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叫作合病,啥叫作并病

 醒真 2023-11-03 发布于吉林

合病和并病的区别

合病和津液相关,用一个方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并病和位置相关,可能需要多个方子解决问题。

位置具体指的是什么?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证的位置,有胁下按痛,也可以胸闷,位置是在胁下,按《伤寒论》96条的说法叫作胸胁,包括了胁下和胸。99条颈项强属于表证,胁下满属于胸胁,这样就出现了两个位置,表和胸胁。表除了颈项,还有头,四肢,背部,都是属于表。表证是太阳病,胸胁证是少阳病。99条是太阳少阳并病,解的是胸胁。

口渴虽然是阳明病,但它是津液问题,属于合病范畴。若把99条理解为三阳并病,有点勉强,小柴胡汤条文后面也有或渴的说法,所以二阳并病更好。

231、232.阳明病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

这个条文比较难读懂,虽然写着阳明病,但是,从脉上看,脉弦是少阳,脉浮是太阳,脉大是阳明,所以三阳都有。从症状上看,腹满属于里算阳明,胁下是柴胡证算少阳,这里的心痛加上后面的久按,可以认为有“其人手叉自冒心”的桂枝甘草汤证,包括前面的短气也可以是桂枝证。鼻干嗜卧是柴胡证,身体和面目都是黄色加上小便难,表明有黄疸,是表证。时时哕就是经常呃逆,是少阳。潮热是芒硝证算阳明,耳前后肿是柴胡证算少阳。

这里出来一个里的位置,属于阳明,腹部属于里。

219条、221条,都有腹满,为啥是合病呢?刚才没有潮热,石膏也能解腹满。有潮热的腹满,很可能就是承气汤证。潮热,是身上有一阵阵的热,或者汗出,这个是仲景判断阳明病的依据之一。

胸胁、表、里都有,所以是三阳并病,后面的方用了小柴胡汤和麻黄汤,并不是说两个方里挑选一个,而是先用了【小柴胡汤】,然后用【麻黄汤】。小柴胡汤解了小柴胡汤证,胁下痛,鼻干,嗜卧,时时哕,耳前后肿。然后用麻黄汤解表,因为“一身及面目悉黄”,麻黄可以去黄,小柴胡汤也可以去黄,但是如果柴胡证消失了,黄疸还没退,就要用麻黄汤了。无余症者,指的是没有柴胡证了。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本条胸胁满是柴胡证,呕是半夏、生姜证,属于少阳。日晡所发潮热是芒硝证,属于阳明。少阳阳明并病,所以先用【小柴胡汤】解外,然后【柴胡加芒硝汤】下之。日晡,是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所,是大约。日晡所就是大约在下午三到五点。胸胁和里,先解的是胸胁,后解的是里。看来胸胁优先于表,胸胁也优先于里,表和里之间,应该是表优先于里。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这条有先表后里的意思。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如此可以小发汗。……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看得出这两条的二阳并病,都是太阳阳明并病吗? 48条的太阳病和阳明病都在。220条的太阳病已经好了,虽然没说阳明病,但是有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谵语,都是大承气汤证,所以是阳明病。48条,太阳阳明并病,先治太阳病。220条,注意太阳证罢,没说是自己好的,可以认为是解表的方治好的,然后再用大承气汤。这两条说明了表里顺序是先表后里。

到现在为止,我们推出的并病治疗顺序就是,胸胁,表,里。对应着,少阳,太阳,阳明。还有一个位置——心下: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这两条都是太阳与少阳并病,142条的头项强痛是太阳病,所以心下痞硬就是少阳病。171条看得更清楚,心下硬是少阳病,颈项强是太阳病。心下和胸胁一样,都属于少阳。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这条有头项强痛和发热的表证,本来应该桂枝汤就可以解表的,但是心下满微痛,所以用桂枝汤表解无效,得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有表证同时心下有问题则表解无效,说明心下优先级高于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治疗心下的方,这里的心下满就是白术证,白术证的位置就在心下,记不记得白术心下痞。那么黄连证的位置也在心下,否则叫什么泻心汤?泻心汤,泻的就是心下。

现在已经知道了心下的优先级高于表,而表的优先级又高于里,能不能直接就说心下的优先级高于里呢?严格来说是不行的,万一偏偏是里的优先级高于心下,形成了一个循环,类似剪刀石头布,所以最好也找出心下优先级高于里的证据。比如【黄连汤】是可以有腹痛的,腹痛就是里证,但黄连解的是心下,有里证的同时有心下证,解的是心下,所以心下优先级高于里。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刚才学过的231、232条中有“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注意其中的“与……但……”。你对比下149条,有什么发现? 149条是“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也有“与……但……”的结构。这个能说明啥? 231、232条是先用小柴胡汤,然后用麻黄汤的三阳并病。149条你先跳过大陷胸汤,发现了啥?如果不去看大陷胸汤,这条是先用柴胡汤,然后用半夏泻心汤的胸胁和心下的并病。

居然有少阳和少阳并病,这没啥奇怪的,还有太阳和太阳并病呢。哪里有?三个小发汗的方子呀,【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三个都是合方,太阳和太阳并病可以用合方,怎么少阳和少阳并病没有用合方?

虽然都是少阳,这是胸胁和心下两个位置了,就算是一个位置,都在心下,比如【理中汤】和【半夏泻心汤】,也不能合方。有人说【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并且说胸胁和表可以合方,但是【小柴胡汤】和【麻黄汤】又不能合方,所以暂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合方。

我们还是继续说149条。

这条为啥写的是【柴胡汤】,而不是【小柴胡汤】?因为有可能用【大柴胡汤】或者【柴胡桂枝汤】。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蒸蒸”是兴盛的意思,“振”就是打寒战,蒸蒸而振就是打寒战得厉害。“却”是然后的意思。先打寒战得厉害,然后发热汗出,病就好了。“蒸蒸而振”是一种瞑眩反应。这里大概能看出,【柴胡汤】的作用是让汗解得以开始。

根据149条,先用柴胡汤,后用半夏泻心汤,可以知道,胸胁的优先级高于心下。那么并病治疗优先级就是,胸胁,心下,表,里。并病的治则就是这个了。

149条【大陷胸汤】略过了,见下一讲《结胸》的问题。

——上海翁骁炜老师康平本《伤寒论》讲解

2023.11.3.醒真阅读王彤彤著《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读书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