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禄堂五行拳之意与《礼•大学》之互镜①

 cnbcyummyklaus 2023-11-04 发布于广东

Image

  孙禄堂在阐述其武学体系时,借用了儒释道诸家的大量词语,对此,有人认为是故弄玄虚,有人认为是牵强附会,然而,一旦我们深入到孙禄堂的武学思想及其武学体系的实践中,就能感受到孙禄堂这么做的良苦用心。这一良苦用心呈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非如此,难以用其他的语境来表达其武学之理,这是因为受到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其二,非如此,不能被当时社会的知识阶层认同武术的文化价值。因此,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必然结果。尽管孙禄堂武学在认知与效能上都是超越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但是在表述上不得不受到所处历史阶段的制约。

  值得探究的是,孙禄堂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来表述其武学,虽然在表述上受到所处社会背景和历史阶段的制约,但由于武学认知的实践本质,由此从实践体认的维度上启发并深化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在认知方法与认知逻辑方面的认识。因此,孙禄堂武学对于中华文化的价值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文化学者历来十分罕见,能略窥其冰山一角者,在当时仅杨明漪、陈微明、梁漱溟、谭延闿、沈钧儒等数人而已,时至今日则更为鲜见。下面以孙禄堂建构的五行拳为例,试说明之。

  孙禄堂在《形意拳学》“形意三体学”一节写道:

  “所谓虚无一气者,乃天地之根,阴阳之宗,万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亦即形意拳中之内劲也。世人不知形意拳中内劲为何物,皆于一身有形有象处猜想,或以为心中努力,或以为腹内运气,如此等类,不胜枚类,皆是抛夸弄瓦,以假混真。故练拳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学者不可不深察也。以后演习操练,万法皆出三体式,此式乃入道之门。形意拳中之总机关也。

  孙禄堂在这里指出在拳中(技击体用中)呈现为内劲

  何以这么认为呢?

  孙禄堂认为即所谓虚无一气是天地之根,阴阳之宗,万物之祖,”是万物存在的适应与演化之本,而孙禄堂体悟的内劲其特性是技击万法之源,具有“活活泼泼、感而遂通”的特性,呈现为一种自主性即自由与必然的统一。显然内劲的这一特性与的性体具有同一性。由此孙禄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蕴意拓展并落实在对内劲的体用上。于是显豁出的主体性。孙禄堂武学对的蕴意这一拓展对中华文化具有弥足珍贵的贡献,谓之化腐朽为神奇亦不为过。杨明漪评曰:“功与禹侔

  孙禄堂在《形意拳学》“五拳生克五行炮学”一节中进一步写道:

  “前五行单习,是谓格物修身。而后者五行拳合一演习,是谓连环,为齐家,有克明德之理。此谓家齐(五行生克五行炮),是五行拳各得其当然理之所用,而又谓明德之至善也。先哲云:为金形,止于劈。为木形,止于崩。为水形,止于钻。为火形,止于炮。为土形,止于横。五行各用其所当,于是乃有明德之至善之谓也。故名五行拳生克变化之道也。”

  在这里孙禄堂将形意五行拳练习的三个进阶步骤:五行拳单习、五行拳合演连环、五行生克五行炮与《礼·大学》中的格物修身、克明德、明德之至善相对应,在表述上是以后者阐释前者在拳中之义,但由于前者的技击实践属性,因此,实际上习者恰恰是通过前者的实践体悟,深化并拓展了后者的蕴意。

  如通过孙氏形意拳五行拳单习所产生的格物修身之效,由此体悟的内涵就超越了《礼·大学》中格物修身之意。

  在《礼·大学》中,格物修身是指通过研究各类事物的道理,提升认知能力,认识能力的提升为正心诚意打下基础,由此修养自己的品性。而作为以技击制胜为目标条件的形意拳,孙禄堂指出五行拳单习的过程是从研修各式改良生理机能的实践入手,结合研究与此相关的道理,提升认知能力和研修效果,由此建立正心诚意的基础,进而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修身之效。

  在这里的修身之效即提升习者的品性是从改良生理机能入手的。即修身作为道德品性的修养不能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也不能停留在对外部一般事物的认识层面,而是要以改良生理机能筑基。

  孙禄堂在五行拳劈拳一节写道:

  “形意劈拳学

  劈拳者,属金,是一气之起落也。前四节三体重生万物张,三体总是阴阳相合。阴阳相合,总是上下内外合为一气。故其形象太极,是三体合一,是气之静也。气以动而生物,其名为横,横属土,土生万物,故内包四德,按其五行循环之数,是土生金也。故先练习劈拳。劈拳者,是气之起落上下运用之,有劈物之意,故于五行之理属金,其形象斧,在腹内则属肺,在拳中即为劈。其劲顺,则肺气和;其劲谬,则肺气乖。夫人以气为生,气和则体壮,气乖则体弱,体弱必病生,而拳亦必不通矣。故学者不可不先务也。

  这里的“一气”指先天真一之气,孙禄堂亦称其为内劲、道、人之本来之性体等,此气为五行拳体用的核心基础。至若五行拳中的崩、钻、炮、横等各式同样是以改良生理为基础,详见孙禄堂《形意拳学》,在此不赘述。

  在这里孙禄堂将生理机能的改良作为建构道德层面的修身的重要基础,为修身注入的新的蕴意,其寓意深远。

  这一寓意就是,道德(品性)不是服从于任何外来意志,而是源自自我性体的意志,而发挥这一意志是以自我机能的建设为基础的。这一思想在孙禄堂的武学著述中处处可见。

  孙禄堂武学通过将五行拳单习与《礼·大学》中修身进行互镜,并非是牵强附会之举,而是直入武学的价值核心,即人的自我发现与建设。

  那么,形意拳五行拳合演连环与《礼·大学》中克明德是什么关系呢?

  孙禄堂在其《形意拳学》第六章“五拳合一进退连环拳”中写道:

  “连环者,是五行合一之式也。五行分演,而为五行拳(五纲之谓也),合演而为七曜连珠(连环之谓也),分合总是起钻落翻阴阳动静之作为。勿论如何起钻落翻,总是一气之流行也。起落钻翻亦是一气流行之节也。《中庸》曰:'喜怒衰乐这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拳技亦云:'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形意拳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若知五行归一和顺,则天地之事,无不可推矣。’天为大天,人为一小天,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脚阴阳相合能成其一体,皆为阴阳之气也。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正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之机也。先哲云:知机者其神乎。故学者当深研究此三体相连,二五合一之机也。

  在此孙禄堂指出克明德在形意拳中显豁为从容中和之道,此道是通过五行拳合演连环七曜连珠来体悟,由此构建内动外随、三体之势随意演化不失阴阳相合的动静之机。这里所谓中和之道、动静之机,即孙禄堂定义的太极之意,而内动外随即形意协同一体。由此进入形意拳克明德之境

  显然上述孙禄堂形意拳克明德这层意蕴是对《礼·大学》中克明德之意的极大拓展。

  在《礼·大学》中克明德是三纲八目的三纲之一,仅是一种纲领性要求,并没有显豁其具有主体性的功能特征,其意有空疏之弊。孙禄堂形意拳为此注入了实现的途径以及功能性的机制。由此赋予了克明德主体性精神和实体性内容。

  那么,孙禄堂的五行生克五行炮拳《礼·大学》中明德之至善是什么关系呢?

  孙禄堂借用《礼·大学》中止于至善来表达体用五行生克五行炮拳之意,由此阐明五行拳体用的最佳状态。

  孙禄堂的五行生克五行炮拳所修为的是体悟技法之间存在的基本的生克逻辑。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明德之至善呢?

  因为这种五行拳得当然之所用是建立在前面五行连环拳体悟的中和之道——即内动外随、三体之势随意演化不失阴阳相合的动静之机的基础上的。即在实战中这种生克关系的显豁不是临战时后天意识按照生克关系之所为,而是通过先后天相合的感而遂通、内动外随而出,自然产生因敌成体的生克关系而制胜。换言之,这种生克关系在实战中呈现为无中生有的临机制敌的生克关系,这是以无法为有法的底层逻辑。

  孙禄堂的五行生克五行炮拳是让人们体悟技法之间存在的生克关系基本逻辑的入手之法,建立技法之间生克关系的基本逻辑图示,为不断丰富、充实、深化这一逻辑图示构建的基础。这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有限至无限的自主创生过程。由此形成在技击中能够自主生成不断丰富的具有生克关系动作群的这一机制。故曰明德之至善

  如前所述,因五行拳当然之所用(生克关系)的基础是阴阳相合的内动外随、感而遂通的起钻落翻,而起钻落翻的品质(劲力品性)取决去五行拳单练的修身效果,五行拳单练的修身效果取决于三体之势在运动与对抗中具有的不易之功,即内劲稳固。由此构成一个以内劲为核心基础,通过改良生理机能提升作用品质,再到获取阴阳相合、内动外随的感而遂通之机,进而得其当然之所用之法,这样一个构建体用完备自主体系的逻辑过程。由此建构了形意拳最基础的自主的体用逻辑图示,为以后不断拓展其能建构了一个完备的基础。

  换言之,孙禄堂通过其《形意拳学》为中国武学与道相合使技击立于不败之地构建了五个层次的逻辑关系。

  第一个层次,通过无极式、三体式筑基,开启内劲这个内核。

  第二个层次,通过五行拳,建构最初的体用逻辑关系。第一步,通过五行拳单习改良生理(修身)→第二步,由五行连环开启内动外随、形意协同之能,达到自身的阴阳相合、内外合一(克明德)→第三步,通过五行生克五行炮拳开启五行拳各自得其当然之用,即我与彼在技法生克上的对应(明德之至善)。由此建构了最初的武与道合的体用逻辑。

  第三个层次,通过形意十二形,拓展由五行拳开启的最初武与道合的体用逻辑。第一步,通过十二形单习进一步拓展改良生理之功(修身)→第二步,通过杂式捶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内动外随、形意协同、阴阳相合、内外合一之能(克明德)→第三步,通过安身炮进一步拓展五行拳及十二形拳各得其当然之所用,使技击中我与彼在技法生克关系上能够感而遂通因敌制敌(明德之至善)。由此将五行拳的体用逻辑移植到加入十二形后的体用逻辑中。

  由此显豁出构建武与道合这一武学体系不变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开启内劲改良生理(修身)→通过内劲运行稳固建构自身的内动外随、形意协同、内外合一之能(克明德)→通过建构的技法之用皆要符合生克关系,得其当然之所用,使我与彼在生克关系上感而遂通而对应,形成因敌制敌(明德之至善)。

  第四个层次,将上述建构武与道合的这一基本逻辑拓展到融合万法中,汇通百家而贯一。

  第五个层次,在形意协同形成直中之能(诚一)的基础上,将这一逻辑拓展到变中(万法归一)和空中(抱元守一)这两个维度上,由此以孙禄堂三拳合一的武学体系为框架构建能够不断自主融合、自主升级的武与道合的武学体系。这就延伸到另一个话题,故本文不展开。关于孙禄堂三拳合一武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可参见《绝顶出青云——武者 武学 武道》一书第二篇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香港国际武术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繁体版,2022年10月出版简体版)

  综上,孙禄堂武学的逻辑过程是,以开启自性(本来之性体)为本,拓展到改良生理、变化气质,再拓展到主体自身的内外合一、形意协同,再进一步拓展到主体对来自外部作用的感而遂通、因敌制敌。由此进入到一个以自性为本体,以武学体用为媒介,不断拓展其性、不断拓展其能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开启认知维度,践行自我。

  孙禄堂武学是以有限应对无限,以有限来拓展无限。有限者,是自性本体和孙禄堂武学的这一体用逻辑、基本规矩与法则以及内劲这个机制。无限者,是技能技法的不断进阶、无限的技击状况和认知能力与认知维度的拓展与升级。而孙禄堂武学的体用逻辑、基本规矩与法则和内劲机制之所以能够应对于无限,正是因为其源自无限的自由意志与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这大概就是孙禄堂形意拳揭示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本文只是粗浅的介绍了孙禄堂五行拳体用的逻辑关系,孙禄堂五行拳体用的逻辑关系由于借用了《礼·大学》的逻辑框架,因此在逻辑形式上二者具有某种平行性,但是在具体逻辑关系的内涵上二者则不同,孙禄堂五行拳的体用体系的建构所呈现的逻辑关系比《礼·大学》中三纲八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严谨清晰,因为其逻辑关系切实可行即步步可证。更重要的是,孙禄堂的形意拳将其根基建立在认知与发挥自我本来之性体上,在逻辑基础上融入了自我本来之性体的发现、实践与实现这一过程,其蕴意已超出了《礼·大学》之旨。

  孙禄堂建构的五行拳是以开启内劲(道在武学中的本体)为核心,以技击制胜为目标条件构建的五行拳。虽然借用了《礼·大学》中一些词语来表达其拳理的蕴意,但由此显豁的意蕴不仅是发挥而且也大大拓展了《礼·大学》中这些语意的内涵。

  当把旨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返回到解决自我意志的实现这一目标价值,并以武学实践为其筑基进行认知互镜时,则化腐朽为神奇,使儒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是中华文化具有的实践建构逻辑的特征。这一逻辑的建构特征与以概念为特征的逻辑建构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概念推演的逻辑来理解。当武学借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来阐述其理时,就需要结合武学实践的具体方法与过程所呈现的逻辑来体悟其意。由此不仅有助于对武学实践中这些具体方法与过程的体悟,而且也拓展乃至扬弃了中华传统文化语境的固有意涵,使之焕发出新的认知动力。

注:

孙禄堂的形意拳与儒学之间的互镜,呈现在多个维度上,所关涉的内容甚多,即使一部专著亦未可详论之。因此本文仅是作为一个指向性的引子,在五行拳最基础的逻辑层面对此作一简介而已。

孙禄堂所著《形意拳学》1915年4月由武学书局出版。

孙禄堂在其《拳意述真》自序中写道:“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由此揭示在拳中即内劲,其体用理法是极还虚之道。孙禄堂所著《拳意述真》1924年3月由武学书局出版。

关于孙禄堂在其武学中为道注入了主体性与实体性的论述参见《绝顶出青云——武者 武学 武道》第三篇各章(香港国际武术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繁体版,2022年10月出版简体版)。

杨明漪在其所著《近今北方健者传》(济南含英斋1923年出版)“孙福全”条目中记载:孙禄堂的武功于形意、八卦、太极三家皆造其极,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融合一体始于孙禄堂,认为孙禄堂表现出来的造诣是中西学皆无法解释的,并认为孙禄堂对于武学具有“阐明哲理,存养性命,守先开后,功与禹侔”的旷世之功。

孙禄堂在其《形意拳学》“形意虚无含一气学”一节写道:“虚无者,〇是也。含一气者⊙是也。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础也。将动而未动之时,心内空空洞洞,一气浑然,形迹未露,其理已具,故其形象太极一气也。此外,孙禄堂在其后所著《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诸书及《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一文中亦多次论述所谓中和之道、动静之机亦即太极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