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展评委刘延涛:国展篆书作品已经有了进步,但仍没有亮点

 朝歌淇水悠悠 2023-11-15 发布于河南

点此→带你冲击13届国展

近些年来,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类书法展览评审尤其是这次届展,其监督机制和监督方式更加严格。突出感受是中国书法传统正脉即正大气象的回归。
图片刘颜涛作品
一是表现为“货真价实”。
既注重作品的完整性和强调精品意识,又能在作品的“扮相”上做到适可而止,“靓”而不“妖”,恰到好处。过去,有的作品拼贴装饰过度,材质新奇,花样繁多,属于书法艺术根本的点画形质和笔墨神采被争奇斗艳的形式外壳淹没。这届国展稿件中过度拼贴染色的作品很少,在相对朴素简洁的形制中,作者的心思用在对笔法的倾注、对结构的匠心、对章法的考究上。
图片刘颜涛书法
二是表现为“下笔有由”。
进入复评的篆书作品,延续小篆作品明显的师法,或邓石如、或吴昌硕、或赵之谦、或吴让之、或吴大澂等清代流派书家,以及唐李阳冰和秦汉篆书的遗韵,即使是西周中、晚期“尚礼”文化背景下风格渐趋规范的大篆,甚至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天真烂漫、恣肆野逸的金文,模拟具体某一青铜器皿铭文的痕迹并不直观明显,也能从作品气息看出其对这一时期金文精神的领悟和把握。
而为数不多的这类作品并不同于前些年一些初涉金文的作者,简单粗暴地以狂草和绘画笔法替代篆书古法,乱笔横扫出所谓笔墨构成。
图片刘颜涛作品
三是篆书作者们在取法的宽广和用心的专精上也有明显体现。
从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简帛书、秦汉篆书(包括秦诏版、汉金文)到清人小篆都有涉猎,包括以往并不常见的《天发神谶碑》等,尤其是亦篆亦隶、非篆非隶《祀三公山碑》风格的有多幅作品进入复评,且具较高水平,成为本届展览篆书的亮点。
与近几年展览中的篆书作品比较,取法视野拓宽,更为难得的是,前后比较师承同样文本碑帖时,现在的作品更为深入,由简单模仿笔墨形迹,到逐渐体悟表现作品的气韵神采,即作品表面的笔墨与笔墨背后“书人合一”的精神气象。
图片刘颜涛作品
四是自作诗文的稿件较上届明显增多。
尽管有些诗文并未达到理想高度,但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眼光看,这种“文质兼备”更能确保书法事业发展的健康和强壮。但同时也要指出,从诗文的学习到创作,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技巧训练,以及深厚的生活体悟。好的自作诗文自然会为作品增光添彩,但如果不善此道,或正在诗文学习的初级阶段,也不宜强为其难。
图片刘颜涛作品
五是篆书的字法渐趋严谨,篆法错误现象大幅度减少。
每种书体、每种风格能做到极致就可以成为艺术经典,但除去与其他书体或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样,都需要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修养外,篆书更需要古文字学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正确辨识、合理运用篆变、隶变、古今音韵、训诂的变化而导致的同源字、异体字、假借字、别体字。
而这种作为篆书创作根本依托和关键的识篆用篆能力的要求,增加了古文字书法创作的难度。而恰恰愈有难度愈见高度,这也是篆书更具学术性之所在。
图片刘颜涛作品
当然,还应看到这届国展稿件中的不足。前面谈到取法宽广和学习的深入以及整体水平的提升都是相对而言,真正能让人眼睛一亮甚至打动人心的作品还是太少。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