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宋词,写尽人生百年,何处才是最终的归宿?

 古稀老人赵 2023-11-11 发布于北京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

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

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

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

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

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出自何梦桂的《摸鱼儿》

诗词注解

摸鱼儿: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酒阑:谓酒筵将尽

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五里”为短亭

青条:青色的杨柳枝条

瀹(yuè):煮、浸渍

蔬盘瀹韭:烹煮蔬菜、韭菜,喻清淡

潮候:定期而至的潮水的涨落

这是一首怀人、诉别离之词,对人生多有慨叹,从首句便可知,此时词人已经致仕,筑室小酉源,居家著书自娱。

作者简介

何梦桂:南宋文学家,学者,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殿试得“探花”。 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何梦桂任监察御史,后因病致仕,筑室富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

何梦桂精通易学,著有《易衍》、《中庸致用》等书。

词之大意可解为:

想当年,你我同在长亭,共饮杯酒。酒尽人散后,离去的路途遥远,而长亭的柳枝却无法尽数折完。时光易老,如今正值白首之年。想再举杯送别友人,却已经过了清明时节。江北江南的柳条依旧青翠,我自问是否还有与我一样满怀离愁的人;

岁月不留人,每日粗茶淡饭,想要乘舟远行,潮水又开始涨了。风急浪高,岸上的落花飘散一地,离别的歌曲随着泪水沾满衣袖。春日的河水波光粼粼,青草之外的世俗之地,人间的离恨将会年复一年地产生。握手道别之际,感叹人生相逢的短暂,百年之间的欢笑,能有多少回呢?

何梦桂这首词,不仅仅是对友人的怀念,更是对旧时光的不舍。此时词人已经去官,闲居在家,两鬓生了许多白发,适逢春日,更加对岁月催人老有所感怀。

所以词人尝试着乘舟远行,可偏偏赶上了潮水上涨,更是觉得人老了以后,处处变得艰难,再也不似往日和好友把酒言欢的光景。

自然,我们都会有慢慢苍老的一天,那个时候步履蹒跚,所想所念,应该也就是那些故人了。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这句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但也有自足,人生欢聚欢笑本就不多,幸好曾有友人相伴。

离愁别绪,充斥在词中的每一句,人生百年,何处才是归宿?

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到了暮年后,变得波澜不惊,经历了人海万千后,早就看透了功名利禄。世间山海千万,唯有心安才是归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