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上的非遗——访“茯砖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杏益

 非遗之美 2023-11-03 发布于广东

“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走进刘杏益老师办公室的茶室就有一种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描述的气韵: 谦、和、礼、敬。与刘杏益大师三个多小时的交流对话,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朴实低调,执着坚定和幽默风趣。

【人物介绍】

刘杏益,1964年出生,湖南益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评茶师,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茯茶工作组副组长,湖南省益阳茶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湘益茶博馆,刘杏益大师带我们走进从茶马古道路线图,一带一路上的非遗,到黑茶起源,茯茶传奇,科研技术,传承非遗,金花酵库,传世珍品,几个方面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大师互动课。

如博物馆所展现的:“茯茶千年的丝路辉煌穿越时空,惠及全球,香飘四海。湘益茯茶沿着一带一路的思想和轨迹,让中国优秀的茯茶文化,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非遗之美》主编邹止一(左一) 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杏益 (右一)

邹止一:

刘老师,您先后被评为了中国制茶大师,黑茶制茶大师和茯茶大师。作为当代的制茶大师,在您的心目中,中国历朝历代的茶学家,是否也有让您仰慕,对您的人生观有影响力的人物?

刘杏益:

我是毕业于湖南农大茶学专业,系统学习茶叶知识后再走入社会的一个茶人。对我们国家茶的历史和茶在中国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唐陆羽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茶经》记载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此之后,饮茶逐渐脱离了“解渴”的生理需求,成了中国人自处时的良伴。

我最崇拜的人还有一位是我的老师施兆鹏先生,他研究了一辈子茶叶,教我们从学茶,识茶到制茶,以及茶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的了解和提升。施兆鹏老师长期研究黑茶历史,写下了《湖南黑茶史话》、《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著名文章。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邹止一:

刘老师,茯砖茶在2022年的时候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当时申报成功的时候,您是什么样的心情?作为茯砖茶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您觉得它最值得传承和最需要传播的关键点是什么?

刘杏益:

2022年11月29日23点35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茯砖茶是其中之一,我感到特别激动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如何把我们这个茯砖茶制作技艺做好传承的同时做好发展,发展是关键。特别是传承人的培养 ,尤其是茯砖茶产品制作的手工技艺的传承责任重大。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其中,湖南的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未来在非遗技艺传承发展过程中把产品推向全世界,也是我们的责任之一。

每个茶类各具特色,传承的关键就是制茶技艺。 教科书上有系统的理论,但是要做好每一款茶,这个过程只可意味,不可言传!要靠师父带徒弟多年的经验积累,实践,不断地突破,创新,带一个徒弟至少要5到10年。

传播的关键点是文化,茯砖茶起源于明初,是手工筑制的“官茶”,由于是三伏天加工,成品带有独特菌香,类似土茯苓的味道,古有“茯茶驼队十里外,茶香已入牧人家”之说,百年的历史见证,黑茶对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内蒙 西藏,海拔很高的地方,高寒地带,生活以肉食为主,缺少蔬菜,可以起到平衡身体健康的作用,故成为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生活必需品,被称为“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

邹止一:

刘老师,我们来喝一杯“生命之茶”继续聊,茯砖茶最有价值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什么? 您觉得这和湖湘文化底蕴以及湖南人本身的精神有关吗?

刘杏益:

作为一个茶人,我追求的是制茶的技艺和技巧,茯砖茶是所有茶类中科技含量最高,工艺最复杂,生产工艺最长的一种茶。茯砖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国家认可的一种微生物,我们称之为益生菌。俗称“金花”(冠突散蘘菌),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调理肠胃,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要明确有这种微生物的存在才能称之为茯砖茶,这就体现了茯砖茶的珍贵和价值,我也为之着迷,在金花的生产过程中我会找他的转化和变化的过程,前五天看不到任何变化,到第六天和第七天开始有金花,第八天和第九天就全部满了,特别快,这让我很惊喜也很有成就感。有一个很神奇的事,金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只留下有益菌种。

黑砖茶在益阳发花,打破了三不能制的说法。记得当时去陕西泾阳请了师傅过来,大约研究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下了结论,做不出来:“离了泾河水和关中气候不能制、没有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湖南人民不怕难,有雄心,有决心,自己研发,要打破这一现象,1942至1943年,安化江南砖茶厂、江南砖茶厂先后试制茯砖茶66箱,每箱20片,计3960千克。由于对茯砖“发花”温度、湿度掌握不够,试制未能成功。直到1953年,在茶工、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指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实现了在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安化第二茶厂前身)“移地筑制”的神话。金花做出来了,但是不稳定,劳动强度大,我们还不满足,继续研发,到1957年我们把机压的茯砖茶做出来了。这就是我们湖南人常说的吃得苦,霸得蛮,不信邪,敢闯敢干的精神。

邹止一:

刘老师,您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是当时非常稀缺的人才,机会也很多,您为何选择制茶事业,与当时的时代潮流似乎是背道而驰,您的决心与动力来自于哪里?从事制茶事业40多年,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刘杏益:

我是农村孩子,没什么见识,17岁就上大学了,其实当时考上农学院很不高兴,我成绩很好,这不是我理想的大学。后来一看专业是茶叶,更加失望,当时我连茶叶都没有看见过,茶叶学四年学什么完全没有概念。爱上茶是第三年开始学专业课,有一次做生产实习,看到做茶的过程,一片叶子通过工艺加工以后的不同变化找到了亮点,就产生了好奇心。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被分配到益阳茶厂工作,用我的工资还供养了二弟上了大学。

几十年不可能一帆风顺,进厂以后做了三年技术感觉很枯燥,又做了5年车间主任。1995年茶厂原料科遭遇一场大火,遇到很大的挫折,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当时是企业管理科科长,1996年调整领导班子,我临危受命,被调到质量管理科,技术科。用不到半年时间扭转了当时的局面。1996年到2000年把管理流程技术参数都标准化了,2000年我又觉得没什么挑战了,我想不断创新,就到了研发部。当时国内茶行业很低谷,茶叶没效益。我决心要走科技之路,就去湖南农大找施兆鹏老师,他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领导让我去学习一下云南沱茶。施老师高瞻远瞩,他说“湖南不能做沱茶,如果别人做茯砖茶,你换位思考一下,有什么感觉。” 施老师给我一个建议, 做茶饮料,和农学院一起研发。2001年研发上市了,产品很好,但当时作为国有企业,资金跟不上,饮料是快消品,营销费用太高了。我们更擅长的是做产品,当时做的茶饮料现在20多年了还没变质。

邹止一:刘老师讲了这么多亲身经历的故事,很受启发,您一直在找新的目标,自我突破和迭代,您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让您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也是让生命越来越圆满的一个过程。你能否用三句话概括一下您40多年坚守一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

刘杏益:

第一句话,人要有追求,不断地超越自己,丰富自己,更新自己。

第二句话:做事要执着,认真,要干出成绩,干出自己想要的成果。

第三句话:人生虽然漫长,但也简单,一帆风顺成就不了人生,遇到困难要看到前途和光明,用执着和追求来壮大自己,成就有意义的人生。

【结语】

与刘杏益老师近3小时的交流,充满了欢声笑语。刘杏益老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制茶技艺的追求,通过茯砖茶表达得淋漓尽致,传递出内心的热情与豁达。他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和坚守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代表着智慧与创造力。刘杏益老师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事业,并致力于培养和支持年轻一代,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卓越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品茗煮香,黑茶韵长;大师智慧,尽在言堂。愿黑茶之道永流传,传承中华智慧繁荣春。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让非遗文化在我们的努力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特别感谢:全球GPT实战社群云鹰汇对本次访谈的大力支持!

(转载请注明“非遗之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