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被征服了30多次,华夏仅输过2次,都是文明古国,差距在哪里

 新用户83476033 2023-11-16 发布于江西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有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可能是跳蚤。

上苍把人类文明的火种,播撒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然而同为四大文明古国成员,在实力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古代巴比伦和埃及都距离中国相对遥远,作为老邻居的印度,在历史上一直与中国保持“密切往来”。

在近现代,虽然印度叫嚣得很欢,但你翻开印度的历史会惊讶地发现,印度能够存活到现在,堪称人类文明的“奇迹”,因为它实在弱爆了!

文史学家曾做过统计,在5000年的漫长历史中(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产生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年),从有史记载的文献来看,印度自从公元前1750年开始被外族入侵,先后被征服过30多次。先是雅利安人来了,随后波斯人来了,亚历山大也不请自来,还有巴克特里亚、唐朝、吐蕃、古尔王朝、贵霜王朝、突厥帝国,最后英国把坚船利炮直接顶在印度的脑门上,强行从苏拉特港登陆印度,开启长达300年殖民印度的历史。

印度的败绩史放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很少能够找到与之匹敌的对手,这种屡战屡败的经历,连古代高丽都“自愧不如”。

虽然没有长盛不衰的文明,有起有落是历史规律,华夏文明也曾遭遇过毁灭性打击,比如蒙元入侵和女真入关,但没有一个文明像印度那样只落不起。印度真正拥有文明的时间不过3000年,期间被成功入侵30次,平均每一百年亡国一次。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它与华夏文明的差距在哪?

没有统一的王朝

华夏文明有华夏大一统的观念,这种家国情怀根深蒂固,宁愿舍弃小家,也要成就大家。很多名将不惜抛家舍业,也要远赴边疆塞外,抵御外族的入侵,所以唐朝诗人李益在《塞下曲》写道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哪怕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背井离乡抛下老小,也要保证民族完整。所以,即便华夏民族经历过多少分分合合,最终都会走向大一统。

而印度没有这种观念,至少在古代没有统一的观念,更没有出现过大一统的盛世。虽然古代印度被列入四大文明古国,但印度文明与华夏文明相比存在很大不足。华夏文明是文化与版图的大一统,而印度文明只局限于文化层面。

所谓古印度文明只是说,在很多年以前,曾有一群人在印度这块地盘居住生活过,并不是说它出现过盛极一时的大王朝。在整个文明历史上,印度整体呈现四分五裂的状态,以部落和小城邦为主。即便是雅利安时代后,曾出现幼龙、难陀、孔雀、巽伽、笈多等“十六雄国”,虽然最终以孔雀王朝胜出,印度具备相对统一的雏形,但孔雀王朝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

没有统一的王朝作为后盾,必然难以抵御外族的入侵。这与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类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节度使都难以自保,更别谈保护民族的火种了。

佛系文化

华夏民族的信仰有很多,原因是各种学说和流派比较多。儒家、道家、释家、兵家、法家等等,但华夏民族的信仰更加倾向于实用主义,各家开宗立派的鼻祖开创学派的初衷都是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立场。所以,华夏族人从来都不迷信,也造就了华夏儿女敢想敢做的性格特点。

陈胜吴广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管皇帝老儿,还是达官贵人,只要你不好好做事,那就得考虑考虑要不要继续由着你。说到底,这是一种血性和气节的体现。

印度人刚好截然相反!受到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印度人时时刻刻都要遵循教义去做事,这种处事的方式已经牢牢地把印度人固化住。印度教最流行的是“种姓制”。这种制非常有意思,它主张

“王侯将相就是有种乎”,无论是哪位印度人,从出生那一刻已经被注定成为什么样的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身份和未来,老老实实过完一生就好,其他的也不要多想,所有事都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这就使得印度人非常呆板,一切与身份无关的事儿,他们从来不考虑,什么天下大事,什么民族大义,统统没有这种概念。

你是婆罗门出身,那就只管祭祀;你是刹帝利出身,那就只负责赋税;你是首陀罗出身,注定一辈子做奴隶。所以,他们就是这种思维,俨然把自己活成一个佛系种群。

华夏王朝征服印度有多轻松

上文已经提到过,古代印度的实力相当弱,但你永远不知道他弱到什么程度。汉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征伐过匈奴,诏安西域三十六国,唐朝太宗李世民曾亲征过高丽国(朝鲜),所耗费的精力数以万计。但征服印度时,唐朝只派了一个人,便把印度国王阿罗那顺押回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印度卡瑙季王朝与唐朝搭上关系,双方一直保持友好往来。为了表达心意,七年后,唐太宗派出使者带着厚礼去探望印度国王。使者到了印度后,发现老国王已经驾崩了,新国王叫阿罗那顺。唐朝使者觉得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反正都是你们印度自己的家事,送上李世民的礼品后,使者准备回朝复命。没想到,阿罗那顺太不厚道,半路上把唐朝使者全给杀了。

只有两位使者幸免于难,王玄策就在其中。王玄策逃出印度后,跑到尼婆罗(尼泊尔)境内,为了替死去的使者报仇,为了维护大唐的威严,王玄策就地招募一支“业余部队”,杀回印度卡瑙季王朝找阿罗那顺算账,围困都城茶鎛三天后,阿罗那顺支撑不住了,只好出城投降,并被押回长安听候发落。《唐史》中是这样记载:

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擒获之。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天竺震惧,俘阿罗那顺以归。

最后,从印度对英国的态度也能展现出印度人有意思的一面。英国曾殖民印度三百年,印度非但不埋怨英国,反而表现出一幅感恩戴德的模样。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英国入侵以前,印度从来没有实现过版图统一。古印度能成为现在的印度,完全受英国人的馈赠。在殖民印度期间,英国人“帮助”印度实现统一。不然,印度至少会成为十多个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