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3版河南省新乡县地名志

 新用户49764630 2023-11-11 发布于河南

从今天开始发布新乡县1993年以前地名綜述、历史沿革、演变,各村镇简介。全部内容全部摘抄自官方文献,如有文字错误欢迎指正,本人虚心接受。

一 地名綜述

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名的起源非常古老。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新乡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开发着这座自然宝库。从现在发掘的文化遗址看,仰韶文化遗址有孟营、鲁堡;龙山文化遗址有络丝潭、张固城、李大召、岗头、南高村、南陈庄、东高村、臧营、马小营、骆驼湾、留庄营、秦庄、临清店、高湾、大块、中马坊、朱庄屯、何屯、西曲里。这个时期,人口发展缓慢,聚落亦少,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名均失传。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出现,地名就有了成为社会共同约定的、以书面词语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记号和标志。随着先民人口增多,活动范围扩大,地名由少而多,由简而繁。

新乡县境内西周时有古鄘国名的存在。汉朝有新中乡等地名。村落地名中很大一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王朝的兴替、经济的盛衰和地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据考证在隋初新乡建县时,已有南块村、小冀、八柳树、朗公庙、塔小庄、申店等56个村落。宋、元两代,连年战争,灾荒不断,瘟疫流行,十室九空,人口骤减。

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县直接和间接迁民抵新乡建村,使新乡人口猛增。据调查,全县237个村落中,从山西洪洞县迁入的占60~70%。明天顺六年(1462年)黄河南移绝流后,直至清初沿河两岸迁入故道内建村落40个。到清末全县有475个村落(含城内街道),是新乡村落最多的时期。民国二十一年调整行政区划时,有48个村落划归汲、辉、淇、延津、封丘等县。1949年后,随着行政体制的变化,134个村、街又划给新乡市区。再加上村落合并,近几年工业、水利、交通各行业等的发展,地名也有增减。村落和自然地名形成最早,其它如交通、水利、纪念地、名胜古迹等名称,多数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村落名称及自然地名中派生演变而成。故本文主要论述村落地名的命名特点和演变。

一、聚落地名命名规律

1、以自然地理的特征命名。新乡县在河南省北部,处黄、沁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遇到阴雨连绵或黄、沁河决溢,山洪暴发,易造成严重的水灾,故聚落多择高地定居,这是平原地区的一个突出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在土岗上建村,如岗头、台头、五里堆(已绝) ;有的在土岭上建村,如范家岭;有的在水(河)边建村,如水东、水南、水南营、西河;有的在河流交汇处建村,如合河;有的在水潭附近建村,如络丝潭、龙潭村(已绝);有的在泉附近建村,如大泉、龙泉;有的在古黄河渡口处建村,如八柳渡(津)、马(码)头王、庄(装)岩(盐)渡;还有些因特殊地形地物而得名,如莲池(已绝)等。

2、以汉族姓氏命名。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是以姓氏和宗族、亲戚关系集聚在一起形成的聚落地名,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根据调查,以姓氏命名的全县有101个聚落,多数在建村时,在姓氏后加通名'村'或'庄';有些聚落以两姓相连命名,如刘大赵、李大赵;还有的以姓氏与自然地理实体相结合命名,根据调查,全县有33个聚落,如翟姓很早迁居在县西南的大水泊南北,以捕渔为生,始称南翟泊(陂);罗姓在明代转迁居古黄河北岸一个高滩上,始称罗家滩;王姓迁居在古黄河故道中一条大水沟两沿,始称沟王;有的定居在堤的转弯处,如王家湾;有的定居在一个洼的边沿处,如杨洼(已绝)。这种以汉族姓氏命名的数量最多,充分反映了新乡县聚落地名词语的民族性,虽然境内有少数民族,但多数插花居住,仍然没有超出汉族姓氏命名的范围。

3、以人工建筑命名和以姓氏与人工建筑相连而命名。古黄河北岸在汉代已筑一条东西向大堤,后人们就沿堤定居,以堤命名。如大阳堤、大金堤、永兴堤、赵家堤、朱家堤、小赵堤、贺家堤、路家堤、马家堤、刘家堤、程家堤、陈家堤、普家堤、关家堤、原家堤、保安堤、张家堤等18个聚落;有的定居在水井旁,如崔家井、家井(今戚庄);有的定居在桥旁,如贾桥;还有以楼命名的,如荆家楼、赵家楼等。

4、以树木和园圃命名。以树木命名的有杨树湾、八柳树、杏庄等。以园圃命名的有桃园、柿园、菜园等。

5、以军事、邮政设置命名。新乡素称兵家相争之地,隋唐时,县东设临清关(今临清店,属新乡市),县东南设延津关(今申店附近)。五代后汉乾佑三年(公元950年),慕容超在县西南(今七里营)军屯。南宋岳飞部镇守八柳渡(津)口。明初实行'散兵屯田'。先扎9营,后增到18营、22个营,以店后营为总营。这些营内的军户还分散在辉、汲、淇、延津、封丘县48个军屯,这些军屯不仅战时应战,而且兼理民事,久而久之都形成了聚落。邮政,最早也是专为军事传递情报,后境内设置12个驿铺,西南有长兴铺、小冀铺、敦留铺,西有归善铺(今代店村),北有陈堡铺,东有临清驿(铺)等。

随着交通邮政的发展,官道上也出现了旅店,东南有新集店(今申店),南有永城店,西南有刘家店、敦留店,西有大家店(今代店),逐渐有邮政和客店成村,至今这些村落仍然沿用'营','铺','店'的通名。

6、以吉言嘉语或祈福命名。全县这类地名也不少。如永康,后由此又派生出西、南、东北、西北、韩5个永康村。又如任旺,派生出牛、高、李、杨、梁5个任旺村。还有长兴铺、大兴、兴宁、都富(今豆腐村)、永安、太平等村。春庄是以春暖花开吉祥之时建村而命名。

7、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命名。全县有8个村落。如宋(送)佛,相传宋代沁河泛滥从上游冲来一石佛,到此不前而命名。

又如敦留店,唐时黄河洪水泛滥,从上游冲来一木制神楼,内有菩萨一尊,到此蹲下,留到这里,故名。又如贾城,古代一农夫天不明时,往县城里完粮,行至此处,雾气腾腾,看见已到县城,但城门紧闭,随躺在城下睡觉,等到天亮,雾气全落,是一个村庄,后传说此为假城,又演变成今名。

8、以庙宇、寺院、古碑、古塔命名。以佛教所建庙宇命村名,如朗公庙、寺王,如古固寨,始称姑姑庵。又如石碑、塔庄。

9、以帝王途宿与皇戚关系命名。如王府庄(古黄河南岸),据《原武县志》记载:'周简王(姬夷)王子时封此,即此为王府。'又如皇唐马,始名皇亲唐马。

10、以著名人物命名。如大、小介山,春秋末年晋国忠臣介子推,随晋文公周游列国时经此而得名介山。后人曾误写成'介三',又如刘八庄,据《刘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始名刘家新庄,先人刘老八在明末反抗明潞王暴政,曾与潞王兵在汲县境内打仗多次而获胜。'后人为纪念他,于清初改今名。

二、聚落分布的特征

聚落地名随着人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逐渐向条件较差的地方转移,故全县聚落地名的分布有以下特征:

1、地势高,土质好,村庄大,人口稠密;沙碱洼地,聚落小,人口稀少。如小冀镇、七里营乡、关堤乡是新乡县地势较高、土质肥沃的地方,这里聚落稠密,而且大,在面积15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72个村庄,14.36万多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05人,人均土地1.23亩,其中有特别大的聚落3个,如七里营10853人,小冀18873人(其中非农业7014人),人均土地0.9亩。如洪门乡为盐碱低洼地区,面积58.6平方公里,有23个小聚落,3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12人。而且这些聚落都沿着重盐碱地区与地势较高,土质较好的交接地带定居,低洼盐碱区无人居住,有的居住时间不长就又外迁。现在只有一个贾屯小村,过去全靠熬盐为生。县西北部的行洪区内东西招民庄,曾招民9次都末成村,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筑了围村堤后,方才定居。东南部的黄河故道沙丘区也是人烟稀少。

2、聚落沿交通线分布。如以'铺'为通名的古代邮递铺,以'店'为通名的车马客店之所,逐渐形成聚落。西南有通往云贵的长兴、小冀、杏庄、敦留铺;南有通往湖、广的李台铺、古黄河的八柳渡口处,设有新中驿;北有通往山西的陈堡铺;西有通往长安的灵递铺(今十里铺)、归善铺(今代店);东有通往卫辉府的临清铺。这些交通要道除了驿铺外,随着人们行路的吃住问题,逐渐出现了店铺。

三、地名的演变

地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或随着地理环境的演变而变化。新乡县地名的演变大体有以下几种:

1、随着政权的变更或政区的改划而变化。如新乡在汉时,武帝元鼎六年始置获嘉县。晋末建兴四年省获嘉县治,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又复置于新乐城。北齐天保七年获嘉县治所北移共城(今辉县县城)。隋开皇六年始设置新乡县。宋熙宁六年废县为镇。元佑二年复置。一直到1959年废县并入新乡市,1961年复置。这些地名的演变,皆因朝代的更替或政区的改划而更名。县以下的政区地名也随着政区的变更而变化。如宋、元、明设乡社,清改为路,路下设都,民国时为区和乡镇。建国后又改区、中心乡、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名为乡镇至今。

2、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而更名。汉唐以来,县西南高地经济繁荣,是聚落发展最早最快最多的地方。如小冀,唐代冀姓在此经商,到明初又从山西洪洞迁民至此,这里很快形成了杜家庄、梁家庄、任李屯等9个聚落。由于盛产棉花、小麦,土产有土布、棉籽油,所以很早小冀形成了农贸市场和粮棉集散地,故清改名小冀镇。如新店集(今申店),唐时村南为黄河渡口,是阳武至卫辉府的官道,村内商业兴盛,成为县东南的最大集市。明代中期黄河断流,而新店集市渐衰退,因申姓居此,又改为申店。

3、随着自然地理的变更而变化。如小河村,古称巨楼村,位于在汉堤南坡。清康熙六十年、六十一年(1721~1722年),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在武陟、詹家店、马营口、魏家口决口,巨楼村被冲成了3个村落,中间变成了一条河,长年流水,故改名小河。

4、初名不雅,后雅化而更名。如古固寨,古称姑姑庵,明初刘、马、冯3姓迁居庵附近,以庵名村。后认为村名不雅,各自另称别名。明改称丰安南社、丰安北社。清又改称丰安镇。同治元年重修寨时,公议用同音字,一姑以古代的'古'字,一姑用坚固的'固'字,二字意义深广,沿用至今,并立石为记。又如于店,古称永城店,宋代于永城在新乡至阳武县(今原阳县)黄河北岸渡口处开饭店,俗称永城店,后成村名。到清代于氏子孙认为以始祖名作村名不雅,公议以于姓改称于家店,后又简称于店。

5、因村庄分合搬迁而更名。新乡县这类地名较多,在地名普查中发现有89个聚落多由于原来几个村邻近,人口增多,聚落扩大连成一片,合为一村,或用较大的村名。如合河村,唐时有合河、合河店、古路沟、临河,后又有旺河、南张庄,都沿卫河边居住。清嘉庆年间筑寨时把这10个小村围在一起,以最早的合河命名。有些村因分开而更名。如庄岩,清末因村内不和,分为庄岩集、忠义巷。再如张八寨,分为张八寨、东张八寨、后王庄。有些村因搬迁而更名。如罗滩,在元代原居汉堤东,初名罗吃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南迁到古黄河滩里,因罗姓增多重新起名罗家滩。

6、因重名而更名。古代交通闭塞,重名较多。现在交通便利往来频繁,因重名造成许多麻烦,不得不重新更名。全县有4个陈庄。在县西北的改称北陈庄,县西部的改称南陈庄,县东南部的改名东陈庄,县西南部的陈庄,保留原名不动。类似这种情况,分别冠以方位,前后、大小等。如5个张庄,分别改为大张庄、小张庄、南张庄、东张庄、张庄。在1982年地名普查时,还有22个重名村,通过协商,进行了更名。

7、因读讹写讹,使地名发生音变、形变、意变。这种地名多因方言关系,或因仿古,或因繁体字,不易认写,群众按习惯易书写演化而成,这种地名为数不少,如中召,据庙碑记载:明初中赵村。后读为中'召',也错写为中'召'。明初刘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始称刘大赵,后读讹写讹为刘'大召'。又如李大赵,亦是李姓迁此演变而成。再如豆腐村,明初为都富村,到清乾隆年间一老农到县粮房纳税时,粮房老先生没有听清楚,误写成豆腐村,沿用至今。类似这种情况还不少,如东招民庄,读为东'张门'庄。狮子张庄,读为'四牛桩'等。

8、地名简化。有的省去通名,有的省去专名中的虚字,多以两字相称。地名简化是带有普遍性。在乾隆年间全县带'家'字的聚落名107个,现在'家'字全部被减掉。西孟姜女河,也简称为西孟,东孟姜女河简称为东孟。

总之,从新乡县地名的命名、分布、演变来看,有七大特点:1、历史悠久;2、地形多样,高岗低洼、风沙盐碱,各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通名;3、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特别突出;4、还有许多地名带有宗教迷信色彩;5、土寨多,建国前全县有33个土寨,建于清末咸丰、同治(1851~1874年)年间,筑寨时多以吉利另命一名(如李台名晚照寨,朗公庙名永兴寨,任小营名里任寨)这是形成一地多名的重要原因;6、地名具有明显的北方语系特色,许多地名以'村'、'庄'、'楼'为通名; 7、以军事屯营,邮政递铺命名的特色。

目前,随着工业、交通、水利、电力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地名。

历史沿革表

93版河南省新乡县地名志
93版河南省新乡县地名志
93版河南省新乡县地名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