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喀喇汗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思明居士 2023-11-04 发布于河北

1.从回鹘汗国到喀喇汗王朝

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建立起强大的回纥(自788年起改称回鹘)汗国,建牙于鄂尔浑河上游的于都斤山,称雄于各游牧民族。

喀喇汗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回鹘两次帮助唐朝平叛,国势更加强盛,曾一度左右东亚和中亚的形势。在9世纪30年代,回鹘汗族内争,可汗屡更,政局不稳;时值“连年饥疫,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在这种情况下,840年回鹘渠长句录莫贺勾结黠戛斯,合骑10万掩袭回鹘城,使回鹘可汗被杀,诸部溃散。其中主要的一支在汗族庞特勤和相饵职的率领下西奔葛逻禄。

葛逻禄原附属于回鹘,是回鹘的十一部之一。“至德(756—757)后,葛逻禄浸盛,与回争争强,徒十姓可汗故地,尽有碎叶、怛逻斯诸城”,终于789年脱离回鹘而独立。

 庞特勤率领回鹘十五部进入葛逻禄领域后的情况,中外史籍均无直接记载。但是根据一些间接材料推断,庞特勤到达七河地区后很可能同葛逻禄叶护发生了战争;最后,庞特勤降服了葛逻禄,在这里建立起回鹘新王朝——史称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2.王朝初期历史概述及伊斯兰教的传入

根据穆斯林作家杰马尔·卡尔希在14世纪初写成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所保存的11世纪作家阿布杜·伽费尔《喀什噶尔史》的一些片断,可知喀喇汗王朝始祖的称号是毗伽阙·卡迪尔汗。在汉文史料中有庞特勤“自称可汗”的记载',可以同上述穆斯林史料相印证。这位毗伽闻·卡迪尔汗极可能就是庞特勤就汗位后的称号。毗伽阙·卡迪尔汗建牙于巴拉沙衮附近的“喀喇斡耳朵”(或称“虎思斡耳朵”)。根据汉文史料推断,庞特勤在七河地区称汗之后,又回头东进,并南下,先后占领了伊犁河谷和喀什噶尔地区,即唐朝的北庭和安西两都护府所辖的部分地区。

喀喇汗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回鹘王供养像

据穆斯林史料记载,毗伽阙·卡迪尔汗死后,由其两个儿子继位:长子巴兹尔为大汗,治巴拉沙衮;次子奥古尔恰克·卡迪尔汗,治怛逻斯。

关于长支的情况,未留下信息。根据保留下来的《喀什噶尔史》片断可知,奥古尔恰克是萨曼国王伊斯玛伊尔·本·马赫穆德的同时代人,双方有过激烈的斗争。怛逻斯在被长期围困之后,于伊斯兰历280年穆哈拉姆月(893年3—4月)被伊斯玛伊尔攻破。奥古尔恰克的1万名战士死亡,他的妻子和15000人被俘。伊斯玛伊尔下令把这里的基督教大寺院改为清真寺。

奥古尔恰克迁都喀什噶尔, 继续同萨曼王朝进行斗争,于904年从喀什噶尔出兵袭扰萨曼王朝的边境。

喀喇汗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奥古尔恰克利用萨曼王朝的内争,庇护从河中地区逃来的一个萨曼王朝的王子,让他住在喀什噶尔以北的阿图什。大概就在这时(9世纪末或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汗族的某些成员首先接受了伊斯兰教。

关于伊斯兰教在喀喇汗王朝领域的传播,虽有几种说法,但都是传说。在伊本·阿西尔的《全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喀喇汗萨图克(或汉译为沙布克)有一天梦见一个人从天而降,对他说:“为了拯救自己的今世和来世,你要皈依伊斯兰教!”在杰马尔·卡尔希的《苏拉赫词典补编》中有一个最古的传说:喀喇汗王朝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是博格拉汗萨图克(阿布杜·克里木)。B. B.巴托尔德认为这两个传说讲的都是同一个人。0.普里查克说,萨图克是奥古尔恰克之侄、巴兹尔之次子。他受萨曼王朝王子的影响,接受了伊斯兰教, 或者是受苏菲派教士阿布勒·哈桑·穆罕默德·卡里马提的影响入教³。

萨图克接受伊斯兰教后,教名为阿布杜·克里木。他在萨曼王朝的支持下击败奥古尔恰克,占领了喀什噶尔称博格拉汗。以后他又从萨曼王朝手中夺回了但逻斯。因格拉汗同未接受伊斯兰教的巴拉沙衮大汗展开了斗争据穆斯林史料记载,巴拉沙衮的大汗曾向中国中原地区的王朝求援,正忙于内争的五代晋朝却没有派出军队。但是博格拉汗萨图克却得到了穆斯林志愿军的支援,于伊斯兰历330年(941—42)经过激烈的争夺,占领了巴拉涉衮。萨图克卒于伊斯兰历344年(955—56),葬在阿图什萨图克死后,其长子巴伊塔什继位。巴伊塔什的伊斯兰教名为木萨·本·阿布杜·克里木。

3. 汗国的体制和官制

关于喀喇汗王朝的体制,O.普里查克认为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的“双王制”。具体地说,就是把整个汗国分为两大部分,由汗族的长幼两支分治这两部分。长支为大可汗,称阿尔斯兰汗,在理论上是喀喇汗王朝整个汗族的最高首领。首都为巴拉沙衮,后以喀什噶尔为陪都。

幼支为副可汗,称博格拉汗,驻地先在怛逻斯,后迁喀什噶尔,以后又迁回怛逻斯。除以上两个最高统治者外,还有四个低一、二级的伊利克(王)和特勤:阿尔斯兰伊利克、博格拉伊利克、阿尔斯兰特勤、博格拉特勤。更次一级有于伽、俟斤、将军、伊难珠匐等称号。在这些爵号上往往加上禽兽的名称表示更细的等级差别。这禽兽的名称有贝里(狼)、亚干(象)、卡吉尔(鹰)、托格鲁尔(鹫)等。以上称号都属于汗族成员,它们组成了一个特别的等级体系,如有缺位,依次上升,如阿尔斯兰伊利克可升博格拉汗,博格拉汗可升阿尔斯兰汗。

但是事实上,喀喇汗王朝的体制并不像普里查克拟定的模式这般规整。人们通读喀喇汗王朝的政治史就会看到,王朝初期即不遵守所谓“双王制”的“晋升制度”,以后愈演愈烈。喀喇汗王朝实行的是封地制度,这点巴托尔德早已指出:“在喀喇汗国家像所有的游牧帝国一样,氏族制的观念从私法领域转移到国家法律领域。国家被认为是整个汗族的财产,因而把它分成许多封地;有时强大的附庸完全不承认帝国首领的统治权。”

关于喀喇汗王朝的官制,从《福乐智慧》一书中可知,中央政府有如下官职:

宰相,他是国王的助手,负有巩固国君王位的重责。他必须出身名门,笃信伊斯兰教。

将军,他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国土不遭侵犯。

内侍官,他是国王的耳目,分担国王的重担。他要出身名门,具有丰富的知识,相貌端正,口齿清楚,知礼恭顺,待人和善,办事勤快。

秘书官,他的职务是代国君起草诏令文诰。《福乐智慧》的作者认为秘书官是除去宰相之外最重要的职务,因为“他是国君的代言人”,“文书工作十分需要,它能帮助国务走上正道”。

 财务官,他的职务是管理国库。他不仅要会精打细算,而且还要长于经商,使国库充裕,保证国君的一切开支。

根据塞尔柱王朝的一些材料推断,突厥语各游牧民族在征服农业地区后没有把萨曼王朝的那套官僚制度全盘接受过来。特别是警卫官(宫廷近卫军制度)和邮政官(即“邮政迪万体系”,萨曼王朝各地邮政官负有刺探和报告各地总督、地方官情况的特别任务)被取消。但是在河中地区,近卫军制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虽然没有萨曼王朝那样发达和重要。在塞尔柱王朝宰相尼扎姆·穆尔克的《治国策》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锡斯坦行政长官阿布-勒-法兹尔·萨格齐问苏丹:“你为什么没有邮政官?”回答说:“如果我任命了邮政官,对于那些对我忠诚和友好的人来说,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不会给他贿赂,而我的对手和敌人将同他结成友谊,送给他财物。不管你意不愿意,邮政官将向我报告关于我的朋友的坏情报关于我的敌人的好情报。好话和坏话都像利箭一样,如:放几箭,总会有一支中的:一天天我的心里将对朋友怨起来,而对敌人好起来。过一段时间朋友将远离开,而人将亲近:直到取代朋友的位置。不能让这种祸乱生。”

看来,在喀喇汗王朝同样也没有这种不信任部属的密探制度;近卫军制度虽有,但不发达。这是由于喀喇汗王朝起源于游牧民族,在很大程度上保存着氏族宗法制度,作为汗国首领的汗同本氏族的成员之间还保持一定的平等关系,他们一时在思想上和感情上还接受不了波斯的君主专制制度,那么作为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丘卫军制和密探制,也就没有其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喀喇汗王朝不是阶级专制的国家。从以关于官职的介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喀喇汗王朝国家器最重要的职能,不管文的还是武的都是确保统治集的“王位”,并通过赋税和其他方式剥削劳动人民,以充保证这个集团的享受和挥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