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孩子讲题为什么容易急眼?

 圣龙领主 2023-11-13 发布于重庆

临近期末,我们给学生进行了几次语文强化训练。

结果大家的选择题做得一塌糊涂。

关键是,那些选项都很常规,答案很明显,没有任何纠结的地方

满分39分的选择题,30分以上的还不到一半;居然还有人只有9分。

我们这还是生源相对较好的班级。

而那些9分、15分、18分的同学,很多还是平时看起来态度很端正,学习风格很踏实的同学。

于是我把小本本拿出来,把这些选择题错得多的人名字记下来。

上课就抽他们起来,让他们讲解自己错误了的题目。

不能只给答案,必须把ABCD挨着挨着说清楚。每个选项考点是什么,为什么正确或者为什么错误。

体现出什么本质性的思维特点。

主观题也是,那些看起来明明至少应该拿到三分之二分数的题目,到底要怎么才能达到目标,甚至拿到满分。

由于小本本上记有名字,所以点名就很有针对性,不会因为老师的刻板印象而导致部分同学吃不饱、另一部分同学吃撑了。

同时,题目做得不好的同学,在考后会主动研究发下来的参考答案,主动去问老师,主动和同学交流。

因为不想抽起来之后只能尴尬地站在那里。

如此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强化训练。成绩出来了,让选择题30分以上的人举手。

黑压压地举起了一大片,就没看见几个30分以下的。

其中一个班级选择题人均扣分还不到3分。

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很“顽固”,仍然停留在24分以下,但这样的人很少。

有些是因为思维上习惯钻牛角尖,暂时还没走出来;有些是因为心态不对,一读论述类文本和文言文就心浮气躁。

于是又一遍给他们鼓励打气,一边激起他们的斗志,并且告诉他们。

在他们选择题水平上来之前,肯定都会成为语文课上回答问题的“常客”。

因为事先说了,这不是惩罚,而是帮助;也因为一个学期以来,师生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所以没有孩子心态崩坏。

虽然很紧张,很有压力,但是态度上是积极的。

甚至因为自己老是认真不起来,主动到教室后面去站着听课,好集中精神。

在这学习过程中,我所做的事情是:

1、讲解部分:清晰、明了地对知识进行系统化讲解,尽可能保证自己说的东西符合思维科学,并且可执行。不为了靠近参考答案而强行找理由。

2、讲过的题目如果再遇见,就让学生自己讲。学生的水平是有限的,老师要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引导、评价、指点。抽学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听到正确答案,而是为了发现学生思维或者心理上存在的难点。这些难点往往是具有普遍性的。

3、如果刚好遇见没讲过的类型,但本身比较典型,也会抽做错的学生起来,讲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自己选择了某个错误的选项。是心理因素、时间因素,还是纯粹就不会随便乱猜的。

4、抽其他同学起来回答这个同学的疑惑,如果连续三次抽同学都不理想,再根据这几个同学暴露出的共同问题进行讲解。

5、不耽搁时间,不生气,不批评。人家也不是故意不会的,人家也想做对。没什么好批评的。

你看,五点里面,至少有三点都是学生在做,老师做的工作,是围绕学生进行。

这就意味着,备课的时候,你不能只备试题、备答案。

你还要备学生性格、课堂氛围、上课状态。

那些简单的知识点,讲了一遍又一遍,学生却还是做错,明明看起来很认真。

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主动思考,而一直在被动接受。

因为没有主动参与的,所以体会始终是隔着一层。

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没听懂;

自以为记住了,其实没记住;

自以为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或者真的听懂了、记住了、很简单,但是并没意识到这个很重要,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规律。

于是下一次做题,自然而然就忘记了。

而老师如果只顾着自己讲解,而没有带着观察者和交流者的心态去和学生互动,就会存在:

自以为说明白了、学生认真听了。

其实学生只捧了个人场。

我们每天讲一科,他们却要学很多科,脑子反应稍微慢点的,早就成一团浆糊了。

于是惶恐、被动、机械地努力。

很难有什么效果。

所以你看,给孩子讲题的时候,你不是在和知识作斗争,你是在和孩子的心理、思维作斗争。

知识是简单的,但是你面前的孩子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很多家长容易崩,就是以为讲题是在“讲知识”。

其实不是的,讲题的过程,是陪伴、交流、探索的过程。

是爱的过程。

江湖凶险,关注小号,防止失联。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