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后抑郁证的原理,抑郁证为什么现代中医、西医治不了,兼论脑为元神之府的错误

 信步于有涯之生 2023-11-07 发布于广西

已经征得朋友同意了,想给大家看几个截图,是治疗的抑郁病,但是想想还是算了,中医能治百病,不能治百人,有缘者自来,不强求了。


图片

大家知道,衡量病的大小,中西医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

西医没有病根儿概念,没有寒热概念,没有干湿概念,没有实虚概念,凡是病都以症状论,症状轻则说小,症状重则说大,反正都是不可治愈的。

西医治病,能一时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就是好了,其实症状消失,基本是靠人体自愈力,西医是贪天之功。

如果自愈力不行,就是终生服药,根本停不下来,有心试图停药,得心藏调好到一定程度才行。

西医分病大小,一般就是,病症易缓解的小,难缓解的大。

自相矛盾吗?不管用,症状怎么会消失?这是因为,人体有自愈力,自愈力有强有弱,或者可以说,生命有抵抗力,有自愈力强的,小病自己就好了,大病也能抵抗,自愈力弱的,小病也不容易好。


所以说,有的医生治病,赶上病人自己就有抵抗力、自愈力强,就是贪天之功。

因为西医生理、病理、西方生物学,研究人体是从症状研究,最终归之于解剖,所以乱象丛生,就是没有生命的迹象。

人有生命力,也就是有自愈力,靠得是心肺健康,如果心肺健康,人体就有火力,就有气力,就有活力,所有的病,自己能给自己治好。

所以中医是,以病原属性论大小,如果病原只伤了表浅组织,就是病小,如果伤及内藏,就是病大了。

伤及心藏、肺藏的病,即便症状轻微,比如,只是长时间的低热,也是大病,完全与健康人无二致的,只是心急、敏感,也是大病。

为什么,因为这病会从小变大,比如,病的起点是一粒草籽,长多少年也不要紧,如果病的起点是一粒松籽,长几年会成为小松树,再长几年会成为参天大树,人体如何能承受?

抑郁症,我们中医归结为一点---心主神明的功能有紊乱,为什么心主神明的功能有紊乱?是心藏受伤了,其实我们的心藏,很容易受伤,轻重不同,轻的病少而复杂,重的病多而复杂。

抑郁症,由于治疗不当,这些病会陪伴我们终生。

为什么受伤?我归结为三个外来,外来的病邪,外来的外力,外来的毒素。

外来的病邪,就是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特别是外感风与寒。

《黄帝内经》说:风为百病之长。而寒则伤人阳气,伤人心火,所以外来病邪,一般指风与寒。疫苗的寒,直接注射入体内,是现在伤心的主要病因。

外来的外力,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力量,硬作强,这样会损伤身体,久而成痨。

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强迫自己长时间的劳作,也会损伤身体,积劳成疾。

外来的毒素,我们人体出生时,体内非常干净,日常生活、工作会接触一些毒素,有一些会吸收到体内,多年积累下来,就会在体内形成毒害。从事有污染的工作,会加重这个进程。疫苗的毒素,直接注射入人体,是现在伤人的主要病因。

有了这三个外来的病因,我们的身体,就会受伤,厉害一些的,心受伤。疫苗就主要伤心。

于是百病丛生,特别是伤到主管情绪的神经,其中一部分就得了抑郁症。

以我多年临床经验,凡抑郁症的人,都是心肌有伤,大小而已,心肌伤大的,发病早而多变,心肌伤害小的,发病晚而多变。当然如果有诱因,比如生孩子,会产后抑郁,比如大怒,病也会早发。

有时候,上面说的诱因,可能就是心肌伤的成因。和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最近你得过什么病,最早时你就得过什么病。

《黄帝内经》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

临床上抑郁性神经症,几乎占神经衰弱的60%。西医说由先天遗传虚性体质,和后天长期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或病后,或脑力劳动过度紧张,而产生脑力活动减弱,对外界刺激过分敏感所致,这是本末倒置。

主要表现为情绪紊乱,尤其抑郁最突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任何事物都兴趣索然,不能体会欢乐,幽念丛生,常常满脸愁容。

常伴有精神萎靡、易疲劳、记忆力差、少寐,或嗜睡、夜梦多、头昏沉、全身酸疼无力等一些衰弱症状,也可伴有心慌、心跳、胸闷、气短、便秘、便结、出汗、面色发红,或苍白,阳萎、早泄,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等一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还有个办法,异常简单,我们从上面复杂的症状里,挑出一个最厉害的病症,算病根儿,显然也是心的病。

诊断容易,最主要的其实是你如何治?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近代西学东渐,我们的医学,自然不自然的受到,西方坏思想的干扰,特别是抑郁证之类的病,心理辅导之类的伪科学就不说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中医对于脑的认识。

近代理论硬是从心那里,分出去一部分权力给脑,这么作有什么必要呢?很有必要!因为人如果心死了,就真死了,脑死了,其它器官都还活着。这今天不讨论了。

这样会造成临床上严厉的后果吗?这会让中医不会治病了,注意,中医从心脑分道起,再不会看难病,这不是危言耸听,为什么抑郁症,现代中西医治不了,心脑分割,政出多门,有令不行,功能混乱。

应该说,脑也的确是重要,如果,把心比作帝王,把肺比作相国的话,脑可以比作是内阁,可以比作是办公厅!权力比较大。

搞笑的是,把从心藏拿出来的权力,分给了肾!说肾主骨生髓嘛,脑髓也是髓,一方面,“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另一方面,如此重要的脑髓,却又和骨髓一个等级!真叫一个混乱!其实这么做,就为了可以开补肾壮阳,或滋阴的药。或者为了活的藏器。

他们还说,本病与脑神有关,以其“忧郁病性,全属大虚,发病机理多以衣食之累,利害之牵,及悲忧惊恐所致,悲则气消,忧则气沉,必伤脾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悲伤肝肾,”云云,总之,最后归纳到肾。

这也太牵强附会,全中国人所作的牵强附会的事,无出其右。

你把概念分清了啊,悲和怒是五情志之二,忧是什么?忧是五变动之一,都不是一个概念。

我看到今天,这样用的不在少数,都是糊涂到极点了。说是心脑相通,其实有这个说法的时候,心和脑通的就不太顺畅了。

我这一天看到,连老中医也说“脑为元神之府”这么说的不在少数,我感到,是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脑为元神之府”这种理论,从根上说,与《黄帝内经》理论不和,《黄帝内经》讲的是心为生之本、神之变。如果,我们硬造出一个元神的概念,也应该说,心包为元神之府。

这种理论,从临床上说,让我们处方用药陷于矛盾之中,不能取得疗效,没有疗效的理论,就是错误的理论,这毋庸置疑。

中医将本病称为“郁证”,也称“卑惵”,属“神劳”范畴,认为因心气亏损、胆虚神怯,或气郁,胆气不宁所致。张景岳说:“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

知道本病在心,这才在本,但是我们要治的地方,仍与他们说的不同,我们治的是心气亏损的原因,也就是前面说的三个“外来”。

看心肌的伤来源于何方,如果是外感,就治外感,可能有些人,一直认为本病属内伤,转不过弯来,转不过来也得转,不然没有疗效,服药后,只两天见效,其余就更厉害了,怎么能行!这里有些技巧,有机会详细说。

如果来源于外力,就按劳损治,或者按外伤治,分清外伤还是劳损应该不难吧,都是冲击心藏,令心受伤,很好理解。

本病外来毒素作用的案例也有,这次疫情,我们接种了,34億多次苗,很多原来不抑郁的,也抑郁了,原来抑郁的,更加重了。要论治法,排毒就行了,注意是保心,清肝,排毒。

多年来,我治疗一般抑郁证,还是疗效可观的,比较的有发言权,这是因为我掌握的“心为生之本”的理论,是强大无比的,上面所说的其实就是这个理论的大概。

图片

兄弟不才,生在耕读之家,虽不富裕,但我的父亲、母亲喜好藏书,早年诊务不忙,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把《黄帝内经》多读了几遍,于是有了上面这些道理---验之于临床实践,颇多收获,凡二十年,想要打出心医学理论的旗帜,让我与大家共同见证心为生之本具体到临床上的威力!心医学理论的回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