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灵库——韩愈的壮阳药

 丰运 2023-11-05 发布于江西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思旧》诗:

       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

       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

       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

      诗的大意是说,他的好友,韩愈、元稹、杜元颖、崔群,这些当时名满天下的人,因追求长生而服食丹药,结果不到中年就相继死去。唯独他自己不信这些,安享遐龄,活到了七十多岁。在诗的后半段,白居易还夸耀自己“齿牙未缺落,肢体尚轻便”、“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无不喟叹。

       这一夸耀不打紧,却有意无意间,出卖了好友,爆料并实锤了一个惊天大瓜,引得千百年来聚讼不已。那就是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是服硫磺而死的。

图片

        五代时期的陶谷就在《清异录》里记载:“昌黎公愈晚颇亲脂粉,故事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嚥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间日进一只焉,始亦见功,终致绝命”。

       相传,韩愈晚年命人用硫磺粉,与饲料拌匀喂养小公鸡三年,并不准其交配,然后隔天吃一只,目的就是为了壮阳、保持雄风。韩夫子好色,妻妾成群,此事满朝皆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种鸡,相当于今天的“伟哥”,被唤作“火灵库”。而这种饮食方法,虽说是另辟蹊径,但本质上仍是道家末流之士服食丹药的变种。

       在古代,服食丹药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宗教活动,演变成了一种时髦风尚,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比如魏晋文人服食的“五石散”,里面就是硫磺、硝石、铅汞一类的矿物药。陶弘景说硫磺仙经颇用之,古人也有夏至三伏天服百粒硫磺丸的习俗。

       方家以硫磺入药,也有着起死回生的奇效。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说到:“硫黄禀纯阳之精,赋大热之性,能补命门真火不足,且其性虽热而疏利大肠,又与燥涩者不同,盖亦救危妙药也”。  就是说,硫磺作为一种性热的矿物药,专治下元虚寒便秘,补命门不足。若因寒邪导致的病势危急、阳气暴绝、性命垂危,硫磺往往能救人于危难。

       只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硫磺火力刚猛,号为“将军”,不可久服。比如宋代的药物学家寇宗奭云:“硫磺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世人盖知用而为福,而不知其为祸,此物损益兼行故也”。

       众所周知,硫磺外用,还能治疗疥癣、酒糟鼻、青春痘、痈疽恶疮等皮肤疾病。比如出自《医宗金鉴》的名方“颠倒散”,就是由硫磺和大黄等分组成,研末调匀外敷,有祛风杀虫、清热解毒的功效。

       其中,硫磺辛热杀虫,大黄苦寒清热。一热一寒,相反为用,故名“颠倒散”。有意思的是,硫磺与大黄两味药,疗效迅猛,都有“将军”的称号。二者又都有一个“黄”字,故又名曰“二黄散”。而到了现代,作为经久不衰的国货产品——上海硫磺皂,也是以硫磺作为主要成分的。

图片

        据古代医书记载,硫磺确实可以“壮阳道、益气力”。像韩愈这样拿硫磺纵欲,隔日一只“火灵库”,食用之后,遽见其功。闺房之中,其乐融融。怎料,不知节制的韩夫子食髓知味、耽于床第,终致乐极生悲、命丧黄泉。据说,韩愈40岁就已齿松牙落、视物不清,腿脚不便。在“火灵库”的助攻下,不到60岁就油尽灯枯、一命呜呼,享年58岁。

       韩愈的一生,力排释老,最为有名的,便是他谏迎佛骨,被贬潮州,留下了那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他也曾认识到了服食丹药的危害,专门作文劝戒。未曾想到了晚年,俨然换了一副嘴脸。韩愈有言:“彼死者皆不得其道也,我则不然”。意思是说,那些服食丹药死去的人,都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我却不同。或许、在韩愈看来,以鸡作为生物工程的“火灵库”,比直接服食硫磺要高明多了。只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实在是令人叹惋。

       此事后世颇多争议。正史对韩愈的死因,也是避而不谈、讳莫如深。原因就在于,这不符合儒家对“圣人”的标榜。70年代的台湾,甚至发生所谓的“韩愈后人”,以“诽谤”的名义,状告以此为题的作者,最终被判胜诉,引发轩然大波,堪称一桩奇案。

       的确,韩愈自幼就以儒家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痛失双亲,发愤图强,写下了众多千古名篇。韩愈的文章,气势恢弘,正气凛然,自成家数,素有“百代文宗”的美名。其中最被称道的,就是那篇《师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堪称脍炙人口,世代传颂,而这些恰恰是在他穷困潦倒之时创作出来的。

       如果说,穷困是上苍对一个人的考验,那么富贵更是。有人选择初心不改,而更多的人面对名利,不思精进,沉溺于人群之中滑稽的虚荣与存在感,却在不经意间,活成了言行不一、道貌岸然,最终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古往今来,层出不断。这就是人性、也是现实,亘古不变。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还好,忝列师者的韩愈,只是误了自家,不至于误人子弟、毁人不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