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瑜和曹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素材和体裁(必修上第三单元文学短评示例)

 慢老师 2023-11-11 发布于上海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作于同一时期,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两者体裁不同,但苏轼借以袒露的心迹是一致的。在《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人之口,感慨即使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时间面前不过是匆匆一瞬,而“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倒是可以供现在的自己欣赏把玩;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将缅怀的英雄人物换成了潇洒风流的周瑜,不过“人生如梦”,还是这一片“江月”可以和自己共酌。

那么,苏东坡为什么在《赤壁赋》中使用曹操的素材,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使用周瑜的素材呢?两个素材能不能换过来呢?

比如在《赤壁赋》中,写: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周郎大破曹孟德者乎?方其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指挥若定,横扫千军,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曹操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孟德当年,八十万雄兵,舳舻千里。横槊赋诗,谈笑间,固一世之雄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然而,在《赤壁赋》中,是以“月”为线索,因为正值七月既望,先是“诵明月之诗”,再是“月出处于与东山之上”,然后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随之很自然地联想到曹操“月明星稀”的诗句,落笔就到曹操身上。最后,还要借“水与月”表达“变与不变”的处世哲学。所以此处非写曹操不可。
换过来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江”为线索,从“大江东去”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再到最后“一尊还酹江月”,似乎未必一定要写周瑜。而“江”所对应的,自然是“逝者如斯”,是匆匆而去的时间,也未必特指周瑜。不过,苏轼似乎是有另外一番用意。起始第一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不是“千古英雄人物”,诗人着意强调的是“风流”二字。而能担得上这两个字的,大概就是周瑜了。一是小乔初嫁,有美人相伴,人生得意;二是羽扇纶巾,姿态潇洒;三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才能出众。这样的人才是“风流”。
从“念奴娇”这个词牌而言,是需要一些“风流”的。“念奴”是唐天宝年间一个歌伎的名字,传说长得十分漂亮,歌声十分好听,而且“眼色媚人”,所以是文人艳称的题材,后来才逐渐形成词牌。从这个词牌看,似乎写“美人”更为合适。当时,词也并未完全脱离“艳”的属性。关于《念奴娇·赤壁怀》有一段十分出名的笔记:

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此中举“大江东去”与柳词比较,其隐含的意思,就是《念奴娇》本也应该是“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而歌的。所以,用一个“风流人物”的素材,要更为合适一些。

苏轼用曹操、用周瑜的素材,既不同情曹操,也不偏爱周瑜,这与辛弃疾“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完全不同的。苏轼不过借用“赤壁”这个名字,借用曹操、周瑜这两位名垂青史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怀。英雄人物也好,风流人物也罢,不过是过眼云烟,苏东坡失去的是功名利禄的枷锁,赢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