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一定律

 醒真 2023-11-04 发布于吉林

闺蜜一直说月经量少,从大一就开始了,不痛经,也准时,每次第三天就没有了,吃过中药,没用。问诊:喉咙干,喝水不少,月经量少,颜色深。开了【甘草干姜汤】,三天。喝完后说这次月经量是几年来最多的,颜色也正常了。

红斑狼疮也和月经不调有关。这个病西医治不好,但不少中医从月经入手,往往能治愈。男生很少,患者绝大多数是15至40岁的女性。

所以女生一定要注重这方面,月经正常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

给女士看病要问她罩杯多少,这个和治病有关,黄煌教授曾用【葛根汤】治疗月经不调,他说葛根汤体质的女生,多数都是C罩杯。黄煌还说过半夏人容易过敏。他的学说把人的体质或者体型等外貌特征和药物联系起来。

有人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太落后,有没有现代科技手段代替望闻问切呢?深度学习大概可以掌握望诊和切脉。但问诊和腹诊,有点麻烦。(还有中医望神,机器很难做到)让人工智能用人体某些指标代替望闻问切收集信息是不可能的,中医需要的信息,任何设备检测不了。比如我会问,每天是否都会有大便,大便是否成形。这个除了问,没其他办法了。打个停水的比方。正常情况下,上厕所无论大便小便,都要冲掉吧。某天突然楼下贴了今日停水的通知,那么很有可能小便完暂时就不冲马桶了。人体也一样,当发现停水或者水量不充足时,就会进入节约用水模式,有的人表现为几天一次大便。不仅是便秘,手脚凉和月经量少都是水量不足的表现。这个多喝水无法补充这种体液,用【甘草干姜汤】。

如果大便不成形,那么很有可能是有向下排异的趋势。象吃坏东西拉肚子是一两次就结束了,如果患者每天都便溏,那就顺着向下排异的趋势用药,可以事半功倍。既然有向下排异趋势,当然也有向上排异的趋势,发烧啊、头痛啊、怕冷啊、出汗啊就是向上排异的趋势,用药顺从趋势,帮助人体汗解。当然也有上下一起来的,头痛、发烧、怕冷、出汗外加便溏。这时候,顺着向上的,阻断向下的,要集中兵力排异。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里的麻黄、桂枝、芍药负责汗解,葛根负责把下解的津液提升上来,阻断下解。

问诊还要问吃饭啊,喝水啊,都要问的。基本道理都一样,知道了什么事正常以后,无非就是太过和不及。一天三顿饭是正常,吃一顿饭是不及,吃五顿饭是太过。遇到过一天吃五六顿饭的,还饿,还失眠,体重还下降。是不是糖尿病无关紧要,中医能治就行了。自然有药治疗吃不下的,也有药治疗容易饿的,《伤寒论》里面找,和数学定理一样,自己证明一遍才有感觉。

那是不是有一味药治疗不喝水的,一味药治疗喝水不停的?嗯,一味药治疗经常忘记喝水的,但有很多味药都可以治喝水不停的。我不管谁来,得了什么病,我都要治疗吃饭喝水,中很简单。

所以,《伤寒论》第一定律是,只要符合中医健康标准,人就不会死。

牛顿有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律,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第二定律是个公式F=ma。

《伤寒论》定律我是对应模仿了牛顿定律,方便记忆。换个说法,上次讲过《伤寒论》第三定律也叫药物作用定律(药物只作用在症状上,和引起症状的病因无关);现在讲《伤寒论》第一定律又叫作生命惯性律,就是让人怎么继续活下去的。

有一次,我被莫名其妙拉入一个学佛的群,群里正在讲一个开悟老和尚的故事。许多修佛的人都不知道开悟以后的状态是个啥样子,他们听说有个老和尚开悟了,于是决定去看看。就看到那个老和尚吃饭,睡觉,上厕所。第二天还是吃饭,睡觉,上厕所。每天都是吃饭,睡觉,上厕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看每个人自己的领悟了。我就是觉得大家组团去参观老和尚蛮有趣的。中医的健康标准简单说就是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要正常。无论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都要吃饭、睡觉、上厕所的。说得复杂点就是吃喝拉撒睡,手脚冷热,体温、出汗,都要正常,不能太过,不能不及。这个觉得稀松平常是吧。

假如有个肝癌晚期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居然可以做到胃口不错,一天吃三顿饭,喝水适量,每天一次大便,成形,小便一天三四次,一觉到天亮,手脚温的,不怕冷,不会出虚汗,运动出汗。那么恭喜,他不会死了。肝癌肿瘤可能会缩小或者消失,也可能依然存在,都无所谓。只要符合中医健康标准就不会死,哪怕癌症全身。这是某中医奇人无数次治疗过癌症患者后总结的经验。就是心脏病会猝死的,那是西医的认为,中医看来,心脏病有迹可循的。有个小姐姐说她经常失眠,我问手脚,冰冷的,问大便,一直不成形。我突然想起来那位中医判断心脏病的充要条件,失眠、手足冷、大便不正常。于是我问她,心脏有没有不舒服,她说你怎么知道,我有心脏瓣膜闭锁不全。中医治疗心脏病,不仅要治好心痛胸闷,还要把睡眠、手脚、大便通通恢复正常,而且患者哪天一旦发现睡眠、手脚、大便有不正常了,赶快找中医治疗,这样永远和心脏病无缘。西医把肝癌看成隐形的杀手,因为肝癌早期很难查出,一旦查出就是晚期了,但在中医看来并非如此。肝癌患者,很多在确诊之前一年,每天晚上一点钟到三点钟就会醒过来。那么如果在那个时候中医介入,让患者能够入睡,就可以扼杀肝癌于睡眠中。如果一门医学连客观的健康标准也没有,怎么判断治疗过程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呢?这个框架不仅可以检验中医,也能检验西医。比如放疗化疗治癌症,手脚是越来越冷了呢还是越来越热了,胃口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睡眠越来越香了还是时间越来越短了。而且不用通过仪器设备,自己就能检查,如果发现离开中医健康标准越来越远了,那么说明,治疗方案错了。

那怎么把远离健康标准的状态调整过来呢?非常简单啊,都在《伤寒论》里面了。每种太过和不及都有药物对应治疗。

以后不相信中医能治疗新冠的,就拿出第三定律,告诉他们,中医治病和病因无关。遇到不信中医能治癌症的,就摆出第一定律,告诉他们能够带着癌生存。中医可以从感冒一路治到癌症。

《伤寒论》与《内经》无关

在伤寒高手中,也有派别之分(大致分内经派和方证派)。虽然都尊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为经典。但不同派别对经典的解释截然不同,甚至格格不入。《伤寒论》好比招数,《内经》好比内功。

内经派认为修炼《伤寒论》需要同时修炼《内经》;

方证派则认为直接修炼《伤寒论》即可,《内经》和《伤寒论》无关。

我推崇胡希恕,胡希恕说过,方证药证是辨证的尖端,我们可以算方证派的。

一、我来捋一捋内经派用《内经》解释《伤寒论》的理由:

首先,《伤寒论》多数条文只描述症状和方子,并不说为啥会开这个方子,述而不论,好比有了实验数据,但没有解释数据的模型,这给后人留下了建模空间。《内经》恰恰就是描述人体生理病理的集大成者,《内经》解释《伤寒论》,极其自然。有数据没模型正是《伤寒论》的魅力所在。第二,《伤寒论》里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和《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名称一致。第三,在《伤寒论》序言里,写了“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几个字,更坐实了仲景看了《内经》后才写出的《伤寒论》。《难经》和《内经》是一脉相承的,难有责难的意思,针对《内经》提出了八十一个问题。仲景自己都说用了《内经》和《难经》了,内经派理直气壮。方证派为啥反对用《内经》解释《伤寒论》呢?要翻案的确有点难度,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开始绝大多数伤寒家都是方证派,胡希恕胡老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了,非常明确地坚定地指出,《伤寒论》和《内经》无关,这个观点拨云见日,明心见性。不少日本汉方家也是方证派。

二、我再说说方证派不能用《内经》解释《伤寒论》的理由:

第一条就是,从《伤寒论》药方的命名规则上就能看出,仲景本人完全不走《内》《难》路线。《伤寒论》有113个方子,这些方子不全是仲景所创造,《伤寒论》不会凭空出世,晋代皇甫谧说仲景的著作是《论广汤液经》,但《汤液经》这本书已经失传了。后来出土了晋代陶弘景的《辅行诀》,上面记录了许多《汤液经》的方子。这些方子和《伤寒论》方子比较,或者相近,或者一样。比如有个小阳旦汤,就是桂枝汤。《辅行诀》里记录的方子有,大阳旦汤小阳旦汤,大小阴旦汤,大小补肝汤,大小泻肝汤,大小补心汤,大小泻心汤,大小补肺汤,大小泻肺汤,等等。心、肝、脾、肺、肾五脏都有补泻汤,还分大小。

《难经》中有句话,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内经》认为,东方属木对应肝,西方属金对应肺,南方属火对应心,北方属水对应肾。这句话意思是,如果发现肝实肺虚,那么调整的手段就是补肾泻心。就是用《汤液经》里的补肾汤和泻心汤的合方。

再来看《伤寒论》,原来用阴阳五行的汤名称全部改掉,用桂枝汤、小柴胡汤等药名替代,只剩下泻心汤名称保留,但仲景的心指心下,就是胃的位置,和心、肝、脾、肺、肾无关。如果仲景走的是《内》《难》路线的话,他是不会那么彻底修改方名的。或者说,仲景既然这样命名药方,也许就是想撇清《伤寒论》和《内经》的关系。

《伤寒论》大约成书于公元200年,也就是官渡之战的年份,书简在战乱中散落,后来由晋代王叔和整理。王叔和在整理过程中,夹带了不少私货,比如《辨脉法》和《平脉法》,都是王叔和写的,放在了《伤寒论》的最前面。王叔和是个内经家。现在我们看到的《伤寒论》是宋本《伤寒论》,里面不止出现一次“恐非仲景意”的文字,说明《伤寒论》的内容不全是仲景写的。

哪些内容出自仲景,哪些出自旁人能分辨出吗?这就要看伤寒大师们的功力了,比如胡希恕认为,六经欲解时的条文以及方后药的加减都不是仲景写的。比如陆渊雷考证,宋本的第四、第五、第八条,以及少阴病的三急下,都是内经家写的,具体可以去看娄绍昆的《中医人生》这本书。

在内经家没污染《伤寒论》之前,《伤寒论》就传到了日本,并且保存下来了。日本有个康平本《伤寒论》,康平本的条文有三种格式,顶格写的条文称为原文,空出一格写的条文称为准原文,空出两格写的条文称为追文。另外在正文中还有嵌注和旁注。对比宋本和康平本,我们发现,宋本相当于把康平本的原文、准原文、追文、嵌注、旁注混合在一起,完全当作正文,不加区分。方证派们推测不是仲景原文的条文都不在康平本的原文中。另外一些比较突兀的条文,比如肝乘脾、肝乘肺之类,也不是康平本的原文部分。

宋本: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康平本: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中间一大坨的,都是注解。

148条意思是说,首先,微恶寒,说明病不严重,应该桂枝汤就好的,他为啥没好呢?他有心下满,就是胃胀,我们看桂枝汤条文知道,生病了不能吃生冷食物的,因为人体的精力放在抗病上,没功夫消化食物。如果吃了会怎么样呢?当然病不会好,而且腹胀,不消化啊。胃蠕动的时候,能量集中在胃里和食物斗争,顾不上四肢,自然手足冷。另外胃和出汗关系很密切,胃出问题了就无法正常出汗,头汗出也和胃蠕动有关。这人病了五六天了,可能要转少阳了,但还没转,因为没有少阳证。于是仲景给了小柴胡汤,这里小柴胡汤不是治他的,而是预防转入少阳的,所以仲景也不确定能不能喝完药就好,写的是可与,不是主之。如果没好,也不用担心,病不能转少阳,一旦人体解决了胃里面的麻烦,自然可以把轻微的外邪去除掉,所以才说得屎而解。宋本里的到底在说啥啊?又是阳微结,又是纯阴结,我也不知道他在说啥,后来的伤寒家还拼命解释,唉。

2023.11.04.阅读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