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宁市的辖区调整,山东省的第6大城市,为何有11个区县?

 蔓萝花 2023-11-08 发布于安徽

  济宁市是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山东省的重要区域城市和工业城市。济宁市常住人口800多万人,合计下辖了11个区县。那么,济宁市11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济宁市是山东省的第6大城市,也是山东省的重要区域性城市和工业城市。2022年,济宁市粮食总产量 489.7 万吨,大豆产量 14.0 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773.4 万吨,瓜果类产量 95.1 万吨,油料产量 14.4 万吨。棉花产量2.6 万吨,园林水果产量 39.1 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 47.4 万吨,牛奶产量 18.0 万吨,禽蛋产量38.3 万吨,水产品产量 29.2 万吨。

  2022年,济宁市常住人口820多万人,户籍人口880多万人。2022年,济宁市GDP总量5300多亿,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目前,济宁市下辖了2个区、2个县级市、7个县,分别是:任城区、兖州区、曲阜县级市、邹城县级市、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那么,济宁市11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湖广行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等等。当时,山东各地隶属于中书行省管理。在元朝统治的后期,出于阻击红巾军北上的需要,元朝组建了山东行省。1368年,明朝组建以后,进一步调整元朝时期的区划格局。我国很多省份的基本框架,就是明朝统治时期基本形成的,例如河南省、山东省、江西省等等。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进一步细化了各个省,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山东省形成了10个府、3个直隶州的区划格局,分别是:济南府、兖州府、东昌府、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武定府、沂州府、泰安府、曹州府、临清州、济宁州、胶州。


  清朝统治时期,济宁下辖的各个县,基本上隶属于兖州府、济宁州管理。兖州府下辖了13个县,分别是:滋阳县、曲阜县、宁阳县、邹县、泗水县、滕县、峄县、金乡县、鱼台县、嘉祥县、汶上县、阳谷县、寿张县。至于济宁州,属于直隶州。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山东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各地军阀反复混战,对各地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二三十年代,山东先后遭受了蝗灾、水灾、潮灾等自然灾害。再加上部分地区的土匪,残酷压榨群众,百姓们的日子很苦。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部队开赴山东各地,建立了一系列的根据地,根据地军民英勇抗击日本军队。一转眼到了40年代末期,随着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我国开始了战后重建、经济建设、休养生息的新阶段。在山东省各地,陆续组建了各个专区。

  40年代末期,济宁市的各个县,基本上隶属于滕县专区管理。滕县专区的管理范围非常大,下辖了1个县级市、16个县。分别是:济宁县级市、滕县、华山县、临城县、邹县、凫山县、铜北县、平邑县、滋阳县、丰县、峄县、曲阜县、白彦县、沛县。请注意,40年代末期,江苏省北部的7个县,曾经划入了山东省代管。


  因此,这一时期的滕县专区,出现了几个江苏省下辖的县。1953年,江苏省重新合并以后,几个县重新划入了江苏省管理。1953年,山东省的滕县专区被撤销,与湖西专区合并,共同组建了济宁专区。济宁专区组建以后,下辖了1个县级市、13个县,分别是:济宁县级市、济宁县、滋阳县、曲阜县、邹县、凫山县、滕县、峄县、薛城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

  1956年,泰安专区的泗水县,划入了济宁专区管理。同一年,济宁专区的鱼台县、凫山县被撤销,各个乡镇并入了周边各个县管理。济宁专区的区划框架,调整为为1个县级市、12个县。1958年,在山东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菏泽专区被撤销,下辖的10多个县,全部划入了济宁专区管理。济宁专区的管理范围迅速扩大,合计下辖了20多个县,相当于当代两三个地级市。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交通、通讯水平有限,下辖的县太多,并不利于发展和管理。济宁专区管理20多个县,管理难度太大。1959年,山东省重新组建了菏泽专区,划入济宁专区的各个县,重新划入了菏泽专区管理。鉴于枣庄地区的煤炭资源,为了开采枣庄地区的煤炭资源,1960年,山东省组建了枣庄地级市。

  济宁专区的峄县,划入了枣庄地级市管理。截至60年代前期,济宁专区的区划框架,调整为1个县级市、11个县。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济宁专区更名为济宁地区。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山东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区划调整。


  枣庄市的管理范围有限,很多工厂和企业的进一步扩大,都面临了空间不足的问题。为了扩大枣庄市的管辖范围,进一步增强枣庄市的综合实力,1979年,济宁地区的滕县,划入了枣庄地级市管理。80年代初期,济宁地区的区划框架,调整为1个县级市、10个县。

  1983年,济宁地区被撤销,组建了济宁地级市。济宁县级市、济宁县被撤销,组建了市中区、市郊区。再加上原本下辖的9个县,合计11个区县,分别是:市中区、市郊区、兖州县、曲阜县、邹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微山县、汶上县、泗水县,1989年,菏泽地区的梁山县,划入了济宁市管理,济宁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12个区县。


  八九十年代,济宁市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曲阜县、兖州县、邹县被陆续撤销,组建了县级市。90年代中期,济宁市的郊区更名为任城区。进入21世纪以后,济宁市的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2013年,济宁市的市中区被撤销,并入了任城区。同一年,兖州县级市被撤销,组建了兖州区。


  截止2013年,济宁市2个区、2个县级市、7个县的区划框架,彻底形成,合计11个区县。出于经济发展的全盘考虑,进入21世纪以后,济宁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太白湖新区、高新区等几个新区。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型新区,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