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冠心病抗炎治疗时代已来

 新用户3596Ds5V 2023-11-05 发布于四川

Inflammation

( 残余炎症风险与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 )

在当代,如无禁忌,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都应接受降脂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然而,尽管有多种有效的降低胆固醇的疗法,残余炎症风险仍然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治疗。

在最近对31245名接受指南指导的包括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分析中,残余炎症风险(通过治疗中的hsCRP[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检测)与复发性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比残余胆固醇风险(通过治疗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更强

这些最新数据对降低心血管风险的辅助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问题反映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近批准低剂量秋水秋碱(每天0.5 mg)作为他汀类药物的首个抗炎治疗,以降低心肌梗死、中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此外,欧洲和美国的指南现在推荐长期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二级预防。

对于不再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预防性心脏病专家来说,比较辅助使用第二种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药物与辅助使用抗炎治疗的证据基础是值得考虑的。迄今为止,有7项基线风险相似的主要随机试验解决了这一问题,1项使用辅助依折麦布, 3项使用辅助PCSK9抑制剂,3项使用辅助抗炎治疗。如图所示,尽管所有这些治疗都产生了统计学上显著的结果,但当加入他汀类药物治疗时,抗炎干预的获益幅度更大。

慢性冠心病抗炎治疗时代已来

Colchicine( 抗炎治疗 )

与十年前相比,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理解有了根本性的不同。最重要的是,从治疗的角度来看,降脂和炎症抑制并不冲突,而是完全协同的干预措施,可以同时给予。今天,临床医生可以选择在他汀类药物治疗、依折麦布、苯甲多酸或PCSK9抑制的基础上添加低剂量秋水仙碱,用于有残余炎症风险的高危患者。在未来,积极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和炎症抑制疗法的联合使用,可能以广泛使用的多片剂形式,可能成为更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标准治疗。

尽管CANTOS、LoDoCo2和COLCOT的结果很有说服力,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抗炎治疗是否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大血管外周动脉疾病有用?早期抗炎治疗可能为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血管风险吗?抗炎治疗可能对慢性颈动脉而非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有益吗?抗炎治疗在稳定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是否会扩展到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或急性中风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快速再灌注的问题通常比潜在疾病进展的问题更重要?。

所有这些问题都将由临床研究来解决。然而,截至今天,除禁忌症外,考虑对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残余炎症风险患者进行抗炎治疗的时机已经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