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劳动教育的“潜在作用”|多种论述汇聚(跨小教改札记第56篇)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3-11-15 发布于江苏
【题记】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提倡“幸福劳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一、劳动文化的复兴与劳动教育的回归

劳动文化的复兴和劳动教育的回归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并积极倡导劳动文化的复兴和劳动教育的回归。

2020年,国家连发文件加强劳动教育。首先是20203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劳动教育在全国各地纷纷得以强化与落地。

劳动文化的复兴是指重新重视和弘扬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将劳动视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劳动文化的复兴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成果,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劳动教育的回归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引导人们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劳动技能和方法,培养劳动精神和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劳动教育的回归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实现劳动文化的复兴和劳动教育的回归,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其次,需要加强实践教育,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人们的劳动精神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还需要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

跨塘实验小学开展了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立项课题《依托地域资源,开创“新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同时跨小倡导幸福劳动,构建哺育生命的实践生态,突出“自主”和“实践”两个元素,施行让学生能听到、看到、体验到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必修、选修劳动课程感受劳动的快乐。

让我们走进劳动基地,看一看劳动教育的故事。低年级孩子们了解了西红柿、土豆的特征,回到家里熟稔地向爸爸妈妈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课余时间,中年级学生玩转在种植蔬菜体验活动中,拎着水壶、拿出锄头走向了自家的菜地,俨然一个小菜农的样子;劳技课上高年级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做家常菜肴,瞧,同学们头戴厨师帽,身披围裙,手戴袖套,化身为一个个跨小萌厨……劳动实践手册的系列化运用,也为学校劳动教育深入推进增添了后劲。

如今,大家都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劳动教育潜在的作用可能不甚了解,下面结合自己学习一些资讯,跟大家说说劳动教育的潜在作用

二、劳动教育的潜在作用

伟大导师恩格斯在《从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节以及更长时间内的骨骼的特殊发展遗传下来。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得到这样调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劳动传统,认为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一日,可得衣食;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等,都表明了劳动对于人民生活和幸福的重要性。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道德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勤劳致富”“劳动光荣”,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当代中国也积极倡导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旨在培养人们的劳动情感、技能和创造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的巨大价值有独到的见解。

他说:“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几十年中,它使我相信,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他的手指尖上”“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敏锐的好钻研的智慧。我指的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首先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里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艺。”“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样的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会处于沉睡状态”“劳动的典型特点,就是它的各个步骤和操作之间都有依存性,而且它要求高度的注意力、精神专注和动脑筋思考。在手的动作和思维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传导:思维在检查、纠正、改善着劳动过程,而手似乎把各种细节和详情报告给思维,于是劳动就发展了智慧,教给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某些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去。”

读者不知有没有注意,这里他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手脑协调作用。不言而喻,手脑的相互纠正、发展了大脑的思维。用图表示意如下: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高尔基“神圣的”劳动论述颇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既有世界的五分之一免于饥寒这样一种巨大的功力,又有世界的五分之四能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变得非常整齐美丽也是这种动力。”

“如果你知道怎样劳动,你就会生出对每个劳动者的爱,你就自然会尝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爱劳动是幸福之本,只有热爱劳动,才能摆脱贫困和不幸。”

“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的心灵变得和谐、诚意、高尚。”

法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在《教育学讲义》中说:“在人生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训练就没有正常人的生活。”

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请注意在这段论述中,又有劳动锻炼了手的论述,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不!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表明了这点。《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载文指出:人体运动的最高指挥部在大脑皮质,其中控制手部运动部位所占的比例较大。增加手的运动对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人指出:“手是表现于外的脑”,人类自直立行走开始,双手得到解放,为了有效地支配手从事各种复杂精细的活动,人脑变得复杂起来。因此,为了提高脑力,画家、指挥家、雕刻家、演奏家等人“年老智不衰”原因可能与伴随手的精细动作有关。……

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行为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有巨大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面:

培养行为意志: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行为意志,通过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学生能够学会坚持和克服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培养品质: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品质,包括责任感、自律性、独立性、自信心等。在劳动实践中,学生需要承担责任、遵守规则、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这些经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品质。

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劳动实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专注力和合作精神等良好的个性特征。

增强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经历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促进身心健康: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和手工制作等劳动实践,学生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对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我不惜笔墨摘录这样一大段,目的在于他们对劳动的巨大的、丰富的潜在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上面的这些,更使我们头脑清醒,再也不用担心,劳动占有智育的时间会耽误功课了。

三、附录(重要文件精神摘要)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320日)部分摘要

【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基本原则】

——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强化综合实施。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

二、2020070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关于小学劳动教育各年段要求摘要)

【低年级】

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指导学生:(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3)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中高年级】

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指导学生:(1)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2)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3)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四、最后的话

总之,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行为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通过科学实施劳动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其作用,为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