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98曹佳妮:教师的心理健康为何难以维系

 高教课堂研讨 2023-11-10 发布于江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能够觉察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呼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其实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需要维护。下文结合教师的行业现状、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何难以维系。

压力大:个案中可见一斑

      近日,河南郑州一00后年轻女教师跳楼轻生的案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位老师在留下遗书后从6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点信息就是对领导、对校方的形式主义的指控。“学校的工作,学校的活动,领导的检查,让我们这些没有培训过就直接当班主任的毕业生像入了牢笼,牢笼一点点缩小,我们每天都提着最后一口气上班。”

任务杂:非教学工作太多

      在过去的时间里,教师行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等、教育体制的问题等等,而近年来的“内卷”严重也使教师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年轻教师的压力剧增。从网络上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教师的亲身经历,“年轻人就是要多干一些”“年轻人就要多学习”……各种乱七八糟的任务最后都落在了年轻教师的身上,让他们除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许多繁琐的学校工作,随时都要面临上级领导的检查。有时难免碰到无可救药的学生与胡搅蛮缠的家长,总让教师忙的焦头烂额也处理不完工作。当形式主义与家校矛盾一同找上门,教师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误解多:大众观念太偏狭

      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有不少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然而绝大部分还是流于形式,也不曾设置相关的心理课堂与完善的咨询制度,更不曾关注过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对教师行业部存在着一定成见,认为他们领着国家的薪水,享受着超长的假期,理所当然就该投身于教育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而不能有自己的情绪。但教师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而不是工作的机器。他们也会产生负面情绪,而当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专业人士指导,而非一味的压抑,最后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要求高:为人师表易捧杀

      提到心理问题,无可避免的就是个人的心态调整能力。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心态不同,产生的想法不同,自然也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当一个人总是以悲观的视角看待一切,那他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面对不合理的工作、难缠的学生与家长时,教师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强大的职责使命感有时对他们而言就像一把沉重的枷锁,因此教师需要有工作界限感,学会给自己减负,在休息时间享受自己的生活。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将积极向上的能量传递给学生,做好学生的榜样。

      学校也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咨询制度或设置相关、课程,且需要严格监督落实到位,同时强调专业指导与隐私保护等细节。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要从教师个人角度进行,更需要学校与整个教育行业的重视。

      总之,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对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此我呼吁大家共同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也希望所有教师能保持初心,做个快乐的教书匠。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