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思想的核心:2.道与德

 福兴堂图书馆 2023-11-03 发布于河南

老子思想的核心:

2.道与德

老子的“道”是万物的“母”或本源,“德”则是万物所呈现出来的“道”的特性。万物由“道”而生,由“德”而长,“道”与“德”是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据。“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①其意就是“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所以,万物合道则昌,失道则亡。同样,人离了道就会像树木离了土,鱼儿离了水一样,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依据。

老子认为:“德”是“道”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凡是不符合“道”的行为,就是失“德”。“道”与“德”是不可分离的,但又不完全一致,“德”有上下之分,“上德”符合“道”,“下德”就有偏离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②

老子所说的“道德”与孔子所说的“道德”不同。老子的“道”是指没有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则指虽然渗入了人为因素,却又返回到自然状态。老子道德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孔子的“道德”强调人为行为的伦理因素,仁义是孔孟道德的主要内容,所以儒家把“仁义道德”并称。③老子反对孔子的“道德”说,认为“失去'道’,而后才有'德’,失去'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义而后才有礼”。④仁义这些东西是人为,礼这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起始的因素,因而,它们是对“道”的破坏。

所以,当“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层面时便是“德”,“德”是“道”之用,也是“道”的显现。

附注:①《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②《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③《新编白话诸子集成》第196页④《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