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后病如何越变化越好,从夏至说一说长夏之化及冬病夏治

 信步于有涯之生 2023-11-07 发布于广西

今天是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所以说说冬病夏治。

大相无形,大音希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这么静悄悄的来了。

变化,变是肯定要变,但化为何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对于变化,大家不要畏惧,如果我们治病时,用上药,就怕没变化。

其实,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小的变化,也无时不在发生。

图片

中医之大,在于中医的一些精神,浸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的潜意识里的东西。

对于--心,肝,脑,骨,关节之类的中医学专业术语,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医学原理听上去也能理解个大概。

外国人就不一样,医学有关的字词,全用拉丁文读写,连棉球,酒精之类的,都听不懂看不懂,更别说医学理论了,所以外国的医生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之高。不过,我们现在也有这个趋势。

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我们中国的民本思想由来已久,有人想在文化上,占据垄断地位,并谋非常之利,不是易事,大家都不信鬼,不信邪,只信理。

不过,另一方面,有的半瓶子醋,就自以为什么都明白,而误事的也有,(当然,象外国那样垄断了文化的,也不是没有半瓶子醋)。

大家知道的,杨乃武小白菜的故事,不就是吗?杨乃武杨秀才,自以为对医学颇明白,就给小白菜的男人开方子,结果闯下塌天大祸。这不是理的问题,是不真懂理的问题。

总之,明白人多总归是好事,各位看官,我们日常 常说的-心惊肉跳。心旷神怡,心急火燎,心如止水,心安理得,心灵手巧,等哪个不知?前面我的文章中,说的“心静自然凉”,哪个不晓?

只不过,有的可能因为太熟识,反而忽略了词中真意。心慌,心乱,心跳之类已经非常专业的中医术语,大家也一定非常熟识,只是当今临床工作者不重视,大家也就这么周了---- 

不过,在我身边,人们已经非常认可我的理论,以心藏为中心的,心医学原理

还有一个--推心置腹,这个临床上发扬光大了---换心手术几乎就要成为大医院的标配了,不会这个手术的医院,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我们中间,还是有心人居多,非常能接受我的心医学原理,我也尽我的能力,一点儿,一点儿给大家详细讲讲。

结合大家知道的,有效却不知为什么有效的生活方式,养生方法讲,今天就结合冬病夏治讲一下---

大家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大家还知道,我们身体,一年中有生,长,化,收,藏五个生理过程。细心的看官,可能会发现,这一句多了一个“”字!不错,就是这个化字非常有内容,值得好好研究。

我们《黄帝内经》中,和“化”对应的季节叫---长夏。换个说法,我们中医不是讲一年四季,而是讲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黄帝内经》文---仲夏病胸胁,长夏病洞泄寒中。

---长夏者,经脉皆盛。

---长夏以胃气为本。

---长夏气在肌肉。

就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正常的,可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按部就班的过来。

如果有天灾病害,经过春生、夏长后,就要看长夏的”化“了,是变化好了,后面仍然秋收,冬藏。如果变化坏了,后面的秋收,冬藏就是病态了。

人类也是一样,比如孩子,变化的好,一年年长大成材,又高挑又聪慧,变化的不好,每年生病,或者生长迟滞,或者性格乖张,年龄大后,或身材不行,或学习不行,或二者都不行。

壮年人也同样道理,说到冬病,一般都是受寒邪入侵,或从口入胃,或从外入肌。

上面讲了《黄帝内经》的经文,以胃气为本的是长夏,气在肌肉的是长夏,不但生理病理相顺,而且病位相符,治疗起来哪有不顺之理。

当然了,我多年专注这个问题,所以才能洞若观火,知道寒邪侵入,戕伤心火的病,在长夏时,最容易排除出身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这是冬病夏治的真谛。

没有这方面意识的大夫,可能还是不能正确处理,好一点的能就疾病本身辩证诊治,还是不够。

每年,人体的病,在长夏季,不能变化的向好发展,就向坏发展,年年如此,钱越攒越多,病也越化越大越复杂,最后,你把这些年攒的钱,全送给医院,也治不好这些年化的病。

大家一定记住,我的---心医学原理。可以在任何季节,向心病发起最精准的攻击,而不一定在长夏季,因为我认得这病,如同一个人,只要认识他,不论他在卧室里,还是堂屋里,还是在院子里,我们都能找到他。治好病,除去病根儿,而且绝不会花去你很多钱。

有的看官也知道,其实,“化”的问题不只在长夏,只是以长夏,最为凸显,因为长夏和脾的关系,而让一些医家,以为“化”也只是脾的问题,这样辩证诊治就不好了。

就为这,中医走上了一个岐路,我们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会还能讲得到。

我们接种了34億剂次,这可以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我们的变化,肯定不能象洋人说的那样,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变化的关键,仍然在于心的功能。

所以,我呼吁,在夏天里,你一定保护好自己的心。心功能好,我们的变化,就向好的方面发展,你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我们谁人不知,心藏的极大的重要性呢?有文化的人,知道的更多,比如北宋的诗人郑刚中,有诗为证----

六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

惟我坐幽堂,心志适所怡。

开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

小莲间蒲苇,秀色相因依。

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

文书任讨探,风静香如丝。

此殆有至乐,难今俗子知。

图片

兄弟不才,生在耕读之家,虽不富裕,但我的父亲、母亲喜好藏书,早年诊务不忙,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把《黄帝内经》多读了几遍,于是有了上面这些道理---验之于临床实践,颇多收获,凡二十年,想要打出心医学理论的旗帜,让我与大家共同见证心为生之本具体到临床上的威力!心医学理论的回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