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意志意识形态】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

 小播读书 2021-07-14

///

04/28  2021

《道德经》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何获得人生幸福?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前面我们介绍了,马克思说,德国古典哲学实际上仅仅停留在远离社会现实的“哲学批判”之中,它或许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对改变现实世界是不能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因而要真正探讨人的解放的科学路径,就必须对西方哲学传统进行内在的超越。那马克思是如何超越的呢?前面一期我们介绍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今天,我们来聊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前面我们介绍过,费尔巴哈和鲍威尔是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生于1804年,比马克思要年长10来岁,费尔巴哈一开始是黑格尔哲学的信徒,早年曾不顾父亲的反对,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后来成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后来,费尔巴哈的思想逐渐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当然后来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假的唯物主义。

1939年费尔巴哈发表了代表作《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另外一本代表作《基督教的批判》,在书里面,费尔巴哈曾经明确提出,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物质才是第一性的东西,而精神是第二性的,人和人的思想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才是人类耐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甚至宗教也是幻想出来的。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目的,就是要把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把天国生活还原为现实生活,要人们相信自己,为追求现实生活而斗争,这其实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其实对早期的马克思有很大的影响,在马克思的《巴黎手稿》里面,有很明显的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子。

但为什么马克思后来,会反对费尔巴哈的思想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逐渐意识到,费尔巴哈的思想依然是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下建立的,同时更关键的是,费尔巴哈描述的唯物主义是静态的,机械式,只停留在观念层面,这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核心。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费尔巴哈曾经说:“在我看来,唯物主义是人的本质和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但我认为它不是生理学家,狭义的自然科学家,所认为的那种东西,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向前进时就不一致了“。从这段话,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费尔巴哈虽然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在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上是对立的,而并没有更进一步,把这种关系应用到现实世界,甚至还否认了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其实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只是在观念、思维的层面进行了思辨,本质上还是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哲学分析体系。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主要有两点:

首先,马克思同时认为,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和一种肤浅的、庸俗化的形式混为一谈,这种思想是一种18世纪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们把人看成是一种机器,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或者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形而上学是一种思想僵化,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并没有把人作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并且也没有把人,放到人类历史活动中去考察。简单来说,费尔巴哈只是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并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其次,费尔巴哈没有把历史理解成为一种过程,也没有理解人的本质和实践活动的意义。费尔巴哈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静态的个体来看,马克思曾经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要放到真实的人类历史中,放到社会关系中去理解。马克思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把“关系=观念”,他们仅仅知道了“人”对自身的关系,在他们看来,一切现实的关系都成了观念。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行为举止、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意识的产物,受意识的控制,意识才是人们真正的枷锁。于是,在他们看来,现实的种种不合理性,就变成了观念的不合理,那么只需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可以了。这是一种完全脱离了现实的虚假的、教条的唯物主义,比如费尔巴哈认为,只要教会的人们用符合人的本质的思想,来代替这些幻想就可以了。马克思指出,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只能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

显然马克思哲学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批判活动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他们仅仅是停留在纯粹的意识形态领域和纯粹的理论范围内,来谈论抽象的宗教和哲学问题,并没有涉及现实生活的世界。但马克思认为,离开了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进程,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只能停留在自我意识领域或精神领域,他们所谈的“历史”并不是一定条件下,具体的现实实践的历史,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对象的历史”,而只能是观念和范畴的历史,因而他们对人的解放的论述,仅仅限于精神领域,而对现实的改变,不可能发生任何实质性作用。

好了,今天我们分享了马克思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批判,尤其是对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都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正是建立在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上,才有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是如何建立的呢?

小播读书

微信号 :xiaobodushu

今日头条:小播读书

抖音快手:小播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