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职还有补偿金?这八种情况你要知道

 君留香 2023-11-17 发布于北京
职场生涯中,辞职是每位员工都可能面临的选择。不过,你知道吗?在某些情况下,辞职的员工不仅能得到应得的工资,还有可能获得一笔经济补偿金。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存在的权益保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八种情况。
1. 公司未依法购买社会保险
如果公司没有为员工依法购买社会保险,并且在员工提出后的30天内仍未购买,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2. 无法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条件
如果公司无法为员工提供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条件相符合的工作环境,员工可以提前通知公司,并在提前通知后的三日内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补偿。
3. 薪水支付不及时或不足
公司若连续两个月不能按时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或者不支付劳动者工资达到月工资总额的20%,劳动者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4. 企业出售、合并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与公司协商转签劳动合同。如果协商不成,公司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5. 超出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
如果公司超出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仍未正式雇佣员工,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6. 被非法解雇
若公司未经法定程序,擅自解雇员工,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7. 孕产或哺乳期间
公司不能因为女员工怀孕、产假或哺乳期间而终止其劳动合同。如果公司违法终止合同,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8. 无正当理由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公司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总结:
劳动者的权益是不容侵犯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一定要学会维权。当然,正式采取行动前,最好先与公司进行沟通协商,看看是否能够达成和解。如果和解无果,不要害怕,我们有法律这把锐利的武器。
在职场中,我们不仅要努力工作,更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许多初入职场的工作者,可能仍然不太了解劳动法规定的各种权益。而对于一些资深员工,可能因为长时间的工作稳定,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存在一定的忽视。然而,劳动者的权益是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和保障的,无论工作多少年,都不能因为公司的要求或是其他外部压力而放弃。
工作中,我们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工资拖欠、超时工作、不合理的调岗等等。面对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而知道自己的权益是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当我们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如果知道自己的权益,就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确保不受损害。而当每个员工都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公司和整个职场的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公正与和谐。
所以,维护权益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职场和公司创造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健康的工作氛围。
此外,我们也要了解,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益只是基础,实际上,国家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权益远不止于此。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法律的变动和新规定,确保自己不会错失任何可能的权益。
最后,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面临辞职的选择,真的不妨仔细了解一下自己是否符合上述的情况。有时,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条款,你就能获得一笔不小的经济补偿。而这,都是你应得的,是你为公司付出努力和汗水所应获得的回报。不要因为不知道而错失机会,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这是每个劳动者应该做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