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象棋的故事》:茧

 历史最美 2023-11-10 发布于重庆


编者按:

《象棋的故事》为茨威格在小说中最高的成就,相比与茨威格之前的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或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说》,此书在茨威格的小说中可谓是一个异类。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剑舞淅淅沥沥

字数:1205,阅读时间:约2分钟

《象棋》往往因其历史性而被打上“反纳粹”的标记,但我以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更多的是则对人性的拷问。

▲茨威格


《象棋》剧情发生于一远洋邮轮上,天才棋手琴多维奇偶然的与神秘人B博士展开了一场棋局上的博弈,作者以围观者“我”的视角分别讲述了琴多维奇和B博士各自的经历以及他们交锋的过程。本书在写法上并无新意,但构局很是精妙,思想性也不弱。

《象棋》中塑造了两个顶级的棋手,琴多维奇与B博士。作者茨威格以典型表现普通,通过这两个心理变态的极端人格代表了这个世界上的两种人,一种是被外界的茧困死的人,一种是被自己的茧困死的人。

▲象棋的故事


琴多维奇是天才,也是疯子或者弱智。他傲慢,无知,粗鲁,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都不具备。但同时。他却是棋局上的王者。与其说琴多维奇是象棋方面的天才,倒不如说他是赚钱方面的天才,毕竟,没有钱他是不会下棋的。琴多维奇并不是一个只会下棋的机器,这点从他对在与B博士下棋时玩出的小手段即可看出,他的智商应当是相当高的。他的无知粗鲁从某种意义上是源自于傲慢的延伸,一种畸形的自信心,对于自己的盲目自信使得他认为自己的与众不同可以突出自己在象棋上的成功彰显自己身份,而自己在象棋上的成功又可以使得自己肆无忌惮的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对金钱的极端渴望亦不过是其中的一环,这种恶性循环使得琴多维奇不断封闭自己,最终完成了包围自己的茧。

B博士这一角色则是位于另一种茧中的另一种形态的疯子,在纳粹对他进行残酷的精神隔离时,他通过象棋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但同时也导致了精神分裂。纵使后来B博士逃离了纳粹的控制,但当他拿起象棋的时候,他就已经又一次被无形中的茧包围了,为了回归正常人的生活,B博士不得不永远地远离象棋。这里一方面体现了纳粹对人精神的残酷压迫,同时也说明了,在茧中待过的人实质上都已经被打上了茧的印记,就算离开了茧之后依然会失去一些东西。



实质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茧,此茧即为心理距离,有时人会因为自我意识与他人拉开距离,有时人又会因为他人的自我意识而被动的被拉开距离,在拉开距离之后,若是不能完成自我心理的调整,反而不断的将距离拉大,那么,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成为下一个琴多维奇,或是B博士。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剑舞淅淅沥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