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心理学论坛第34场:四个话题,都非常重要,意义重大

 高行之 2023-11-03 发布于山东

龙的传人当然要学龙心理
要用龙心理
遇到了烦恼、困扰或问题
当然要求助于龙督导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256原创文章

============================

【编者按】11月1日,中国心理学论坛第34场继续开坛论讲。本次中国心理学论坛,大家分别从服务设置、中国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的继承、关于影响性技术、自杀类危机干预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本文为中国心理学论坛第34场的文字实录,根据发言者意愿及论坛规则,有删改。

正文如下:

话题一:关于心理服务设置的问题

高行之: 在论坛开始前,陕西的慧英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在这个心理服务过程当中,时间长短的设置是不是一定要50分钟到一个小时?何老师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何惠英: 高老师好!各位老师好!说因为我属于才开始咨询,所以我就觉得这个时间的把控不太好把控,我就是想问一下这个时间设置人家刚说到最关键的时候你说时间到了打住了,我觉得我好像做不到,可能这就是我刚开始做咨询遇到的问题,我今天提出来让各位老师给我解决一下。

海龙:关于在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中要不要设定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我觉得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来访者还是要有时间限定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围绕着心这个话题不至于跑题,有利于高效和集中。明确了时间我要争取这个时间才能更好的整理自己的思思想更好的活在当下!所以我还是同意设置一个小时左右。

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临床操作中或者在现实的咨询当中也不把它定得很死要一定的弹性。比如说正好到了时间了,我们把握节奏可能不像讲课一样精准,如果话还没说完时间已经到了,就对来访者说:对不起,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到这里,我把上面我们聊的给您做个反馈来确认一下好吗?”然后草草结束,这样的虎头蛇尾会让来访者觉得刚开始很好,到了后面就不了。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很不好,甚至会伤害咨访关系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地稍微延长一点时间。

所以我的观点是,既要强调时的设置又要有适当的弹性。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或者心理医生或者是心理咨询师整个过程每个环节把握好的话来访者会觉得很舒服,觉得这个老师很专业。好的治疗是闲聊,让他既感觉不到你很生硬很刻板,但是又能很平易近人的把心理的问题困扰呈现出来深入浅出的帮  他解决问题。

因为我们不是讲课,不要刻意表现自己专家的身份。我记得上一次我们在群里讨论孙悟空去求助的时候,很多时候很多治疗师或心理医生咨询师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专家的位置上。其实来访者和心理服务工作者都是专家,来访者是困扰自己问题的专家,他可能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比我们心理服务工作者的下的功夫更多,只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没有换个角度或者跳出自身的限制而已。

所以我们觉得设定时间好处让我们觉得是那么一步一步走来,都踏踏实实的来有底气是有安全会珍惜这段时间,更好的聚焦当下更好的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定得很死到了我们就就草草结束的话让人觉得哇,这些心理服务工作太功利了,好像时间看的和金钱一样会为下一步的工作形成阻抗。

所以我的建议是既要有时间的设置,也就是50分钟一个小时,但是可以稍微有些弹性,多几分钟也无所谓。这是我的看法,请老师们多多指教一下。

高行之: 好,非常感谢马老师的发言哈!我也非常赞同马老师的这种态度,就是既要把控时间,又不能过于死板要这个灵活掌握帮助人更多的是要助人于无形之中让对方能够感觉到我们在帮他什么的痕迹越少越好。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实践当中的一些体会我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事先跟求助者进行沟通跟他确定我们我们这次见面,大概要用多长时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会有一个设置。也就是说,时间设定不一定非得说50分钟一个小时。

当然,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有设置的,就是50分钟到一个小时,这个没有问题。对于有些求助者来讲,比方说第一次来,家又比较远来一次呢也不是那么方便,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呢,我们就会对间做一下调整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尽可能通过第一次面谈把问题基本上掌握清楚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同时找到解决的方法,要至少教会求助者一种应对的方法,让他能够通过这次面谈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知道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我们要有这么一个大概的设置。

就像马老师说的,我们不是说这个设置很死板,但是也不能说没有设置顺其自然谈一个小时就一个小时,谈三个小时就三个小时,那也不行我们一定要对工作时间做一下明确的设定,具体时长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那我们商量好了,那就按照这个方式去执行。执行的过程当中呢,同样是按照马老师说的,如果是说这个时间需要延长,那就要延长,不要过于强调时间而不顾及来访者的感觉以及问题谈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求助者就觉得咨询老师怎么这么在乎钱,而不在乎我?我的话还没讲完就不让我说了那对方呢肯定也心里会不舒服。对不对

所以说呢,这个时间的把控上既要有原则,又要有弹性同时呢不能太随意,太随意了,就像聊天一样,那不行。总之,就是我们这个设置在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越没有痕迹越好。

但是这个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起到一种提醒和暗示的作用,让大家知道我们这是工作会谈,而不是闲聊。这一点很重要。

像何老师说的这个案例,有点特殊,人家都不知道哪个是何老师,听到何老师在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哭开了。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不能说“哎,你先别哭,咱先说一下这个时间和价格,那就有点不近人情了,对不对?所以呢,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就像何老师遇到的这个案例呢,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么去处理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好吧

因为特殊情况来不及去跟他详细的去讨论大概要用多长时间,结果对方就来了这么一出,连哭带说;当你说这个时间不早了,对方说我还没说够呢对不对?这种情况说对方有强烈的倾诉的欲望,那这个时候呢,只要我们时间上允许,我觉得呢,就耐心听她倾诉,这个完全可以,不是什么问题。根据对方的实际需求,我们本身又可以满足对方这个倾诉的这种欲望,那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可以的。这是我对何老师这个案例的看法

何惠英: 知道了,高老师,谢谢!

海龙: 我来补充一下真是,听高老师刚才这样一说,我觉得在实际的咨询中建立咨询关系建立咨访关系才是才是重要的,没有好的咨访关系我们的设置可能会限制我们的咨询的质量。所以我个人认为哈,不一定对我个人认为所有的设置和规则是建立在不损害咨访关系咨询关系这种基础之上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访者,促进来访者自我自我发现自我疗愈自我成长为前提的是为这个服务的。

高行之: 完全完全赞同马老师的观点,非常支持,的确是这样。就是我们的规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而不能为了规则而规则不行,我这个规则就这么设置,然后我就不管你什么感受了,那这就违背了我们这个规则的这个初衷。对吧所以说我觉得马老师的补充非常的好。

话题二:关于中国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继承的问题

高行之: 我们在这个构建中国心理学的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提到不能把中国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对立起来不能搞对抗,甚至呢,很多人反对我们中国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作区分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把二者开,恰恰就是为了更好地融合的目的是要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找出主次!

如果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主次不分里外不明,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在这里稀里糊涂凑合着用,这样呢实际上并不科学真正科学的做法是应该要知道各自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和实际,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这个前提下相互取长补短但是,绝对不能削足适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特别关注了所谓的西方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当年的思想。

通过查阅惊讶地发现,中国居然没有中文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这本书

居然没有人真正用心地研究一下西方心理学的根究竟是什么样的!

由此可见,中国心理学界对于西方心理学的理解全差不多都是道听途说而来的,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所以呢,我们现在在做一项工作,就是要去翻译这本书,一是弥补中文版的空白,二是西方心理学的现状表明,不知从何时起,西方心理学就已经误入歧途了,所以,我们要找出西方心理学的立身之本、根源思想,与之对接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发现冯特的思想其实是被后来者,他的那些继承者——毫不客气,他们把冯特的科学思想给阉割了

冯特强调科学心理学,与冯特所处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那么在冯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代?大家都知道,在整个西方,是以这个基督教为主流的文化氛围。

在那个年代呢,宗教思想还是占据着西方文化的主流。在西方的文化里边,psychology这个词的本意就是灵魂学”,但它又与德文中的“灵魂之座”这个词有着很大区别,由于在德文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替代,因此,冯特就直接借用了“psychology”这个词

在那个年代,整个西方的主流社会还是相信宗教里边的灵魂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宗教中的“灵魂”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质疑那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大背景之下冯特呢,他当时创立的这个学科,是用德文讲的。所以,psychology”这个词,在冯特那里的意思就是“灵魂学”。

所以,冯特当时讲的其实是生理灵魂学原理”,并非我们中国人所翻译的《生理心理学原理》!

在《生理灵魂学原理》一书当中,冯特明确的说他所创立的这门新兴的学科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之上的,这是冯特的原话。

注意冯特这个原话一定是针对他当时所处的这个时代背景而言的。个时代背景就是当时的人们当时的主流文化,都是以宗教中的灵魂为主流认识的。所以冯特当时之所以要强调科学性强调他所研究的这一定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之上,就是让让人们从宗教的灵魂转向有科学依据的“灵魂”——后来,它的核心意思演变为了我们今天常说的“精神”,被中国人翻译为“心理学”从而彻底摆脱了宗教序列——不过,事实上,这个词的意思与汉语中的“心理学”意思大相径庭!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已经多次阐述,这里暂且不提。

冯特跟尼采差不多是属于同时代的人,只是冯特的年龄比尼采还要大个十几岁,尼采又早去世了20年。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主义彻底摆脱宗教意识而兴起的过渡时期,他们各自所创立的学说,也就成为了一个新时代崛起的标志——冯特被尊为“科学灵魂学”之父、奠基人,而尼采则公开喊出了“上帝”的口号。当然,尼采并不是说上帝真的死了,而是指上帝作为人们信仰的全部已经不复存在,人类从此进入了信仰科学的新时代宗教信仰从此只是人们信仰的一部分了。

尽管心理学家大都承认冯特作为第一位实验心理学家的历史贡献。然而,冯特的心理学思想在1920年他去世以后已经影响甚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不被重视的尼采的学说,则差不多从这个时候开始越来越受到追捧。因此,冯特去世的1920年,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标志着科学的兴起,也标志着上帝开始由信仰的全部转而成为纯粹的宗教信仰。

这就是冯特所说的新兴学科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之上的时代背景。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冯特这么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他在强调讲的“灵魂学”是科学,而不是宗教迷信。那个时候,在西方人的眼里,psychology”这个词的意思还是“灵魂”,但自从冯特去世以后,人们就逐渐把这个词理解为更加科学的“精神”了,这是这个词的内涵的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大致以1920年作为“灵魂”与“精神”的分水岭。

但是,现在呢很多的心理学界伙伴们误解了冯特的意思,误以为冯特的本意就是心理学必须建立在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之上,动不动就说什么心理是脑机能说心理学是建立在医学基础上的,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建立在生理学基础上的。这些个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我们用这么一种立场去理解冯特的话,就会发现冯特的很多观点都是自相矛盾的。

比方说冯特讲精神过程和心生理过程是平行的——当然在,冯特他的原话“灵魂”,其实就是指今天的“精神”——冯特认为精神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完全独立且平行的过程。后来的心理学研究者就批判冯特,说冯特二元平行论”而弃之不用只有钦纳继承了冯特的这个思想。为什么西方人会这么认识和理解冯特的思想?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方人大部分都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根本无法准确理解冯特的思想。只有在中国式思维前提之下,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冯特的这一思想。

事实上,冯特堪称是心理学的总设计师。他在当初他构建这门新兴学科的时候提出了两个研究方法,一个方法叫做实验法,这就是当今心理学界承认冯特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根本原因;其实人家冯特提出了这个新兴学科要两条腿走路实验法只是其中的一条腿那还有一条腿就是历史法,历史法是什么意思呢?历史法,其实就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从社会实践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比如我们中国心理学,就是用历史法”得到的冯特生命的最后20年,就是在践行历史法,这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最终,冯特在去世之前,终于完成了用两条腿走路构建科学心理学的构想

冯特提出了生理学与心理学二元平行的观点,表明在冯特的心里,心理学与生理学是各自独立且平行、并列的兄弟般的学科关系,不存在心理学依附于生理学的可能;在这样的立场之上,冯特又明确提出心理学“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之上”,显然并不是真的认为心理学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之上的附属学科,而是期望利用人们当时对于解剖学与生理学的认可来为心理学争取科学的地位,帮助它从“灵魂学”这一宗教序列中脱身。

这实在是冯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如果不能理解这一时代背景,也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冯特的心理学思想。

邓志斌实践归纳中华民族的文化也都是这么观察,总结出来的,以前没什么实验室

高行之:是的。事实上我们就会发现实验室做出来的结果可能与现实是有出入的。实总结要比实验室验证更加的准确可靠,更符合实际情况关键是你到底认不认?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在历史上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你不相信你去验证你验证的结果最终就会发现这句话是没错的。所以很多人就是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去验证这句话最终得出了结论,这句话是对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遗憾的是,后人同样无法理解冯特的这一做法,他们再次运用二元对立思维,认为冯特虽然提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但他先是说心理学是一种Naturwissenschaft(自然科学),可后来又说心理学基本上是Geisteswissenschaft(人文科学),得出了冯特又是前后自我矛盾的结论,只宣传了冯特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观点,而将冯特同时也认为心理学是人文科学的观点弃之不谈,进行了雪藏。

在这里再次强调,只有在中国式思维下,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冯特的思想,在西方式二元对立式思维下,根本不可能理解冯特!

给大家分享这一个知识点呢,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其实呢,西方的心理学并没有按照冯特当时他所设想的学科的脉络走,而是误入歧途了。那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一下冯特的这个总体设计仍然具有非常重要非常先进的科学意义。

所以我们的中国心理学呢可以完全可以和冯特的二元平行思想结合起来,也是对冯特心理学需要两条腿走路这一思想的继承。当然我们中国心理学讲的是123理论,二元平行,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它平行的结果还有个第三者,这就是我们的123模型这里呢就是简单地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题。

这里再补充一点第一个将西方心理学翻译为中文的中国叫颜永他翻译的也是美国海文的著作跟日本人翻译的第一本西方心理学著作是同一本著作。但是,颜永京使用的汉语译名心灵学。颜永金的翻译呢,其实给我们提了一个,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也就是1890年前后我们中国人真正理解了西方这门学科以后,认为翻译为汉语的心灵”才更贴切

颜永是最早学习西方心理学的中国人,但不是中国政府派去学习西方心理学的另一个呢叫容闳。他们都是通过宗教,就是当时的教会系统,也就是西方传教士从中国学生当中选拔了颜永和容闳,派他们到美国去学习心理学,所以真正最早学习心理学的中国人,一个是颜永金,一个是容闳。

话题三:关于影响性技术的运用

陈向明行业有行业的规则,不符合规则的,就不是心理咨询。让来访者掌握节奏,还要咨询师做什么那是街道大妈

邓志斌咨询师自己不能太投入和心软,要适当抽离和把控。

苏小林让来访者掌握节奏,还要咨询师干什么?那是街道大妈

高行之其实呢,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最高明的催眠师,那就是跟着对方走在对方不知不觉当中去影响对方。所以呢,我们说跟着这个来访者的节奏,让来访者掌握节奏,这可能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就说你让来访者掌握节奏就不可以。如果这么说呢,好像也有点极端。关键就是我们可以让来访者表面上掌握节奏,但实际上我们是要有一个有力的把控在里边,有一个有力的引导在里边。如果能够做到有力地引导,这个表面现象它就不重要了。对吧

志斌:书上说有七种谈话类型要多多留意。

谢谢老师补充国人的先驱故事

潜移默化处理。中年人才懂得承上启下。懂得该信哪些才符合实际的推动事物发展的那些都是人生积累的对照。

苏小林: 各位老师晚上好!就今天晚上在讨论中国心理学就刚才我们那种话语就是劝导和咨询服务。实际上两者之间有关联,但是也有区别。为什么因为一般情况我们在做婚姻家庭方面的咨询服务就存在这类情况,你不用说了我们一个是父母,一个是亲戚,还有闺蜜都谈到,都这样劝导过我们的,说什么孩子的重要,家庭的重要组建家庭的不容易。其实这就是一种劝导。

当他不知道,就是说如果你前期预防没做好,后面的心理问题就会让这件事情蔓延虽然说不是恐吓,也不是所有的但相对而言说其实就是叫什么,我说的每个人都可以换器官就跟做咨询一样的就是选择家庭是每个人都有的选择的权利。但是如果永远用劝导这种方式去让他不要离婚,或者是保留这样的家庭,或者是为了孩子相对来说都是一种劝导。但是他没有知道就是我们称之为未来规划”,他不懂得未来规划,也没有明白或意识到,这就是刚才谈到的劝导和咨询服务的区别。

所以咨询和那个一般性的辅导或者叫劝导区别度就在这里我经过做了十年家庭服务以及里面延伸于心理服务这样的一个情况。当然我们做这么多年,后面也真正的验证了如果以劝导的方式的话实际上只是当时有一种安慰作用是我还是会选择我要走的路就是他中间的决策他永远就都不明白。

有很多人说那我就是围着孩子在生活我一辈子的幸福就被孩子绑架了吗?其实这种劝导的话,对他来说是一种误解,但是其他家人也好,其他亲戚朋友也好,都会像这样劝导,但是作为专业咨询师,就不适合用劝导的方式去跟他做交流。如果都是像我们刚才谈到的做这样的劝导,虽然说不是误导,但是给他的那个帮助性很弱,就是达不到咨询的目的和效果。

所以说专业咨询老师的力度用慧眼能够识别出来问题点在哪里?不仅仅是根据他所谈的事情来进行做咨询辅导,一定是根据他所谈的事情去察觉他背后的问题,或者是他没有经历的和他已经经历的这个事情让他没有说的地方能够让他知晓和呈现出来,这样做咨询效果就是我们说的中国心理学不是所有的都是用那个话术去套。而是去听他说了以后能够洞悉到他没有说的或者是掩盖的问题,以及后面我们要跟他做怎样的引导和辅导他,这才是做咨询与做劝导两者之间的区别我自己感觉哈。这就是我以刚才这个话题引出后面那个重复几次,说就是辅导和那个劝导和咨询辅导的区别度就是这个意思谢谢老师们指正,谢谢高老师!

邓志斌导是调解和安慰而已吧个人成长会缺失的,不懂得心智成长是不长久的只能带来共情的某些作用,分担一点情绪,分析他自己的深层原因,指导他自己成长自己,训练自己自己决策解决授人以渔嘛!

高行之:其实呢,我们的中国心理学,我们的中国式导,它就是授人以渔,就是教会大家方法。但是呢,西方心理学心理咨询的方式不是“授人以渔”,而是“授人以鱼”。为什么?因为我们发现心理咨询帮助求助者解决了问题以后,那求助者下次遇到了问题,往往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是要求助心理咨询师因为心理咨询师呢,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教他的只是一些脱敏方法,什么放松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一种间接起作用的方法,而不是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去应对的方法。所以呢,我们在中国心理学的构建与中国特色心理服务的过程当中,需要去充分发掘我们中国文化当中智慧。尽管西方的心理咨询也是说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求助者实现人格的完善,但事实上,在现实的心理咨询服务当中,能达到这个层级的极其罕见。能够帮人家把问题解决掉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海龙: 嗯嗯。刚才苏老师说的这个问题就是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中如何把握用影响性技术的问题。就比如说像指导或者是劝诫劝告这些技术如何把握。其实我们心理治疗心理服务不等同于姐妹的聊天和朋友的互相倾诉也不一样,而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服务技术。

其实很多迷茫的人还是比较渴望有人为他指路的,很多时候,我们把心理服务者称为指南针,就告诉你往哪个方向走很多时候,我们把心理服务工作称为催化剂”,来促进来访者自我觉察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很多时候,我们把心理服务工作者比作镜子”,来反映当时的状情绪情感,把抑制的各种各种状况呈现出来。所以很多时候觉得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只是用反应性技术来理清来澄清一些东西。我觉得必要的时候。一些对来访者有启发的一些影响层技术是要用的,比如说关心和劝告或者勉励这方面是要有适当的介入。但是呢,要用的有点技巧,不能像邻居大妈劝说一样,不要生气,要和丈夫好好相处,一个家庭不容易这样的话就不起作用的。要有智慧的。

我曾经记得有一篇文学品很有意思。一个年轻人呐失恋了就很痛苦走到江边想投江自尽。正在这个时间呢,过来有一位智者看这个女孩子哭的很伤心,就静静的观察着用爱来注视她,观察。等那个女孩不哭了,他就拍拍的肩膀说姑娘还好吗?能不能给我讲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姑娘就说我失恋了,很痛苦,我没法活了,我要死。我太痛苦了!

他说你的意思是说失恋让你太痛苦了,对吗?

“是的。”

他问你们相恋多少年了

恋爱了七年了,然后他突然抛弃我走了,我心里太痛苦,我活不了了。

冒昧地问一下七年之前你快乐吗?

快乐为什么不快乐

七年前你认识抛弃你的这个人吗?

不认识。

“那请你想一想你的快乐跟他的存在和不存在有没有关系?

但是——好像没什么关系

他说我一套度人的本领。现在你坐在我的船上,我帮你渡到七年前渡到七年前还没认识到他的时候,你愿意吗?

那个女孩子欣然上了他的船,横渡到了江的对面那老人说现在已经到了七年前了,从七年前那个时间,从眼前开始,走向将来的生命好吗?

这个女孩子就对失恋释怀了。她认识到了她的痛苦不是因为失恋,不是因为失去这个人,而是因为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被不爱了这种认知。所以这很像西方的认知行为疗法,但是我会发现,其实是他是用了一些影响性的技术来启发式地问。所以在我的工作中,我会对有些真的好像卡的时候,我们虽然不能把拔苗助长出来,给你什么什么建议但是必要的劝诫和启发引导,我觉得还是必须的。

出这个不一定对,请大家来互相来讨论讨论给个建议。我们讨论的目标是要互相成长嘛!

高行之: 好,谢谢马老师的分享!

我理解马老师的大概意思是说引导启发劝诫等技术不是说直接不能用而是一定要用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方法去用我们说心理助人作为一种职业,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方式,它是一种有特定目标,以追求实用效果为目的工作性会谈,它绝对不是普通的聊天,更不是闲聊。劝人的话谁都会说。对不对但是我们的专业技术是通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的,当然不是普通人都会的劝人。所以说呢,我们不是说某些话就可以说,某一类话就不能说,关键在于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达到实际的效果,我们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样的节点上用什么样的具体技术方法表达,这很重要。

西方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研究能够证明我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所谓的效果是如何起作用的,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搞明白。但是呢,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这种专业的对话,他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很多的服务者从业者都有切身的体会,它确实是起作用了。这一点很重要

人家来求助付费,目的是要解决问题那我们作为专业工作者收费,就是因为能够帮人家解决问题,对不对?那你说我们收了人家费给人家解决不了问题,那肯定就要起纠纷了。所以呢,我们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专业性就体现在这里。所以针对这些话题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继凯: 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影响性的技术。但是呢,就是这属于这个叫做什么?叫做狭义上的影响性技术就是它很具体。是吧我现在就是关于广义性的影响技术一些感想一些看法。这个关于这个广义性的影响技术,我在心理督导师这本教材里面是这样说的凡是传递给来访者的理念方法和行为能使来访者在不合适的理念情绪模式及行为模式方面有所触动改善的言语以及非言语都可称为影响性技术甚至包括表情动作。我们认为,在比较合适的方向能够产生扰动言语也好,行为也好,你就是运用的影响性的技术。

比如说用ABC吧可以影响到,但是这就叫具体的狭义的影响性技术,我说的这个是广义上的影响性技术,我们心里只要有这个数然后根据现场的情况来访者的问题就如同登一座山一样,太难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怎么影响他?我的理解,我可以领着他一起围着这山转一圈看一看。你看南边有路,但是缓路长北边呢,它比较险比较陡,但是它比较直,路近;西边呢,可能杂草丛生东边呢也会有其他的什么特点,你觉得根据你的情况,哪个路比较合适?好,那我的问题就是你觉得我这段话算不算影响性技术?启发他引导他,帮助他打开视野,引导他换个角度来看问题,然后呢路你还得自己选就是让他对他原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情绪情感模式产生扰动和变化。当然,这种扰动和变化是朝着有利方向发展的。这就是我的一点感受和理解好吧!

海龙: 其实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就像您说的这样,其实我们的动作表情言语姿态等,都可以在广义的影响性基础里面,真的是。您讲的太好了!

邓志斌引导是让来访者学习很好的用智慧的启发很好,人都喜欢讲故事的,这个是心灵导师的样子。有一次我跟旧同事说了一些鸡汤话也是戳中了他,有点突然启发他醒悟的样子,这些启发呢,都需要我们平时积累和学习,自我提升,突破提升。

梦梦静同:很多服务行业都会研究面对客户的话术,尤其是信访投诉场景的话术,特别是像这个电信行业金融行业这些服务业是这个是比较典型的。

苏小林:我还是很认可心灵鸡汤语句起码是正能量的。是的,影响性技术,这个广义的定义更好,不仅仅是谈话。

高行之: 多重选择性问题这是比喻事物的本质,让来访者更多选择性和接受性。影响性技术都是通过内容表达的能传递信息的当然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也就是说咨询师,我们的心理服务工作者在服务的过程当中可以用语言的,非语言的方式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具有意义只要我们运用好了每一个言语动作都具有意义,的确是这样子的。

梦梦静同:我觉得影响性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对方一见到某个人,比如某咨询师就感觉到了一种安定下来的力量就跟到寺庙里边看见佛像一样的吧,看见那个佛像,这个心里就静下来了。这是影响性技术的最高境界。

话题四:关于自杀类危机干预

苏小林: 最近我们有一个来访者第三次自杀希望探讨一下这类案例的情况。

我觉得孩子的问题,常常是家长的问题,先对家长进行来帮扶。实际上作为成年人哈,我觉得家长是一个方面,没成年的基本上是这样的。从家长的反馈来看,这是已经出现第三次走极端,今天都是7天的时间了,还在抢救室那么这个案例我想到的是年幼的孩子当然我们说的家长成长,孩子也要进行成长,就说来访者最大的帮助者就是家长或者是他本人。那么从这个成年的案例当中作为家长或者是孩子,我觉得两者之间还是都要有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才能把问题根治。毕竟现在才刚好成为成年人的年龄。但是已经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那么这是第一个案例。

第二个案例也是这样的情况家长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一起来探讨我们怎么来解决,但是咨询师还有一个帮扶的计划和方案。当时是派出所打电话跟妇联说,由妇联通知我们去帮助那个进行抢救的女孩也是这样一个案例但是经过这个案例,虽然说爸爸妈妈没见过面,但是他作为成年人,在我们引导的方向上,就是我们刚才谈到运用于生活上的方式来因为他不是重庆人,是外地,我们进行帮扶。从帮扶他到他成长起来,现在这个就是说一直相对来说也是效果很好的,已经成为我们帮扶团队的一个很好的志愿者,也成为他自己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案例我觉得还是生活化的东西比较重要哈!如果说像成年人或者是就刚才谈的已经刚好达到成年人这个年龄走极端的孩子运用于我们刚才谈到的技术是一个方面可能生活化去嫁接于他,探索他的需求点,然后去帮扶,可能得到的那个成长度会更好。第二个案例他现在就成长的很好,他甚至还会写一些他自我成长的一些一些路径一些语句来帮助那些走到边缘的人。我觉得是运用生活化来帮扶这些走的比较极端的一些人群效果会更好,我是这个意思。

高行之: 一般的来讲,像这种自杀的案例,尤其是这多次自杀的案例我们需要思考,一个人,他为什么会三番两次地去选择自杀这条路?这其实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很多时候孩子其实是在向他的父母传递一个信息,就是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真的就受不了,还不如死了好

所以这个时候呢,我们需要搞明白这个孩子的痛点在哪里?是什么让他如此痛苦,他受不了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这个痛点,能够针对这个让他痛苦的点去做工作,减少甚至是消除这种痛苦,自杀危机解除了。如果我们只是说阻止了他自杀,但是却没有办法像苏老师说的用生活化的场景去帮助他解决让他痛苦的内容,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他可能没办法再活下去,他还得选择自杀。因看来,真的难受的受不了除了死,他觉得没别的出路了。

所以说真正解决这些自杀者的根本问题,一定要找到他的痛点,只有他的这个痛点真的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不管是从自己身上找解决方法也好。还是说环境的改变也好,只要他能找到方法,他肯定他就不去自杀了。

苏小林: 我就是跟老师们请教一下,就是希望有多种解决的方式方法来跟我们分享一下谢谢!

高行之: 我们说自杀呢有两种。一种呢,就是不给任何人留挽回机会的这种自杀。这类人做得很决绝,根本就不给任何人机会自杀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再有一种呢,就是多次自杀的这一种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之下,一个人之所以他这个还有第二次机会实施,那就代表其实他真正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死,相反,寻死其实是在为自己求生创造条件,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进行抗争。那么,如果他通过抗争,生存空间真的得到了改善,那么他这种行为肯定就可以消除,但如果没有得到改善那么他再次选择这种极端行为很可能就难以避免。

所以说呢,一定要找到真正让他自杀的根源是什么,这一点很重要。找到了根源以后呢,就是针对性的去解决它的这个痛点,而解决痛点呢有两个方式,如果他自己足够强大当然是从自身解决问题是最好的,那如果这个人自身已经暂时失去了自我改变的能力,那么给他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是最好的一个选择。那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创造这样的条件,那当然是很好。

刚才呢,苏老师也提到一点,就说按照西方心理咨询的规则心理咨询师是不可以跟求助者作为朋友的。但是呢,有些人确实需要这类的社会支持,如果明明有机会有能力救人却仅仅是因为所谓规则不允许为由就直接断绝了这条路,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变相杀(害)人”或“见死不救”。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实际上呢,这就是需要结合本土的文化,结合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去做调整的地方。

工作关系有一个特点,付出对应着经济回报有报酬的,是一种职业层面的价值交换,并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伦理规则,有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是工作关系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你在咨询室工作这一个小时才是工作关系。如果这么理解,我觉得就有点狭隘了

避免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的根本目的也是要保护咨访双方的利益及行业利益,既为了保护求助者的利益,同时呢也是为了保护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及所在机构、行业的利益,这是为了保护准确的说是三方的利益不受侵犯不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去规定这样的一些规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利于求助者或来访者的成长。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所谓的规则不允许就说我不能这样做,这样呢就有点死板了。我觉得还是需要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灵活性,我们在实际的服务过程当中,这个度的把握很重要。如果我们太教条过于死板。可能呢,也会适得其反。能够把握好这个度,这恰恰是对于我们专业水平的一个考验是我们专业水平的一种体现。所以呢,还是希望我们在以后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在《心理督导师》专用培训教材中提出了有利于原则就是一切以有利于求助者的成长,有利于求助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维护保护求助者及其家属的利益同时呢,也要有利于我们所在心理服务机构的社会形象和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心理从业者的利益,有利于保护我们心理从业者的安全。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们可以灵活地去把握。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李继凯: 这个事我说两句我个人的看法吧首先呢,就是说我有一个看法,有一个观点就是说心理问题源于生活而我们做心理服务者的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他回归于生活。所以说,我们运用生活场景,生活中的语言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呢,就是说这个事情呢我们要建立在一个扎实的这个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去运用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和语言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而不是只凭着我们的熟悉或者说我们的经验。所以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相对熟练的具体的技术的运用结合起来。当然结合生活化的语言结合生活场景这其实是一个方向。

就是说心理工作的生活化其实它的背后很深的含义就是本土化的意思。就是你老是用那些西方的词语可能中国的有些老百姓,他从心理上他接受不了他不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就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麻烦。这是我的一点个人的看法。

我们的中国心理学论坛呢是纯公益性质的,每周三晚上的九点开始到10:30。中国心理学论坛之前呢,就是从7:30到8.50,我们还有一场读书会现在读的书是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是美国一位著名的记者,纪实作家伊森·沃特斯写的,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呢,也可以在每周三晚上的7:30我们来参加这个读书会。好,那么我们今天晚上的中国心理学论坛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论坛。

下周三晚上不见不散!

大家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