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炎支原体感染——几个药物的选用和注意事项

 我爱看金匮伤寒 2023-11-07 发布于江西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儿童由于身体体格原因,支原体肺炎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但季节性差异并不显著。近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都以儿童居多,并且有持续增加和扩大的趋势,西藏医者简单科普一下本病的知识,并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和注意事项,供大家相互探讨学习。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潜伏期约2~3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左右,可持续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偶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颈淋巴结肿大等。

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天开始,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甚至全无。少数可听到干、湿啰音,但多很快消失,故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本病特点之一。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肺部啰音比年长儿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人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引起散发呼吸道感染或小流行。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肺炎支原体。

【临床治疗】早期使用适当抗菌药物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本病有自限性,多数病例不经治疗可自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因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无效。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痰病原学检查,选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

本病主要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所以西藏医者就着重介绍几个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几种中成药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一、琥乙红霉素:为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又叫琥珀酸红霉素,利君沙。

药理及应用:在体内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起抗菌作用。因无味,且在胃液中稳定,故可制成不同的口服剂型,供儿童和成人应用。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白喉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李斯特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对支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奴卡菌、少数分枝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本品易耐药。

临床用药: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选药应用。尚可应用于流感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梅毒、肠道阿米巴病等。

注意事项:

(1)红霉素为抑菌性药物,给药应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以保持体内药物浓度,利于作用发挥。

(2)B-内酰胺类药物与本品联合应用,一般认为可发生降效作用;所以要避免联合使用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

(3)对有咳嗽痰多者可联用化痰、祛痰药物(氨溴特罗、氨溴索或鲜竹沥等);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右美沙芬、咳必清或川贝枇杷膏等)

二、阿奇霉素:是目前唯一的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良好,可静脉滴注给药。血清药物浓度低,组织分布良好,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中的药物浓度高,表观分布容积大,半衰期长。阿奇霉素抗菌谱很广,与其他大环内酯类相比抗菌活性较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均对其敏感。其中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作用弱于红霉素,治疗流感杆菌和莫拉克斯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红霉素。

临床用药:临床常用于衣原体所致的尿道炎,支原体肺炎、气管—支气管炎等。

注意:(1)阿奇霉素口服首次加倍,每日一次。因为半衰期长,体内代谢缓慢,所以一般一个疗程为3-5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可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慎用。

(2)对有咳嗽痰多者可联用化痰、祛痰药物(氨溴特罗、氨溴索或鲜竹沥等);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右美沙芬、咳必清或川贝枇杷膏等)

三、罗红霉素:是14元环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对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属、弯曲杆菌属,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某些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也有作用。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对红霉素类仍敏感。对胃酸较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大环内酯类,且组织渗透性好。

临床用药:临床上罗红霉素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敏感菌株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敏感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及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

注意:(1)少数病人有恶心、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便秘、皮疹和瘙痒等少见。有过敏体质、肝功能减退者及妊娠、乳母慎用。(2)对有咳嗽痰多者可联用化痰、祛痰药物(氨溴特罗、氨溴索或鲜竹沥等);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右美沙芬、咳必清或川贝枇杷膏等)

中成药

一、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 麻黄 前胡 苦杏仁 桔梗 陈皮 制半夏 茯苓 黄芩 炒枳壳 甘草组成。(方中紫苏叶、麻黄性温辛散,疏风散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共为君药。前胡、苦杏仁降气化痰平喘,桔梗宣肺化痰利咽,三药相伍,以助肺气宣发肃降之机;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共为臣药。黄芩清泻肺热,以防外邪内郁而化热,并防麻黄、半夏等温燥太过,枳壳理气,使气行则痰化津复,共为佐药。甘草化痰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效用: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之功效。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现代研究其有镇咳、祛痰、平喘、解热、抗炎的药理作用。

注意:孕妇禁用

二、川贝枇杷膏: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麦芽糖、杏仁香精。

效用: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多,痰稠或咯痰不爽、咽喉干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过敏者、糖尿病患者禁用,风寒感冒者不宜用。

三、鲜竹沥液:鲜竹沥 鱼腥草 半夏 枇杷叶 桔梗 生姜 薄荷 (方中鲜竹沥性味甘寒,有清热豁痰之功,为君药。鱼腥草清热解毒,助鲜竹沥清解热毒;半夏、枇杷叶、桔梗燥湿化痰,润肺止咳为臣药。生姜为佐药,有降气和胃之功。薄荷辛凉,透散热邪为使药。诸药同用,共奏清热化痰止咳之功)

效用: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证。

注意:阴虚久咳、气逆或咯血者忌用。

西藏医者最后提醒:对支原体肺炎治疗的西药和中成药还有很多,要根据医院医生的临床诊断和医嘱合理用药,不可自行服用和联合应用。对轻症者可根据药房药师指导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