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小如:从“0”开始

 cxag 2023-11-08 发布于北京
 日前晤老友刘曾复先生。他告诉我,最近教两位中年京剧演员“打把子”。一位演员过去只唱文戏,没有练过“把子”,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和实践都是一片空白。刘曾老教他时虽很吃力,但这位演员学起来倒容易掌握要领。主要是由于他没有先入为主的“积淀”,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练。

图片

刘曾复先生


 另一位演员则属于文武兼擅类型,不但学过“打把子”,而且在台上还唱过好几出武戏。曾老说:“教他可费了事了。说他不会吧,好多'把子’他全学过;说他会吧,他打出来的'把子’,无论劲头、尺寸、亮相以及关键性动作,包括应该掌握的要领和'窍门’,全不准确、不规范、不漂亮。甚至该用巧劲的地方他用了拙劲,该省力的地方他反而吃力不讨好。我示范,请他改;他已积重难返,怎么改也改不到点子上,不由自主地老毛病就出现了。可见学一门学问一旦走了弯路,比根本没有学过的人学起来还困难。”

 刘曾老这一席话,引起我对本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实的回忆。


 那是一次失败的教训。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我和两位朋友(一位是谢蔚明先生,今犹健在;另一位是徐世年先生,“十年浩劫”中被迫害而死)曾通过俞平伯先生聘到一位从苏州来的笛师,定期向他学唱昆曲。谢、徐两公根本没有张口唱过戏,当然更不懂该怎样唱昆曲。我自恃学过几天京戏,以为学起来一定比他们两位容易入门,心中不免有点骄傲,而且自信得过了头。几次曲子学下来,老师发了话,认为他们两位唱得比我好,进步也快。我当然有些不服气,便向老师请教。

图片

俞平伯与夫人许宝驯

 老师说:“学唱曲子是要循序渐进的。他们两位从来没有接触过昆曲,等于从'0’开始。我引着他们向左走,他们就规行矩步地跟我走下去了。你唱过京戏,而且唱得又不算好,当初大约也是从'0’开始的,可你走的路线却是往右去的,而且已经走得很远,现在你必须从右往回走,走到起步的'0’点上,再跟我向左走,或许有点希望。不然你的昆曲一辈子也唱不对,更不必说唱得好不好了。”听完之后我出了一身冷汗。后来我们三人都因事忙,就中止了学习,而我却从此再也不敢轻视学昆曲了。

 由此又联想到另一件事。天津韩嘉祥君是先父晚年的及门书法弟子。听嘉祥说,有一天他正在先父书斋中闲坐,忽然来了一位陌生人,拿着他写的字向先父征求意见。先父不客气地指着嘉祥对来客说:“他写的字如一杯淡而无味的清水,虽不精彩还可派用场;足下写的字如一杯泥浆,不但对人无益,反而对己有害,应该完全泼掉。”嘉祥说:“老先生的直言竟同这位来客结了仇,但我却从中领悟了艺术的真谛。”


 我的结论则是:“走弯路(更不要说走邪路了)还不如从'0’开始。”

1990年作

(《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