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万人数据分析显示,CT检查的辐射累积与这类肿瘤的风险增加正向关联!

 长庆wcqjs 2023-11-15 发布于上海

热点聚焦

图片

过度检查不可取。

自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台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诞生以来,人体内的“秘密”便被清楚地展露在医生面前,对疾病的了解认知和临床诊断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正所谓“CT在手,天下我有”,目前CT的使用面越来越广,在头颅、肺部、四肢等部位检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比如:CT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很高,急性脑梗塞、脑出血以及颅脑外伤的诊断都应首选CT检查;同时,CT在显示肺部病变有着非常满意的效果,对肺部创伤、感染性病变、肿瘤均有着很高的诊断价值等等。

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医疗从业人员还是普通患者,都在关注和讨论电离辐射——多次扫描产生的高剂量累积性以及潜在的致癌风险。

11月9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的Elisabeth Cardis及其同事们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认为:根据来自9个国家、近90万人的数据,CT剂量的累积与所有的血液恶性肿瘤风险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即每增加100mGy的辐射剂量,罹患全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96%;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淋巴和骨髓恶性肿瘤中。但即使在低剂量(10-15mGy)的情况下,依然会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成熟 B 细胞肿瘤的风险。

图片

上述EPI-CT队列是一项横跨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法国、德国、英国等9个国家的大规模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估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进行CT扫描辐射暴露相关的恶性血液肿瘤风险,以对当前的证据进行重要补充。Elisabeth Cardis及其同事们共纳入EPI-CT队列的876771名个体的数据进行分析,皆在10岁-22岁期间接受过至少一次CT检查,共计1331896次,每人平均1.52次。研究者们根据CT扫描的身体部位、参与者特征、时间段和CT技术参数,来统计活性骨髓(ABM)辐射剂量。

自首次CT检测后开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长达7.8年,共确诊790例血液恶性肿瘤,包括578例恶性淋巴肿瘤和203例髓系恶性肿瘤和急性白血病。随访结束时,所有参与者的中位累积ABM剂量为10.7mGy,所有血液肿瘤患者的中位累积ABM剂量13.0mGy。

分析结果显示,与辐射剂量<5mGy(参考类别)相比,当所有剂量类别≥10mGy时,就能观察到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RR)有所升高;当剂量≥50 mGy时,罹患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了166%;同时,辐射剂量与肿瘤风险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剂量-反应关系,即辐射剂量每增加100mGy,患肿瘤的风险将增加96%。

更为具体地说,随着CT检查次数的增加,罹患所有血液和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都呈上升趋势。

在持续分析中,每增加一次CT检测,患血液恶性肿瘤的整体风险将升高43%;而具体分型来看,每多测一次CT,患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42%,患骨髓恶性肿瘤和AL的风险升高48%。

研究者总结道,按照本文分析的数据来看,CT辐射剂量与血液恶性肿瘤的整体风险、淋巴和骨髓恶性肿瘤的患癌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关联——基本上辐射剂量每增加100mGy,患癌风险将升高至2倍。研究者强调,这一结果并非是为了引起新的恐慌,而是提示我们,在CT扫描日益广泛应用的当下,对于低辐射剂量的CT检测切忌掉以轻心,应当呼吁医生避免滥用CT技术并可能调整适当剂量;同时也提醒患者个体,“有事没事,拍个CT”的行为并不可取,千万不要过度检查。

图片

当然,作为普通患者我们不要因为上述研究而恐慌,毕竟,“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单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很低,远远低于引起确定性损害的剂量水平。

本公号在之前的推文中也曾关注过类似的话题,在《向你致敬,绽放在超强辐射下的“铅衣玫瑰”!》一文中,我们曾经这样写道:

身穿20多斤重的铅衣,平均五六个小时的站立,单次手术暴露在强如1000次X光片的辐射下……这不是《钢铁侠》里的托尼斯塔克的桥段,也不是《绿巨人》里无敌浩克的疯狂,而是介入手术室里娇弱而普通的放射护士真实的工作写照。有资料说,介入医生(护士)平均一台手术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拍1000次X光片,一年下来相当于拍了50万张X光……

但是作为普通人,您是没有机会接受到这么高频次和高剂量的电离辐射的。

我们在《既然肺癌如此高发,那我需要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吗?》一文中明确建议:肺癌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际现有指南推荐肺癌的高危人群每年要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而非高危人群在第1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后,如果结果为阴性,则间隔时间将根据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而有所不同,其目的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诊断前CT随访的次数和增加发现癌症进展的机会。对于50岁以下的人群,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年。但是对于50~60岁的人群,如果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则间隔时间为5年;如果存在至少一种其他危险因素,则间隔时间缩短至3年。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