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辰美景奈何天”,为什么是违规矩的坏话?为什么黛玉要脸红?

 栖鸿看红楼 2023-11-06 发布于山西

单看这句话,除了很美之外,真没有什么。但是只要知道它的出处,就“不能直视”了。

前一段网上流传一个笑话,某明星(名媛?我其实弄不清那个人的身份)自称是“扬州瘦马”,全然不知道这个词的典故,是指专门豢养、以备富人玩弄的雏妓。以雏妓自称,可不是要贻笑大方了?

还有一个段子,也火了一阵,大意是某女对某男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某男拒绝之后多年回忆,懊悔没学问,错对了一段佳事。其实这两句是出自周邦彦的《少年游》,写的是风流皇帝宋徽宗与东京名妓李师师的韵事。妓女留客的词,适用于尚未表白的恋人之间吗?

典故能使简短的语言,具备深刻丰富的含义。“扬州瘦马”也好,“不如休去”也好,“良辰美景奈何天”也好,都是具有深刻丰富含义的典故,远不止其字面意思那么简单。

黛玉行酒令,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两句,分别出自于《牡丹亭》与《西厢记》。行酒令是为了捉弄刘姥姥,别人说得好不好,并没有什么关系。迎春还故意说错了呢。但是黛玉不甘心束缚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观念,特别注意个性与才华,在元春省亲时也“安心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这时还要小心着不被罚,所以注意了词藻与韵脚,就没考虑出处的问题。

其实《牡丹亭》《西厢记》也没什么大不了。元春省亲点戏,就点了一出《还魂》,是《牡丹亭》里的;贾母“破陈腐旧套”时,也提到“《西厢记》里的《听琴》”。可见她们的生活里,也常常听这些戏。

不过,正如贾母所说:“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一些涉及“淫邪”的戏文段落,是要回避年轻人的。

这个道理,就好像现在中高考经常涉及《红楼梦》,但是哪位老师会在课堂上分析贾琏与多姑娘的那个片段?又有哪次考试,会以晴雯嫂子调戏宝玉为题目,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宝玉是“没药性的炮仗”?

黛玉说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于《牡丹亭》里《惊梦》一折。这一折的内容是杜丽娘在花园中昼寝,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共成云雨之欢”——别说古代了,就是现在的中学生里,这也不是值得推荐的段落。

能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就说明黛玉读过了《牡丹亭》。不是跟着省亲的元春听了《还魂》这出折子戏,而是自己读过了《牡丹亭》原文。也就是说,黛玉偷偷读了小黄文,并且烂熟于胸,一不小心就冲口而出了。

所以,同样读过《牡丹亭》、并且很明白《牡丹亭》性质的宝钗,立刻明白黛玉不仅偷着读禁书,而且一定细读过“千般爱惜,万种温存”种种细节。

所以,当宝钗提起时,黛玉一听就红了脸。

还不该黛玉脸红吗?别说黛玉,换了你,你也要脸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