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一和父母对话就觉得很烦躁、想发脾气?评论区点醒上万读者

 谢耳朵馆长 2023-11-10 发布于四川

第一心理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近几年来,吐槽父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年轻人表示,和父母相处的时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
还有人表示,每次和父母对话就会觉得烦躁,控制不住地想发脾气,这是为什么呢?
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而评论区的回答点醒了上万读者。

在评论区中,我们能够看到五花八门的奇葩父母,很多网友也在评论区中找到了自己的同款父母。
01
暴躁孩子与“有毒”的父母
First Psychology

北京市教委曾经对北京市的3000多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过一次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对父母的态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这个问题,56.28%的孩子选择了“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这个选项,只有4.75%的孩子选择了“喜欢自己的父母”。
中国人看重亲情,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又是其他亲情无法比拟的。
然而,当代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淡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代际冲突。

它指的是两代人因为生活环境、成长背景和时代等不同而出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发生了矛盾。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
在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代际冲突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
不过,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式父母往往把自己看成家庭中的上位者,很少有父母愿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而受到新时代思想的影响,当代年轻人的独立意识也被唤起。
因此,在当前时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父母觉得孩子不好管教了,但是孩子却认为父母太过专制。
那么,有哪些类型的父母最容易和孩子发生冲突呢?
第一种类型:扫兴型父母
前段时间,“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这个话题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人物》曾经向网友发起了一次关于“扫兴父母”的征集,在网友近700份的回答中,我们似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位叫“梦寒”的网友表示,每次和父亲出去吃饭,父亲都会一道菜一道菜地计算成本,然后不停地念叨如果自己在家做这些菜能够节省多少钱,到饭店吃饭是如何不划算等等。
有一次,父亲竟然因为点了太多素菜觉得不划算而要求菜馆老板打折。
另一位叫“昂昂”的网友吐槽自己的父母太看重金钱。
自己难得有机会出去旅游,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分享给父母,但是父母却认为花这么多钱不值得。
在中国式父母中,这样的扫兴型父母还有很多。
他们不仅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痛苦,也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因为那些他们不关心的事情而感到喜悦。
当孩子把他们当成最亲近的人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时,收到的却是一份意料之外的扫兴。
02
为什么中国父母那么爱扫兴?
First Psychology

扫兴的背后,不仅仅反映了中国式父母和孩子之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冲突,还反映了中国式父母的傲慢和自大。
当你和他们分享自己获得了一份心仪的offer时,扫兴型父母往往会表示“这份工作也没有那么好嘛”。
当你精心打扮一番和他们一起出门时,他们会觉得:“打扮成这样干什么?像个妖精!”
扫兴型父母扫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兴致,还破坏了孩子想要和他们分享的那份心情。
或许,这些扫兴型父母从小也生活在一个充满扫兴和否定的家庭环境中,以至于他们在成为父母后,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
很多关心的话说出口却成了嘲讽,很多鼓励的话说出口却成了打压。
第二种类型: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父母是中国式父母中十分常见的一种。
这种类型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涉孩子的人生。
然而,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武志红却认为,控制型父母那种“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的言论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2023年高考过后,一条新闻登上了热搜。
重庆一女孩高考分数为563分,她想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而妈妈却希望她能够留在重庆当老师,于是强迫女孩报名了师范专业。
后来女孩偷偷改了志愿,成功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可是妈妈又偷走了女孩的录取通知书,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阻挠孩子入学。
可以想象,如果女孩是一个容易妥协又没有主见的性格,那么她很有可能就会听从妈妈的安排,人生也从此改变。
一个母亲为了干涉孩子的人生,竟然做出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这是多么悲哀。
真正的爱不是“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而是“虽然我和你的想法不同,但是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
控制,只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真的爱孩子,父母就一定要学会放手。
第三种类型:无效沟通型父母
在代际冲突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然而,有的父母却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有的父母还会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
很多年轻人都会产生一种和父母说不通的感觉。他们也曾经努力过,但是每次和父母进行交谈,他们就会放弃和父母沟通的想法。
这种类型的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孩子的痛苦和情绪,自以为是地对孩子妄加评判。
马思纯曾经在一期播客中分享了自己当初患上抑郁症的经历。
当她对父母说自己患上抑郁症、失眠非常严重的时候,马思纯的父亲却表示,这种病就是闲的,每天去操场跑几圈就好了。
马思纯说,自己当时就崩溃大哭。
无效沟通型父母几乎很少走进孩子的内心,他们从不关注孩子的情绪,也不承认孩子的痛苦,他们用自己狭隘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孩子。
还认为自己非常正确,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愿意和他们进行沟通了,因为这种沟通是无效的。
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真的想维系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父母应该首先学会反思自己,不要做那种让子女讨厌的父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