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少阳胆经穴位(2)听会

 奇奇中医堂 2023-11-02 发布于北京

(2)听会

【名词释义】

听即听觉,会指聚会,此穴在耳前,故名听会。别名:后关,听河,机关。

听,聆也,耳受声为听。会,有会合、聚会之义。耳主听觉,穴当耳前,为耳部脉气之聚会,以其主治耳聋气闭,针此可使声音得以会聚,为司听之汇,而名听会。

【定位】耳微前陷中,上关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

标准定位:听会穴在面部,当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快速取穴:正坐,耳屏下缘前方,张口有凹陷处即是听会穴。

  

  

  



【功效】开耳窍、疏风热。

1、听会穴具有开窍聪耳,通经活络的功效。

2、听会穴有清热散风、通关开窍作用,是治疗耳疾的常用穴。

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听会穴位于耳前,近于齿部,穴下正是颞颌关节,故可治疗耳、齿、口、面及颞颌关节部位疾病。

【主治】主耳鸣耳聋,牙车臼脱,相离一、二寸,牙车急不得嚼物,齿痛恶寒物,狂走瘛瘲,恍惚不乐,中风口斜,手足不随。

1、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耳鸣,面痛,口㖞,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疼痛,颞颌关节脱臼,牙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

2、听会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面痛、齿痛、口㖞。

3、听会穴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㖞斜;以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

4、听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病:耳鸣,耳聋,聘耳,齿痛,口㖞,面痛,颞颌关节疼痛或脱臼。

5、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五官科系统疾病: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痉挛;其它: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

【刺灸法】《铜人》针三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不须补。日灸五壮,止三七壮,十日后依前报灸。《明堂》针三分,灸三壮。

刺法:张口,直刺0.5~1寸。注意:深刺1寸左右起针后,偶可致颞颌关节部位疼痛或咀嚼疼痛,经局部热敷后即可缓解疼痛症状,但再次施针时应注意适当浅刺。

灸法:可灸。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按摩】

耳聋耳鸣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听会穴,每次5秒,直到症状缓和为止。

【穴位配伍】

1、听会配翳风、听宫、外关,治耳鸣、耳聋。

2、听会配颊车、地仓、阳白、合谷,治口眼呙斜。

3、听会配太阳、率谷、头维,治偏头痛。

4、听会配睛明、丝竹空、攒竹,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5、听会配头维、印堂、太冲,有疏散风热,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6、听会配合谷、太阳、颧髎,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2、《针灸甲乙经》:目泣出,头不痛者,听会主之。聋,耳癫溲,癫溲者若风,听会主之。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青盲,目无所见,远视,目中肤翳,白膜,头痛,目外眦赤痛。

4、《针灸资生经》:目中翳膜,针瞳子髎、丘墟。

5、《类经图翼》:妇人乳肿,针瞳子髎、少泽。

6、《针灸大成》:主耳鸣耳聋,牙车臼脱,相离一二寸,牙车急不得嚼物,齿痛恶寒物,狂走,瘛疭,恍惚不乐,中风口呙斜,手足不遂。

7、《玉龙歌》: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8、《胜玉歌》:耳闭听会莫迟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