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 王献之 行书《东山帖》

 家有学子 2023-11-16 发布于甘肃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省)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累迁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雄深雅健,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晋书》卷八十八有传。传世书迹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玉版十三行》等。

《东山松帖》此帖无款署和题跋。鉴藏印钤南宋“绍兴”连珠印、“内府书印”,明文徵明、刘承禧、吴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两方古印(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内府诸印和乾隆题语,已被刮去。
《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东山松更送八百”应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护堤、美化之用。此帖下笔婆娑,百态横生,萧散秀逸。
宋内府《宣和书谱》、《中兴馆阁录》,明董其昌《容台集》,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安岐《墨缘汇观》著录。刻入明吴廷《馀清斋法帖》、董其昌《戏鸿堂法帖》,清《三希堂法帖》。

释文:

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八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给,勿更须报。

萧散秀逸,王献之《东山帖》

萧散秀逸,王献之《东山帖》

萧散秀逸,王献之《东山帖》

萧散秀逸,王献之《东山帖》

王献之(344—386) ,字子敬,小字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为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官至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后迁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献之书法,初学其父,继学张芝,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于章草、今草、楷书、行书,均有较高成就。唐李嗣真《书后品》列其书为逸品,唐张怀瓘《书断》列其隶(真)行、章草、飞白、草书为神品。其书名仅次于其父,与羲之并称为“二王”。

《东山帖》无款,传为王献之所书,现仅存宋米芾墨迹临本。高23.4厘米,长23.2厘米。行书四行,33字,帖上钤有“绍兴”、“内府书印”、“文征明”、“吴廷私印”、“曹溶秘玩”等鉴藏印。因首行有“东山”二字,故以之为名。世人评论二王书法谓羲之笔多内振,献之笔多外拓,羲之以骨力取胜,献之以筋力取胜。若以羲之《快雪时晴帖》与献之《中秋帖》相比,信乎如此,然单就本帖看,则又不然。《东山帖》全以内��为主,起笔多蓄势,捺、点多短,且敛锋收住,出锋短而含蓄,个别笔画且带有隶意,如“埭”字的末笔、“给”字的一捺均是。通观全篇,笔力沉劲纡曲,有锥沙之趣。《东山帖》的结体亦有奇趣,通篇如枝柯盘曲,其中“埭”、“东”、“慰”三字的竖钩均带内曲之势,尤觉遒劲,这正与帖中“无”、“叙”、“奴”、“勿”等字的某些笔意相似。“到”字的第一横省作一点,意在与下数横避复。“使”字的结体尤妙,第一笔大胆向外上移位,笔画分布似散,然神气呼应内敛,显得生动活泼。全帖很少伸展飞动的长笔,以骨力雄厚见长。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此帖系临本,所以帖中也明显掺杂着米芾的笔意,如第一行“更”字,第三行“使”字,末行的“更”字,三字的末笔,及“汝”下半字的草字头,均带有明显的米字特点。因为这些也使历代对本帖真伪问题产生争议,临习者应当留意分析。

《东山帖》,王献之书(传为米芾临本)。纸本墨迹,纵22.8厘米,横22.3厘米,4行,33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

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船()()给,勿更须报。

此帖用笔自由洒脱,百态横生,萧散秀逸,表现出从意适变、洒脱不羁的美。字势萧散简远,漫不经心,信手布构,尽显东晋名仕风流。用墨不拘荣枯浓淡,在献之传世书法中独具一格。布局通篇字字独立,字距行距舒朗有致,表里澄澈,一片空明,表现着晋人萧散超逸的胸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