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三上语文《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蓝婷的梦 2023-11-07 发布于河北

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 。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

写《望天门山》 。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想象景色,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景色,说诗句意思。

教法:引导、交流、展示、评价。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出示诗歌题目,齐读。

2.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望”的意思,起统领作用。

二、初读《望天门山》,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1)自由读诗,抽生读,纠错。

(2)集体读,读出节奏:2/2/3。

2.把握诗歌大意。

(1)学生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景物,交流。结合注释了解“天门山,楚江”。

(2)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大意。

(预没: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


三、想象画面,说诗句意思


1.同桌结组,互说诗句大意和想象到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2.展示,交流,指正:


此:天门山。

回:回旋,回转。


①②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奔涌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③④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天门山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从日边而来的孤帆,富有情趣)

四、指导书写“断、楚、至、孤、帆”。背诵默写古诗,注意格式。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