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心理咨询诊所 2023-11-04 发布于山东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毂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二经;宋明又增加入孟子,于是定型为十三经” ,为士者必读之书。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檀弓上 :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注】乘丘:鲁地名。乘丘之战,详《左传》庄公十年。鲁国取得最后胜利。县贲父:县是氏,贲父是字。御:驾车。卜国:卜,氏。国,字。右:车右。在战车上,国君或主帅居中,御者居左,车右居右。车右多是勇力之士。战时车右的职责,主要是保护统帅。另参《曲礼上》篇注。队:“坠”的古字。佐车:副车。圉人:掌养马者。白肉:马大腿内侧的肉。箭射入白肉,仓促中不易发现。诔:累列死者生前功德以表示哀悼的文章。

【译】鲁庄公领兵与宋国军队战于乘丘。鲁庄公所乘的战车上,县贲父负责驾车,卜国负责保卫。驾车的马忽然受惊乱跑,把庄公从车上摔了下来。幸亏副车上的人递给庄公登车的引绳,把他拉上了副车。庄公说:“马惊失列,是驾车者的责任。我没有事先占卜一下驾车者的人选,所以事情才会这样。”县贲父说:“平常驾车,马不乱跑;今天驾车倒乱跑起来,这说明我还缺乏勇气。”于是赴敌而死。后来,马夫洗马,才发现有一支箭射到了马大腿内侧的肉里。庄公说:“原来如此。是我错怪县贲父了。”于是就写了一篇表彰死者功德的诔文。士这一阶层也能有诔,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注】曾子寝疾:曾子卧病。此曾子谓曾参。。乐正子春:曾参弟子。乐正是复姓。曾元、曾申:二人皆曾参之子。华而睆:漂亮而且光滑。箦:竹席。瞿然:惊视的样子。季孙:鲁大夫。病革:病急,病危。毙:仆。引申为死。

【译】 曾子卧病在床,病得很厉害。他的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下,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坐在脚旁。一个小孩子坐在角落里,手执火炬。小孩子看到曾子身下的竹席,便说:“多么漂亮光滑呀!是大夫用的竹席吧?”子春说:“别作声!”曾子听到了,猛然惊醒过来,有气无力地出了口气。小孩子又说:“多么漂亮光滑呀!是大夫用的竹席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的,我因为病重,未能把它换掉。元呀,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经很危险了,不可以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为您换掉它。”曾子说:“你爱我的心意还不如那个小孩子。君子的爱人,是考虑如何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的爱人,则是考虑如何让他苟且偷安。此刻我还求什么呢?我能够合乎礼仪地死去,我的愿望就满足了。”于是,他们抬起曾子换席,换过后再把曾子放回席上,还没有放好,曾子就断气了。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练而慨然,祥而廓然。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鲁妇人之髽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注】充充:悲痛填膺的样子。瞿瞿:眼珠转动不定的样子。皇皇:仿徨无所依托的样子。练:即周年之祭。又叫“小祥”。练是白色的丝织品,周年之祭以后孝子可以著练冠,故称。祥:大祥,丧二十五月的除服之祭。

【译】双亲刚死的时候,孝子满腔悲痛,好像日子没法子再过下去殡殓以后,孝子的眼神不定,好像在寻找什么而又找不到的,埋葬以后,孝子彷徨无依,好像在盼望亲人归来而又盼不的样子。周年以后,就感慨时间过得太快。除服以后,还觉得内心相当空虚。

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鲁妇人之髽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注】邾娄:即邾国。春秋诸侯国,古地在今山东邹县境。

【译】邾娄人用箭来招魂,是从升陉之战以后开始的。鲁国妇人露着髻去吊丧的习惯,是从狐髽之战失败后开始的。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南宫縚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勿扈扈尔。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注】尔毋从从尔:前“尔”字作你讲,后“尔”字是语气词。从从,太高。息息:大广。

【译】南宫縚的妻子死了婆婆,孔子教她做丧髻的方法说:“你不要把丧髻做得太高,也不要做得太大。用榛木做簪子,其长一尺;束发的布条,其剩余垂下的部分是八寸长。”

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注】孟献子:即鲁大夫仲孙蔑。禫:除丧服的祭祀。禫祭之月,郑玄以为与大祥之祭间隔一月,即在丧后二十七月举行。王肃以为禫祭与大祥同月,即都在二十五月举行。禫祭之后,孝子的生活基本归于正常。县:即“悬”字。

【译】孟献子行过谭祭以后,家中的乐器仍然悬而不奏,可以有妇人侍寝也不入住室之门。孔子说:“一般人都做不到这一点,献子能够做到,真是过人一等啊!”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注】孔子既祥:祥,指大祥除服之祭。孔子幼年丧父,此“祥”谓祥祭其母。

【译】孔子在大祥后五天开始弹琴,但弹不成声调;在大祥后逾月的又一旬里欢笙,其声调就和谐了。

有子盖既祥而丝屦组缨。

【注】有子:孔子的弟子有若。

【译】有子大概是祥祭一结束,就穿上有丝饰的鞋子和戴上用丝带作缨的帽子,这未免早了点。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注】畏:指含冤不白而自杀。厌:指在危险处行走或停留被压死。溺:指有桥不走、有船不坐泅水而死。

【译】死了而不值得临吊的有三种情况:含冤不白而自裁者、行止危险之下被压死者和游泳逞能被淹死者。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译】子路为出嫁的姐姐服丧,到了可以除服的日子他还不除。孔子就问他:“为什么还不除服呢?”子路说:“我的兄弟很少,所以不忍心到了九个月就除服啊!”孔子说:“先王制定的礼,对于正人君子来说,就是教他要适当控制感情的。”子路听了,就立即除掉了丧服。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注】大公:即太公望吕尚,民间习称“姜太公”、“姜子牙”。以功被封于齐,都营丘,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正丘首:即首正丘。首是头朝向,正是对着,丘是狐穴所在。

【译】太公封于齐,都营丘。因太公留朝为太师,死后遂葬于周。此后,其五代子孙虽死于齐,也都随太公葬于周。君子说:“音乐,还是故国的声音最好听。礼的精神,也是不忘其本。”古人有句俗话说:“狐狸死了,也要头对着狐穴所在的方向,这也是不忘其本啊!'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注】伯鱼之母死:伯鱼是字,名鲤,孔子的儿子。伯鱼之母,是孔子休出门的妻子,对于伯鱼来说就是出母。儿子对于出母之死,服期,周年以后就不再哭了。期:周年。嘻:悲恨之声。

【译】伯鱼的出母死了,过了周年,他还在哭。孔子听见了,就问“是谁在哭呀?”他的弟子说:“是鲤在哭。”孔子发出不满的说:“太过分了!”伯鱼听到后,就不再哭了。

舜葬于苍悟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季武子曰:“周公盖附。”

【注】附:指夫妇合葬。

【译】舜死后被葬于苍梧之野,大概他的三位妃子都没有与他合葬。季武子说:“大概从周公开始才有夫妇合葬之事。”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曾子之丧,浴于爨室。

【译】为曾子料理丧事时,其家属在厨房中为死者烧浴汤,这是失礼的。

大功废业。或曰:大功,诵可也。

【注】大功: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为堂兄弟,为已出嫁的姑、姊妹等人服大功。业:指学业。既包括口诵诗歌,也包括操琴奏瑟。

【译】服大功之丧要停止一切学业,以免干扰哀思。但是也有人说:服大功之丧,口诵诗歌还是可以的,只是不可奏乐。

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注】子张:孔子的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病:谓病笃。

【译】子张病危时,召申祥来,并告诉他说:“君子之死叫作终,小人之死叫作死。我这一辈子大概差不多可以称作'终,了吧。”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曾子曰:“始死之奠,其馀阁也与?'

【注】奠:此“奠”字含二义:一是奠祭,是始死至葬之时祭名。因为这段时间里还没有“主”或“尸”代表死者接受祭品,只好把祭品放置地上,让神来享受。奠就是放置之义。二是指奠祭所用的祭品。馀阁:即“阁馀”。阁是病室中存放食物的架子。馀:指架子上剩余的食物。之所以用架上剩余的食物作祭品,是由于人始死时,时间仓促,孝子还来不及别置新馔,故用阁馀。

【译】曾子说:“人刚死时所设的祭奠,用的是架子上剩余的现成食物吧?”

曾子曰:“小功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妇人倡踊。申祥之哭言思也亦然。”

【注】小功:丧服名。五服之第四等。其服以熟麻布做成,较大功为粗,较缌麻为细。就本节而言,妯娌之间就互服小功。为位:按照亲疏序列之位而哭。委巷:犹言陋巷。陋巷的居民,都是微贱不知礼者。妇人倡踊:妇人,指子思之妻。子思之妻于子思之嫂有小功之服,而嫂叔之间无服,所以子思之妻先跳跃顿足而哭,然后子思随之而哭。

【译】曾子说:“小功之服不按照亲疏的序列而哭,那是居于陋巷的庶人之礼。子思哭其嫂,就讲究亲疏的序列,由他的妻子先跳跃跺脚地哭,然后他才跟着哭。申祥之哭言思,也有这种讲究。”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故丧冠之反吉,非古也。

【注】缩缝:直缝。古时无论吉冠凶冠皆直缝。衡缝:横缝。今冠横缝,是由于冠上的褶裥多。今,指周代。唯吉冠横缝。

【译】古时候无论吉冠凶冠都直缝的,现在的吉冠是横缝的,凶冠仍然直缝,看起来正和吉冠相反,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也是这样的。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注】执:持,守。亲:此指父亲。跂:踞着脚。

【译】曾子对子思自夸说:“伋!我父亲刚死的时候,我一点不吃一点不喝达到了七天。”子思说:“先王的制礼,已经是折衷人情而制定标准,行礼过分者应该自己委曲点以期符合标准,而行礼欠缺者应该自己加把劲以期达到标准。所以,君子在父亲刚死的时候,不吃不喝三天也就可以了,尽管只是三天,可孝子也要扶着丧杖才能立起身来。”

曾子曰:“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

【译】曾子说:“依礼,小功之服,在丧期已过才听到丧信,就不用追服。如此说来,对于在远处去世的从祖兄弟根本就谈不上有丧服了,这样做合适吗?”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于伯高。”

【注】伯高:人名。只知死在卫国,不知其为何国人。孔氏之使者:孔子派去的赠送财物帮助办丧事的人。冉子:即冉有,名求,鲁人,孔子弟子。摄:代理。束帛:捆作一束的五匹帛。乘马:四匹马。将之:即将命。此处为假传孔子之命。

【译】伯高死了,孔子派去致吊送礼的使者还没到,孔子的弟子冉有就代为准备了一份含有一束帛四匹马的礼物往吊,并称说是奉了孔子之命。孔子听说后,说:“真奇怪!这平白让我失去了对伯高的诚信。”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知伯高而来者,勿拜也。”

【注】赴:“讣”的古文。报丧。赐氏:子贡家里。子贡是字,姓端木,名赐。氏,家。实际上是哭于子贡的寝门之外。

【译】伯高死于卫国,其家属派人来向孔子报丧。孔子说:“我在什么地方哭伯高呢?如果是兄弟,我在祖庙里哭他;父亲的朋友,我在庙门外哭他;老师,我在正寝里哭他;朋友,我在正寝门外哭他;只是互通姓名的泛泛之交,我在野外哭他。对于伯高来说,在野外哭他,嫌得交情太浅;在正寝哭他,又显得礼数太重。他是通过子贡和我见面认识的,我还是到子贡家哭他吧。”于是,命子贡代为丧主。因为这和丧之正主不同,所以特地交代子贡:“是为了你本人的关系来哭的,你就拜谢;为了和伯高有交情而来哭的,就用不着你来拜谢。”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八讲檀弓上第二节:礼,不忘其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