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摸万仞宫墙

 微湖渔夫 2023-11-10 发布于山东

好友提议去曲阜看看,尽管已去过多次,还是陪他去了。这一次我们没有到三孔里面去,而是在明故城墙一带转了转。

图片

去过曲阜的人都知道,孔庙南门有一段非常雄伟的城墙,城门上方石额上刻有“万仞宫墙”四个大字。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四个字非同一般,它是乾隆御笔所书,体现着封建皇帝对孔子的敬重。为什么叫万仞宫墙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传说孔子的徒弟子贡在鲁国做官,一个官员对子贡说:“都说孔老夫子学问渊博,我看你比孔夫子还要厉害。”子贡告诉他:“我家的围墙和肩膀一样高,人们一眼便能将里面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我老师家的围墙有好几仞高,你如果不进去,就看不到里面的绚丽多彩和富丽堂皇。”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周朝时一仞为八尺,汉朝时一仞为七尺。后人据此以“数仞”来比喻孔子的学问。大概乾隆皇帝是孔子的铁粉,他用“万仞”来形容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可见其对孔子的崇拜程度。

图片

这城墙始建于明朝末年,当时的大明朝瘟疫泛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乱军流民强行进驻孔庙,损毁藏书和文物。为了保护儒学,朝廷在孔府孔庙周围建立了新的曲阜县城。县城四周城墙高耸,护城河水又深又宽,城开五门方便百姓出入,各个城门都有深阔的瓮城,以加强城堡防护。这些城墙曾遭受过战乱及人为破坏,后来又进行了大规模重修。

图片

将身体贴在城墙之上,伸手向更高的地方摸去,微闭双眼,静静的找寻那种特殊的感觉。好友问我摸到了什么。我告诉他,我摸到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兴衰更替,摸到了孔子高尚的品德和高深的学问,摸到了两千余年的儒家文化,摸到了五千年厚重的中国历史。好友说,跟文化人旅游就是不一样。听了好友的话,禁不住扪心自问,我算是个文化人吗。

图片

每天写一篇文章,这是我几十年养成的习惯,难道这就是文化人吗。其实不是。我读书不多,高中只读了一半便去技校学电工。参加工作先在工厂务工一年,后来做交警,再后来做文字秘书,搞宣传,直至退休,算是从警一生。警察应该属于武行,与文化人相隔甚远。我上学时正处于批林批孔时代,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也与儒家文化有一定距离,故我算不上是文化人,至少算不上是孔门中人。

图片

我喜欢到处游玩,戏称读无字之书,更喜欢独立思考,每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记录下来,不知道算不算是文化。我喜欢看儒家的书,却又对儒学的某些观点有所排斥。我很想到万仞宫墙上面去,在这离孔子最近的城墙上走一走看一看。工作人员告诉我,景区暂时关闭。尽管愿意掏钱也无法登上这万仞宫墙一探究竟。这才知道,孔学甚高,无缘者不能攀登,我能做的就是用手用心静静的触摸城墙,从中感悟一些东西。

写于2023年10月30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