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繁城之下》背后:一个县衙究竟有多少“官”?

 繁星1 2023-11-08 发布于山东

前期,我与大家深挖过《大明王朝1566》《长安三万里》等影视剧背后的古代官场学问秘籍。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装悬疑电视剧《繁城之下》背后的明清官场:

一个县衙,究竟有多少官吏?身为一县父母官的县太爷,手下可指挥调动多少人?

Image
明清的县:管理不易,等级有别

县制,早在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时期,就已在全国实践。《汉书》所说“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则描述了设置一个县的大体标准。

明万历年间,全国共有1100多个县,总人口近2亿,平均每个县有十几万人口。清乾隆时期到晚清末年,全国共有1700多个县,总人口近4亿,平均每个县有二十多万人口。

2023年,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包括县、旗、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等)2800多个,总人口14亿多,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有五十多万人口。

因此,明清时期的一个县,管辖人口较如今少,管辖土地面积较如今大。

另外,当今政府管理事务虽较古时更为庞杂,但由于交通通信技术条件的进步,使得下级地方政府的权力被上收由中央或上级政府直接垂直管理成为可能。而古时技术条件落后,纷繁的政务只能依靠层层授权下级地方官员,由他们立足本地主持,通过堆砌人力来实现。

所以,明清时期一个县衙的实际管理半径和政务复杂程度,并不亚于今天的一个县级政府。

同时,县与县之间也是不同的。中原和江南人口稠密地区的县,人口多、纳税多,经济重要性高。边疆地区的县,戍边防卫、垦荒屯田的职责重,军事重要性高。首都、省首府所在的县,地处要冲、事务集中,政治重要性高。

因此,准确衡量一个县的重要性高低,进而对于不同的县配置不同的管理资源和层级,也就势在必然。这与今天撤镇设县、撤县设区、撤县升市等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Image

明朝初年,发展农业经济、增加人口、征缴田赋是官府的中心任务。朱元璋把全国的县依据田赋纳粮多少,分为三等:年纳粮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秩从七品;年纳粮三万石到六万石,为中县,知县秩正七品;年纳粮六万石到十万石,知县秩从六品

而年纳粮十万石以上,就可考虑“撤县升州”“撤县升府”了。

后来,在经济发展稳定后,明朝把全国的知县统一为正七品,不再分上县中县下县。但同时引入了“繁”“简”之分:“……亲临王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并有军马守御,路当驿道、边方冲要供给去处,俱为事繁”

对一县属于“繁”还是“简”的划分,主要用于知县的升降选用,“繁县”的地位高于“简县”。而他们的知县品级仍然是一样的。

到了清朝,“繁”“简”之分进一步被细化为“冲”“繁”“疲”“难”之分。“冲”“繁”“疲”“难”原是选任地方官吏的考语。“冲”是指地处交通枢纽冲要,“繁”是指政务纷纭繁重,“疲”是指经济穷困常欠税赋,“难”是指民法刁悍案件频发。

一个县,能将“冲”“繁”“疲”“难”四个字全占的,是“最要缺”;占三个字的,是“要缺”;占两个字的,是“中缺”;占一个字的,是“简缺”。

与明朝一样,清朝将每个县的官缺划分为要、中、简缺这几等,主要是用于知县的升降选用。知县的品级仍然统一为正七品。

《繁城之下》中的蠹县,地理重要,经济发达,人口繁密,估计可占“冲”“繁”两项,算是个“中缺”。在发生了剧中这一系列命案之后,朝廷再将其加上一项“难”,提为“要缺”,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从秦汉至明清,处于政治中心所在地的县,其重要性要高于普通的县。

明清时期,京城所在的县称为“京县”,省府所在的县称为“首县”,府衙(直隶州衙)所在的县称为“倚县”或“附郭县”。从普通县知县岗位简选至这些县担任知县,虽品级未变,但属于重用。

其中,京县比较特殊。京县的品级会比普通县高两级,知县秩正六品。在清朝,全国共有大兴、宛平、沈阳三个京县。大兴县、宛平县分别管辖京师(即北京城二环以内范围)的一部分,都隶属于顺天府。沈阳县,则管辖“龙兴之地”盛京,隶属于奉天府。

此外,在清朝,为表示对儒学的传承和尊重,特将孔府孔庙所在地、隶属于山东省兖州府的曲阜县知县的品级提升为正六品,位同京县。

Image
明清县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说县衙“小”,那是将县衙与京师朝廷或督抚道台各级衙门进行对比。在平民老百姓看来,县衙不但不“小”,而且建制完善、等级森严。

就如《繁城之下》里,曲三更一个衙役就是百姓眼中的“官差”,未入流的典史宋辰就是百姓眼中的“官老爷”,而七品的魏知县可能就是大部分平头百姓这辈子能见到最大的官了。

那么,明清时期的一个县衙里,都有哪些“编制”呢?

(一)主官

知县:一个县只有1名主官。前朝有称“县令”等,明清两朝均称“知县”。知县掌管一县全部政务,官阶正七品(京县知县正六品)。相当于今天的县委书记兼县长。

不像一些清宫戏所演的那样,古代对于知县的选任是非常严苛的。明清时期,一般只有经过了科举考试层层简拔、或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学业有成的优异之士,才有资格参加吏部对于知县的铨选。历史学家瞿同祖在《缙绅全书》中提到,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知县中有进士出身的占40%,有举人出身的占25%。

就如《繁城之下》中的魏知县,从寒窗苦读到考取进士再到履职蠹县知县,前后用了共20年时间。这绝非一般碌碌之辈可以胜任。

Image

(二)佐贰官

“佐贰”就是副手、辅助的意思。

县丞:知县的法定副官。一个县根据需要设1到3名县丞。县丞协助知县处理全县各项政务,也可分领县辖区内某一地方,官阶正八品(京县县丞正七品)。相当于今天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主簿:知县的法定助理。一个县根据需要设1到3名主簿。主簿协助知县负责民事、税赋、文书、巡捕等事务,官阶正九品(京县主簿正八品)。相当于今天的县委秘书长、副县长。

县丞和主簿不少也是举人出身。他们虽然是知县的副手,但都是吏部铨选的朝廷命官,与知县组成“一个班子”,互为同僚。当知县缺位时,首先由县丞顶替补位。当县丞缺位时,首先由主簿顶替补位。

知县可以向上级考评县丞和主簿的表现,但是无权决定县丞和主簿的任选去留。县丞和主簿也有直接向上汇报工作的通道,因此可以对知县形成制衡,并非事事都唯知县命是从。

(三)派驻官员

派驻官员,是指系吏部铨选的朝廷命官,虽在县衙任职,但属于上级衙门垂直管理,不受本县主官节制。

教谕:主管全县的教育、科举、祭祀,直接向省学政汇报,官阶正八品。相当于今天的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分管科教的副县长。

训导:也称“学正”,是教谕的副官,协助教谕主管全县教育,官阶从八品。相当于今天的县教育局局长或县中学校长。

(四)属官

属官,是知县、县丞、主簿等县“领导班子成员”的下一级。除巡检外,其他属官都没有品级,不是朝廷命官,即人们常说的“未入流”。但属官也是有“编制”的法定“干部”,身份介于“官”和“吏”之间。

巡检:负责远郊、关隘地区的巡逻治安、招募军士,官阶从九品。相当于今天的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兼乡镇派出所所长。

典史:主管全县的监察刑狱事务,有时也兼管出纳、文书。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兼法院院长。由于巡检日常不在县衙里,因此典史就是县衙内各属官之首,当县丞或主簿缺位时,首先由典史顶替补位。

《繁城之下》中的宋辰,便是担任此职。一般普通司法案件报请典史即可判处,而无需知县老爷事事过问。

Image

驿丞:负责驿站、邮传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县交通局局长兼招待所经理。

攒典:县丞的助理。除县丞外,也有为主簿、典史配备攒典的情况。相当于今天的县委(县政府)副秘书长。

闸官:负责水库闸门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县水利局局长。

税课司大使:负责征税。相当于今天的县税务局局长兼工商局局长。

县仓大使:负责仓储。相当于今天的县财政局局长兼物资储备局局长。

河泊所大使:负责渔业。相当于今天的县水务局局长兼海洋局局长。

医学训科:负责医药。相当于今天的县卫生局局长兼县医院院长。

阴阳学训术:负责天文气象。相当于今天的县气象台台长。

盐课司司丞:负责盐业专卖。相当于今天的县工业局局长兼国资委主任。

僧会司僧会:负责僧人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县宗教事务局长兼佛教协会会长。

道会司道会:负责道士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县宗教事务局长兼道教协会会长。

在较小的县,上述属官职位不是全部都有设立。

(五)胥吏

胥吏,也称“书吏”,相当于今天的普通公务员。胥吏没有品级,无需经科举考选,但同样拥有“编制”。胥吏在上述县衙官员的带领下,办理具体行政事务。

县衙内的胥吏,一般划分为“六房”:即“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六房”的设置,就相当于今天县委县政府下的各个局办。“六房”的职责,恰好与朝廷的六部一一对应。

各房的长官称为“经承”,副官称为“管年”。之下还会设有若干普通书吏。

除县衙“六房”外,各属官之下也都各自设有具体办事的胥吏。例如负责验尸的“仵作”,就是协助典史办案的胥吏之一。

(六)幕僚

幕僚,也称“师爷”“幕宾”“幕友”,相当于今天的参谋、智囊、秘书。幕僚由知县个人出资聘请,没有品级,没有“编制”。但幕僚往往学识渊博,处理政务经验丰富,深得知县老爷信任,参与县衙政务机要颇深,在县衙里的实际权势一般相当于属官、或胥吏中的头目。

尤其在清代,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员都会聘请幕僚,甚至组建幕府。越是高级官员,其幕僚人数越多、要求能力越强。即使是知县,一般也会同时聘请几位师爷,并根据职责分工冠以不同称谓,其中“刑名师爷”、“钱谷师爷”两位是必设的。

(关于“师爷”这个话题,如各位看官感兴趣,我将在后续跟进专题文章,期待关注哦~)

Image

(七)衙役

衙役,即是衙门里的差役,属于“执法人员”,相当于今天的警察、城管。理论上,衙役都是属于“编制内”的。但实践中,往往存在大量“超编”的衙役,这些“超编”的人都称为“白役”

县衙里的衙役,一般分为“三班”:即“皂班”“捕班”“壮班”。皂班,负责仪仗护卫。捕班(也称快班),负责拘捕缉拿。壮班,负责站堂随从。各班均设有班头一人。

衙役虽然握有一些“小权”,但在体制内的地位很低。在清代户籍制度中,担任捕快的衙役属于“贱民”户籍,与倡优奴婢同列,衙役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考、不得为官,衙役娶妻也只能娶贱民女子。

古代的衙役大多出身不佳,风评很差,民众称之为“衙蠹”(即衙门里的蠹虫)。《繁城之下》把故事发生地命名为“蠹”,大约就有此意。

在《繁城之下》中,主人公曲三更是个有“编制”的衙役,他的老首长冷捕头就是捕班(快班)头领,他的好朋友士聪就是个没有“编制”的白役。之所以未入流的典史宋辰被气急了,也敢辱骂夏捕头这位来自臬司衙门的上差,不仅因为宋辰官职乃皇帝亲授,更是因为身为“捕头”的老夏终究只是一介“贱民”。

Image

(八)家丁

家丁,即衙门里的仆从。家丁没有“编制”,一般是由知县个人出资招募。有时其他官吏和师爷们可能也会视需要招募家丁。

家丁主要承担一些体力劳动性质的官府勤杂事务,例如管理公文收发、管理签押、看守牢房、门卫传达、随从抬轿等等。

除上述人员外,一县之内通常还有两类“干部”:

一是武官。

即驻守在一县的军队将领。古代文职和武职分属两个体系,明清自巡抚以下,地方文职官员无权干预同级军事事务,地方驻军一般也不会插手所在地的政务。

驻守一县的军队首长,一般是游击(从三品)或守备(正五品),之下则还有千总、把总、外委等基层军官。

二是乡镇基层“干部”

乡、里等县级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明清以前就存在,例如汉高祖刘邦早年就是一个亭长。

到了明清时期,县之下则设有乡、里、甲三级基层行政单位。乾隆年间起,又创设了保甲制度,与里甲制度并行。

在县以下的基层行政中,县衙官府治理与本地宗族长老、乡绅士族自治相结合。乡的“干部”有三老(负责教育)、有秩(负责祭祀)、啬夫(负责狱讼)、游徼(负责收税)。里的“干部”有里典(相当于村长)、田典(相当于副村长)。这些人都没有品级,没有“编制”,但亦属于百姓眼中的“领导”阶层。

Image

所以说,古代的知县并不“卑”,县衙亦不小。

虽然流传在史书里的大多是帝王将相的风流故事,然而充斥在全国千百个县衙的基层官吏们,才是维系这个庞大帝国统治的触角和根基。更何况,那些权倾朝野的揆辅重臣、呼风唤雨的封疆大吏,他们最初的仕途起点,往往就是一个知县。

故曰:“郡县治,天下安”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欢迎顺手点个“赞”“在看”吧~

如想及时看到更新,可以打开下方名片,点击“关注”~

参考资料:

《汉书》

《明会典》

《缙绅全书》(瞿同祖)

《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