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初期为何将六大名著剔除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走进人们视野

 新用户86028838 2023-11-10 发布于内蒙古
小白说天下
小白说天下
2023-10-25 23:40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广文化,在建国初期,将六大名著中的两部暂时搁置,这两部名著就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尽管如此,这两部作品的影响力并没有衰减。人们通过手抄本等方式继续传阅和阅读,其中精彩的段子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建国初期为何将六大名著剔除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走进人们视野

有人说:“我听我奶奶讲过聊斋里的一些故事,真是神鬼莫测,妖气逼人!尤其是白素贞化蛇这段,听了又吓人又好奇。奶奶讲故事真是带劲!”另外,还有人说:“我最喜欢儒林外史里那个贪官的故事。作者把腐败现象描绘得如此真实,讽刺的力度也非常犀利,这种激昂的正义情怀令人钦佩。我还跟朋友一起讨论了好久呢。”

建国初期为何将六大名著剔除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走进人们视野

在文化改革时期,这两本书曾经被批判为封建迷信的代表,但即便在那个时代,人们仍在私下里传阅和欣赏这些作品。优秀的作品拥有难以磨灭的生命力。

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解放,人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部名著。它们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作品也广泛传播,深受观众喜爱。

建国初期为何将六大名著剔除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走进人们视野

有人说:“我小时候就看过聊斋志异的电视剧,最近又重温了一遍,真的很经典。特效虽然有些老旧,但故事的气氛渲染得非常好,曲终人散那一段还是让我感到很伤感。无论看多少遍,都能引起我强烈的情感共鸣。”还有人说:“我虽然不怎么看书,但是特别喜欢儒林外史的电视剧。里面的演员都演技超强,钉钉子户那段我看了好多遍都不觉得腻。简直就像是把小说中的场景真实地呈现出来,太精彩了!”这些电视剧和电影不仅提高了这两部作品的影响力,同时也唤起了更多人对这些名著的兴趣。

建国初期为何将六大名著剔除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走进人们视野

时过境迁,这两部名著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传播。尽管它们没有进入“四大名著”的行列,但它们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部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影响了无数后人。

总之,每部不朽的名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新中国成立之初,出于推广文化的需要,暂时搁置了某些作品的出版,但历史不会忘记任何一部杰作。随着时代的变迁,优秀的作品将最终突破一切阻碍,闪耀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应该怀着包容的心态,在各种名著中汲取中华文明的精华,以它们来滋养新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