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的力量》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07 发布于甘肃
逻辑
精品教学设计(一)
感受逻辑的力量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专题学习设计

【设计背景】

2020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专题为“逻辑的力量”,这一单元的设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自1987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删除逻辑知识短文后,逻辑知识与高中语文教材间“从此萧郎是路人”。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备课而言皆属难点,因此对逻辑知识的讲授就成为少数老师面向部分学生的“私人订制”。
逻辑思维对于当代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是思维发展和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需要以更加理性的目光来审视文本、表达输出;另一方面,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接触了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辨识出真实有效的内容并非易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突出强调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或“逻辑思维”一词出现多达22次。逻辑单元不仅凸显了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目标,同时还为“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提供了思维工具和具体路径。逻辑单元和词语单元一样都属于“语言任务群”,建构逻辑单元的教学框架能系统有效地学习逻辑知识,并可在掌握逻辑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学生日常阅读与写作,进行灵活运用,这是逻辑单元教学重要意义。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是具有挑战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本单元术语较多,学生没有基本逻辑知识,难以完成教材设计的学习任务。
其二,逻辑知识的空白点较多,本单元学习任务结构清晰,但并非逻辑知识的基本框架,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逻辑架构。需要老师结合教材整合,形成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逻辑知识。
其三,本单元按教材要求安排了九课时,历时长,难度高。一方面需要老师投人大量时间进行活动设计,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畏惧心理,因此设计有互动性的学习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习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掌握基本逻辑知识,了解逻辑基本规律。
2.能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发现潜藏逻辑谬误。
3.熟悉基本的推理形式和掌握基本论证方法。
二、思维目标
1.能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在具体情境中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反思、完善。
2.能够对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抽象概括。
3.能提升思维品质,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并能用逻辑工具有效解决交流中的问题。
【课程实施】
本单元共九计课时,本单元的整体设计框架如下:

图片

第一阶段:认识单元任务,初步了解逻辑相关知识
核心任务:逻辑基本知识的梳理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
1.粗读本单元内容,梳理本单元整体结构,分析各学习任务间的关系。
单元主要学习任务为: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这一学习过程从逻辑的基本规律到推理形式,最后是论证方法的使用,可见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学习过程中对“逻辑谬误”的辨识是基础,通过辨识逻辑谬误,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与方法;“推理形式”是逻辑的框架或者模式,相较于前者来说,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概括与总结;而“论证方法”意味着我们带着目的进行论证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在这一阶段,更强调多种推理过程的综合运用,这是知行合一的一段历程。
综上所述,我们观察到以上三个环节之间体现的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关系,是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的。初步认识逻辑的基本要求,接着是在认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推理形式,最后是在认识逻辑规律、掌握推理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论证的要求和方法。
2.厘清“逻辑”的基本定义,简介逻辑学的发展史,阐释“逻辑”一词的主要内涵。
3.介绍常用的逻辑概念:命题、推理、论证。
4.分析逻辑与思维的密切关系,推荐科学思维方法:水平思维法和垂直思维法。
三、学生活动
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绘制《乡土中国》整本书的思维导图,梳理清晰的逻辑链条,建构整本书的阅读框架。
参考图示如下:

图片

第二阶段:掌握逻辑基本规律,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核心任务: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一、课时安排
2课时。
二、学习任务
1.了解何谓“逻辑谬误”。
2.认识逻辑基本规律:排中律、不矛盾律、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为后续辨识逻辑谬误打下基础。
3.分析常见的逻辑谬误:生活中的逻辑谬误和文学作品中的逻辑谬误。结合学生常见的文本分析“稻草人谬误”“偷换论题”“虚假两难”“模棱两可”等逻辑谬误。
4.对刻意为之的逻辑谬误所造成的文学效果进行分析。
三、学生活动
1.分析日常生活因逻辑谬误导致的语病。
2.寻找文学作品中作者刻意营造的逻辑谬误,并分析其艺术效果。
如鲁迅在《祝福》中所写到: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这段文字中的“我”明显犯了“模棱两可”的错误,这种逻辑谬误下呈现的状态正好刻画出“新青年”回到“故土”的犹豫与彷徨。知识分子并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思想启蒙责任,反而在面对普罗大众的声声哀告时表现了退缩和畏惧的心理,省略号和破折号的大量使用,充分凸显了“我”这一小知识分子的游移不定。
第三阶段:了解推理的基本类型,熟练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核心任务: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一、课时安排
2课时。
二、学习任务
1.了解前提、结论以及推理的基本类型:演绎和归纳。
2.辨别文本中的推理是否正确。
3.辨析推理形式:如二难推理、必要条件推理、排除法推理、类比推理等。
三、学生活动
比较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特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如: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日“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
这段文字属于推理中的归纳法,通过枚举的方式来证明“物以稀为贵”的正确性,但是在讨论中发现,还可以举出很多反例来说明“物以稀为贱”的情况,比如很多南方的蔬菜运到北京,但是却因为不懂得烹饪方法,这部分蔬菜反而因为销售不出去而不得不打折,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要避免枚举法的逻辑漏洞,我们在使用枚举法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三点:1.被考察对象数量要足够多。2.被考察对象范围要足够广。3.被考察对象之间的差异要足够大。
第四阶段:了解多种论证方法,进行写作实践活动
核心任务: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一、课时安排
4课时。
二、学习任务
1.区分事实与判断。
2.学习对概念进行定义,注意定义中常见的问题:定义过宽、定义过窄、循环定义等问题。
3.分析论证的基本要素:论题、论点、论据、论证方式、隐含前提等。
4.对隐含前提进行分析。
’5.学习间接论证的方法: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
6.运用图尔明模式对作文进行修改。
7.辩题讨论。
三、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简述:图尔明论证模型包括“根据”“保证”“限定”“观点”“支撑”“反驳”,这一模式是对三段论的补充。“因此,对于揭示省略三段论证中可能包含的逻辑谬误,图尔明模式比三段论证更有用。”⋯通过对于这种具有“流动性”的逻辑论证图示分析,可以扩展和完善传统的论证模式,能更加深入的挖掘认知潜力。
对照图尔明论证模式进行作文修改。
(一)对照下列量表,分析作文存在的问题。
主张表(自问)
1.你的主张是什么?
2.你的理由和证据是什么?
3.你遭到的质疑是什么?
4.你为自己的主张辩护什么?
提问表(小组提问)
1.你为何有这样的主张和观点?
2.有没有其他可能的主张和观点?
3.是什么理由和证据让你这样思考?
4.你打算如何修正你的主张和观点?
(二)以阐释类作文《说“习惯”》为例分析图尔明模式在作文中的使用。
图尔明模式中的“限定”示例:
大部分习惯的养成与保持都有赖于社会规范与社会约束。(程悦)
图尔明模式中的“保证”示例:
习惯还是群体形成与发展的前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拥有相似习惯步调一致的人们组成群体,彼此交流融合,习惯趋于统一,群体凝聚力也进一步加强。例如中华民族中的我们,由于共有的华夏认同观念和相似的传统习惯组成这一群体,又因为这一群体的存在不断交流互鉴,形成民族向心力。因此,习惯选择了群体,而群体又强化了习惯。(韦韬)
图尔明模式中的“辩驳”示例:
或曰:笔者提倡好习惯能够提高效率,生活中更令人烦恼的“坏习惯”又如之奈何呢?我想说:习惯无好坏,只要将习惯转化为定力,我们便能离庸碌更远一步,离目标更近一步。此话怎讲?若单纯追求高效,或许习惯的作用并非举足轻重。习惯存在的终极意义是让一个人“碌”而不“庸”,动静之中有定力,始终确信自己走在人生的正确轨道上。因此,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习惯是无谓“好坏”的。如将打游戏转换成激励自己学习、工作的奖励机制,把吃高热量美食变成健身、运动的动力,让这些满足欲求的食物定期出现,反而能使绊脚石切换成助推剂,保持自己在学习、减重方面的定力。因此,习惯的多面性并不妨碍我们,相反,它能从多角度时刻提醒我们去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取得长足的发展。(张澍洋)
【学习反馈】
通过九课时的学习,学生在单元小结中这样写到:“在这两个星期,我们会因为轻易地找出一个个逻辑谬误而感到兴奋不已,会因为某个自相矛盾的命题而哄堂大笑,然而在回看自己的文章时,却总会忽略逻辑问题的存在,甚至根本无法找到在别人眼里显而易见的漏洞。我想,自我的逻辑问题发现总是不容易的,想要真正拥有缜密的逻辑,只能不断跳脱出本体,以第三者视角审核自身。”也有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常态表达产生了新的认识:“曾经,对于那些违反逻辑规律的断言和诡辩,我大多时候虽然也能辨识,但不过浮光掠影,一笑置之。而在对逻辑有了更深一步认识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将这些现象进行归类,并意识到了这些谬误背后的用意,甚至是一些技巧性因素。人被欺骗往往是因为无知,而各种思想的灌输则是实现控制最容易的方式。而如今有了逻辑这一思考角度,我想我会变得更为明智,更为审慎。”还有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了跨学科的思考角度:“我们历史课程中所学习的柳宗元的《封建论》正好有这样的写作方式:他通过三个'或日’补充自己的论点,修正思维的纰漏,完善行文的逻辑链条。因此整个文章结构是清晰的。但同样也是《封建论》,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注意的点——那就是在引入假想论敌并进行辩驳时,所举的例子一定要和分论点具有很强的契合性。柳宗元极言'封建之失’,却用古代的选官制度来证明自己,这当然是不合时宜的,一个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选官制度并没有很强的关系。但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封建就是官位世袭,而郡县就是选拔人才,这是他逻辑上的疏忽。当然,他引人假想论敌的这种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经过这次逻辑单元的教学实践,在思维上给学生提供了支架,从帮助学生辨识文本内在逻辑,到优化写作和说理的思辨性表达,这一单元的教学历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教师本人和学生都是一段难忘的历程,在结束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可以说已经感受到了“逻辑的力量”,如山如海,浩浩荡荡。
参考文献:[1]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摘自《学语文》2020年第6期
逻辑
精品教学设计(二)

领悟逻辑力量,理性面对生活

——部级精品课《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品

【教学设想】

“逻辑的力量”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本次上课完成的是第一个活动“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学生是第一次在语文课上专门学习逻辑知识,他们虽然以前对逻辑的相关概念未曾涉猎,但对常见的逻辑谬误并不陌生,如自相矛盾、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等,学生还是有所了解的,只是欠缺理论知识的明确指导。学生实际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因逻辑能力不够,面对海量的信息,不辨真伪;二是因思维不够严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逻辑错误,如模棱两可、前提与结论不相关等等。我们的语文教学承担着“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任务,这一单元的教学就是紧紧围绕思维与语用展开的。

我们知道,逻辑知识概念繁多,内容比较复杂。针对这一点,新课标明确指出:“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逻辑知识;相关知识的教学要简明、实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这就告诉我们,教学中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遣词造句,建构初步的逻辑知识。

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个学习活动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 初步认识逻辑的力量,明确“逻辑”的意义;2. 掌握逻辑基本规律,辨析与之相关的逻辑谬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第二课时的目标为:1. 灵活运用逻辑基本规律解决问题;2. 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道理的理性态度;3. 学会区分谬误并赏析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中提供的常见逻辑谬误例子为基础,确定本节课的逻辑知识为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及与之相对应的常见错误类型,即:同一律——偷换概念、转换话题;不矛盾律——自相矛盾;排中律——模棱两可、模棱两不可;充足理由律——前提虚假、强加因果。

【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 初识逻辑的力量,明确本单元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说到逻辑的力量,有些同学会产生这样的问题:逻辑指的是什么?逻辑怎么会有力量?

(投影,请生读。)

清晨,村长发现村口有一男一女围着一堆西瓜在争吵。男的说:“这瓜是你从我的地里偷出来的。”妇女说:“你诬赖好人,瓜是我从自家地里摘下来的。”村长经过仔细观察后对妇女说:“你把这瓜按成熟的和未成熟的分成两堆,数数各堆有多少。” 妇女有一丝慌乱,但也只好照办,分好后说:“成熟的 12 个,未成熟的 10 个。”村长冷冷一笑,指着妇女说:“你就是偷瓜的贼!”妇女无言地低下了头。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女人的所作所为存在怎样的漏洞?村长是如何判断谁是偷瓜贼的?

(有生举手。)

生:村长看出这堆瓜有生有熟,可是大家知道,瓜农是不会把自家的生瓜摘下来的。因此,村长推断出女人摘的是别人家的瓜,是偷瓜的贼。

师:对!我们看村长就是运用逻辑的力量判断出事实真相的。由此,大家可能会想到神探柯南、福尔摩斯,其实不只是断案,就如我们这一单元导语所言,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逻辑。每天我们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学点逻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我们也常常要发表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学习逻辑,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在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思考,由已知探寻未知。可见逻辑的力量真的是非常强大的。那么,我们要学习的逻辑是指什么呢?下面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完成小任务一。

(投影小任务一,略,学生独立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

师:好,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句话中“逻辑”的含义。

生:句子 1“种瓜人摘生瓜下来不合逻辑”中的“逻辑”应该指的是客观规律;句子 2“村长的推断合乎逻辑”中的“逻辑” 是指思维规律;而第 3 句“村长的逻辑能力极强”一句中的“逻辑”,则是指运用规律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第 4 句说不好;第5 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点逻辑”中的“逻辑”指的应该是一门学问吧?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

生:第 4 句中的“逻辑”一词,就跟我们平常说的“你有你的逻辑,我有我的逻辑”一样,“逻辑”应该是个人独特的观点、处事方法吧?

师:大家同意他的补充吗?他说得很好。那我们看,“逻辑”这一概念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代表着这些不同的含义,而在本单元中,我们所要学的“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和推理、论证的本领。大家看教材,我们这一单元都有那些学习活动呢?

生(齐):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师:今天我们先一起共同完成第一个活动“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的学习。

第二板块  认识逻辑的基本规律,了解常见的逻辑错误

  师:要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就需要大家先认识基本的逻辑规律。这节课我们的第二个小任务就是“认识逻辑的基本规律及潜藏的逻辑错误”。请大家先在笔记本上准备好记录表格, 以便于大家边听边做好笔记。

(投影记录表格。)

师:下面我们看逻辑的第一条规律——“同一律”。大家看例句(投影):

岳云鹏根据《牡丹之歌》改编了一首《五环之歌》,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我把车子开上五环……我就是要上五环,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师:“五环”这个概念可以指奥运五环,也可以指北京的一条环城公路,在这几句歌词中,“五环”出现了三次,指的都是什么?

生(齐):北京的一条环城公路。

师:正确。同一律:就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要始终保持一致。违反同一律,出现的逻辑谬误一般有两种情况,大家看例子(投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略)。

师:“安”这个词在问句中,常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怎么”,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是表示“在哪里”,如“沛公安在”。大家看这则寓言故事的对话中出现的“安”分别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思考。)

生: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安”都应该是“怎么”的意思,怎么知道鱼的乐趣是表反问,意思是庄子不知道鱼的乐趣。而最后庄子说“我知之濠上也”,回答的却是地点,那最后一个“安” 应该是“在哪里”。前后虽然都是“安”字,但意义不一样。

师:对!这就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谬误。师:这是我们同学所写的一个作文片段(投影),大家看这个片段有问题吗?

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习题做得多,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语, 我没有兴趣,怕读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生:这个片段的前两句话说的是学习方法,而第三句说的是学习兴趣,证明不了观点。

师:对!这同样违反了同一律,我们叫它“转移话题”,这是我们一些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大家看, 因为话题的不一致,论证的力量就大打折扣了。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一定要注意哦!

师:好,接下来我们学习逻辑的第二条基本规律——“不矛盾律”。这条规律大家并不陌生,小学我们就学过出自韩非子的“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生:集市上,卖矛和盾的楚人先举起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能刺穿任何的盾!”然后又拿起手中的盾说:“我的盾异常坚固,任何矛都刺不穿!”于是,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楚人无以回答。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不矛盾律。

生:不矛盾律应该是指自己所作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都是肯定。就跟你不能同时说自己喜欢吃西瓜又不喜欢吃西瓜一样。

师:好!应该给个范围,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违反这一规律,出现的逻辑谬误就叫“自相矛盾”。如下面这个例句(投影):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生:有“更宽广”,前面就不能说“最宽广”;前面要说“最宽广”,后面怎能还有比它更宽广的东西呢?自相矛盾!

师:对!下面我们看逻辑的第三条基本规律——“排中律”。大家看例句(投影):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读后有学生小声议论:《红楼梦》要么值得读,要么不值得读,不能都不赞成。)

师:是。这就是排中律要说的。排中律就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那么违反排中律,会出现怎样的逻辑谬误呢?请看下面的示例(投影):A 班有 40 个学生,在课堂上,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会回答的同学举手,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刘老师数了一下,有 28 位。接着,刘老师又让不会回答的同学举手,老师又

数了一下,有 11 位。刘老师一想不对,就说:“刚才应还有一位同学两次都没举手,是谁?请站起来。”小明于是站了起来。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段话存在的问题。

生:对于刘老师的问题,小明要么会回答,要么不会回答, 而小明却两方面都不举手。不应该!

师:小明的做法我们活用个成语怎么来形容?

生:小明不是“模棱两可”,而是“模棱两不可”。

(大家笑。)

师:总结得非常好,这个错误我们就叫它“模棱两不可”。当然,如果刘老师了解情况时,上面的两个数字如果是“会回答的有 29 位”,“不会回答的有 12 位”,那大家推断一下,出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声分析。)

师:对,一定是有一个同学两次都举手了,那他也同样违反了排中律,他所犯的错误就是“模棱两可”。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逻辑基本规律的最后一个——充足理由律。大家先看示例(2019 年 12 月 11 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材料,略)。

生:中国都没有和法罗群岛地区谈自贸协定,哪来的取消一说?

生:没有取消一说,就更不应有中国大使威胁要取消一说。师:非常好!面对外国记者的质疑,华春莹敢于义正词严,一则是因为我们本身行得正做得端,再者就是记者的质疑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其前提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前提虚假,那结论自然就成无稽之谈了。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就是一个判断被断定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则该判断不能被断定为真。

师:下面我们来看违反充足理由律会出现怎样的谬误。请大家分析下面三个句子在推理上存在怎样的问题(投影):

① 所有的猴子都是人变的,金丝猴是猴子,所以金丝猴是人变的。② 送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③ 没撞,你为什么要扶?

生:例句①的前提“所有的猴子都是人变的”就不对,错误前提推出的结论“金丝猴是人变的”肯定就不成立。

师:这句话前提是假的,它违反了充足理由律,我们就把这种错误称为“前提虚假”。

生:例句②前提“送来的时候还好好的”不可能是真的, 因为“好好的”咋会是病人?好好的来医院干吗?

生:就是嘛!另外,即使说“送来的时候还好好的”这个前提勉强是真的,也推不出是病危是医院造成的,因为病情是会变化的呀!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到你们医院”与“发生危机”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到医院,不能构成病危的理由。这属于“强加因果”。

生 10:第③句话和第②句话应该一样,撞与不撞,不是扶与不扶的理由。有人撞人了也不扶;有人没撞人,但看见人被撞也会去扶。比如我!这也是典型的“强加因果”。

(众生笑。)

师:好!的确如此!到这里,我们学习了逻辑的基本规律, 认识了违反这些基本规律常出现的谬误,下面请大家对这节课的内容作一梳理,完善一下你的笔记。

(投影表格。)

师:为巩固今天所学,老师布置两个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书上 93 页的“任务 1”。补充一点要求:请大家注明各例子中违反的逻辑规律。

2.思考应用(投影材料及作业要求):

某国有条法律,每个被判死刑的人,可以在执刑前抓一次阄,抓到“生”阄可获赦免,抓到“死”阄则立即被处决。

有个人被仇人陷害判了死刑。为了使他必死无疑,在抓阄前一天,仇人又买通人将阄箱中的“生”阄换成“死”阉。这事被受害者的朋友知道了,当天赶到狱中告诉了他。……

请你运用今天所学习的逻辑规律,依据材料提供的法律, 帮助这个被诬陷的犯人免受仇人陷害。

师:好,今天的课咱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第三板块 辨析语言中的逻辑错误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这一活动的学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讲了哪些逻辑规律?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逻辑错误有哪些?

生:规律有四个: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常犯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转移话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等。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逻辑错误还有模棱两不可 、前提虚假、强加因果等。师:补充得很好。上一节课老师留的一个作业是完成书上93 页的“任务 1”,补充的要求是指出各例违反的逻辑规律。相信大家已经完成作业,下面请同学们来交流分析,注意评判一下自己作业完成的情况,并改正出现的错误。(其中的第② 个、第⑥个例子上节课已经作过分析,这节课不再赘述)大家自告奋勇吧,先读例句,再说自己的理解分析,每人分析一个。

生:“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这个句子违反了同一律。因为前一个“鲁迅的作品”是鲁迅的“所有”作品的总称,后一个应该是“各个”作品的通称,不是一个概念, 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师:大家同意吗?(众生点头)分析得很好。这个例子提示我们,遇到一个概念、判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多次出现时, 就要警惕其是否违反同一律。大家继续!

生:例③也违反了同一律。不过他犯的错误应该是“转移话题”,人家顾客想表达的是“你把我的菜弄脏了”,而服务员回答的却是自己有没有被烫痛的问题。

生:这个服务员就是在狡辩,在逃脱责任。

师:看来大家认识得非常清楚,给同学们点个赞!我们继续。

生:例④中修门铃人的话和他的身份不符。因为门铃坏了,才让他来修,要是“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还用他来修吗?

师:那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生: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这个修门铃的人也是在为自己找借口。

师:同意吗?(生颔首)那我们继续。

生:“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 :'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 :'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 :'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这里也是违反了不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如果“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是真的话,那就是说拿破仑死于童年,而拿破仑……

师:拿破仑是死于童年吗?

生:我了解拿破仑是个法国英雄,肯定不是死于童年。要不是死于童年,那他的说法就自相矛盾了。

师:对。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那个活到成年以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如果老师没记错的话, 拿破仑应该是 1821 年 5 月 5 日病逝,享年 52 岁。也就是说, 拿破仑活到了成年。既然活到了成年,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 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师:那我们看③④⑤这三个例子,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错误?

(生思考。)

生:服务员、修门铃的、耍戏法的,他们所犯的逻辑错误, 都是为自己的错误寻求开脱。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很多, 我们要学会运用逻辑规律加以辨识,认清事实真相。

师:对,发挥逻辑的力量、规律的力量!好,我们继续分析,谁来说说第⑦个例子?

生:“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这句话中,薄厚之间还有不薄不厚,白黑之间还有深灰、浅灰等。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应该是违反了排中律。

师:他分析对了。大家看,这句话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生:我们要注意,不能非黑即白,非好即坏。

师:的确是。生活本身很复杂,不是非此即彼的。我们在作出判断时,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非好即坏。我们继请同学们来给说说第⑨个例子。

(众生沉默。)

师:那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 或者“不是”!

师:一个人怎么才会问别人“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这个问题?

生:别人在毁谤他。师:是只毁谤一次吗?

生:不是,总是在毁谤。

师:对方如果回答说“是”,那说明什么?生:说明承认前面在毁谤。

生:回答“不是”就说明不只前面在毁谤,现在也依然在毁谤。

生:问话的人太狡猾了……

师:对!这个句子就像上节课我们讲的华春莹反驳外国记者的那个例子。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也有人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它同样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师:好,下面大家对“任务 1”的各例作一总结,争取对每一例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投影各例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书上作补充标注。)

生:老师,我们还没说第⑧个例子呢!

师:有同学说对例⑧我们没有进行分析。之所以没有分析它,是因为老师心里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作者鲁迅难道不知道鲁四老爷这句话违背了逻辑规律吗?他为什么要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有同学一定想到了,鲁迅是故意来设计这个逻辑错误的,可鲁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错误呢?我们进入下一板块。

第四板块 赏析生活及文学作品中故意违反逻辑规律的语言艺术

师:我们先来看例⑧,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四老爷的这句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一个人死在年关,死在祝福的时候并不是成为谬种的理由,鲁四老爷这是“强加因果”。

生:鲁四老爷不是不懂逻辑,而是就要这么说的,这跟他这个人有关。

师:我们也可以说是鲁迅让他这么说,我们读的时候也觉得他这么一说,就真的是鲁四老爷了,让我们看到一个特别鲜活的形象。那透过这句话,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冷酷无情、蛮横霸道。

师:对!这句话不顾逻辑,强加因果,却把鲁四老爷的冷酷、自私、霸道、蛮不讲理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这就是文学作品创作者通过故意违反逻辑规律来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可以称得上是“语言的艺术”。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大家看这样一个小故事(投影):

毕加索毕生反对侵略战争,并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许多画作,《格尔尼卡》就是其中之一,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后的惨状。这一画作展出后,一个德国军官指着它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师:谁来赏析一下故事中犯了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生:两个“杰作”不是同一概念。毕加索口中的“杰作”指的是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后的惨状,而德国军官口中的杰作指的是毕加索的画作。毕加索是故意违反同一律。他是用“这是你们的杰作”来表达对德军的愤怒和讽刺。

师:好!这是毕加索智慧的体现。不仅有趣,我们还感觉毕加索回击得特别有力!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下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例子(投影,略),请同学们自主选择其中一则对作品故意违反逻辑规律产生的艺术效果加以赏析。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注意:请同学们一定要将你的赏析文字写在课堂练笔本上。

(生赏析并在练笔本上书写。)

师:好,时间到,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赏析的。

生:我赏析的是第二则材料。在美国代表团访华时,美国官员用“我们美国人喜欢抬着头走路,你们中国人喜欢低着头走路”来贬低中国,周恩来总理用“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 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回应美国官员。从这两句话来看, 美国官员说的“路”是指日常行走的路,是在贬低中国人缺乏自信。而周恩来总理说的“路”是指国家发展的道路,是在暗示我们国家是在不断向上、向好发展的。周恩来总理用国家发展的道路回应日常行走的路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 的逻辑错误,但却为中国赢得了尊严,体现了中国的自信。

生:我赏析的是第一则材料。在《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面对同一条小狗,却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当普洛诃尔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 要弄死它;而当普洛诃尔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又说“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是条好狗”。显然,这位警官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背了不矛盾律;但作者正是借这种逻辑错误使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形象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变色龙”这个经久不衰的典型文学形象,堪称巧妙。

师:这两位同学在赏析中都能先指出示例中出现的逻辑错误,然后细致分析其效果,紧扣文本,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同学们,相信你也一定完成得不错。如果有欠缺,大家课后要将其修改完善。

师:请大家多多关注生活,搜集现实生活日常话语中的逻辑谬误,并对其错误原因加以辨析归类,看看还有哪些典型错误,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避免。

师:“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这一活动的学习我们就到这里,希望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并运用逻辑的基本规律,辨析生活及学习中的逻辑谬误,发现事物的真相,生活得更加睿智与理性。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这样巧设逻辑谬误的方法,恰到好处地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在某些情境下达到化解尴尬、制造幽默的效果。同学们再见!

【名师观察】

观摩老师的这两节课,深感执教者对课标吃得透、用得活,对教材把握精准,施教高效。

首先,落实课标准且巧,教材吃得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真需要”。逻辑是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逻辑谬误即论证中不符合逻辑的推论。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但又常常苦于缺少理论指导和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张老师的课对逻辑知识学习给予了明确指导,同时鉴于对高中学习阶段的学业质量评价要求的精准把握,确定教学突破点为辨明与用好,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逻辑规律, 能够辨析日常生活、学习中常见的逻辑谬误,提升学生辨析信息真伪和分析论证说理的能力。教学围绕教材中的四条基本逻辑规律组织推进,让人称赞。

其次,推进教学兼顾“情趣”与“理趣”。作为思维规律的逻辑知识非常抽象,所以本课采用故事导入,“妇女偷瓜”的故事突出了情趣性,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热情积极地投入对逻辑问题的探索中去,从而初步认识逻辑的力量, 明确“逻辑”的意义。“逻辑”的概念通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引入,并明确了本课“逻辑”概念的内涵是思维的规律和推理、论证的本领。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的前提是先要认识基本的逻辑规律,下一步即指导学生认识四种规律,了解与各规律相对应的常见的逻辑谬误。同一律的规律,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岳云鹏的《五环之歌》和教材中庄惠安知鱼乐的辩论为材料,并评析了学生在日常写作表达时所出现的违反同一律的示例。引导学生学习不矛盾律时,温习了“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不矛盾律的含义,接着以生活中常见的句子为例, 说明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然后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例句,认识排中律的定义,并创设了鲜活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中发现逻辑问题,激发学习逻辑的兴趣,推进对排中律的深入探讨。

第三,辨析明了,运用到位,学生理性思维得到滋养。以华春莹驳斥外国媒体的言论为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了充足理由律。在教学推进过程中,让学生记录笔记,条理清晰,简洁明快,对比性强,一目了然,能够直观地再现知识体系,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运用中濡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切实提升。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即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发言, 分析示例中的逻辑谬误表现和原因,也是可圈可点的。

还有对鲁四老爷“谬种”言论的逻辑错误的分析,以及学生针对教师所给的周恩来和奥楚蔑洛夫两则材料中逻辑谬误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的赏析,更体现了施教者的高明。

(本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2年第11期)

逻辑
精品教学设计(三)

“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逻辑的基本知识,运用逻辑规律,发现日常表述中的逻辑问题。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探究感悟,借助逻辑知识促进语文学习。

3、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逻辑无处不在的魅力,遵守、利用逻辑规律。

4、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避免逻辑谬误。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三课时

导入:

我惯用生活中的例子,毕竟我身边有能给我提供源源不断例子的子敬兄。比如去年我会用:

小柴不想写作业,放赖。胖宋教育他:“儿子,你觉得放赖好使吗?你去大街上找个人放赖试试,他给你买糖吗?给你买玩具吗?”小柴尴尬一笑,低头写作业。

一会儿,小柴又不想写作业了,跳起来说:“妈妈,你上大街上找个人试试,你问问他,他愿意写这个作业吗?”

 胖宋淡定地回答:“我到大街上找个人,管他吃,管他住,给他买玩具,带他出去玩。你说他写不写?”小柴默默地又开始写作业了。

今年我会用:

昨晚小柴写数学题,错了一部分,但他很是自我满足地说:虽然错了,但对得多,错得少,很好。

胖宋淡定地回他:你说得对。不过宝宝,你饿了,我端给你一大盘子好吃的,里面只有很少很少一点点狗屎,你都吃光了,行吗?

授课过程:

第一节课,了解逻辑的概念,逻辑规律。

一、逻辑相关知识

狭义上的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逻辑。

1、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主要是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例如:

直角三角形的内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外延:普通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国人的内涵: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外延:各个省市和各个民族的中国人。生物的内涵:自然界中有生命现象能生长繁殖的物体。外延:动物、植物、微生物。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1)全同关系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反映的是同一事物,但内涵却不完全相同。比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这两个概念就是全同关系。

(2)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重合,具有共同的属概念。“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的概念也属于特殊的并列关系。如“诗歌”和“小说”。

(3)包含关系 包含关系,又称为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属种”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如“法律”与“刑法”;“种属”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如“大学生”与“学生”。

(4)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如“学生”和“共青团员”。

(5)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指两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是排斥的,它们的外延加起来等于属概念的外延。如“社会主义国家”与“非社会主义国家”。

(6)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指两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属概念,两个概念的外延是排斥的,它们的外延加起来小于属概念的外延。如“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2、判断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就是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反映周围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判断有一个真假的问题。“苹果是水果”是真判断,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假判断,不符合客观实际。有一些判断的真假,一时难以下结论。如“外星人是存在的”。只有通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断定这些判断的真假。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等,就犯了判断不符合实际的语病。

我们在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发现,一句话在字面意思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逻辑学上叫“预设义”或“隐含义”。如,某大副因为操作失误遭到船长批评,他怀恨在心,于是在航海日志中写道:“船长今天没有酗酒。”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船长在此次航海中经常酗酒”。可见在阅读文章和听人说话时,要注意各种言外之意。

3、规律

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逻辑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

(1)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所议论的命题即论题也应保持同一,不能“偷换概念”或“转移话题”。

(2)矛盾律  不矛盾律是关于人们思想认识不可自相矛盾的规律。在逻辑思维上,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全都进行肯定。

(3)排中律  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对于互相矛盾的两种思想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不允许都加以否定。

(4)充足理由律  在同一个思维和论证中,一个思维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

4、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

(1)逻辑谬误一:歪曲观点

把对方观点A歪曲成观点B,然后攻击观点B,又称为“稻草人”谬误。

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逻辑谬误二:偷换论题

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逃避质疑或攻击。

例:怎么这么迟回家?怎么老挑我毛病?

(3)逻辑谬误三:假二择一

明明存在很多种可能性,却说成只有两种可能,迫使对方作出自己所希望的选择。又称“虚假两难”。

例:20世纪越战期间,美国一些人为反对越战的人张贴了标语:美国:热爱它,要么离开它。

(4)逻辑谬误四:两可两不可

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或“两不可”的错误,可以简称为“模棱两可”。

例:1.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

2.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

(5)逻辑谬误五:不当预设

在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

例: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干?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俄狄浦斯王》)

(6)逻辑谬误六:轻率归纳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不能保证结论真,尤其是是在考察的数量比较少、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极容易犯轻率归纳的错误

例:盘点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级富豪,辍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

(7)逻辑谬误七:不当类比

将两个或两类“假相似”的对象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做法称为不当类比。

例:太阳是被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人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去被火把照亮。因此,只能是太阳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太阳转。

(8)逻辑谬误八:强加因果

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

例: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中举》)

(9)逻辑谬误九:循环论证

在论证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

例:我骂(你)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既然我的话是不错的,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鲁迅《论辩的魂灵》)

第一节作业:

观察身边的生活,你发现了哪些逻辑谬误?请根据本节所学,分析其逻辑谬误。

第二节课,重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分析生活、文学中的逻辑问题,这里融进《红楼梦》。

【学习活动一】合作探究

任务一 观察身边的生活,你发现了哪些逻辑谬误?请分析其逻辑谬误。(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第一节的作业,将大家搜集的案例分组探讨,前三组源自生活,第四组来自文学。前三组,在引导大家在明确其逻辑问题时,洞悉其本质,提高生活质感。第四组(含《红楼梦》),重在引导大家用审美的眼光,艺术的眼光去探究文学世界里的逻辑。本节所用到的例子,重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网警组(示例):  

     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朋友们转发,让刘明炜联系这个号码15112345678,帮他群发一下,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

有谁认识杨贵兰这个孩子,麻烦告知一声,准考证掉在104路公交车上,放在新西站调度亭自己去拿请转发,日行一善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能找到这位同学,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谢谢!

明天早上八点全体警员上路查电动车走快车道,逆行,为期15天,明天第一天,给家里人通知一声哈!今晚明天后天大后天晚上8点开始全市区抓酒驾、无证无牌,市支队带队电视台跟拍,给家里的亲戚朋友通知一下。

借逻辑之力——不信谣 ,不传谣。

家庭组(示例):

我和妈妈回家,发现哥哥在玩手机。妈妈说:你怎么天天玩手机?哥哥回:不影响学习成绩就行了。

一天,妈妈觉得自己面膜少了。问我:你偷用了我的面膜后,有没有洗脸啊?我说:我没用你的面膜啊。

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不好。此时爸爸叫我去打球。  我说:别烦我,我想静静!爸爸调侃我:啊,想静静?静静是谁呀?哪个班的?

借逻辑之力——创和谐家庭。

校园组(示例):

自习课,数学老师走进来问:我们是做一张卷还是两张卷啊?我们选择了做一张卷。数学老师笑眯眯地说:其实我就准备了一张卷。

一天在校园里,我和好朋友看到一个很高的男生。好朋友感慨道:他打篮球一定很棒!我反问:你怎么知道的?好朋友说:打篮球的个子都很高啊。

选科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选纯文还是纯理好。于是去找好友商量。好友说:选纯文吧,你政治成绩不高。选纯理吧,你物理又差。唉,你好好寻思一下吧。

一天,我在路上帮女同学提一大包书。被执勤老师叫住了,要我们解释。我不明就里问:为什么?老师说:跟女生走那么近干什么?肯定是交往过密,不需要解释一下吗?

借逻辑之力——挖有趣校园。

任务二 在应对网络、家庭、校园问题时,活动一给你哪些启示?思考逻辑在文学中的作用。

艺术组:

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才数岁时,有客人在一只笼子里装了一只獐和一只鹿来问他:“何者是獐,何者为鹿?”王元泽回答:“獐边是鹿,鹿边是獐。”客大奇之。

“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问题:这是《红楼梦》关于王熙凤的两段语言描写,从中划出有逻辑谬误的句子,并分析其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偷换概念,不像外孙女,是嫡亲孙女”,王熙凤这句话,让在场的五个人,听了之后内心都会有反响,会感觉比较舒服。首先,黛玉听了会比较舒服。相对贾府来说,她是外人,所以“步步小心,时时在意”, 第一次见面,就听到王熙凤说自己是贾母的嫡亲的孙女,其实就是把她当贾府里的自己人。黛玉听了心里会很热乎,甚至有点感激。其次,在场的迎春、惜春和探春听了也会很舒服。林黛玉确实长得漂亮,这样标致的人物是贾母的嫡亲的孙女,其实也算是夸到了她们。因为她们就是贾母的“嫡亲的孙女”。第三,在场的贾母会更高兴。贾母是林黛玉的外婆,夸林黛玉漂亮,贾母与有荣焉,毕竟是自己的外孙女。但是,林黛玉孤身来投靠,贾母一方面是高兴,另一方面不免难过。毕竟,看到林黛玉会想起去世的女儿贾敏。同时,也会担心林黛玉在贾府住不惯,或者觉得“生分”。毕竟,林黛玉的身份是亲戚,而且刚刚到贾府里面来。 王熙凤说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拉近了黛玉和贾府的距离,也缓解了贾母的担心。因此,贾母听罢也会很开心。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预设,有什么困难我都能给你解决,此处暗含的预设,王熙凤是贾府的当权人,才能说了算。)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正值他今儿输了钱,迁怒于人。便连忙赶过来,拉了李嬷嬷,笑道:“好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言外之意,李嬷嬷你是知道规矩的,这就是立人设(预设),叫老太太生气,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果关系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转移换题,偷换论题)一面说,一面拉着走,又叫:“丰儿,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再次转移话题,赶紧把人带走。)”

以上两处语言上的逻辑,充分塑造出了王熙凤八面玲珑的人物形象。可在此处引导学生在课本、试题中找一下逻辑。比如《套中人》《小二黑结婚》等。也可继续在《红楼梦》中探寻王熙凤和其他人物。比如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此处的“呆雁”也是偷换概念,写出了黛玉捻酸的心理

第三节课 用逻辑解决文学写作的中的问题。        

【学习活动二】修改写作中的逻辑谬误

原题再现

23.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东京奥运会早已落下帷幕,但这样一组图片又引发我们的记忆和感奋——

图片

东京奥运会期间,央视奥运转播频频插播类似的电视广告,一句“蓄过的力,是此刻的光”的广告语,深得网友点赞:应时应景,令人有感,给力……

读过以上材料,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或者生发出怎样的联想?请选择最适合自己表达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任务一 :判断下列题目是否合适,为什么?

弘扬榜样精神

正能量是时代所需

营养广告,滋养身心

铁肩挑重担,吾辈当自强

乘时代之帆,扬奥运精神

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

任务二:指出下列论证段的逻辑谬误

拼搏蓄力,是团队铸就辉煌的基础。

平凡铸就伟大,奋斗成就辉煌。个人是团队及社会发展的重点,团队及社会成就是个人成果的展现。中国女排以惊人的实力在世界上功成名就,11连胜更是成为奇迹。团队的成就背后是在台下刻苦训练的结果,台下刻苦训练,台上出奇迹,女排精神将作为每个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着我们的发展。

任务三:与同桌对换作文,互相修改,使其更合逻辑。 
逻辑
精品教学设计(四)
理性的精神:掌握基本逻辑知识与方法

——《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逻辑的基本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推理的基本形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 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理性精神的内涵。
第一课时: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什么叫逻辑?
清晨,村长发现村口有一男一女围着一堆西瓜在争吵。男的说:“这瓜是你从我的地里偷出来的。”妇女说:“你诬赖好人,瓜是我从自家地里摘下来的。”村长经过仔细观察后对妇女说:“你把这瓜按成熟的和未成熟的分成两堆,数数各堆有多少。” 妇女有一丝慌乱,但也只好照办,分好后说:“成熟的 12 个,未成熟的 10 个。”村长冷冷一笑,指着妇女说:“你就是偷瓜的贼!”妇女无言地低下了头。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女人的所作所为存在怎样的漏洞?村长是如何判断谁是偷瓜贼的?
【明确】村长看出这堆瓜有生有熟,可是大家知道,瓜农是不会把自家的生瓜摘下来的。因此,村长推断出女人摘的是别人家的瓜,是偷瓜的贼。
(二)任务一: 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定律
1.概念
① 概念是什么?
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点或本质来反映某个或某类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对象的特点或本质反映在概念中,就构成了概念的内涵;而被概念所反映的一个个、一类类对象,就成为概念的外延。所以,任何一个概念都包含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如:
奇数:不能被2所整除的整数。如+1、-1、+3、-3……
偶数:能被2所整除的整数。如0、+2、-2、+4、-4……
在汉语中,不同的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意思),如:“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第一句中的“一个”“孤”“独自”都是讲同一个概念——独个。
第二句中的“关门”“闭户”“掩柴扉”都是一个概念——关门。
第三句中的“半夜”“三更”“子时分”都是一个概念——半夜。
第四句中的“杜鹃”“谢豹”“子规啼”都是一个概念——杜鹃。
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意思),如:
小赵在地摊上看到一本讲(讲述)逻辑的通俗读物,他高兴得连话都讲(说)不出来,急忙同摊主讲(商量)价钱。摊主说:“这本书从封面讲(就某方面而论),是旧了点,但所讲(论述)的内容很精彩。价钱少不了!”小赵说:“什么表面旧了点,是你不讲(讲究)卫生,弄脏了,还能要什么高价?”
② 给概念下定义时要揭示内涵
被定义的概念=种差(揭示内涵或本质的限定语)+临近的属概念。例:人是能思维的、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
作诠释: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即可。如: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③ 给概念分类别时要区分外延。不同的概念,其外延是不同的。
如:新到的书刊很多,有理论书、科技书、各种期刊、外文书刊、画报和画册等等,它们分门别类地陈列在阅览室的书架上。(划分标准不统一,导致界限不清,层次不明,交叉重叠)
2.判断
① 判读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一般陈述句才表示判断。如:
红豆生南国,(陈述句,表判断:红豆是生长在中国的南方的。
春来发几枝?(疑问句,不是判断,只表示了疑问,没有作肯定或否定的陈述)
愿君多采撷,(祈使句,不是判断,只表达某种愿望或请求)
此物最相思!(感叹句,不是判断,只表达一种赞叹情感
3.逻辑的三条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另外还有“充足理由律”)
(1)同一律
苏轼的《艾子杂说》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营丘人,脑子很不开窍,偏偏又多事,喜欢问别人问题。有一天,他问艾子:“拉大车的骆驼脖子上,总是挂个铃铛,这是怎么回事?”
艾子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庞然大物,而且经常在夜里赶路,怕狭路相逢,难以避让,所以挂个铃铛,听到铃声对方可做让路准备。”
营丘人点了点头,转而又问:“高塔之上也挂铃铛,也是为了夜里行路相互避让吗?
艾子说:“你怎么这么不通事理?许多鸟雀喜欢在高处筑巢,把鸟粪拉得到处都是,所以在高塔上挂个铃铛,是为了借助风力吹响铃铛,赶跑鸟雀,这与骆驼上挂铃铛怎么是一回事呢?”
营丘人挠了挠脑瓜子,转而又问:“老鹰和鹞子的尾巴上也挂个小铃铛,哪有鸟雀到老鹰和鹞子尾巴上筑巢的呢?”
艾子十分无奈地笑道:“你这个人真奇怪,老鹰和和鹞子捕捉小动物,如果不小心飞到树林里,脚被树枝绊住,只要拍拍翅膀,铃声一响,主人就可以循声找过去,这与高塔挂铃铛防止鸟雀筑巢怎么是一回事呢?”
营丘人还是不明白,还要继续问下去:“以前我看过大出丧,前面的挽郎摇着铃,嘴里唱着歌。原来是为了脚被树枝绊住时,便于他人寻找是吗?”
艾子再也忍不住了,恼怒地说:“那是给死人开路的。因为死人活着的时候喜欢和别人瞎争,所以死了之后人们摇铃,是让他开心。”
【分析】铃铛有很多种,不同的铃铛有不同的作用,这是铃铛的外延。从判断的角度来看,挂在骆驼脖子的铃铛是用来提醒路人的,而塔上的铃铛是用来吓散鸟雀的,我们感觉营丘人胡搅蛮缠,就是因为他把前后两个概念和判断混为一谈。叫混淆概念,或叫偷换概念。
同一律指一个词语表达什么概念(意思),就必须表达同一个概念,不能时而表达这个意思,时而表达那个意思。违反同一律的叫“偷换概念”“歪曲观点”“偷换论题”。
【例1】古希腊智者欧谛德谟面对一些人批评他说谎时的诡辩,他回答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能说谎,既然没有人能说谎,那么我说的也不是说谎。”
【分析】混淆两个“不存在的东西”概念的内涵。第一个是指所说的与现实不相符的,也叫说谎。第二个是指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
【例2】老王来到一家钥匙修配店,说:“配两把。”
店主说:“好,明天可取。现在太忙!”
老王指着站时贴着的“立等可取”说,不是“立等可取”吗?
店主说:“对啊,你站着等能明天可取走,不就是立等可取吗?”
【分析】对“立等”的意思,老五理解(原意)是“马上可以取,但店主偷换概念为“站着等”,这显然是故意刁难顾客的。
(2)矛盾律
先看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过问他:“那你用什么容器来装这种溶液呢?”年轻人哑口无言。
【分析】为什么年轻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因为他的想法自相矛盾,违反了逻辑中的矛盾律,即自相矛盾,换句话说,我们的言论不能既肯定它,同时又否定它。
【例1】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
【分析】前面说了“向来没有人上去过”,后面说“上去的人”就说明还是有人上去过,与前一句自相矛盾。
【例2】小宝宝睡在妈妈的身边,妈妈轻轻地拍着为他催眠,小宝宝忽然说:“妈妈,不用拍,我已经睡着了。”
【分析】言行自相矛盾。
【例3】1919年英国数学家罗素讲了一个趣事:有一个理发师,他规定,自己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请问:这个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罗素悖论)
【分析】如果他刮了,就违背了“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如果他不刮,那么按规定他又要刮。
(3)排中律
鲁迅写过一篇小杂文叫《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分析】谎话自己不愿说,真话人家不爱听,真尴尬!为什么会这样?从逻辑上讲,就是违反了排中律。
排中律:两个对立的矛盾不能同时是假的,换句话说,对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必须有一个是对的,有一个是错的,不能同时是错的。即“要么A对,要么A错,不存在第三种情况”。
违反的叫“模棱两可”,“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就犯了模棱两可、没有明确态度的逻辑错误。
【例1】某地在该不该修水库问题上有两种意见,水利局长说:“认为该修的意见不现实,我不同意;认为不该修的意见脱离实际,我也不同意。”
【分析】“该修水库”和“不该修水库”是两个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可同时否定,水利局长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例2】①说世上有鬼,我同意;说世上无鬼,我也同意:毕竟我没见过鬼。
②说世上有鬼,这是迷信,我不同意;但要就此断定世上无鬼,我也不同意。
【分析】对“世上有鬼”和“世上无鬼”这两个矛盾关系判断,①同时肯定,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②同时否定,态度不明确,违反排中律。
【例3】有时可以采用故意违反排中律的艺术手法,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
元朝姚燧《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实为难。”
【分析】丈夫出征,天气严寒,妻子给不给丈夫寄征衣,内心陷入“两不可”的矛盾之中,细节很真实,感情很细腻。
(4)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根据前面三条基本规律得来的,它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如果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就会产生强加因果、不当预设、不当类比等逻辑错误。
【例1】蝙蝠属于鸟类,因为蝙蝠有翅膀,而有翅膀的都属于鸟类。
【分析】这个推论,大前提“有翅膀的都属于鸟类”是假判断,犯有不当预设的错误。
【例2】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可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分析】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师骑自行车的理由之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不会做出好事来”,这是不当预设(虚假理由)。理由之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理由虽真实,但不充分,也与推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强加因果关系。
【例3】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
【分析】违反充足理由律。推断他“注定此生不凡”的理由是“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强加了因果关系,推不出来。
(三)任务二:分析课本中的句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分析】“鲁迅的作品”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后一个“作品”是具体指“这一作品”,两者的外延不同,不是一回事,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分析】惠子的“汝安知鱼乐”中的“安”的意思是“怎么”,而庄子把它解成了“哪里”,把两个词的内涵换了,诡辩中的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3.“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分析】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服务员饭菜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移成自己没被烫,偷换话题,违反了同一律。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分析】修理员说的这两句话自相矛盾。第一句,顾客让修理员来修门铃,表明门铃有故障;修理员答应了顾客,说明他也认定门铃有故障。第二句,修理员按了三次门铃后仍没人来开门就走了,说明他同时认定门铃没有故障。两个互相矛盾的“想法”同时存在时,便会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违反了矛盾律。
5.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分析】众所周知,拿破仑中年病故于圣赫勒拿岛,享年52岁。耍戏法的人说“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显然是一句假话。一个人只有一个头骨,不可能有“中年的头骨”和“小时候的头骨”之分。耍戏法的人既肯定“拿破仑早年夭折”,又主张“拿破仑并非早年夭折”, 言语与事实矛盾,违反了矛盾律。
6.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分析】《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之间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两者必有一真一假,不能都否定为假。都否定,就违反了排中律。
7.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分析】物体的薄与厚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状态;白色与黑色之间,还有灰色等其他颜色存在。在忽略中间状态(第三种可能)的情形下,只在呈现出的两个极端之间(二者并非对立、矛盾)做判断或选择,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8.《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分析】鲁四老爷的这句话有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活动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这两件事,只是时间上接近,并无因果关系。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因果事件,这就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9.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分析】说这句话的人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个错误属于不当预设,违反了理由充足律。
第二课时: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什么叫推理?先看一个小题: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想是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 )
1.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2.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分析】选1,因为表达不忍离去,最后要落在“合”上。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任何一个推理都包含已知判断、新的判断和一定的推理形式。作为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叫结论。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理由与推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型。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形式: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二)任务一:了解常见逻辑推理的形式
一、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没有超出前提,因而又被称作“必然性推理”。也就是说,按照演绎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一定为真。根据它所运用到的思维方式,又可分为三段论推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推理、排除法推理和二难推理等。
1.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含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的论证。最为人所熟悉的典型例子是:
凡人都会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结论)
三段论推理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推理形式,其基本规则是:(1)只能有三个概念;(2)每个概念分别在两个判断中出现;(3)大前提是一般性的结论,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
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中,人们常常把“三段论”中的某些部分(或是大前提,或是小前提,或是结论)省去不说。如:
①你是中文系的学生,你应当学好中国文学史。(省略了大前提“凡是中文系的学生都应该学好中国文学史”)
②我是学生,所以我应该遵守校规。(省略大前提“学生应该遵守校规”)
③企业都要为社会创造社会价值,民营企业也不例外。(省略了小前提“民营企业也是企业”)
④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省略小前提“语言是一种事物”)
⑤所有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也是人嘛。(省略了结论 “你也免不了犯错误”)
⑥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人也攻不破的。(省略结论“我们的事业是任何人也攻不破的”)
【注意】三段论的规则。正确运用“三段论”,还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三段论的规则:
规则一:一个三段论中相同概念意思相同。(同一律)
【例1】中国人是有志气的,他是中国人,所以,他是有志气的。
【分析】两个“中国人”不是同一个概念:前一个是集合概念,后一个是具体概念。构成集合体“中国人”的个别对象“他”,不必然具有集合体“中国人”的性质,所以不能推出“他是有志气的”。
规则二:一个三段论中相同概念要代表全部(叫“周延”)
【例2】凡金属都是导电的,水是导电的,所以,水是金属。
【分析】两个前提中的“导电的”这个概念,不能包括全部的对象。即大前提中的“导电的”指“凡金属”,小提前中的指“水”,而“金属”与“水”都只是有这个特点,却不能彼此代替。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推理
有了这个条件,就一定可以推出结果。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只要……就……”
推出结果得有一个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成立。表达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
【例】《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分析】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的这一则推理就是典型的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推理,推理过程如下:
只有杂种水稻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现在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第二代,推出它本身是杂种水稻第一代。
【教材例子1】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分析】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这个狗门进。
3.排除法推理
排除法,又叫淘汰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即提出一个论题之后,先假设它可能存在多种情形,然后通过分析,将假定的各种可能都加以排除,也就是说把论题以外的其他各种可能都一一淘汰掉,只剩下一种可能,那么我们要证明的论题就是正确的了。
【例】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个食客叫冯媛。一次,孟尝君请冯媛到薛地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媛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媛赶着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冯媛回来后见孟尝君。孟尝君问他:“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冯媛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媛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分析】【大前提】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或者买珍宝、牛马、美人,或者买仁义。【小前提】孟尝君家不需要买珍宝、狗马、美人。【结论】所以,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买仁义
【教材例子2】《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分析】这段话中“有人”所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即石兽存在的地方只有三种可能——原地、上游、下游,如果人们在原地和下游都找不到石兽,那么石兽只能在上游了。
4.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在说理中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推理”,是因为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逼使对方在两种情况下做出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情况,都令人难以接受,这就使对方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例】《皇帝的新装》中,上从皇帝、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陷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中: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要么宣称自己看得见,但又违背了事实,是一种说谎的行为。
【例】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此君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
【分析】如果学生胜诉,那么按照协议约定,他必须付清余下一半学费;如果学生败诉,那么按照法庭判决,他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
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他都应当支付一半学费。
【教材例子3】《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分析】若去劝解,黛玉会烦恼郁结于心而致疾;若不去劝解,黛玉会过于伤感而致疾。无论去劝解还是不去劝解,黛玉都会致疾。
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超出前提,又被称作或然性推理。
【例】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例】当宋高宗与秦桧一心求和,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劳苦大众记住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你,那庄严的宋岳忠武王庙便是最好的见证。当受到权臣的排挤、唐宪宗的贬谪,潮州人民记住了你“八月为民兴四利”的福祉,留下了“一片江山尽姓韩”的佳话。……可见,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着英雄情结的民族。
【分析】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S1是P→S2是P(……Sn是P)→所有s是P。
归纳推理是抓住个性,推知共性。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归纳”是指不完全归纳。
【教材例子4】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
【分析】“物以希为贵”是结论,鲁迅由“北京的白菜到了浙江因稀缺而珍贵”“福建的芦荟到北京了因稀缺而珍贵”而推理出结论——“物以希为贵”。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要注意区分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是两者的理相似,但两个对象之间并不能变成比喻句,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并不像邹忌,只是齐王与宫妇、大臣、四境之内的关系和邹忌与妻、妾、客相似。而比喻论证是两个对象相似,可变成比喻句。
【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分析】类比推理。
【例】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分析】类比论证,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因为薪助火势;以地事秦,地不尽,侵不止,因为地助秦强(贪)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演义》)
【分析】比喻论证。只有修辞效果,表达(刘备)自己得到诸葛亮如鱼得到水,凸显君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分析】类比推理。治理大国的理如同烹制佳肴的理:做菜不能随意翻动,要掌握好火候,尊重烹饪的规律;同样,治国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要了解国情,体察民意,尊重规律,科学施政。
【教材例子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类比推理。
第三课时: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恰当地运用逻辑方法,有效地使用外显的或隐藏的所有论据来进行论证;在必要时采用间接论证与直接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式;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在质疑论点与进一步论证中使论证更严密:这些都是合理的论证方法。
(二)任务一:关注论证隐含的前提条件
在直接论证中,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出现部分前提的省略,这些省略的前提却又多隐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个,只有深入追问才会发现其他隐含前提。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
【教材例子】《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的这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分析】这段话呈现出了一个论点(牵走马的人是狗熟悉的)、两个论据(狗没有吠,草料棚里的人没有惊醒),隐含了我们都会认可的两个重要前提——狗会冲着陌生人叫,狗叫会惊醒附近的人。只有将这两个隐含前提补充出来,福尔摩斯的观点才能成立。即:如果不熟悉的人牵走马,狗会吠叫;如果狗吠叫,人会被惊醒。如果这两个隐含条件有一个不成立,那么福尔摩斯的论点就值得怀疑。
【例】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那些倡导变法的古人无不怀揣理想,要建设一个乌托邦般的世界,但他们都忽略了时代的局限性与低下的生产力。“禾下乘凉”是袁隆平毕生的梦想,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共同的富强梦。而袁隆平以求真務实的精神,不断前行,最终用一粒种子造福全人类。
【分析】这段文字里就含有两个隐含前提:吴起变法等改革运动忽略时代局限性和低下生产力就是脱离现实的表现,而脱离现实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只有把这两个隐含前提揭示出来,结论“只有将理想与现实结合,才能成功改造世界”才站得住脚跟。
(三)任务二:学会间接论证
首先要辨析一下论证和推理这两个概念。推理和论证有相通之处。推理是由前提得出结论,论证是为了证明观点而提出论据。因此,推理的前提就是论证的论据,推理的具体过程就是论证过程,推理的最终结论就是论证的论点。间接论证的作用,是在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能更有说服力的时候,更有效地进行论证。这里主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这三种间接论证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实际上是利用逻辑的排中律展开论证,互相矛盾的判断中必有一真,必真的判断就是结论。前文所提到的《河中石兽》的例子就是用排除法来推理,得出“石兽在上游”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用排除法进行论证和推理,有时也是有隐含前提的,比如《河中石兽》隐含了“河只能分为上游、下游和原地”这一逻辑前提。
用排除法进行论证时要将一切可能做出的错误判断一一排除,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达不到严密的效果。
【例】《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段话: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分析】这段话采用了排除法来进行论证——排除了人因私交、名誉或好恶的因素而产生怜悯之心的可能,得出人皆有恻隐之心的结论。不过,虽然采用了排除法,但排除前三个判断的理据并不可靠,也没有充分排除其他所有可能性,不符合排中律,其论证并不严密。
2.反证法
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我们常常会用到“如果……”,即先假设一个与论点相反的判断,由此得出与事实相矛盾的推论后,可以推翻假设的判断,证实原论点。
如《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分析】为什么王戎会判断出李子是苦李?如果用反证法,王戎的论证过程可能会是这样的:如果“此非苦李”,而是甜李,那这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就会有很多人摘李子吃,那么这棵树上的李子应该会很少。但事实是“树在道边而多子”,可见推论与事实不符,所以“此非苦李”的假设也就不成立了。由此可知,“此必苦李”。
3.归谬法
归谬法与反证法恰好相反。归谬法的论证过程是:为了证明某个判断为假,先假设该判断为真,由此推论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原判断为假。因此,归谬法常用于驳论。
【例】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大多来自古代社会,山水草木、日月风雨且不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了,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
【分析】这段话首先以“果真如此”句假设“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都不能使用”这一前提,由此推论出:就连“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古代格言都不能说了,那我们只能做半个哑巴了。事实上,我们不仅不能做哑巴,我们的语言表达还需要这些古代格言。因此推论与事实出现矛盾。由此得出结论:封建时代的一些士大夫语言我们还是要使用的。
【例】《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讨论“人的追求”与“生死”之间的关系的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分析】孟子在这里使用的就是归谬法。首先,“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这两句假设人没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那么可以推论出:“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也就是说,人会不择手段地求生避祸。那么,人们应该都是苟且偷生的。但现实情况是,有人即使有办法求生避祸却也不这么做。因此一开始假设的判断就是谬误的。正确的观点应是:人一定有比生存更高的需求,也有比死亡更厌弃的事物。即:人一定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
(四)任务三: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在议论文写作中,比较常用的论证模式是“例子+观点”,但这种模式也容易导致议论片面化、绝对化等问题。此时,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虚拟论敌”,就像“左右手互搏”一样,对自己的论点提出反例,或对论据提出质疑,或指出论证过程中不严谨的地方。面对这些反驳,我们就有了进一步论证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对论点进行更深刻的分析阐释,对观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使论证显得更严密、更完善。
如课文中“兼听则明”的例子,展示的就是通过自我辩驳完善论证框架的具体过程:主动引入“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反例,就能通过分析,指出“听”不能代替“断”。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兼听则明”的观点是在听者善断的前提下提出的,因此“兼听”的基础是善于独立思考,“兼听”后能为我所用。
【例】论证“勇敢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他采用了文天祥、邱少云、司马迁、诺贝尔等事实论据来证明:为了国家不畏牺牲的勇敢,不阿权贵秉笔直书的勇敢,不惧危险投身于热爱的事业的勇敢,都是十分优秀的品质。但这些论据体现出的勇敢并未涵盖勇敢的所有内涵,他完全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虚拟论敌”,完善自己的论证。如:
勇敢应区别于鲁莽和冲动,如抢劫银行、马路飙车等挑战法律红线的行为,都只是愚昧、残暴的假“勇敢”……事实上,真正勇敢的人也并非时刻锐意进取,有时也是甘于暂时隐忍,厚积薄发的……勇敢并非不知畏惧,勇敢是人面对恐惧时的一种崇高的姿态。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六出祁山,最后身死五丈原;文天祥“一片丹心照汗青”,为心中大义直面威胁,向死而行。他们是内心最坚定、最勇敢的人。这样的勇敢,才是值得尊敬的品质。
逻辑
精品课件合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逻辑
精品练习合集

一、选择题

1.与例句推理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A.只有杂种水稻二代才会出现分离,某种水稻后代发生分离,所以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二代。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送来”就是“抛给”,即经济或文化侵略;鸦片、废枪炮、香粉等是“送来”的,所以是侵略。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某地工商管理部门对商户的纳税情况总结如下:

①该地所有人员都缴纳营业税了。

②该地的卖鱼的商户缴纳营业税了。

③张三是最早缴纳营业税的人。

④该地有人没有缴纳营业税。

经过详细考察,发现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相关逻辑知识,分析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述条件必然推出(   

A.该地卖鱼的商户缴纳营业税了。

B.该地有人没有缴纳营业税。

C.该地所有人都缴纳营业税了。

D.该地没有一个人缴纳营业税。

3.下列各句中,合乎逻辑、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

B.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因为现在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C.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D.对于成年人来说,阅读是工作之余忙里偷闲的消遣,而对于学生们来说,阅读则是他们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乃至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情景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                                。”

(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在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阻隔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倍增“                                ”的感叹。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准确把握重点、关键、支撑、目标等工作着力点,才能做到整体谋划、全面推动、取得实效。

在选题策划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要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的主体地位。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无数波澜壮阔的伟大奇迹,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广大读者迫切希望能够读到更多深刻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文学作品。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强调聚焦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文学出版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通过优化选题结构、规划选题重点,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在选题计划中的占比和分量。同时,倡导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与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相互促进,目的在于以选题内容的丰富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长期以来,文学出版一直存在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大行其道,脱离现实、无病呻吟的作品比比皆是,反之,称得上“高峰”的精品却如凤毛麟角。如何提升文学出版的品质,如何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成为长期困扰出版界的一个难题。为人民奉献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对文学出版来说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对那些可出可不出的作品坚决不出,杜绝无效产出;对那些只有市场效益而内容有害的作品坚决不出,决不能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而对那些基础好的作品,则要本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作者一道精心打磨,久久为功,将“璞玉浑金”铸造成为文学精品。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的支撑点,是实现全媒体条件下的文学创作与多介质传播的深度融合。文学出版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推动出版流程重塑再造、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转型升级,不同媒介通过内容、渠道、平台、终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学精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可以促成文学IP运营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读者多样化文化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媒介和新商业模式,为作家与公众搭建起思想与艺术互通的平台,聚合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最大程度地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容资源优势,传播知识、引领精神、启迪审美。

文学出版属于大众出版,其商业属性相对来说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但是,如果一味重市场需求、轻价值引领,重故事情节、轻文化底蕴,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则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文学出版要倡导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把效益提升作为目标,则意味着文学出版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学精品必然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而且具有长远性。同时,这些作品的多介质传播所衍生出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将进一步促成效益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路英勇《紧紧抓住推出“文学精品”这个关键》)

材料二:

优质原创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恰犹如科技创新一样,需要时间与精力的大投入,如果将这些量化为经济计量也同样是一次大投入。但这种投入无疑是值得的。它一方面为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精品,同时也是在为文化企业提供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且降低了在复制、生产、传播和衍生开发等后续价值延伸增值过程中的成本,这种产业链越长,优质原创文学作品无形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就越充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越强。

尽管理论上如此,但由于当下种种复杂的因素,一些优质原创力在一定时间内未必完全能够释放出它本该产生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及经济效益等现象也并不鲜见。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美成在久。相关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一定要保有足够的耐心,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与业绩观,充分尊重艺术生产规律。坚持以强原创为基石。一方面,在各种资源配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应旗帜鲜明地围绕着原创力坚持党和国家的标准与尺度,大力扶持、表彰和奖掖原创,尤其是现实题材的文学原创,在全社会倡导与培养尊重原创、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等多种手段,抑制低端重复出版现象,比如明确规定中外文学名著单位的专业出版资质与门槛,对校勘者、译者和责任编辑等相关人员的相关资质与能力进行基本审核等。

(摘编自潘凯雄《强原创:文学创作与文学出版永恒的主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准确把握重点、支撑等工作着力点,才能在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时做到整体谋划、全面推动、取得实效。

B.文学出版一直存在着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出版界需要提升文学出版的品质,为人民奉献真正的文学精品。

C.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要把效益提升作为目标,文学出版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社会效益。

D.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创作和传播优质原创文学作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来说都是值得的。

6.根据材料丙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选题策划上,为了丰富选题内容,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应使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与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地位相当。

B.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文学IP经营的经济效益能实现最大化,如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等。

C.文学出版如果一味重视市场需求和故事情节,忽视社会效益,就有可能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

D.因为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所以一些优质原创文学在一定时间内未必完全能够释放出它本该产生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及经济效益。

7.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美成在久”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曹禺从1930年起几经揣摩构思,又用半年的时间全心写作,终于在1933年完成了《雷雨》。

B.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子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

C.1942年在重庆,仅用时十天,郭沫若就完成了五幕历史话剧《屈原》的创作。

D.从1975年开始构思、准备,直到1988年5月,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8.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称得上文学精品?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9.请从作家、出版企业和出版管理部门的角度,谈谈如何推动文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据霍金教授称,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甚至可能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说道,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如果不对智能机器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享受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其可能引致的风险。例如,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说,一旦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设定行事。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摘编自叶怡萱《霍金称人工智能可能在100年之内取代人类》)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缚,由此人类将得到彻底的全面解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卡普认为人类的各种技术发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此可以说,任何技术从其根源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减轻人体器官在劳动中的艰辛程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习以为常,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仅仅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而且还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如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代人的体力劳动,那么智能机器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依仗体力和智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出现后,人类将会彻底被取代,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并非易事。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就自然表现出不安和担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由此可以摆脱劳动对人类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的梦想。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了震恐效应。可以说,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存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主要在于人们担心人类智能不如人工智能时人工智能会超出人的控制,人类无法再驾驭和支配人工智能。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具备真正的“智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目前的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我们并未感到失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体能”早就替代并超越了人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了。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将再度经历的认知提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人和智能机器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人工体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肖峰《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霍金和埃隆·马斯克认为应该严加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B.当智能机器彻底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后,人类将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C.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

D.材料三认为后期人们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如今对待人工体能技术—样理性和冷静,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

1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和恩斯特·卡普的观点告诉我们,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本质上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

B.人工智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有更多闲暇享受生活和全面发展。

C.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带来失业或转型问题,但从长期看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须工作,共享社会财富。

D.人工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在具体的研究和使用中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

12.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人类在自然面前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于是通过创造工具来提升自己对自然的控制能力。”

B.“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凝聚和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形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来威胁人类。”

C.“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且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来分配劳动成果。”

D.“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挑战了人类劳动的神圣地位,还不如说解放了人类劳动,并推动人类劳动向真正的自由复归。”

13.材料二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严密性的?请简要说明。

1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应从哪些方面化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被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B.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C.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D.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是我国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

B.《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

C.处士指那些本来有很高的才能,但因为官场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D.禹,后人称其为夏禹、大禹,是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传说其治理过洪水。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处在大道败坏的年代与社会中,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B.孟子将杨、墨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9.上文中,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平陵寓居再逢寒食

朱湾

几回江上泣途穷,每遇良辰叹转蓬。

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

莫听黄鸟愁啼处,自有花开久客中。

贫病固应无挠事,但将怀抱醉春风。

【注】①朱湾:生卒年均不详,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征辟。②火燧: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③灰心:《庄子·齐物论》有“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之语。故人:古人,此指介子推。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标题不难看出,诗人在外漂泊已久,这是他在平陵寓所度过的第二个寒食节。

B.首联用词巧妙,“几回”“每遇”“泣”“叹”数词,写尽久旅的沧桑与凄苦。

C.颈联写诗人告诫自己关注客居之地鸟语花香的春日美景,表明其心境开始转变。

D.尾联直抒胸臆,困顿之中本不应再让忧烦萦心,只需放开胸怀陶醉于春风之中。

21.颔联“灰心”一词巧妙而隽永,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5月29日早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被发现的行踪,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这几日,杭州被3只豹子弄得_______________,全网都在围观“金钱豹去哪儿了”的荒诞剧,终于有了落幕的可能。

回溯事件经过,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处置机制和应对方案,让人_______________——从5月1日茶农偶遇豹子并拍照,到5月7日工作人员否认“有动物逃逸”,到5月8日杭州富阳区政府发布公告证实“金钱豹外逃”、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道歉、联合调查组入驻、园区相关负责人被控制……这场_______________下的先“丢豹”后“瞒豹”事件,让全国网友震惊。

此前,上海、常州、厦门、广州等多地动物园曾发生过动物出逃事件,部分责任人不仅在安全环节上“萚链子、出岔子”,出事后还连忙“捂盖子”,置公众人身安全、公共秩序混乱于不顾。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相关的法规、处罚不明确,没有把动物园的安全责任关进“笼子”里。

          ),比如“猛兽出逃”如何启动应急预案、有没有专业的搜救方案、如何追责等,公众都期待有一套更为明确的法规和办法把动物园安全管理的“笼子”关牢。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责令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关闭园区,梳理安全隐患。期待第三只豹子安全回园,但愿这次事件只是_______________。同时,公众也期待着更多真相以及处理结果。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满城风雨  匪夷所思  众目睽睽  虚惊一场

B.风言风语  闻所未闻  众目睽睽  黄粱一梦

C.风言风语  匪夷所思  大庭广众  黄粱一梦

D.满城风雨  闻所未闻  大庭广众  虚惊一场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被发现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第三只金钱豹的行踪,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

B.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的行踪被发现,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

C.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的行踪被发现,目前仍在继续搜寻中。

D.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出逃的第三只金钱豹发现了行踪,目前搜寻仍在继续中。

2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金钱豹出逃”事件给了我们极大的教训

B.我们应该汲取“金钱豹出逃”事件中的教训

C.如何从这次“金钱豹出逃”事件中汲取教训

D.这次“金钱豹出逃”事件有了哪些教训

七、语言表达

25.分析下列句子中是否潜藏着逻辑错误。

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

八、填空题


参考答案:

1.B

2.B

3.D

4.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5.C    6.B    7.C    8.①文学精品应是那些能够深刻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作品。②文学精品应是那些具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③文学精品应是那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④文学精品应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优质原创作品。    9.①从作家角度来说,作家应积极聚焦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强化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优质原创作品的创作。②从出版企业的角度来说,出版企业应提高作品鉴赏能力,对那些可出可不出和只有市场效益而内容有害的作品坚决不出,对那些基础好的作品则要本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作者一道精心打磨,久久为功,努力为人民奉献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还要针对读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媒体和新商业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容资源优势,传播知识、引领精神、启迪审美。③从出版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出版管理部门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和业绩观,在资源配置、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表彰和奖掖原创,在全社会倡导与培养尊重原创、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还要通过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等多种手段,抑制低端重复出版现象。

10.B    11.C    12.D    13.结构方面: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表达方面:①使用“既然”“再有”“但是”等衔接语,使结构浑然一体;②使用“一部分人”“从长期来看”“可能”等限定语,使论证语言严密。    14.①个人应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应对失业或转型问题;②人类未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③以人类对人工体能的态度类比,人类对人工智能会日趋理性和冷静;④人和智能机器新的分工,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避免失控。

15.C    16.B    17.D    18.(1)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灭掉了五十个国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之地,天下百姓都非常高兴。

(2)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但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    19.孟子阐述了推行仁政的紧迫性。

20.C    21.①“灰心”一词与“火燧”对仗,既照应了钻燧改火时的灰烬,又暗用《庄子》“槁木死灰”之典,构思非常巧妙;②“灰心”即悟道之心,不为外界所动,枯寂如死灰。诗人言“灰心还与故人同”,是说自己如古人介子推一样,淡然于名利权位,语意深刻隽永。

22.A    23.B    24.C

25.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