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真碑】的那些事

 子夏书坊 2023-11-11 发布于江西

第二十二期

图片

曹真碑是什么?

曹真碑。存高81.4厘米、宽103.2厘米、厚22厘米。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据朱绪曾《阴有益斋当新当文字记》,最先为这块碑定名的是大兴徐松。后来,黄叔撇在《中州叙石考》中提到它。汪鉴的《十二砚斋当主石过眼录》全之著录并有较详考释。于是。曹真碑遂大显于世。近百年著录或考释者不下十家之多。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发现时碑已残断。只存中间部分。今碑阳存字20行。231字。记曹真生平业绩;碑阴存字30行。每行10至20字。刻立碑者姓名、官职、籍贯;碑侧分别雕龙纹。

图片

永昌博物馆藏 【曹真残碑】 拓片

碑阳存字: 


之后陈氏有齐国当愍王时□宋并其 
基长以清慎为限交以亲仁为上仕以忠 
矢石间豫侍坐公子将龢同生使少长有 
公使持节镇西将军遂牧我州张掖张进 
羌胡诳之妖道公张罗设宑陷之坑网 
公怒能于是征公拜上军大将军拥 
毂节钺如故 
蜀贼诸葛亮称兵上邽公拜大将军授 
援于贼公斩其造意显有忠义原有胁 
约立化柔嘉百姓恃戴若昂阳春 
冬霜于陆议奋雷霆于未然屠贼亮于 
行绩家有注记岂我末臣所能备载 
兵如何勿旌一命而俯宋孔之敬 
从俗以宔灋不恣世以违宪宽 
嗟悼群寮哀酸 赗之赠礼 
冀今赵护大尉掾严武雝州 
岳登华岱鑚玄石示后嗣 
为周辅东平峩峩作汉 
毛钺牧我陕西威同霜 
爰立碑作颂万载不刊

图片

图片

永昌博物馆藏 【曹真残碑】 拓片

碑阴存字:

□□□□□□□□□□定皇甫□□忠 
□□□□□□□□□□孚泰庚 
□□□□□□□□□翊山泰伯谋 
□□□□□□□□□□季超 
□□□□□□□□□珍仲俭 
□□□□□□□□□详元衡 
□□□□□□□□侯安定梁玮稚才 
□□□□□□□郎北地梁几彦章 
□□□□□□陇西彭钏士蒲 
□□□□□安定皇甫季雍 
□□□□□尉北地谢述祖然 
□□□□□□郎代公时 
□□□□□□□竺谊公达 
□□□□□□地傅均休平 
□□□□□骑都尉西乡侯京兆张缉敬仲 
□□□□司马冯翊李翼过佑 
□□□□农丞北地傅信子思 
□□□□茂材北地傅芬兰石 
□□□□将军司马安定席观仲历 
□□□□主簿中郎天水姜兆元龟 
□□□将军冯翊李先彦进 
□□□□广武亭侯南安庞孚山奉 
□□□尉参战事郎中京兆韩汜德修 
□□领司金丞扶风韦昺巨文 
□□前典虞令安定王嘉公惠 
□民京令京兆赵审安伟 
□民临济令扶风士孙秋乡伯 
□民郿令陇西李温士恭 
□民永平令安定皇甫肈幼载 
□民中郎□□□□□□ 
州民中郎□□马(残) 
州民中郎北地衙□(残) 
州民中郎京兆郭胤(残) 
州民中郎安定胡牧(残) 
州民中郎陇西幸□(残) 
州民秦国长史冯翊(残) 
州民护羌长史安定(残) 
州民西郡长史安定(残) 
州民下辨天水赵(残) 
州民广至长安定胡(残) 
州民修武长京兆郭凌(残) 
州民武安长京兆赵钦(残) 
州民玉门长京兆宋恢(残) 
州民小平农都尉安定(残) 
州民中郎曲沃农都尉京兆(残) 
州民中郎扶风姜潜公隐(残) 
州民中郎安定皇甫隆□(残) 
州民中郎冯翊王济文雍(残) 
州民中郎京兆尹夏休和(残) 
州民中郎天水尹辇叔毂(残) 
州民中郎安定胡广宣祖(残) 
州民中郎安定杨宗初伯(残) 
州民玉门侯京兆邬靖幼(残) 
州民骑副督天水古成凯伯(残) 
州民雍州部从事天水梁□(残) 
州民雍州部从事安定皇甫(残) 
州民雍州部从事安定梁馥(残) 
州民雍州从事天水孙承季(残) 
州民雍州部从事京兆萧仪公(残) 
州民雍州书佐安定□(残)

图片

永昌博物馆藏 【曹真残碑】 拓片

图片

【曹真】真的姓【】?

    《三国志·魏书·曹真传》谓曹真为“太祖族子”。其姓曹甚明,然裴注引《魏略》曰:“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曰:'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这样,曹真的本姓也就成了历史悬案。

    对曹真的本姓,《曹真》碑残文中透露出一丝信息。碑的开头存如下文字:“之后,陈氏有齐国,当愍王时灭宋并其…为基。”首二字“之后”前所阙应是曹真字及其先祖名。大致作:君讳真,字子丹,某某之后。类似文例,汉碑中累见不鲜。譬如鲜于璜碑首曰:“君讳磺,字伯谦。其先祖出于殷箕子之苗裔……孝廉君之孙。”张寿碑:“君讳寿,字仲吾,其先盖晋大夫张老盛德之裔。”孔宙碑:“君讳宙,字季将,孔子十九世之孙也。”北魏元天穆墓志“太祖平文皇帝之后。”碑文“陈氏有齐国,当憋王时灭宋并其口”乃述陈代齐,传至齐憋王时,憨王灭宋,并其国之史事。《史记·宋微子世家》:“(宋)王堰立四十七年。齐滑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堰,遂灭宋而三分其地。”由此可知碑文“并其”字后所阙乃“地”字或“国”字。碑文在叙述曹真先祖氏名后接着就谈田齐灭宋之史事,说明两者有因果关系。前面提到曹真本姓有秦姓和曹姓两说,据史载,曹姓起源与宋有关。曹姓的祖先名振铎,周文王子,周武王弟,周克商后,封于曹,史称曹叔振铎。至春秋时期,曹国为宋所灭,《史记·管蔡世家》:(公元前487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疆以归杀之。曹遂灭其祀。”曹国灭亡后,随之就出现了曹氏,正如《通志·氏族略第二》所说,曹国“为宋景公所灭,儿孙以国为氏”。曹氏起源与宋灭曹有关,与田齐似并无联系,然碑文为什么会叙述齐灭宋之事呢?齐灭宋与曹氏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把碑文中“为基”二字与齐灭宋联系起来,此问题似较好理解。“为基”意为以某地为创业根基,与“为基”二字相联系的“齐灭宋并其地”之间的阙文应是曹真祖先所在的某地名及有关文字。曹被宋吞并后,原曹国宗族就自称为曹氏,这些人有的流落到其它国家,有的继续留在原居地,成了宋国的臣民,曹真的祖先就属留在宋国的曹氏。齐灭宋后,曹真的祖先可能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迁徙到新的居地,也就是曹真的家乡。由于这件事情在曹真的家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碑文叙述曹真家世的时候就写了齐憨王灭宋的话,以作为曹真祖先迁徙到其家乡创业的时限。由上分析。上引残存的碑文与我们研究补上的阙文串连起来读,再考虑到有关史料,其意思大抵如下:曹真先祖为曹叔振铎,封与曹,建立了曹国,曹国传到曹伯阳时为宋所灭,以后,曹国子孙以国为氏。战国时,宋又为齐所灭,曹真祖先为避难就迁徙到口地,创立新的家业。如果我们的研究无误,曹真是曹叔振铎的后人,姓曹。

《魏略》说曹真“本姓秦,养曹氏”,故改姓曹,此说与曹真碑所述显然有矛盾。《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言秦者有三:秦国之后,以国为氏:其出于鲁者,盖鲁有秦邑故也;其出于楚者,未知以邑以字矣。然此三秦者,所出既殊,皆非同姓。”古之秦氏,无论所出何处,与齐灭宋均毫无关系,由此也可认为,曹真碑之撰者是不知有秦姓说的。曹真碑出于与曹真同时代人之手,其记当可信,而《魏略》所记应属传闻。

    曹真虽姓曹。然与曹操并非同源。《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于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于沛。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土,绝而后绍,至今適嗣国于容城。”依陈寿所记,曹操为曹参之后,其先祖为陆终之子,名安。而曹真先祖为周武王弟曹叔振铎,与曹操同姓,却不同源。古人十分讲究门第,曹真既是曹操养子,说其与曹操同一族系自然有利于抬高曹真及其后人的身份,但曹真碑的撰者却实事求是地叙述曹真族系的来源而不攀龙附会,从这里也完全可以相信曹真碑撰者所言是有根据的,可信的。

图片

曹真与曹丕的【爱恨情仇

    魏黄初七年夏曹丕临终召集了几位大臣托于后事,《三国志·文帝纪》记其事曰:“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诏辅嗣主。”四位托孤的大臣中,曹真是第一位,可见曹真与曹巫关系之深。

 曹丕为什么如此信任曹真?有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曹丕视曹真为非同胞兄弟。

    曹丕在争夺继承权期间,及取得太子位、接着称帝以后,其周围一直存在一个圈子,这个圈子中既有文臣也有武将,而武将的核心有三人,一个是曹真,一个是夏侯尚,另一个则是曹休。《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评曰: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是与曹操一同扣天下的老臣,是曹操集团的核心,而曹休、夏侯尚、曹真则是少壮派,是曹丕集团的核心。

    曹丕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并很有文才的君主,然而也是一个心胸甚为狭隘的人。曹操有25男,曹丕对其24位弟弟都是心怀戒意的。未即位前。防他们与自己争夺王位;称帝后,虽对他们封王、封侯,让他们过舒适的生活,却不给予他们任何权力,更谈不上信任。曹丕的弟弟中有几位是很有才干的,然结局均甚可悲。

曹真、曹休和夏侯尚就不同了。曹真和曹休均是曹操的族子,他们从小就被曹操收养,“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1],成了曹丕非同胞之兄弟。夏侯尚也是自小就和曹丕在一起生活的,《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裴注引《魏书》载诏曰:“尚自小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为爪牙。”曹真、曹休、夏侯尚与曹丕虽非同胞,然却情同手足,在曹丕看来,他们是对自己的太子位及后来的帝位不会构成任何威胁的兄弟,是最可信任的。儿时的兄弟,长大后,彼此的关系全变了,亲兄弟成了政治上的对手,非同胞兄弟,却发展成政治上的同盟。对付亲兄弟需要这种同盟,对付朝臣亦需要这种同盟。这就是曹丕打压曹彰和曹植。而信任和依靠曹真、曹休、夏侯尚之根本原因。

曹真和曹休虽同为曹操养子,然在曹操和曹丕心中,他们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史载曹真的父亲曹邵是曹操的亲信,为救曹操而为人所害。曹操收养曹真,其中重要原因是要报答曹邵救命之恩。而曹休就不同了,他只不过是投靠自己的族人而已。不论是曹操主政时期还是曹丕称帝以后,曹真的爵位、官品均比曹休高一等级,反映了曹操父子对他们的态度。《曹真碑》说曹真自小“侍坐公子,将和同生”。也说明曹丕、曹真感情之深。夏侯尚失宠以后,曹丕对曹真的依重越发加深了。

其二,曹真是一位累立战功并颇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将军。

    曹真从少年起就是曹操的爱将,曾率领过精锐之师“虎豹骑”,参加过讨“灵丘贼”,抗击刘备于下辨、平阳等多次著名的战役,是一位立过多次战功的将军。文帝即位,拜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雍州在陕西西部,位于益州至关中的咽喉要道,是防备蜀汉进犯的要塞。凉州是羌、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魏蜀争夺的地盘,羌、氐时附时叛,稳定凉州对确保魏国西境安全进而征服蜀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曹丕任曹真“都督雍、凉州诸军”,可见其对曹真之信任。

图片

    曹真的【丰功伟绩

1.平定张进等叛乱

    此事发生在黄初元年五月。《三国志·曹真传》记:“张进等反于酒泉,真遣费曜讨破之,斩进等。”《曹真碑》:“张掖张进口口羌胡”,所记也是此事,残文中有“羌胡”二字,可见张进等叛乱有羌人、胡人参加。

    《三国志·文帝纪》、《资治通鉴》也记载了此事,但所记具体指挥平叛的将领却有出人。《文帝纪》:黄初元年五月,“酒泉黄华、张掖张进等各执太守以叛。金城太守苏则讨进,斩之,华降。”

    《资治通鉴·魏纪一》:黄初元年五月,“张掖张进、酒泉黄华、西平麴演等作乱,皆自称太守,武威三种胡复叛。时任金城太守护羌校尉的苏则联络武威太守毋丘兴、将军郝昭、魏平,率军击破张进军,斩进,并降三种胡。酒泉黄华亦降。”

    《文帝纪》及《通鉴》记平定张进叛乱的主角是苏则,而未记曹真在其中的作用。然曹真当时任征西将军,雍、凉州诸军事均受其节制,张进的叛乱震动凉州,文帝调动了各郡的兵力,这样大的军事行动,没有作为凉州最高军事长官曹真的允许和协调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认为,尽管苏则在平定张进等人的叛乱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作为军事总指挥的曹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曹真传》和《曹真碑》所记应是可信的。

2.平定卢水胡治元多及西平麴光的两次叛乱

    《通鉴》卷六九《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凉州卢水胡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帝召邹岐还,以京兆张既为凉州刺史,遣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继其后。胡七千余骑拒既于鹯阴口,既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张既用声东击西之法,出敌下意,迅速进踞武威。接着在显美与胡人决战中采用诱敌深人战术,先派人挑战,后佯败退却,当胡人追赶到预定地点,“因发伏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万数,河西悉平”。张既讨羌胡事,亦见于《三国志·张既传》,情节大致相同。此役主角是张既,配角是费曜,据《曹真传》,费曜是曹真部属,曾受曹真派遣平定张进叛乱,那么,此次平定卢水胡的费曜肯定也是曹真派遣的。《曹真碑》残文中有“班之妖道”,“公张罗设穽,陷之坑网”句,因上下文阙失,不知指何事。然对此《通鉴》及《三国志·张既传》,所记乃张既讨卢水胡事,有先用声东击西之法进占武威,后诱敌深入打破敌军之情节,两者正相符合。这样,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曹真碑》这句残文指的就是平卢水胡之役,碑文中的“妖道”应指策动此次卢水胡叛乱的首领治元多或伊健妓妾 [2]。碑文“张罗设穽”前有“公”字,按“公”乃指曹真,此句是说“张罗设穽”,使敌“陷之坑网”之计是曹真策划的,与《通鉴》及《三国志》记此计张既所出不同。应该说,《三国志》及《通鉴》所记是无误的,但也不能认为《曹真碑》所记是夺人之美。曹真当时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是当地最高军事长官,具有统辖、制约该地区全部军队和指挥重大军事行动的权力,作为前线指挥官的张既把自己的战术计划上报曹真,得到批准后才付诸实施自在情理之中。所以《曹真碑》把讨平卢水胡的功劳记到当时的最高统帅曹真名下也是无可厚非的。

曹真多次的战功都表现出其在军事指挥上确有高人之处。南征返京后,论功行赏,曹真从原来的上军大将军“转拜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虽不算升迁,但职务的重要已非同一般。自此,曹丕与曹真的关系又深了一层。

 其三。曹真人品较好,对曹氏父开忠心耿耿。

    曹真去世后,明帝在一道诏书中对曹真做了盖棺定论式的评价:“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维持盈守位,劳谦其德也。”“持盈守位”是曹真的忠,“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则是他的德。他不因自己是曹操养子而骄横跋扈,反而做到了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曹真传》说他在行军时能与下属同甘苦,拿自己的家财补充军饷之不足,因此得到下属、士兵的拥戴。又说他有两个同他一起跟随曹操的好朋友,不幸早逝,曹真就上书请求将自己的封邑分出一部分给这两为好友的遗孤。曹真抚孤及为国家分忧、与下属同甘苦之举,均体现了一个“仁”字,“仁”字维系统治集团中彼此关系的道德原则,而曹真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人们做个榜样,以提高曹氏集团内部的凝聚力。所以说,曹真的道德情操又是其对曹氏父开忠心的体现。而他的操守、忠心正是处于改朝换代、争夺和巩固政权的政治斗争漩涡中的曹氏父开所最为看重的。

    总之,曹真与曹丕的关系既是君主与臣下的关系,又被视为手足关系。曹丕对曹真的绝对信任,是以曹真是他的兄弟然又不是亲兄弟这一客观条件为基础,进而对曹真的军事才能、为人品性、在朝臣中的口碑以及其是否忠心等方面进行了多年考察而形成的,最后认为曹真是他可以把辅政重任托付的人。曹丕的选择是正确的。明帝时期。曹真掌握着曹魏全部兵权,数次带兵有效地阻止了蜀汉诸葛亮在祁山地区的进攻,既削弱了蜀汉的军事力量,又巩固了魏国在西北的地盘。尽责尽力地完成先帝曹丕的重托。曹真死后。魏国的军政大权很快就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这当然不是曹真之过,而是曹氏集团日渐腐朽使然。

图片

虽然曹真碑只是一块残碑,为史学参考留有遗憾,但是碑侧的龙纹石刻再次展示了古人成熟的石刻技术。曹真碑文是隶书篆刻,苍劲有力,其拓本被清朝的陆增祥收录,被放在《八琼实金石补正》当中。现在这本书也被存放在故宫博物馆中。

曹真碑具有极大的史学价值,不仅是对曹真生平资料的强有力的补充,其碑文书法也是记载了填补了三国时期书法变迁演化的空白。

图片

到这里就结束啦  ╮( ̄▽ ̄')╭ 

下期我们不见不散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