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发球“击球点”偏高,不敢等球的根本原因

 冬不拉拉 2023-11-07
图片

     乒乓发球时只要是击球点偏高,就很难把弧线发低,击球点偏高不但弧线压不住,合力也不可能充分,所以发球环节,要敢于等球到与网齐高再出手(上下旋击球点会微调),理论很很简单,但是练起来还是颇费周折,通过最近训练和学习,发现击球点偏高根本原因就是:引拍环节少了一拍节奏,而无法自主调节引拍时长所导致。

      换个角度去考虑,发球其实就是一个“球”和“拍”在“击球点”相遇问题,再通俗点,就是球的运行时长要和引拍时长一致,为什么说引拍通常会少一拍呢,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乒乓球从抛起到落下,时长影响因素无非就是抛球高低,球离手后无法去左右,而引拍到击球时长却是可以主动掌握的,然后我们再回到相遇问题,击球点偏高原因无非就是引拍击球时长少于球抛起落下时长。

      解决思路:原因找到就简单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根据抛球高低,相应延长引拍击球时长,我个人感觉是:引拍蓄力后不可能停顿过久,就像拉弓射箭一样,拉满弓后不发射必须需要有力量支撑,会很容易让手变紧,所以说要在引拍前做文章,说白了就是不要抛球同时就引拍,完全可以根据自我习惯,加上一拍节奏延长时值,或停顿或微微晃动手腕,能帮助自己放松即可。

     日常练习:可以不用上台,带着合理击球点感觉,徒手调试抛球时长、引拍击球时长两者之间比例关系,调试好以后再上台实操,需要注意的是抛球一定不能忽高忽低,要保证每次抛球高度基本一致,否则击球点不可能稳定,熟练之后可以建立高低不同两种抛球方式作为变化手段。

     发球绝对是一个慢工出细活得环节,必须要沉下心来精雕细琢,以上纯属我个人练球小体会,对否,望大家指正批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