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研究 | 王秋贵 | 黄梅戏剧目建设概述

 松兹明月 2023-11-03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图片

2023年第3期 总第163期

图片









图片

黄梅戏从无到有,由小渐大,从粗到精,不断发展繁荣,决定性的因素是剧目的不断创新、丰富与提高。

黄梅戏的剧目建设进程,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划分为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坊间石印本、木刻本、手抄本,以及老艺人口述本,称为传统剧目。之后的整理改编及新创剧目,统称为新编剧目。

黄梅戏传统剧目,旧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小出”又称“小折”、“小帷”)。不过,这里的“三十六”、“七十二”,并不是确切数字,只为说着顺口,或者像水泊梁山108将那样,凑上民间传说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是个习惯性说法。不少其他地方戏剧种也有同样的说法。

旧社会,黄梅戏剧目主要靠师徒传承,口传心授,只有极少数手抄本在民间班社内使用,或班社间流传。晚清到民国年间,黄梅戏在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两岸普遍流行,民间职业、半职业班社蓬勃兴起,形成“农村包围城市”进而挺进城市之势,许多黄梅戏爱好者闲来无事时,以吟诵唱本为乐。平民社会对剧目的需求量剧增,才开始出现石印本。20世纪30年代,安庆坤记书局开始以木刻雕版印行黄梅戏剧本,随后,崇文堂、郁文堂、文经堂、黄宝文书局等竞相效仿。现藏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的手抄本、石印本、木刻本,不下百册。

20世纪50年代,安徽省文化局布置各地搜集各剧种传统剧目。1958年,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开始编印《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其中“黄梅戏卷”共十集,收有大戏45本,串戏3部(含19出小戏),小戏65出(加上3部串戏中的19出共84出)。

湖北省黄梅县已故戏曲史论家桂遇秋先生,自新中国成立后即开始搜集、记录黄梅采茶戏剧本,并一一校勘,到80年代后期悉数奉出。1990—1999年,由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编辑室(黄旭初主编)编印为15集(安徽省内部书号:A90·017),共收入大戏97本,小戏109出(均含同名或同题材剧目)。另收弹词1篇。

黄梅戏传统剧目,多取材于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的民歌、灯会歌舞小剧(灯戏),以及道情、胡琴书、鼓书、弹词等说唱艺术;一部分是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案件或笑话、趣闻编写的;还有一些则是移植和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用黄梅调演唱。

取材于民歌的,如《单身歌》《探妹》等安庆民歌,表现青年男女渴望和追求爱情;后来有人根据歌词内容,加工改编成对唱,装扮起来,在灯会中载歌载舞地表演,就成了灯戏;再把它增事生华,搬上草台演出,就是黄梅戏。如《闹花灯》《补背褡》《推车赶会》等“两小戏”、“三小戏”。

黄梅戏中的独角戏,如《赵五娘自叹》《英台自叹》《郭素珍自叹》《苦媳妇自叹》等,则是直接把日常便装清唱的短篇叙事民歌,和咏叹式自诉性民歌,由演员装扮角色到舞台上彩唱。

安庆民间有长篇叙事歌传统,汉末就有著名的《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大约明代以来,还有一部流传也很久远而篇幅是《孔雀东南飞》的7倍的长篇叙事山歌——唱【祝英台调】(七言五句式)的《梁祝山歌》,黄梅戏老艺人据此改编为《山伯访友》,其人物设置,故事情节,与山歌几乎完全一致,许多唱词也是把歌词稍加变动以适合黄梅戏演唱。

取材于道情等说唱艺术的,有《湘子化斋》《戏牡丹》等。

根据生活事件、案件或趣闻编演的黄梅戏,小戏有《打猪草》《打豆腐》之类;串戏有《闹官棚》(含内容相关而情节并不连贯而各自独立的6出小戏)、《大辞店》(含表现同一组人物的不同故事也各自独立的6出小戏)、《私情记》(含表现余老四与张二女的恋情但故事情节不相连贯而各自独立的7出小戏);本戏有《乌金记》(安徽桐城盗窃杀人案)、《张朝宗告漕》(湖北广济民告官案)等。这类剧目实际上就是当时的“现代戏”,只不过演出时舞台角色常常不穿“时装”而仍然作“古装”。如《乌金记》的演出,虽然台上人物穿的是由明代服装改良的戏曲“古装”,而其中桐城知县的唱词中却有“乾隆五十三年事,嘉庆三年案结清”这样的句子。这类剧目,有的是先有曲艺艺人编为弹词、鼓书等说唱曲目,后又改编成黄梅戏的。

那时代也有少量应时发愤的新创作,如:1930年,共产党领导潜山请水寨(今属岳西)暴动,组建工农革命军潜山独立师。师长王效亭、党代表陈履谦等创作并组织演出《土劣自叹》《金老三逼租》《送夫参军》等现代黄梅戏,还把剧本刊印散发,广泛宣传。1943年,贵池农民杜含芳创作黄梅戏《难民自叹》,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暴行,竟被日军活埋。1946年,中共潜(山)太(湖)县委书记刘秀山,邀请黄梅戏艺人组建宣传组,编演黄梅戏《翻身会》,配合土改运动。

移植其他剧种的剧目,一般都要为适应黄梅戏的演唱特征,和适合本地平民观众欣赏习惯,而作一定程度的改编。这类剧目,小戏如《钓蛤蟆》《王道士斩妖》来自青阳腔;《老少换妻》《送亲演礼》来自徽剧。本戏如《天仙配》 《罗帕记》来自青阳腔;《血掌记》《鸡血记》《双丝带》《云楼会》来自徽剧;《玉堂春》《秦香莲》等来自京剧。

剧目的推陈出新是戏曲艺术的生命之本。旧社会,黄梅戏长期处于被上流社会贬斥,被官府打压禁止的恶劣境地。艺人们为了生存,就不分畛域地搜罗素材编入黄梅戏,这就促成了黄梅戏的灵活性、多样化和包容性。另一方面,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文化程度低,许多剧目就直接借用徽剧、京剧的一些套路,如“自报家门”,“打引作赋”等。很多剧本只在本班社内使用,仅有一份手写本甚至只有演员各自的“边词”,别的班社只能转抄甚至仅凭口授心记,还会根据本班社条件作些改编。还有的剧目,甚至只编个详细提纲,讲述故事,然后分配角色任务,派定出场顺序和大致情节,就由演员装扮上场,具体唱词道白都是临场自由发挥,因而称作“幕表戏”或“提纲戏”。这又导致剧目缺乏规范,没有定本,乃至为了迎合观众而媚俗,产生庸俗、芜杂等不良倾向。

黄梅戏剧目有计划有明确指导思想的推陈出新和创作繁荣,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脚步开始的。一批有文化懂艺术的新文艺工作者介入,给黄梅戏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激活了黄梅戏艺人的创造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剧目建设,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49—1963年为第一阶段,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移植或改编其他剧种剧目,新编历史剧和神话传说剧,以及创作现代戏,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上演剧目不断推陈出新,出现很多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则成为久演不衰享誉世界的经典。

1964—1977年为第二阶段,中央大力提倡现代戏,要求古装戏“让路”。这一“让”,竟然“让”了十几年,剧目建设形成单一的现代戏创作(或移植、改编),而创作模式逐步定型为“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所以基本上是集体创作。这期间创作的剧目数量很多,而成为保留剧目的很少。

1978年以后是第三阶段,解放思想、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新时期黄梅戏剧目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更加大胆,移植或改编其他剧种剧目更加丰富,新编历史剧和神话传说剧层出不穷,创作现代戏也更有新意,更加多姿多彩。创作理念多元化,创作方法多样化,上演剧目不断推陈出新,黄梅戏电影、电视艺术片、连续剧、录像带、光盘,纷纷推出,年年翻新,出现空前繁荣兴旺的局面。

现分别从三个方面,按时间顺序(到1990年为止),大致介绍如下:

(一)

整理改编传统戏和移植改编其他剧种剧目

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5月5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改戏改人改制”方针。1952年7月,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开学。接着,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邀请黄梅戏赴上海作展览性演出,省文化局派郑立松、余健民、李霍勤等到安庆选拔节目和演员,抽调军分区王兆乾负责音乐,安庆市戏改干部刘芳松、王圣伟和文化馆班友书、江理进、焦伟等参加。这些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们一道,边排演,边看,边提意见,互相切磋讨论,共同整理改编传统戏,移植排演新剧目。11月赴上海演出,剧目为:

⑴传统小戏《打猪草》,郑立松、王少舫、严凤英整理;

⑵传统小戏《蓝桥会》,郑立松、王少舫、严凤英整理;

⑶传统小戏《补背褡》,王少舫、潘璟琍整理;

⑷传统本戏《天仙配》中的《路遇》一折,班友书改编,刘芳松、郑立松、王圣伟等共同加工;

⑸新排移植曲剧《柳树井》(老舍编剧),王兆乾用黄梅调编曲;

⑹新排移植小歌剧《新事新办》(《小剧本》杂志刊载),王兆乾用黄梅调编曲。

这次赴上海作展览性演出,为黄梅戏走向全国打响了第一炮。同时,对黄梅戏传统剧目有计划有明确指导思想的整理改编,也从此推向高潮。仅1954年,《安徽省参加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选拔预演特刊①黄梅戏》(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筹备委员会编)所载,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安庆专区代表队和安庆市代表队演出的剧目,就有:

⑴《天仙配》,集体整理,陆洪非执笔;

⑵《拷打红梅》(《牌环记》),集体整理,王圣伟、班友书执笔;

⑶《夫妻观灯》,王少舫、王少梅、潘璟琍、郑立松整理;

⑷《打猪草》,王少舫、郑立松、严凤英整理;

⑸《游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

⑹《三姊妹拜寿》(《荞麦记》的一折),集体整理,郑立松、田清华执笔;

⑺《砂子岗》集体整理,陆洪非执笔;

⑻《推车赶会》,集体整理,王圣伟、班友书执笔,王兆乾编曲;

⑼《月墙会·逼嫁》,集体整理,郑立松、王剑峰执笔;

⑽《卖杂货》,集体整理,郑立松、小马、黎承刚执笔;

⑾《采桑送茶》(《双结义》的一折),集体整理,李洁吾、田清华执笔;

⑿《钓蛤蟆》,集体整理,陆洪非执笔。

1955年初,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恭贺新禧》,其中有黄梅戏《闹花灯》(即《夫妻观灯》,由严凤英、王少舫演出),春节期间在全国发行放映,这是黄梅戏第一次在银幕上向全国观众亮相。

《天仙配》则成为第一部拍摄成电影艺术片的剧目,也是黄梅戏走向世界的第一部经典剧目。1952年赴上海展演《路遇》一折,引起热烈反响。1954年再赴上海参加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全本(陆洪非改编,李力平、乔志良导演),获优秀演出奖、剧本一等奖、导演奖、音乐奖,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影摄片(桑弧根据1954年会演本改编,石挥导演),于1956年开始发行,到1959年底,短短四年时间里,发行到蒙古、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斐济、加拿大、圭亚那、新西兰等国家和港、澳、九龙地区,观众达2803719人次;国内放映154108场,观众143049434人次。

黄梅戏第二部经典剧目《女驸马》也是改编自传统戏。1957年,潜山老艺人左四和把自己珍藏的手抄孤本《双救举》赠予王兆乾。1958年,王兆乾将27场提纲式原本改编为7场黄梅戏,并改名为《女驸马》,由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首演(导演王鲁明)。随后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导演杨琦又作了加工。1959年,安徽省委指示,由陆洪非再改编,时白林等作曲,洪谟导演,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同年秋,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舞台艺术片(署名为:安徽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安庆地区代表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改编;刘琼导演;时白林作曲)。

新中国黄梅戏传统剧目整理改编成果丰硕,除上述剧目外,经常上演,成为保留剧目的,还有很多,如:

《送绫罗》,郑立松整理;

《点大麦》,李洁吾、郑立松改编;

《打豆腐》,丁紫臣等整理;

《荞麦记》,张云风整理;

《登州找子》,周行整理;

《春香闹学》,洪非整理;

《三搜国丈府》,雪磊(班友书)据《卖花记》改编;

《渔网会母》班友书据《白扇记》改编;

《罗氏》,小马据古诗《陌上桑》等改编;

《罗帕记》,金芝、苏浙、李建庆、乔志良改编;

《槐荫记》(彩色电影艺术片,即《天仙配》),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桑弧改编,导演顾而已,艺术指导严凤英、王少舫,主演董文霞、夏承平。

《赵桂英》,又名《女大王》,王兆乾据左四和保存的《双插柳》改编;

《孟丽君》,班友书、汪自毅据弹词《再生缘》等改编;

《告粮官》,洪非、均宁据《张朝宗告漕》改编;

《丝罗带》,高国华、余素之改编;

《小辞店》,据《菜刀记》改编,分别有班友书、王冠亚两人两种改编本;

《包公赶驴》,张亚非、李力平、柯文辉、龙仲文据传统说唱词话改编;

《张宝童抗婚》,田砚农据《双结义》(又名《赶子图》)改编;

《杜鹃女》,汪自毅据《凤凰记》改编;

《杨玉环》,张亚非据古剧《长生殿》等改编;

《红梅结子》,钟人、苏众据《牌环记》改编;

《郑小姣》,龙钟文、田耕勤据扬剧本改编;

《儿女恩仇》,谢樵生、廖善友据《二龙山》改编;

《御斗冤》,田耕勤、龙钟文据《告经承》(即《张朝宗告漕》)改编。

……

新时期,还有两部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改编为黄梅戏的作品:

《无事生非》,金芝改编,1986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先后赴上海、北京参加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获得高度赞扬。

《仇恋》,张曙霞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1987年安庆市第二届戏剧节,安庆市黄梅戏三团演出。

另外,还有一些移植于其他剧种,对剧本未作改编,而唱腔音乐与表演都突显黄梅戏特色,成为黄梅戏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如:

《碧玉簪》,移植于越剧,潘汉明、丁式平作曲。

《春香传》,移植于越剧改编的朝鲜歌剧,王文治作曲。

《打金枝》,移植于山西晋剧,方绍墀作曲。

《江姐》,移植于现代歌剧,时白林作曲。

(二)

新编历史剧、神话剧和其他古装戏

建国后黄梅戏剧目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新编历史剧、神话剧和其他古装戏。例如:

《非攻》,王慎独编剧,汪兆琛、李洁吾、李霍勤协助整理。1956年,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安庆专区代表团演出。

《韩宝英》,洪非编剧,1959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

《牛郎织女》(电影艺术片),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编剧,岑范导演,1963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电影艺术片,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当时未作舞台演出本)。

《花烛夜》,王寿之、张曙霞、高国华、吕恺彬编剧,安庆黄梅戏一团首演,北京电视台摄制戏曲电视连续剧。

《犟地保》,又名《火烧紫云阁》,班友书、汪自毅编剧,1962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首演,先后发表于《安徽戏剧资料》(1963)和《戏剧界》丛刊(1982)。

《失刑斩》,又名《李离伏剑》,刘云程编剧,1980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首演,曾刊载于《剧本初作》《江淮文艺》,1983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广东粤剧、陕西秦腔和山东、河北等地相继移植演出。在文化部与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1980—1981年全国话剧、戏曲、歌剧评奖中,获优秀剧本奖。

《双莲记》,吴行龙编剧,宿松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后经郑立松、黎承刚改编,宿松县黄梅戏剧团与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联合演出,1982年安徽电视台摄制黄梅戏电视剧。载1982年《戏剧界》丛刊。

《探龙珠》,又名《太平天国传奇》,吴朝友编剧,载1982年《戏剧界》丛刊。

《桂小姐选郎》,刘云程编剧,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首演,已摄制电视艺术片。

《借官记》,王晓马编剧,枞阳县黄梅戏剧团演出,1984年先后获安庆地区首届戏剧节和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剧本一等奖及文化部鼓励奖。

《七仙女送子》,余茂君、傅贻穆、夏文霖编剧。

《盲哑奇案》,原名《血染袍红》,又名《杨柳记》,何成结编剧,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演出,先后载《安徽新戏》1983年第3期、《乡土戏剧》1985年第4期。

《杨月楼》,雷风编剧,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出,1984年获安庆地区首届戏剧节剧本二等奖,载《剧本》月刊1981年增刊1号。

《香魂曲》刘云程编剧,1985年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演出,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神话艺术片发行放映。

《七仙女与董永》,濮本信编剧,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青年团演出,1985年安徽电视台摄制6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获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

《玉带缘》,王寿之、吕恺彬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一团演出,1985年中央电视台摄制3集电视连续剧。

《遗祸》徐启仁、汪福来编剧,桐城县黄梅戏剧团演出,1985年获安徽省第二届戏剧节展览演出奖,安徽电视台录制播放。

《朱门玉碎》,原名《审婿招婿》,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一团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演出,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198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黄梅戏艺术片发行国内外。

《巾帼县令》,辛农(吴行龙)编剧,1986年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演出,深圳电视台摄制电视片,1988年获全国“攀枝花奖”。

《公主与皇帝》王寿之、汪存顺、罗爱祥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一团首演,1988年江苏电视台摄制电视片。

《血狐帕》田耕勤编剧,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首演,载《安徽新戏》1987年第5期,1988年获华东区“田汉戏剧奖”,1990年赴京参加第一届中国戏剧节演出。

《布衣青天》,刘达刚编剧,宿松县黄梅戏剧团演出,1987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艺术节演出获优秀剧本奖;载《安徽新戏》1988年第1期;1989年获华东区“田汉戏剧奖”二等奖;安徽电视台摄制舞台艺术片播发,中央电视台推荐到东南亚播放。

《小姑与彭郎》,伊乐、杨兆英、邵长如编剧,载《戏剧界》丛刊,安庆地区黄梅戏二团演出。

《小孤山传奇》,黄志皋、徐雁鸿编剧,宿松县黄梅戏剧团演出,1989年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演出。

《辞官记》程久钰编剧,载《安徽新戏》1989年第3期。

《夫人误》,邓新生、高国华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一团演出,1989年参加安徽省庆祝建国40周年暨第二届艺术节演出。

《古琴吟》,王晓马编剧,载《安徽新戏》1990年第1期。

《西施》,刘云程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演出。

《红楼梦》,余秋雨、陈西汀编剧,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

《劈棺惊梦》,徐棻、胡成德编剧,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

《法门众生相》叶一青编剧,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演出。

(三)

现代戏创作

新中国六十多年来,黄梅戏剧目建设的又一个突出成果,是现代戏创作的繁荣。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三纵文工队队长辛鹰和音乐教员王兆乾,把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改编为歌剧,王兆乾用西北眉户调谱曲。1949年9月,王兆乾任安庆军分区文工队队长时,吸收了一些安庆地区的知识青年,他又将此剧按黄梅戏表演特征进行改写,并用黄梅调谱曲,1950年春节前后在安庆城乡演出,受到民众普遍欢迎。这就开了黄梅戏编演大型现代戏的先河。

1951年,安庆市民自发组成“安庆迎江业余文艺团”,集体创作黄梅戏现代戏《血恨记》《爱国记》,自导自演,在安庆城乡演出。

1951年,曹野根据“土改”中的真实事件创作大型现代黄梅戏《查清敌人》,寄给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征求意见,经夏衍、马彦祥推荐,编入《大众戏曲丛书》,1952年9月在上海出版。

从此,创作演出现代题材的黄梅戏蔚然成风,党和政府以举办调演、会演、评奖等方式,引导、提倡和鼓励,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及表演团体积极投入,成绩斐然。兹择要举例简介——

《金狮子》,雷风编剧,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56年由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获演出奖、导演(潘剑虹)二等奖、音乐一等奖(作曲王兆乾)、舞美三等奖(美术设计宋指华)。《安庆报》连载剧本。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播放。山西省晋剧团移植演出。

《王金凤》,鲁彦周编剧,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1956年获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出奖、导演(王冠亚)二等奖、音乐一等奖(时白林、丁式平)、舞美二等奖(石因、余守光)。剧本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野姑娘》,据李准同名小说改编,安庆专区会演剧目创作组讨论,田菁华执笔。1956年由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

《巨流》,原名《老社兜》,编剧执笔:姜滨、马子林,协助整理:流云、王湛(王兆乾)。1956年由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获优秀演出奖、导演(金叔学)二等奖、音乐三等奖(王兆乾)。1957年收入《安徽省首届戏曲会演剧本选集》,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探亲戚》(小戏),安庆专区会演剧目创作组讨论,张谋执笔。1956年由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

《泉边上的爱情》,班友书据方之小说《在井台上》改编。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首演,1956年由安庆市代表团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获优秀演出奖、导演(金乡、焦伟)三等奖、音乐二等奖(凌祖培、方集富、郑雪)。

《洪波曲》,贵池县黄梅戏剧团、安庆地区剧目组编剧,执笔:王兆乾、王铉。1958年由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1959年经班友书再改编,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出。1962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花烛之夜》,张言应编剧,1958年参加安庆专区会演,选为展览剧目参加省会演,并收入《安徽省地方戏汇编》。

《林边岗哨》(小戏),汪自毅编剧,1958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参加省会演。

《大别山上红旗飘》,岳西县黄梅戏剧团集体创作,刘正需执笔。1959年选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赴省演出,1960年参加省调演。载《安徽戏剧》1960年第5期。

《上长街》(独角戏),汪福来编剧,桐城县黄梅戏剧团演出,先后参加安庆地区业余文艺汇演和省调演。省庐剧团和一些县剧团移植上演。1960年《安徽戏剧》发表。

《友谊船》,张良苏编剧,1952年《小剧本》发表,农村读物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均出版单行本。

《父女的心事》(小戏),班友书据曹硕龙同名小说编剧,安庆市黄梅戏剧团首演。1962年《演唱》发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春暖花开》,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剧目组集体创作,1964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参加省现代戏曲会演,1965年参加华东区汇报演出。载《安徽戏剧资料》1965年第4期,1965年《安徽新戏》出版单行本。

《王杰颂》,王冠亚、陈望久编剧。

《党的女儿》,丁式平根据同名电影改编,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演。载《安徽戏剧资料》。

《红色宣传员》,陈望久、王冠亚根据朝鲜同名话剧改编,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演。

《一根火柴》(小戏),张良苏编剧。1964年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现代戏观摩演出。

《两个苹果》,原名《教子篇》,又名《苹果林中》,岳西县文教局剧目组创作,刘正需执笔。1963年岳西县黄梅戏剧团参加安庆专区调演。后经安庆专区文教局剧目组改编,王兆乾执笔定稿,改名《两个苹果》,1964年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现代戏调演。载《安徽文学》1964年2月号,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三颗红心》(小戏),吴坚编剧,1964年安庆专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现代戏调演。

《农中归来》,程文超、王自成编剧,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参加省文艺会演。

《追车》(小戏),桂林楠编剧,收入《安庆三十年戏剧集》。

《红哨兵》,吴朝友编剧,1971年太湖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文艺调演。

《前进路上》,王满夷编剧,1971年潜山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4年参加省文艺调演。

《炼锤》,钱启贤编剧,1971年潜山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文艺调演。

《成绩面前》(小戏),汪福来编剧,1971年桐城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专业文艺会演。

《渔村凯歌》(小戏),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集体创作,廖善友、方长如、王玉林执笔,1972年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文艺调演。

《客满之后》(小戏),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集体创作,李井泉执笔,1972年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文艺调演。

《一把草药》(小戏),吴仲亚编剧,1972年安庆地区代表团参加省会演,载《工农兵文艺》1972年元月号。

《激浪红心》(小戏),储一定、汪同元编剧,1972年岳西县黄梅戏剧团参加省戏曲调演,先后载《工农兵演唱》1972年元月号、《安徽小戏》1973年第1期,197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丰收岭》,王满夷编剧,1973年潜山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文艺会演。

《选地育苗》(小戏),1973年桐城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专业文艺会演。载《安徽演唱》1974年第1期。

《红枫岭上》,汪自毅、魏启平编剧,安庆市黄梅戏剧团首演,先后载《演唱》1974年第3期、《安徽戏剧作品》1977年第1期。

《猪场风波》(小戏),汪福来、江海波编剧,1975年桐城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并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载《安徽演唱》1975年第8期。

《深山育苗》(小戏),王敏编剧,合肥市庐剧团移植,1975年赴京参加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

《珍珠湖畔》,怀宁县文教局创作组集体创作,刘云程执笔。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5年由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演出,赴京参加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

《出嫁之前》(小戏),王自成编剧,潜山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6年参加安徽省“农业学大寨”专题调演。

《红霞万朵》,安庆地区革委会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集体创作,参加创作的人员先后有刘云程、王敏、龙仲文、殷勤、田耕勤。1973年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首演。1975年赴京参加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1976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全剧录音。10月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黄梅戏戏曲片发行全国。人民出版社和安徽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1974-1976两年间,全国各地多剧种7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

《小店春早》(小戏),汪存顺、王寿之编剧,1973年安庆市文工团黄梅戏队首演。先后参加安庆地区戏曲调演和安徽省戏曲调演、会演。1975年两度赴京,参加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及国庆文艺会演。安徽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197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黄梅戏艺术片发行全国。

《大忙季节》(小戏),太湖县寺前区文艺宣传队编剧,贺学涛改编,太湖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6年参加省“农业学大寨”专题会演。

《云岭苍松》(小戏),汪同元编剧,岳西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7年参加安庆地区文艺会演,获创作奖、演出奖,后经选拔参加省调演。

《山雨欲来》(小戏),汪福来编剧,桐城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7年参加安庆地区文艺会演,后经选拔参加省调演。载《演唱》1977年第4期。

《请师傅》(小戏),廖善友编剧,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8年参加安庆地区文艺会演,获剧本奖、演出奖。1980年发表于《安徽演唱》。

《九十九》(小戏),胡名播编剧,岳西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8年参加安庆地区会演获剧本一等奖。载《安徽群众文艺》1979年第2期。

《选才记》,龙仲文、余素之编剧,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首演。1979年参加省文艺调演。载1978年安徽《剧本新作》。

《烽火连心》,汪自毅编剧,安庆市黄梅戏剧团首演。1979年参加安徽省向建国三十周年献礼调演,获创作、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表演等多项奖。载《安徽戏剧》1979年第1期。

《绿色征途》,张文鹏、贺学涛编剧,太湖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9年参加安徽省向建国三十周年献礼调演,获创作三等奖。

《双凤出巢》,汪存顺、王寿之、张曙霞、高国华编剧,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79年向建国三十周年献礼首演,1981年参加安徽省现代戏调演。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分别录音、录像播放。先后发表于《江淮文艺》《戏剧界》丛刊。

《青梅曲》,雷风编剧,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剧名《喜逐南疆》),载1982年《戏剧界》丛刊。

《一百个称心》(小戏),魏启平编剧,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首演。后改编为立体声广播剧,易名《春风暖融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雁南归》,田耕勤编剧,载《江淮文艺》1981年第9-10期。

《一窝蜜蜂》(儿童剧小戏),赵定成编剧,岳西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77年参加安庆地区会演获创作奖、演出奖。1981年参加省儿童剧调演。

《送梨路上》(儿童剧小戏),储一安、曹树华编剧,岳西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81年参加省儿童剧调演。载1978年《安徽群众文化》。

《新婚配》(原名《儿子要出嫁》),刘正需编剧,岳西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81年参加省调演。载《江淮文艺》1981年第12期。1982年北京计划生育教育中心摄制电视艺术片,曾在泰国召开的“世界人口会议”上播放。

《蓓蕾初开》,余桐、魏启平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二团首演。1981年参加安徽省戏曲现代戏调演。载《安徽新戏》创刊号。

《七十二行之外》徐志松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一团首演。1981年参加安徽省戏曲现代戏调演。载《安徽新戏》创刊号。1982年被收入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戏集《春嫂》。1982年进京为党的“十二大”演出。

《两家喜》(小戏),廖善友、谢樵森编剧,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82年参加全省业余文艺会演,获演出奖。

《凤凰展翅》(小戏),殷耀林编剧,宿松县业余文艺宣传队首演。1982年参加全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创作奖、优秀演出奖。安徽电视台录像播放,中央电视台播放,还被推荐为华东六省一市1983年春节电视交流节目。

《三进新房》,方云从编剧,太湖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84年参加省首届戏剧节,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载《安徽新戏》1983年第3期。

《隔墙听课》,王满夷编剧,潜山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83年安徽电视台摄制黄梅戏电视艺术片,安徽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先后播放。

《送行》(新戏),郑诚、汪福来编剧,桐城县黄梅戏剧团首演。1982年参加省会演,获创作、演出奖。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溪水清清》(小戏),濮本信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一团首演。载1983年《江淮文艺》。

《内外有别》(小戏),方云从编剧,太湖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参加安庆地区戏剧节获创作一等奖,参加省戏剧节获创作二等奖。安徽电视台录像播放。载《安徽新戏》第1期,《剧本》1985年增刊第1期转载。

《杨玉洁》,又名《柳沟恩怨》,魏启平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三团首演。1987年获安庆市第二届戏剧节一等奖。参加省第一届艺术节演出。又获江苏省首届“法制文艺优秀作品奖”。

《初恋人》,又名《第七盆杜鹃》,王自成编剧,安庆市黄梅戏二团首演。1987年参加安庆市第二届戏剧节和省第一届艺术节演出。安徽电视台摄制电视连续剧。载《安徽新戏》1987年第4期。

《风流姐妹》,吴朝友编剧,载《安徽新戏》1988年第1期。

《第一号种子》,余桐编剧,载《安徽新戏》1988年第3期。

《老书记下河》(小戏),徐雁鸿编剧,载《安徽新戏》1988年第4期。

《中秋月缺》,谢樵森编剧,载《安徽新戏》1988年第5期。1989年获华东区第三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

《一个烦人的仓库》,何成结编剧,载《安徽新戏》1989年第6期。

《女大不由娘》(小戏),徐雁鸿、石宣保编剧,载《安徽新戏》1990年第1期。


图片

资料来源:

王兆乾《黄梅戏音乐》

陆洪非《黄梅戏源流》

《安庆文史资料》第二十一、二十二辑

《中国戏曲志·安徽卷》

(后记:为激起对黄梅戏剧目建设的研究,拟此粗稿。欢迎业内人士和各界朋友纠错、改正,并补充。尤其期待补充1990年以来的剧作介绍。)

(作者系安庆市文化馆原馆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