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课间十分钟说开去

 盐渎苏迅 2023-11-06 发布于江苏

“课间十分钟多么短暂又多么珍贵。和同学聊天、结伴去小卖部、在操场嬉笑打闹……五彩缤纷、喧嚷活泼的一个个'十分钟,组成了许多人难忘的校园生活,多年后仍倍感温馨。

△  转自“姑苏阿焦”公众号

近日,“中小学连厕所时间都快没了”等教育话题频频冲上热搜。新华社也为此发表了时评文章《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其中描绘了许多成年人记忆中“课间十分钟”的样子,激起了广泛的共鸣。

为什么过去热闹、愉悦的课间十分钟到了今天却成了校园里的稀缺品?为什么这些看似奇葩的举措却发生在以育人为专业的学校?

媒体给出了一些分析和评论。比如,孩子课间玩闹,一旦出现磕磕碰碰,老师难免忐忐忑忑;家长找麻烦,学校怕麻烦,为了减少步步惊心,索性把孩子'圈得老老实实。”央视“主播说联播”劝说道,“对此,大家不妨相互理解,多一些换位思考。新华时评更是发出评论怕孩子出问题,怕被追责,就采取限制学生课间外出活动这种'省事儿又保险的方法,实则是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懒政。

“圈养”不是普遍现象,但确实有扩大化的趋势。在一些学校,孩子被“困”在了教室,值日老师每层楼巡查,严禁学生在走廊追逐玩耍;一些学校抽选少先队员组建值日团队,对各班学生课间行为进行考核打分;一些学校要求孩子课间不能去操场玩耍,只能上厕所或在走廊内有限地活动……形式大同小异,规则有松有紧,但无一例外地,孩子失去了“自由活动的权利,教师增添了一些额外的工作。

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你来我往的社交活动,不是成年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必需。玩闹更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中小学校明知课间十分钟等学生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仍要对学生进行“圈养”,当然是一种懒政行为。当“懒政”可能平安,落实规定放开课间十分钟却可能受到无尽地责难,甚至追责,“懒政”成本远远低于依规办学的时候,“懒政”就会成为部分学校“静悄悄地选择”,而这种选择具有带动性。

曾经与一位校长朋友聊天。我对他建议:“你们学校附近就有这么漂亮的自然景观带,可以带学生出来搞搞远足或者研学活动啊!”“算了吧!”他反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如果有个安全事故怎么办?”同在中小学呆了很多年的我,不禁愣住了:“是啊,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尽管依照规定办理了各项手续、做好了相关工作,一旦出现小的意外事故,仍然可能面对家长无休止的缠扰,出现大的意外事故则可能面临问责,虽然概率非常小。一些校长曾开玩笑地对我说:“以前不怕事的我,当了校长以后,常常有种'怕的感觉。

由此看来,学校也很缺乏安全感。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教育就是关系学。”学校安全感的缺失必然传导至教师、传导至学生,于是,“圈养”等奇葩做法就出现了。比如,一些地区为了预防和化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班级增设“心理委员”,但事实上中学生“心理委员”并不懂心理健康知识。那么学校设置“心理委员”的目的意义何在?很显然,这便于教师及时收集、了解学生的动态,是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对各方压力,将大小矛盾、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无奈之举。少数学校甚至以四、五人为一组设置一名“网格员”。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对象而言,气氛都是人们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感受。”难以想象,在随时可能“被告密”的、并不友好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身心能够健康发育。

教育部2002年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学校、学生及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情形及应当依法承担的相应责任,也明确了学校不应承担的责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关方面在依法依规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切实保障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避免学校承担“无限责任”,让学校、教师心无顾虑地正常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明确的权责、严格的执行,或许是扭转学校静态化发展趋势,避免“课间十分钟静悄悄”等不正常现象发生的治本之策。

从当下现实来说,学校、教师也要主动担责,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带着教育的敏感性和教育的机智走进学生中间,帮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方式体验学校这一时空性、有形的实体给自己的亲切、安全的气氛,体验到那种去探索社会和神奇客观力量的诱惑力。这理应是学校和教师需要发挥和展现的专业力量。

盐渎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