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治疗各类心脏病和肺病的古方

 花无缺3myj1j3d 2023-11-14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为什么说是各类心脏病的方子,而不是说是一张治疗某一种具体的心脏病呢?会不会是夸大其词的神棍?

之所以我能这么说是因为中医辨证不辨病,不管是冠心病还是心肌缺血还是心梗,只要对症都可以用这张方子。那么我今天要介绍的这张方子是温胆汤,不仅详细说明这张方子的多种用途,还介绍如果加减化裁应对不同体质,扩大适用面。

温胆汤:姜半夏、竹茹、枳实各6克,陈皮9克,炙甘草3克,茯苓5克,生姜9克,大枣1个(切)

想要搞清楚温胆汤的方义,就要知道它的前世今生,《汤头歌诀》中说“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为珍。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说明温胆汤根据化痰祛湿方二陈汤化变化而来。

二陈汤主要是用来治疗寒湿痰咳、痰喘,可见头晕目眩、肢体困倦、胸闷气短、舌苔白滑。痰,不仅仅会导致咳嗽、气喘,也是各种心脏病、癫痫的致病因素。

《内经》有“积饮心痛”的说法,说明水湿水饮重、水湿水饮停滞可导致心痛。我们可以简单将水湿、水饮、痰同归一属,理解为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可影响气血影响脏腑功能,形成多种疾病。

咳吐之痰易见,经络脏腑之痰则隐伏深在,不易察觉。痰为黏腻之物,阻于经络会导致气机不畅,气滞就会血瘀。气滞、血瘀就会造成胸阳不舒,而成胸痹,可见胸闷气短头晕心痛诸证。

那么从痰入手治疗心脏病应该怎么运用呢?

痰湿浊水的形成外因在于饮食,内因在于脾肾。“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所以治痰调脾胃为本,据证兼以调肾。

西医认为心脏病就是心周血管狭窄,或由凝血、斑块、钙化灶阻塞,除了抗凝、扩张血管、安支架,绝对没有其他办法,其它手段都是不科学的。

是不是有些人长期服用抗凝、扩张血管的西药或活血化瘀的中药,依然心绞痛、胸中痛、胸闷气短。气与血其相辅相成,如果气机畅通,单用活血化瘀的药效果往往都不错,如果有痰湿气滞单纯的活血效果一定不佳。

也就是说最简单的一个办法,长期服用活血化瘀无效,或对胸痛心绞痛胸闷气短改善不大,可以试一试温胆汤。

如果更准确的应用就要考察是否有胸脘痞闷或闷痛,胸脘部位就是整个胸腔加上胃部都有一种堵塞不舒畅憋闷感,会气短,会心悸,也会疼痛。舌苔白腻胖大或舌体瘦小而有齿痕,舌体多偏淡白,脉多见于滑,滑而脉缓无力。

或心脏病见上症又兼见长期白痰咳嗽,或无咳而长期有痰、有鼻涕。如此,可更加说明为痰湿体质。

脉象是很关键的,如果有专业人士确定是最好,如没有,可参看我之前写的关于脉诊的文章。

现代人得心脏病更多是脾虚、痰湿、气滞、血瘀综合型病症比较多。关于瘀血、我之前没少写,检查时提示有斑块、凝血等等都可以理解为中医瘀血范畴。口唇紫黑,舌有瘀点,舌下大筋紫黑都是有瘀血特征。大便溏而不黏为脾虚水湿盛,为痰饮生化之源。如果好发水肿,则说明水湿更盛。

图片

根据这类证型,调整一个方剂,现完整公布于下姜半夏12g、竹茹6g、枳实6g、陈皮12g、党参15g、焦山楂10g、炒鸡内金10g、炙甘草6g、茯苓12g、炒白术10g、炮姜10g、鸡血藤15g、大枣2个(切) 

姜半夏、竹茹这两个是一温一寒的化痰药,根据寒痰还是热痰可以变化二者比例。枳实、陈皮为一温一寒的行气药。可以看出我给的剂量都是温性药大,寒性药少,主要是针对寒痰寒湿。白痰、白苔、舌体淡、脉缓、心动过慢这都是寒,反之则热。根据寒热做好配伍。而用到温胆汤的,一定是偏寒重。

而寒凉药的配伍是为了制约温药的燥烈。而且寒热总是错综复杂的,有的人晨起或喝水少时痰是黄的,而白天或者喝水多了痰就白了。因此化痰性行气不能死心眼,不能一根筋,要照顾到全局。

党参、焦山楂、炒鸡内金为健胃助消化药促进食欲的组合,目的是治痰求本。如果食欲很好,可以减去鸡内金。如果大便一点不溏,非常成形,性状也非常好,为黄褐色香蕉便,那么这三个药去之。焦山楂健肠胃,兼能活血。如果对肉食油腻消化差可再加焦神曲、焦麦芽各10克。

茯苓、白术去湿,将半夏、竹茹化掉的痰湿运送到体外。炮姜暖脾胃,因为寒湿重,长久盘踞脾胃,去寒湿的同时也要温脾胃。炮姜也能兼温通气血,性质平稳。

鸡血藤温通活血兼能补血。如果病症瘀血较重,可再加入10克的蒲黄。炙甘草和百药,同时能辅助补中益气。大枣健脾胃益气血,唯怕甜药多生湿,故不多放。

在上面介绍的主要症状的前提下,寒痰饮之病的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见心悸失眠、惊悸不宁。所谓惊悸就是半夜有点声响就能惊醒,甚至容易梦魇,胆子又特别小。可见呕吐呃逆,可见口苦。口苦严重的加柴胡10克。温胆汤加减也可用于癫痫治疗。

一说到痰,就不得不再说一说脾胃,说一说饮食。痰之成,脾胃健运失司,故聚湿成痰,多因贪食肥甘厚味也。大鱼大肉、海鲜、蛋、奶、各类水果、各种酒、各类咖啡饮料、奶油甜品等等一定适量或者戒断。牛奶、酸奶也是,喝着舒服,大便通调,胃不酸不痛不胀不热不凉,若不舒适则断。水果亦是,少吃可以,多吃则生湿生热生寒,损脾胃。

生之道,在于适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