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楷《论语》一则--孔子被隐者嘲笑

 细雨池塘1 2023-11-10 发布于北京

1.这一周学习《论语·微子篇》,主要是讲弃官不做、退隐山林田野里耕地的隐者。孔子对避世之人的态度,和避世隐者对孔子行为的态度。

2.今天抄录的是第6节。篇幅较长,对白较多,在《论语》里不多见。读着很有画面感。

3.一个黄昏落日,夕阳西下的傍晚,长沮和桀溺是两名隐士,正在山间的空地间弯腰耕田劳作,忽然听到马蹄声渐进的声音,一辆马车经过,车上有两人,后面还跟着一丛人,见各自样子,应该是长途跋涉至此。

驾车的正是孔子的弟子子路,车里坐着的是孔子。他们此时迷路了,要赶往渡口,却不知往哪个方向走。孔子便派子路向劳作的农人打听渡口在哪。

子路问站在田间的长沮,长沮问,那个在车上拽着车绳的人是谁?子路回答,是孔子。

长沮就说,既然是孔子,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啊!”显然,孔子已经为百姓所熟知,况且长沮和桀溺不是寻常的农人,他们只是逃到这“世外桃源”,对时局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长沮是明显带有嘲讽之意,孔子不是很有学问的人吗?应知道天下的出路在哪里,怎么连渡口在哪都不知道?干嘛来问我。

子路被怼,只好转身问旁边桀溺,桀溺问子路是不是孔子的弟子,子路说,是。桀溺便说,现在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革它呢?你与其跟孔子这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避世之人。说完,又开始弯腰劳作了。

桀溺的意思是现在世道污浊不堪,哪有什么贤明的君王,与其跟着孔子到处乱走,还不如像我们这样,开垦荒地动手劳作自食其力,做个隐士呢。

子路应该是气鼓鼓地返回来,没打听到渡口在哪,还被噎着了。

他回来后把听到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孔子。孔子听了心情很是失落,坐在怅然很久。然后对子路说,我总不能像他们,退隐山林与鸟兽为伍吧。我不跟人这种东西在一起,又跟什么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干嘛非要改变它呢?

这可能也是在说给自己听呢吧。有时怀有一番理想抱负,在失意落魄受打击的时候,再听到一些消极厌世的观念,如果没有坚定的内心,是很容易击垮的。

孔子的思想还是积极出仕当官的,国家再乱,也要尽到士的责任,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至于国君听不听,那是另一回事了。

他不想像很多隐者那样,退隐避世,但他也不是盲目地去辅佐昏庸君王,见鲁国国君和掌权者无道,也是赶往各个邻国,希望能遇到明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主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