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冬 | 这个看不见的器官,控制着你的命脉和气血

 KDBR 2023-11-10 发布于上海


在中医概念里,有一个非常神奇的脏腑器官,叫「三焦」。

从解剖学的角度上,你几乎不知道「三焦」到底在哪里。小梁从2003年接触《思考中医》这本书开始,学医差不多二十年了,就一直不知道「三焦」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问了很多老师,几乎没有一个老师给我一个标准答案,参考了许多资料之后,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小梁的一些猜测,当然也仅仅是猜测。

Image

三焦为相火之用

《本草纲目》里说:

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乃至炁机经络上下,号中清之府。

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我的另外一位中医老师郭生白老先生,在他的《本能论》里也提到过:三焦为相火之用。

我们之前在讲「命门」的时候提到过,人体所有的能量都可以称之为「相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翻译过来就是火有两种,一种叫君火,一种叫相火。

君火主要是让人感觉到明亮清晰,它就像火会产生光一样,能让你看见。而火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热量,那就是相火。

近百位名医的中医养生智慧

Image

相火的本质

约等于人体的热能

相火有不同的发热源泉,一般中医认为有上焦、中焦、下焦,上命门、下命门、中命门。

中焦的热,其实是来自于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发酵后的一个生热过程。

喝过普洱茶的人都知道,任何食物或是植物、动物,只要在窝堆,透过酶或菌群的发酵,就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像沼气的气体。

小梁曾经开过一个玩笑:从热量学的角度,某种程度上,人体和大多数的动物都是一个移动沼气池。

虽然话听起来很搞笑,但是认真想想,可能人的很多能量都来自于食物发酵之后。当然,现代科学有更加详细而精准的解释,比如食物如何由物质分解成能量,又如何进行细胞转换,等等。

人还有一种力量来自于命门,就是下丹田。透过肾脏的输布,让气血再次回到全身。它不仅仅有热量,还有酸碱平衡,钠、钾等离子透过肾脏的二次“蒸馏”,把血液转化为原尿,再从原尿转化为一部分真正的尿,还有大部分再升腾回身体。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身体还有一个大家不太理解的能量来源,就是晒太阳。

我们的膀胱经叫足太阳膀胱经,人的身上有四条太阳膀胱经。一般的经络是左边一条,右边一条,只有足太阳膀胱经是左边有两条,右边有两条,基本是一个网格式的分布。

Image

△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左右各两条

人和大部分动物,都是背朝天的。所以小梁一直认为,背朝太阳晒也是人体能量的一个源泉。而这个热量有可能透过水液分布再输布到全身,也就是叫相火。

人的身体的热能约等于相火,这对于我们的理解很有帮助。

不过相火在输布全身之后,要有一个能力:就是在合适的时候收纳回内脏、收纳回下半身。如果没有收纳回来的过程,就叫做「浮阳外越」。

之前我们讲过,《钦安三书》说“但凡中焦以上头面之热象,皆为虚火”。你只要是上半身的眼睛红肿、牙齿痛、嗓子痛、掉头皮屑,呼出来都是热气,这都不是真正的热量充足,都叫做「浮阳外越」,我们称之为叫「虚火」。

那这个东西和三焦有什么关系呢?三焦据说是分布全身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到底三焦是什么?

我想跟大家汇报一下我的猜测。

Image

三焦的本质

无之以为用

在中医里有「」之说。」就是一坨肉,可以直接拿出来炒的;还有一种脏器叫「」,是一个带腔体的东西,大肠、小肠、胃、胆囊,这都叫腑,都是个腔。

这个腔最大的作用就是有空间,这个空间里可以容纳空气,可以允许空气发生震荡,可以受纳食物穿肠而过。这个空腔甚至还能够允许声波,我们的发声,如喉管、鼻腔、胸腔等等,都是因为有这个腔体而成。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前我都读不懂这句话,后来我跟于晓非老师、吴伯凡老师在聊的时候,他们都说:「没有」也是一种真正的「有」

在《道德经》里讲“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一个棍子,它延伸了你的手;一个车轮,它延伸了你的脚。这些东西叫「有」,它可以「利」。

Image

一个碗,它有边界之后中间形成了空腔,它可以装水;一个房子盖出来之后,它有了空间,可以住人,这个叫「无」

Image

所以「利」和「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利」是身体或者是物件的延伸,「用」是空间的承载。

所以庄子也说“无用,实乃大用之也”。这个「无用」跟《金刚经》里所讲的「空性」略有相通之处,但也不完全一样。因为《金刚经》里面的空性,还包括对意识的空。

所以在中医里,有用的、看得见的那一坨叫「脏」;由肉包起来,形成空腔的叫「腑」。这个腑有空气之外,还可以传递声波,也可以容纳压力。

于是我看三焦叫做「腑」,便有了一种猜测:我们的胸腔、腹腔和盆腔,除了装着一肚子花花肠子之外,多多少少总有一些空间,这些空间本身可能是一个「腑」这三个空腔连在一起,或者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中医的一个概念,叫三焦。

这是我与许多的老师以及各种的物理学家沟通过之后,隐约能够体会到的。

Image

三焦的空性

色空的转换,都在身体里

三焦主收纳。在《本草纲目》说:三焦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

有意思,什么东西能够统摄这些脏器呢?

理论上来说,我们的脏器是挂在身上的。当我们还是一只动物的时期,平行于地面,四肢朝地走的时候,所有的脏器是透过各种组织,挂在我们脊柱上的。人直立行走之后,「挂」的方法略有不同而已。

但脏器彼此之间怎么传递呢?除了血管之间的能量输布之外,有没有别的传递方式呢?如果有,那会是什么呢?

小梁认为其中一个可能,就是这三个腔体压力不同使然。你想想看,当上焦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它就可以把气血往下面压;当中焦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它就可以把气血往两边压;当下焦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它就可以从下往上压。

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需求,如何形成所谓的升降、出入、沉浮呢?气血的传递方式,除了我们身上的这一些血管、水之外,有没有另外一种传递方式呢?我觉得可能就是三焦之间的压差关系。

当有一天晚上我坐在书桌边看《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突然意识到这有可能就是三焦本意的时候,开心得手舞足蹈,几乎从凳子上掉下来。

因为我觉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说明中国人对于脏器的理解要高明得多,古人真正理会到了那个「空性」,是如何在世间发生作用的。

其实历代的修行者都知道,我们身上有几个丹田、几个脉轮,其实就是不同共鸣腔的体现。

我们的头颅是一个腔体,口腔是个腔体,鼻腔是个腔体,甚至当两个手结成手印的时候,两个手之间握出了一个腔体,都有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形成种种的影响。

所谓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这个物质世界,有量世界、存量世界、有重量的世界、看得见的世界。那个「空」就是无量世界。

色空之间彼此转换,原来全在我们身体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