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叫做维生素B9。它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参与DNA合成、维持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等。 ![]() 叶酸不仅对孕妇和胎儿有益,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癌症等多种疾病。 那么,普通人每天需要补充多少叶酸呢?过量或过少会有什么影响呢?叶酸可以通过什么食物或药物来补充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看看一个53岁的男子每天坚持吃一片叶酸,半年后,他的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一、吃叶酸半年会出现哪些变化?1、血压下降了 该男子以前的血压经常高达160/100mmHg以上,服用降压药也不太有效果。 ![]() 但是吃了半年叶酸后,他测量自己的血压发现平均只有130/85mmHg左右,达到了正常范围。 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知他的血管壁变得柔软了,血流通畅了,血压自然就下降了。 原来,叶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 Hcy是一种氨基酸,过高的Hcy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叶酸可以促进Hcy转化为甲硫氨酸,从而降低Hcy的水平,保护血管健康。 ![]() 2、血糖稳定了 该男子之前血糖也有些高,服用降糖药也不太有效果。 但是吃了半年叶酸后,他测量自己的血糖发现平均只有6.0mmol/L左右,没有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其实叶酸可以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活性,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叶酸还可以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生成的关键酶,减少肝脏释放的葡萄糖。 叶酸还可以促进肌肉中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率。 ![]() 3、记忆力提升了 吃了半年叶酸后,该男子还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明显提升了,能够清晰地回忆起一些以前的事情和细节。 平日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再出现失误或遗漏的情况。 因为叶酸可以促进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增强神经信号传导和神经突触连接。 叶酸还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的损伤,减少神经退行性变和神经元死亡。 叶酸还可以预防同型半胱氨酸过高引起的大脑血管硬化和缺血。 ![]() 4、情绪稳定了 叶酸可以促进血清素的合成和释放。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调节情绪、睡眠、食欲等。 血清素的合成需要一种氨基酸叫做色氨酸,而色氨酸的转化需要叶酸的参与。 如果体内缺乏叶酸,就会影响血清素的合成,导致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 该男子吃了半年叶酸后,不再经常感到焦虑、抑郁。对生活和工作也重新找回了兴趣和动力。 ![]() 二、叶酸的食物来源和剂量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人体不能自己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叶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有以下几种。 叶酸可以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肾脏、蛋黄、牛奶等,含有较高的叶酸,但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和脂肪,不宜过量食用。 叶酸也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坚果、谷物等,含有较多的叶酸。 另一种来源是叶酸片,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叶酸补充剂,含有较高的叶酸,但也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或杂质,不宜长期服用。 ![]() 那么,普通人每天需要补充多少叶酸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400微克的叶酸。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要补充600微克的叶酸。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癌症等疾病的人每天需要补充800微克的叶酸。 三、如何正确地补充叶酸首先要平衡饮食。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尤其是新鲜的绿叶蔬菜、豆类、坚果、谷物等。 尽量避免或减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和加工食品。 ![]() 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生育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叶酸片。一般来说,每天服用一片就可以满足正常人的需要。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剂量或者调整时间。 避免过量或过少补充叶酸,因为过量或过少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过量服用叶酸会导致胃肠不适、睡眠障碍、神经损伤等。 过少服用叶酸会导致贫血、神经管缺陷、心血管疾病等。 服用叶酸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或营养素的相互作用。例如,抗惊厥药、抗癌药、抗生素等会降低体内的叶酸水平,需要增加补充量。 ![]() 而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会增强体内的叶酸利用率,可以减少补充量。 结语叶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对人体有着多方面的益处。但是,叶酸也不是万能的,需要适量适时地补充,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一个53岁的男子每天坚持吃一片叶酸,半年后,他的身体出现良性的变化。 我们也了解了叶酸的食物来源和剂量,以及如何正确地补充叶酸,避免过量或过少的风险。 今天的科普知识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打在评论区”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