里面再挖。

有一个引气血下行的动作:金鸡独立。如果经常头胀、血压高、习惯性便秘、头肿、脚膝盖处有疾病,日常可以尝试练习,左右脚轮换站立,可以更好的引气血下行。寸关尺脉象可以反映气血是否均衡。比如寸强尺弱,表示气在上部。人刚吃饱的时候,胃部气血很鼓,中间的关脉就强。肺气弱的人,肺脉同样就很弱。上热下寒体质,脸上起痘,脚又凉,练习“金鸡独立”,把气血往下引,再配合方药,效果会非常好。

切记静脉曲张不能练习金鸡独立,静脉曲张是身体水太多,回流太慢。还有“蹲”也可以很好的引气血下行。村长喜欢蹲着,吃饭有时也蹲着吃。吃完饭不能一窝一坐,要走一走,气血自然会下行到脚,脾胃就不胀满了,否则到晚上还很难受,睡不踏实。

秋天湿气收敛,燥气加重,若再加上热,秋天能量又到了中焦脾胃,引发秋温病:便脓血,摸胃部会很烫手。这个时候就用白虎汤。不过现在的人喜欢吃冰激凌等凉的食物,等于天天喝白虎汤,脾胃寒凉得不了秋温病,反而会得又热又湿的湿温病。白虎汤村长到现在一次没有用过,为什么?就是因为现在人脾胃已经极度寒湿了。

西化的饮食结构摧残了我们身体,西方的文化毒害了我们头脑,把我们祖先的高级思维降维,忽悠瘸了好卖拐。豢养的砖家口若悬河,以科学的名义,给你大脑安装病毒app,心灵被控制后,让一些显而易见常识的变得难以理解,你开始听人摆布,随时远程操控你,你无知无觉,心甘情愿的做他们想让你做的事,从主人均为他们的奴隶,直到榨干最后一滴气血!

觉醒吧!我们活在一个无比剧毒的时期,与毒俱化,就像进茅坑拉屎,当自己与臭气同化时,就也就再也不觉得茅坑臭了。

- 未完待续





 直播频道号
以飨同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