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阎志长诗《时间》(1500行,100节)

 爱思考的老骥 2023-11-17 发布于江苏

阎志长诗《时间》(1500行,100节)

《时间》这首长诗是诗人阎志继《挽歌与纪念》之后的第二首长诗,历时十年,易稿数次,于今年5月定稿。全诗共1500行,100节。刊发于《收获》杂志2023年第6期。


阎志长诗《时间》(1500行,100节)

阎志,诗人、作家,著有诗集《童年的鸟》《明天的诗篇》《大别山以南》《少年辞》,长诗《挽歌与纪念》,小说《少年去流浪》《武汉之恋》等。作品多次获奖并被译为英、法、日、蒙、韩、俄等文字。
时 间
阎 志

最后的诗篇

0

在露珠即将滴下

在风即将再次出发

在芦苇被拾起

在父亲和少年的我听到

我的那声呼喊而转身时

在时间的箭镞即将抵达光亮之时

在书翻到有折痕的那页时

在蘑菇云展现娇艳的形态时

在我满身泥泞地从虫洞中爬出时

在黑洞吸入黑色星球时

时间 终止了

过去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我终于可以写下

这关于时间

最后的诗篇

第一章

1

时间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此刻吗?

那么,过去呢?

刚刚过去的又是谁的时间?

2

也许,时间是从我们学会记忆

那一刻,开始的

记忆开始的时刻

是冬季 还是深夜

也许,寒冷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那就从那年冬季的某个夜晚开始

试探仅仅属于时间的记忆

3

于是,我找到一个窗口

是某本书有折痕的那一页

或者是书中某个刺眼的词

也许是一道光

通过刺眼的词语发出的光芒

我们 在那一刹那

回到了童年

回到了记忆开始的那一刹

那一刹

也许是一道光

也许是刺耳的呼喊发出的光芒

4

找到了窗口就好

我们还可以回到少年

回到蓝天白云下的教室、操场

回到萌动的情愫

起跳的那一刹那

不,不是一刹那

那反复悸动了很久的心跳

还在那片草地上

我看到了

一个少年从那片草地上

站起,并朝我走来

我已张开双臂

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拥抱

紧紧拥抱那个少年

5

梦是体验时间最好的地方

当我从草地上站起时

一如我从梦中醒来

少年的我的左手

多了一块手表

少年的我 此刻的我

寻遍了梦和现实里的

每一个角落

也没有找到它的主人

我看到了

少年的我手在发抖

望着这多出的时间

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这多出的时间啊

让我无法醒来

6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年少时就喜欢写

一些忧伤的诗句

原来语言也有自己的宿命

那么我们要学会逃避

逃避那些晦涩的词语

不堪的句子

7

现在就很好

我更愿意用

欢快的词语

祝福日渐老去的时间

也更愿意用

美妙的诗句

表达我们难以启齿的命运

8

语言终究是困顿的

语言一直都小于我们的情感

我们无法表达的那一部分

都在时间的后面

或者被时间遗忘

9

现在很好

我更愿意用

温暖而热烈的双手

拥抱从那片草地上走来的少年

我还要告诉他

一定要记住那本书

有折痕的那一页

那个刺眼的词语

那道光

因为那是我们回去

唯一的窗口

第二

10

寒武纪的钟声响起

时间不寒而栗

夜晚开始了

11

夜晚

是从一个清晨学会

讨厌白昼的躯体

是啊

当崭新的一天来临

过去的一切悄无声息

哪怕刚刚转身的夜晚依依不舍

哪怕海浪的声音从未停歇

12

海浪的声音是绛紫色的

与深蓝色的波涛合二为一

正午的阳光

寂静无声

至于云彩

从清晨到黄昏,一直都在

一直都在吗?

云彩之下

应该有鸽子在飞翔

那是少年的你在呼唤

而我却无动于衷

漠然的面对你热切的呼唤

后悔已没有意义

某年冬季的夜晚终归

寂静无声

13

好吧

再说说远去的那片夕阳

明明有时间的影子

却从未走近

夕阳大多数的时候

一如你的转身

一如你在少年时的一次转身

无所顾忌

放下吗?

谁又能想到

在老去时的某一刻

总能看到自己少年时的那一次

14

终究可以打动的

是划破夜空的晨曦

又其实是

最早升起的启明星

又其实是

慢慢亮起来的

时光

15

一天的时光

就这样过去了

刚好容纳我们简单的一生

简单到只是一次转身

而自己已在彼岸

16

拾起一块石头

不太大的、不规则的石块

一定是粗粝的石块

扔向海面、江面、河面、湖面

荡起一圈圈波纹

一直没有停下来

一圈圈,一圈圈

蓝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绿色的

甚至是颜色之外的颜色的

波纹,一直没有停下来

只知道海浪的声音是绛紫色的

为什么是绛紫色的?

只是因为转身的那一刻

那道光是绛紫色的吗?

17

在寒武纪的钟声中

海中、江中、河中、湖中的那块石头

如此坚强

有些时候我会低下头

抚摸那块石头

一如抚摸时间

轻轻地

就像水每次经过那块石头

一亿万年了吧

那块石头从岩浆中诞生

又被捡拾起扔向海中、江中、河中、湖中

再生

无论黄昏、夜晚

还是清晨

无论云卷云舒

石头一直都在

对于时间 无动于衷

18

而我就是那块石头

而你还不来

我已看到海边捡拾石块的人

朝我走来

我不怕被他们捡拾走

用作一块路石

甚至被粉碎为沙,为灰

我只怕

你来时 见不到我

那波纹还没有停下来

我被扔向空中的

那一刹

就是那次转身吗?

第三章

19

转经筒还在转 一直转

从不停歇

磕下的长头在长廊下回响

声音 也一直没有消逝

风停不下来

云停不下来

雪山上的时间停不下来

对你的思念怎么能停下来

20

20年前经过日喀则

20年前见过的沙漠 草原 戈壁

20年前经过的河流

还在吗

格桑花开了又谢 谢了又开

一季季的盛开

那是盛放的想念

那是盛不下的时间

21

就在这里 在世界的尽头

在时间的悬崖之边

把你放在心里

看着那成群的牛羊中奔跑的孩子

看到已记不住的你的容颜

我独自离开

是的 每个人都是独自在离开

从世界的尽头 离开

那不只是世界的尽头

那也是时间的边界

更是我们遗忘的开始

20年前 公元前 石器时代前

全部都遗忘

唯一能记取的是

转经筒某一刹的犹疑

22

没有菩提树的祈祷

是没有重量的

只有种一棵树

然后等待它长大

当你看到那棵茂盛的菩提树时

当那位僧人在树下坐了九年

当那棵菩提树飘下的第一片叶子

又长成一棵茂盛的菩提树时

那时 你还不知道

为了此时 有多么漫长的等待

23

等待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被等待的人

你一路走来

关于你过去的种种

与别人的时间无关

24

浅草寺像刚刚过去的时间

一样浅

深深的漆红装点了

黄昏

第101片落叶飘下时

有人在高原

聆听

虽然 落叶飘下时寂静无声

25

英勇的女战士 在蓝色多瑙河畔

屹立

马加什教堂 在渔人堡上

迎接着来自东方的迁徙

再次凝视高耸的塔尖

那道光芒

不约而至

那道刺目的光芒

是盛大的阅兵式

是夜空璀璨的烟花

是万马奔腾的尘土

是大海中一块粗粝的石头

在迎接我们

26

所有的神都高高在上

而微弱的时间的喘息

在海拔5200米的纪念碑边 响起

霍普港洄游的三文鱼

是在逃离吗?

能够逃离吗?

没有人回答

也许答案在不同文字的经文中

也许答案在那页有折痕的经文中

27

然而

我们两手空空

找不到可以捧住的经文

找不到可以捧住的时间

我们两手空空

第四章

28

元丰三年九月

一位诗人 从驿站走出来

桃花不合时宜地盛开了

那么大一片桃林

鲜艳得看不到边

诗人吟诵了一句

“桃花香远驿”

桃花却谢了

诗人摇了摇头 并没有叹息

回到驿站牵出那匹老马

继续前行 朝着贬谪之地

29

就在诗人跨上那匹马的那一刻

孟买一位智者的后院的芒果树掉下了

一颗芒果 正落在那位智者的头上

智者难解此意 是凶是吉

智者沉吟着不自觉走出了家门

路过那棵菩提树

看见树荫下

有个似曾相识的身影

智者犹疑着该不该走近

告诉她

不必等

枪声响起

惊起那棵菩提树上

栖息的飞鸟

30

飞鸟被惊醒时

次第盛放的罂粟花席卷美洲大陆

伸向天空的残损的手掌

漫山遍野

就在十八岁的小城

梧桐树遮住了刺目的阳光

巡行的飞鸟是否经过

无从知晓

就在十八岁的诗人学会吟唱

子弹以青春的名义

洞穿一本浅薄的诗集

捧着的情感从残损的手掌中流失

撒落一地

31

那声枪声

还惊起了

马拉河畔的角马——

上万只角马瞬间扑向河中

朝着彼岸

声嘶力竭地泅渡的 角马

将非洲大陆的黄昏撕裂

彼岸也许还是黄昏

也许已然是清晨

32

是谁把彼岸命名为“门”的

仅仅是因为

门是通往彼岸的唯一路径吗?

广场是必需经过的

那群鸽子飞起时

最后一只角马来到彼岸

留下河对岸的草地

被阳光照耀得

如同金黄的麦田

如此

重新命名“门”

以天空的名义

33

路过那道天空之门

宋朝的马蹄声

孟买的枪声

马拉河溅起的浑浊的浪花

天蝎座的啼哭

裹挟着时间

纷纷涌来

无从突围

34

这重叠的时间啊

需要架起一条高速公路

连接起城市的过往与明天

通向时间的两面

高速公路是永远不够的

循环往复的命运

永无止境

行走在时间的两面上的我和我

永远不能相遇

所以,道路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所以 关于城市的种种车鸣

所以 关于乡村的种种沾污

所以 关于爱情的种种纵容

所以 关于诗歌的种种虚伪

如同没有尽头的出走

如同貌合神离的倾诉

35

万圣节狂欢开始了

面具是必须的

哪一个面具后面是天使

哪一个面具后面是不可知的未来

哪一个面具后面是我的童年

哪一个面具后面是我不安的青春

千万个面具扔向空中时

飞鸟降临在这个狂欢之夜

它们微不足道的呻吟

被掩盖

36

远去的驿站

早已不在诗人的记忆之中

漫山遍野的桃花、麦穗

还有奔驰的角马

在千万个面具抛向空中时

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切归于寂静

一切定格在更深的夜

定格在更深的黑

定格在没有声音的嘶叫

定格在无

定格在

第五章

37

既然时间是一种错觉

每当夜深人静时

每当我想起您时 父亲

我总想赶往另一个星系

加入望向我们这个星球的光芒之中

赶在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

再次回到您的身边

38

我就是那道光芒

我以亿万倍的光速

回到三十多年前的小镇

一眼就看到了那块石头

正从一个少年的手中

扔向河中

我走近那个少年

我紧紧地拥抱着那个少年

那个一直无法平静的少年

39

我还要找寻我的父亲

父亲一直在小镇的山林中巡行

他一直是这片山林的主人

他是山林之子

他热爱这片山林

一如他热爱他的父母

他是山林之父

他热爱这片山林

一如他热爱他的孩子们

40

这山林的气息 如此熟悉

这是父亲的气息

我在走近,在走近……

终于我和我的父亲相遇

我们不为什么的醉

我不声不响地流下 热泪

我看到我的父亲

已在一个角落老去

我却如此无能为力

41

我看到了山林中那座唐代古刹檐下的风铃

我看到父亲正带着少年的我拾级而上

风铃声响起

有风

刚好有风经过

这风的气息也如此熟悉

父亲和少年的我听到铃声那一刻

同时停下了脚步

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小镇

小镇依旧

一切都好

那里有我们的家

那里有我们过去全部的时间

当然就有我们全部的热爱

42

父亲和少年的我看到了我吗

看到了在小镇街头张望的我吗

看到了吗?

我跳起来

急切地挥起了双手

拼命呼喊着

像少年时细雨中的呼喊

急切地呼喊

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父亲和少年的我没有看到我

也没有听到我的呼喊

他们回过头

朝着那座唐代古刹而去

身影越来越远

我更加急切地呼喊

无声地呼喊

43

我还没来得及找到母亲

我还没来得及找到正值青春芳华的姐姐们

我还没来得及回到学校

我还没来得及叫出伙伴们

我还没来得及看一下时间

我都还没来得及

我又成为那道光

44

我回到了此刻

此刻的小镇 面目全非

此刻的父亲 早已远离那片山林

不!不!不!

父亲从未离开

父亲已是这片山林之神

无所不在

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维度中

我都能感受到父亲的气息

45

只有山林中那座唐代古刹的风铃

还会响起

响过童年

响过少年

响过青春

响过年老的我的岁月

第六章

46

万物有形

就是风 我们也能看到它的形状

水的波纹

树的摇曳

火的燃烧

都是风的样子

唯独时间

我们一直看不清模样

47

好吧,那么我们就坐下来聊聊

时间的模样

那是午夜梦回的我冷漠的微笑

那是我在飞鸟盘旋时失措的惊慌

那是父亲告诉我

有些酒只能一个人去醉

哦,这时间的模样

从何谈起

48

我们谈论时间的模样之前

我们先要约定好谈论的地点

在高耸入云的摩天楼顶层

还是在金黄色夏天的峰顶

在流水潺潺的溪流边

还是在南极冰冷的帐篷外

很少有人愿意在这个时间聊聊

时间的模样

所以我们特别珍惜这样的谈论

所以到底在什么地方谈论

显得尤其重要

49

忘记了是谁提出来

就在路上谈论

太好了!我们就在路上谈论时间的模样

在宽阔的马路上

在北京至上海的高速公路上

在一句诗从一个字走向一次抒情的路上

在我们深刻地想念一个人

譬如,想念父亲的路上

在梧桐树叶飘落的深秋的道路上

在一群人的背影变为一个人的背影的路上

聊聊时间的模样

这样很好

50

时间就是四季的模样

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找不到去年飘零的落叶

记忆中 冬天从未缺席

冰天雪地中 时间也从未休止

时间是不经意间

四季的轮回

时间从没有在季节与季节之间

停顿

时间也从来没有为任何事物停顿

时间也从来不提醒我们

又一个冬天 开始了

51

时间是年的样子

时间是习惯一年一年容颜的改变

时间是月的样子

时间是跌跌撞撞中从这个月到下一个月的匆忙

时间是一天的样子

这一天也许是你的生辰

这一天也许是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

这一天是遗忘的开始

这一天是重新找回的记忆

52

在这个大家都歌颂的收获季节

大地金黄

一切都那么美好

我们在午后

谈论时间的模样

有茶有酒 有风刚好经过

一切都那么美好

有稳稳的幸福 有笑靥 有歌唱

时间是虚拟的

时间是量子相互纠缠的结果

时间在无尽的算法之中

53

当我们以为时间就是

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春、夏、秋、冬的轮回时

有人说

时间是虚拟的!!!

时间如此虚无

那么我们过去的岁月呢

那么我们赖以坚持的温暖的记忆呢

是什么?

在哪里?

54

枪声再次响起

惊起的飞鸟却无影无踪

正在和我谈论时间的模样的你

也无影无踪

时间的模样也只有是无影无踪

第七章

55

在梦里捡拾到一块手表

怎么也找不到它真正的主人

我拿着这多出的时间

无所适从

我不知道

这多出的时间

会把我困在梦中多久

56

几乎用尽了全部气力

我仍无法唤醒自己

我在梦中无比清醒地寻找

寻找时间可能留下的线索

因为这个线索

可能是我醒来唯一的理由

57

黑暗是无知的边缘

我知道自己困在梦中 不能自拔

但我必须要挣扎

虽然挣扎也无法醒来

但我必须要祈祷

虽然祈祷也无法抵达

但我还是要寻找

虽然梦中的城市根本没有出口

58

我想起自己作为一道光

回到了过去

回到了那个小镇

看到了父亲和少年的我

我的那声呼喊

终于在这一次的梦中

喊出声来

终于,我喊出来了——

我在这里!

59

我在哪里?

我在没有终点的梦里

我在多出了无数时间的梦里

我努力想回到时间的背面

可以重新开始

但往往都是如此

大多数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我们在时间的正面都找不到出口

更不可能走到时间的背面

哪怕我们多出了无数的时间

60

与时间和解吧

不再做徒劳的抗争

与时间和解吧

接受一天天老去

接受一天天遗忘

走上这条永远走不到尽头的道路

走进这无尽的轮回

忍受时间带给我们的所有

把时间当作是生命中最大的馈赠

接受时间带给我们的一切

与时间和解

61

如此

我终于打动了时间

我依次从深深的梦中醒来

我从童年醒来

看到了苍老的我

在山林中那座古刹的檐下

等待风铃响起

风铃响起时

我从少年醒来

第一眼看到的是初恋时的样子

62

我最害怕自己从50岁醒来

望着大海

忧心忡忡

正在写一首关于时间的诗

妄想用这首诗抵抗

深不可测的夜晚

63

我终于在年老后的某个时刻醒来

不再愤世嫉俗

花开了 笑一下

花谢了 笑一下

风来了 笑一下

风走了 笑一下

原谅雪开放又融化

原谅没有下雨的夜晚

原谅有人写下透明的诗句

原谅时间一次又一次把我困在梦中

我终于老了

老了就是因为我原谅了时间

老了就是因为时间放过了我

老了的我

笑了一下

像父亲那样笑了一下

第八章

64

这夜晚

比黑洞还黑 还深不可测吗

时间的箭镞

射向我们未知的旅程

既然前途未知

那么我们就愉快地开始

这段时间的旅程吧

65

沙漠中散布的实验场

巨大的蘑菇云

海洋中高耸的发射塔

暴风雨随时袭来

山林中飘扬的钟声

少年的我紧跟在父亲身后拾级而上

高原上的盐湖如大海般深沉

迎接来自亿万年后的拥抱

66

人们翻出的煤的黑暗

一如黑洞

但终究坍缩了

被吸附进更大更深的洞

这正吞噬宇宙的洞啊

席卷而来

在我们挖尽最后一块煤时

67

一万年了吧

一亿年了吧

一亿万年了吧

所有的落叶再次深入泥土

成为煤 成为黑如黑洞黑如深夜的煤

诗人在失眠的寒夜宣布

“时间开始了”

68

时间是熵

时间是奇点

时间是无

时间是轮回

时间是一次新的开始

时间是开始前遗忘的终点

69

而遗忘

就是时间的黑洞

人们又开始了彻夜的狂欢

人们把夜晚用霓虹点亮

就以为远离了黑暗

一只残损的手掌 沾满煤灰的手掌

从地底伸出来

指向更高的夜空

70

这就是我的行囊

时间的旅程中

我一路收集星光

夜深人静时

我打开行囊

看到的依然是深不可测的黑

黑洞般的黑

71

“更远的星系

正以更快的速度驶离我们”

他们害怕了

他们被一个贪婪的星球所震惊

在他们眼里

黑色的星球正在成为一个新的黑洞

而且无药可救

我要赶上那更远的星系

我要把这旅程压缩成一个胶囊

然后紧紧系在时间的箭镞之上

期待赶在下一次遗忘前发出

72

如果时间就是

一片荒芜变为一座城市

然后一座城市变为一片荒芜

如果时间只是用于遗忘

我为什么要背起行囊远行

第九章

73

过去都是徒劳的

过去的呼喊、过去的行走都是徒劳的

所以又有位诗人说

“时间无用”

74

既然我已经看到了未来

为什么还要奔跑

我要冻结时间

让光静止在一个房间

放任别人的时间

无所顾忌地流淌

而我一动不动

企图抵抗

看得见的未来

企图抵抗 遗忘

75

我们童年的冬天那么漫长

从我跳下父亲的自行车

走进学校

(那时候学校还没有院墙,没有院门)

到走进教室

大约用了三十岁后一年的时间

教室里其实很冷

(窗户没有装上玻璃

只有几张旧纸板抵挡

窗外一望无际的白雪)

虽然母亲为我穿上了厚实的棉衣

这堂课仍然约等于四十岁后三年的时间

课间休息十分钟

(终于可以蹦跳起来

还可以和同学追赶

身体温热起来)

这课间十分钟仍然是五十岁后的十分钟

这么说

时间的体验与温度有关?

时间的长短与快乐有关?

76

童年的夏天比冬天短

童年的夏天的蝉鸣

一直响在耳边

夏天的云

随时可见

一直到现在

各种风吹过时

我还是能从中辨识出

那一丝来自童年的夏天的风

77

还是那位说时间无用的诗人说

“但愿一星期能变成一世纪”

“短短的一岁变成一千年”

哦 诗人啊

你知道只有深刻的痛苦

痛彻心扉的寒夜

身处孤独无望的绝壁上

身处永远走不出去的绝望的梦境

才能把一岁过成一千年

才能把一星期变成一世纪

78

那么时间是有用的

时间记录着我们快乐的峰顶

时间记录着我们悲伤的辽阔

时间是父亲从未停止的叮咛

时间是一只飞鸟从未停歇的飞翔

时间是绝望的语言

无从表白

但时间依然有用

时间是我回到父亲身边唯一的车票

在时间的循环往复中

我又看到自己坐上驶向故乡的巴士

虽然拥挤

终能抵达

79

时间只是我的外衣

我将冷漠、丑陋、卑劣、仇恨都藏在时间之后

试图通过一次时间的重启

清洗干净

揭开面具

看到热切、美丽、高尚、友爱的自己

在那辆略显破败的巴士上

怀着一切的美好

怀着热切的期盼

沉沉睡去

80

有人因热爱而受尽煎熬

有人因冷漠而光阴似箭

时间如此公平

给了善良的人足够长的岁月

给了卑劣的人短暂的一生

谁说时间无用

哪怕仅仅是一辆驶向故乡的巴士

也在证明

时间是以让我们依赖

像巴士上倚靠的车窗

有裂痕,有泥土

却依然值得倚靠

足以让我再次睡去

81

就在半梦半醒之间

我看到

冻结时间的冰块已在融化

夜空中的星星 纷纷发出光

温暖了夜晚

温暖了夜晚的时空

这仍然不够

让诗人赶到“宇宙止境与中心”

“用不可名状的火红的眼睛”

燃烧这颗冰冻的黑色的星球

终于 冻结的时间

开始运转了

而冻结时的情感

正作为对夜晚的馈赠

用满天的繁星

温暖着痛彻心扉的寒夜

只要你抬头望得见

闪烁的来自童年的星星

那都是时间对你的

祝福

第十章

82

有一个金属般的声音

从遥远的埃迪卡拉纪传来

那里是时间的边界吗

有一个冰川崩裂的声音

从依然白热的宇宙之初传来

那里是时间的边界吗

有一束颜色之外的光

从银河系之外射来

那里是时间的边界吗

有一束黑到极致的光

从黑洞中射来

那里是时间的边界吗

83

有人说

时间是有限无界的四维面

我差一点相信了

因为我想象不出有限无界的状态

因为我画不出四维画

我甚至画不出

我的少年

我的父亲

我也画不出

初见你和时间的模样

84

我终于从虫洞中爬出

我爬出时满身泥泞

当我看到满天星光

我正想欢庆我的抵达 我的胜利

我却忘记了我从何而来 为何而来

我在虫洞之中

也在寻找那个宇宙 那个时空的边界吗

我也许寻找了一亿万年

终于看到了自以为是的边界

那是一片光芒四射的地方

我终于抵达

然后

我爬出来了

这是上一个宇宙上一个时间的终结?

还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对于我

85

我只有坐在两个时空的交界点

冥想

我尽可能地追忆我的时间之旅

我尽可能搜寻记忆中关于出发时的

点 点 滴 滴

因为那可能就是时间的起点

应该有一条泥土走成的道路

路上还有几块石头

只是已被踩进泥土之中

有炊烟

有村落

有田埂

有一条街

有好几条街

有熟悉的菜香飘来

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偶尔有车辆经过

对,那就是我的小镇

有父亲!

有母亲!

有个孩童

有个少年

牵着姐姐的手

对,那就是我

属于我的时间的起点

快接近了……

86

我还在冥想我要抵达的地方

我尽可能地想

黑色的星球

星空

太阳系

银河系

星系河流

星系海洋

星系宇宙

我一直在想象

但想象总是找不到出口

找不到停止的地方

我坚持,坚持,再坚持

……

我似乎永远都无法抵达

时间的边界

虽然我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

想象

越过恒河沙粒般的星系

我的生命终于停止了

我生命终止的那一刻的想象到达的

地方

难道就是时间的边界吗?

87

你们如果在峰顶

你们如果在恒河边

你们如果在海岛

你们如果在绝壁之上

看到一个人在冥想

你们如果在地铁

你们如果在星巴克

你们如果在机场候机厅

你们如果在中山公园

看到一个人在冥想

对,那就是我

88

离开人世的人

只是他在这个时空里的时间停止了

而在另一个时空

他刚刚走进新世界

一切才刚刚开始

89

一位高僧也一直在冥想

他在嵩山西麓面壁九年

终于吟出

“未生我前我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未生我前

那个在虫洞中朝着光亮奔跑的人

是 我

生我之时

那个爬出虫洞满身泥泞的人

是 我

于是那位高僧站起身来

走下山峰

来到一条河边

拾起一枝快枯了的芦苇扔到江里

踩在那枝芦苇之上

渡江而去

再无踪影

90

金属般的声音再次响起

颜色之外的光正照进彩色的玻璃

悬崖边的时间 前程远大

祈祷的人们啊

仿佛看到了

新世界

第十一章

91

他们说

新世界就是元宇宙

他们说

“时间不能完全脱离开和独立于空间”

这样很好

我要倾尽所有的力量

在虫洞之中

奔跑

赶在父亲抵达光芒之前

紧紧拉住他

紧紧抱住他

晚一点再接近那片光芒

在我们这个时空

再多停留十年

再多停留一年

再多停留一天

哪怕只停留一刹那

让我能够赶得上拥抱 紧紧拥抱

92

他们说

宇宙在膨胀

他们说

时间是不可再生的

这样也行

我就在爆炸后无序的时空之中

倾尽所有的注意力

找寻我的父亲

我一定能遇上我的父亲

对此 我深信无疑

因为父亲的气息 如此熟悉

93

时间啊

我对您无比敬畏

我写了101首赞颂您的诗篇

献给您

我只祈求

给那些善良宽厚的老人增加时间

我只祈求

让那些在不同时空的深爱的人 相遇

94

时间原来这么沉重

我们的记忆与怀念

我们的热爱与不舍

都在时间之中

我才知道

爱的重量

就是时间的重量

95

在我有限的生命里

我对我深爱的人的思念

是无限的

我的思念

深藏在所有维度之中

散落在所有时空之中

从此我开始相信

时间是有限无界的

从此

时间胶囊成为我们的

时空伴随者

如影随形

96

时间是烟火

时间是父亲留下的大衣

我是带着这份热爱

来到 新世界

来到了一个不被破坏 不被污染的

洁净 清新的 新世界

芽刚好钻出土地

雨下得正是时候

大地青翠

绿草成茵

遇见自己在上个时空里想念的人

美妙的生物渐次出现

人类还相信爱情

对,就是来到这个充满爱的

新世界

97

多么希望时间就在这一刻停留

这是时间旅行中最诗意的抵达

这是一个时空对另一个时空最美的承诺

过去时空中不断轮回的

杀戮 贪婪 破坏 背叛都无影无踪

有的只是爱

无休止的爱代替无休止的轮回

诗人们笑了

智者笑了

那位高僧笑了

菩萨笑了

所有的神都笑了

98

钟声响起

我躺在草地上正在阅读一本诗集

那是一本关于时间的长诗

“所有的神都笑了”那一行时

发现这一页有折痕

为什么有折痕?

一道刺眼的光从词语中发出

——

99

飞鸟扑面而来

被挖掘出的全部的煤 倾轧而下

所有星系被抛弃的星球

所有被扭曲的时间

所有没有被燃烧的情感

飓风般涌来

沉寂的痛苦

被污染的水、土壤、大气

伴着刺耳的轰鸣、尖叫、哭泣

所有的暗物质暗能量

所有被放弃的抵抗

潮水般袭来

所有的不安、焦虑、愤怒、仇恨

战争中的牺牲

奔驰在没有意义的道路上

永远不能抵达的巴士

夜晚的叹息

黄昏的绝望

梦中的挣扎

无限扭曲的时空也装不下

没有边界的膨胀

离开的时间慢于

重新生发的时间

后一个星系快于

前一个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

终于

空间容纳不下时间

在露珠即将滴下

在风即将再次出发

在芦苇被拾起

在父亲和少年的我听到

我的那声呼喊而转身时

在时间的箭镞即将抵达光亮之时

在书翻到有折痕的那页时

在蘑菇云展现娇艳的形态时

在我满身泥泞地从虫洞中爬出时

在黑洞吸入黑色星球时

时空、空间

全部的维度 所有的时空

能见 不能见的 宇宙

爆炸了!!!

最初的诗篇

100

少年从那片草地站起

拾起一块粗粝的石块

扔向水面

小镇上阳光正好

都是熟悉的人们

唯有少年失恋的心情无法平息

父亲还巡行在山林之中

母亲在家里守候着

姐姐们各自忙碌着

少年想象着风铃的样子

抬头看着变幻的白云

明天是一个适合重新表白的日子

少年拿起笔

在作业本上

写下了第一首诗

2013年7月21日—2021年9月12日 草稿

2021年10月28日—2021年11月5日 初稿

2021年11月6日—2021年11月15日 修改

2023年1月30日凌晨 再改

2023年4月8日凌晨1点 三改

2023年5月22日 改定

阎志长诗《时间》(1500行,100节)

2023-6《收获》

阎志言志

陈东东

1



乘上高铁,开读阎志——发车那一刻,恰好就翻到他的《出发》:“那条道路依稀可见/出发吧……前程已然清晰可见……”这合拍于诗行以外的每位乘客好像都笃定于自己的行程——现在,从上海到武汉(从任何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确只须点开手机屏给出的指引便一目了然。虽然正当七月暑热,你却不必在高温天气里辛苦跋涉,地铁站厅空调适宜,地铁车厢还分设强冷和弱冷供你选择,与之无缝对接的铁路系统也一样,候车大堂繁广高敞,隔离天日,子弹头列车的低合金结构钢外壳、耐压耐冲击高透光率大玻璃,更是帮你隔离开了汗流浃背焦灼难捱等等每一种途中的艰厄,甚至,仿佛能将落满世尘的屋厦及其阴影、车流及其拥堵、野田河道丘山植株、人和事的碌碌劳劳全都绝缘,将它们全都变作无须纠缠的望出去一闪而过的景观——一路上,你的主要经历,其实是那个自动半自动带动你前往的简便明快迅捷高效的节奏。是否也可称之为(拼贴阎志的诗)“在时间与时间之间”(《梦游[十一]》)“推动着一种进化”(《机器》)的节奏?

粗枝大叶地说这是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文明充注给现实的一剂超现实应该没有错。它的疾速(比如高铁)没带给乘客穿越时间通道的想象吗?你注意到,阎志有一首仅只两行十二个字的超级短诗,题目就叫《时间》:

与过去永不相欠

与未来相遇

如果你这是头一回体验,首次受用,并没有过度被“此刻早已是未来”麻翻而变得无感,你的确就能足够深切地觉触到你的“与未来相遇”,甚至具身性地进入阎志所谓“一个现实与另一个现实之间的梦境”(《紫蜻蜓[十]》)。那么再大而化之,将高铁之类大幅度提升人类生存质量的超现实殊胜说成是人之诗追摄的一项成就应该也不会错。你听说过,古希腊那个关乎“诗”的重言式定义,“诗是制作”——希腊文poiêna诗]源于piein[制作](移译进汉语,近义词“营造”“创建”都可替换吧);要是依照美国诗人罗伯特·佩恩·沃伦的说法,“诗就是生活”,那就更是那么回事了——尤其,“生活”意指着以生存和发展为目的的每一项人类活动。相关涉的,还有阎志在其长诗作品的后记里写下的一句话,“诗是超现实的,但无法游离现实”……高铁上读诗而去想这些,也跟你知道除了是个诗人,阎志又被认为是这个时代颇具战略眼光的实业家(之一)有关系。

抵汉口站,接站的那辆车接续那节奏,驰向汉口北。开上武汉大道,大概就隐约望见了作为地标的摩天轮“天空之眼”,车上有人指点前方:“十五年前,那地方还只是一大片荒滩。”这让你回想起,开发了将近十年以后,你才头一回过黄浦江,去见识新浦东的当时情景——车从延东隧道跃出,钻探进辉煌的陆家嘴之际,你蓦然惊眩于迎头扑面的超现实史诗(而一位同车的前东德艺术家忍不住哭了……她上一次流泪,是在柏林墙倒掉,她一头闯进西柏林一家超市的时候)……现在,同样有一种轰鸣的史诗性,加入到这一路穿越的节奏——“天空之眼”的俯瞰之下,从八平方公里荒烟蔓草弥衍的地块,魔幻般崛起了一座规划一体、风格现代的繁盛新城。建筑伟峻广丽,排比齐整;道路开阔纵横,延展八方;商务智通天下,货达全球;这个庞大的汉口北国际商贸城,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中国建筑规模最大、成交额第二的商贸物流基地,的确已堪称“世界的中转站”……

它当然是诗人兼实业家阎志的一番大手笔,一件大作。早逝的海子曾经在一份诗学提纲里,记写下意图胀破其诗歌外壳、突入人类自身的宏伟、成就一番大地上的事业的“大诗”抱负;不妨说,在当代中国的另一个现实层面上,以多么不同的方式,阎志充分实践着依托主体力量、集体造型的超现实诗学。阎志去创建、营造、制作这支仍在高歌猛进的汉口北史诗,肯定要早于2007年11月的开工奠基仪式,也要早于他对武汉市黄陂区南部地带的这个新命名:“汉口北”——从而强指,令其上风上水,跟汉口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优势紧密联结……不过,这个对诗人而言颇为初级的词语魔术,倒是蛮可以当作阎志从纸上的抒情出发,迈向其史诗行动的重要关节——从这种将一个创造性能指付诸所指的现实创造性的关节点回溯,或许能够寻见始源,找到他统领卓尔集团,押上全部身家,“用一种只有金属才会发出的声音/丰富我们贫脊的乡土”(《金属的声音》)的初心,出发点。

在汉口北奠基整一年后,阎志诗集《明天的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出版,《金属的声音》收录在其中的“寓言”一辑:

让那些富有密度和质量的事物

尽情撞击吧

我们在看台上

分析这些金属的生长

他想要“分析”的,如这首诗接下来所写,却是不同于金属和它们的撞击之声的东西,深沉的,“紧紧捂住”的东西。这首诗提示了朝它(或“我们自己”)回溯的路径,却又在说着“无法”和“不能”:

我们透过这些金属

探望外面的世界

有很多生存和壮大的方式

不能看见的只是我们自己

所以 我们无法看透自己

更无法看透这些金属

及 声音

父亲也有一种声音

我们无法感觉

只有紧紧捂住乡土金黄的

感情乡土博大辽远的感情

或许并不来自这种感情

但我们别无选择

据说,有一个阶段,阎志被汉口北项目的推进折磨并折腾得不轻,一部叙述他和他带领的卓尔集团故事的著作讲到,他当时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做这个项目,是一种逆境中独自求索、为了自我证明的坚持。诸多细节一言难尽。不必去考证,那种时候阎志(通常在忙完了白天业务的深夜、凌晨)写下过哪些诗歌——翻看他的几本诗集,很容易就会发现,有另一种内心的折磨、情感的折腾由来已久,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诗歌历程,比他从家乡罗田到武汉,开始其创业的历程还要早。尽管,阎志有他在长诗《挽歌与纪念》最后的《结语:开始》那样的放歌:

我终于找到了梦想之地

这块我梦了又梦的土地

……

就在这里

……

我们要建一座城

……

在一座城市开始的地方

用坚强、勇敢和决心建一座城

用于纪念

用于重生

但阎志诗歌里更经常、更典型的声音,往往诘审或去激刺放歌里那些“金属的声音”。它带来颇为迷人的迷惑。《金属的声音》 应该写于汉口北项目的命名和奠基之前,却很难说没有指向这个将梦想付诸现实、实现了改天换地的项目,并且,更关乎阎志在《结语:开始》的最后几行欲辨明的,那令人惶恐,发人深省,“让现实的光芒照耀我们的梦想/让城市重新开始新的旅程”的“正确的方向”——超现实史诗在历史进程中的“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阎志在《金属的声音》里说)不只是或干脆不会是“我们透过这些金属/探望外面的世界”的方向。能近取譬,从一列高铁的观景窗里望出去,你并“不能看见”“看透自己”,你也“更无法看透这些金属”,又如何跟世界之真和它的“声音”相遇?在这里,“声音”正可以是“诗歌”的一个替换词。

那么,回溯“父亲也有一种声音”,是否阎志找对的方向呢?那正是他以其诗歌一次次回想,反复回响的“声音”。阎志几乎从一开始就有所敏感,“紧紧捂住乡土金黄的/感情”,跟“乡土博大辽远的感情”(它置念“探望外面的世界”)的差异,两者之间,或许有一道深刻的裂罅……而那种内心的折磨、情 感的折腾,则由于“我们无法感觉”“我们别无选择”……

2




1994年5月,差两个月二十二岁,兜里 揣着二百八十元,阎志从黄冈到了武汉,去《市场时报》上班。那个年代,最赶潮流的事情是上着上着班你就下海了,诗人也不例外,所以,一年后阎志拉一两个朋友,花几千块钱成立“蓝白文化传播工作室”,并不算什么异想天开的举动。再一年后,凭着(对九十年代的诗人来说最普通的手艺)为书商撰写书稿《天若有情:天王之王刘德华》,阎志拿到两万五千元稿酬,注册成立了卓尔传播公司。又过六年,2002年,他组建 起卓尔企业集团……到了2011年,他来武汉的第十七年,“卓尔”在香港上市——那年阎志三十九岁,有媒体称他为“湖北首富”。
卓尔发展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的那一年,2013年,卓尔书店在汉口澳门路、惠济路口的一栋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的五层楼开业。现在,它的外观应该还是十年前的样子,暗红色墙面,黑色玻璃门窗,相对于稍有些嘈杂的街道和周边的金融建筑群,素雅而又深稳——跟阎志给人的印象很一致。
那本讲述“卓尔”故事的书里说,书店开业前,“卓尔”各产业集团在全国攻城略地,阎志却忙里偷闲,每天待在这栋旧房子里亲自设计、规划,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他的精心打磨。你来到一楼店堂里那个采光最好、位置最显眼的区域,会发现它专门被用来放置诗歌类的书籍,其中不少读物,正是“卓尔”的出品,比如,由阎志任主编的诗丛和《中国诗歌》杂志。阎志很早开始写诗,在家乡罗田三里畈镇读中学时就小有诗名,他组织“露苗”文学社,担任社长,还自印诗集(这可说是八十年代出道的诗人们自力更生、自我建树的规定动作)……二十几年后他开了书店,将书店做成一个展示推广诗歌的平台就简直是必须的——这家书店也成了诗人朋友们在武汉聚会、举办诗歌节和作品分享活动的重要场所。而自己开一家书店这样的意愿,很可能早早就萌发于他刚开始写诗的同一时期,来自这个少年诗人最爱在镇上的书店待着,恨不得把整个书店买下来的那种渴念。
卓尔书店大概是阎志唯二一个不为了盈利赚钱的项目——另一个是接盘武汉足球(其最佳战绩:2020赛季闯入足协杯四强)。不过,就像今年一月“卓尔”宣布退出中国足坛时,他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则感言所说:“并不是因为我多么热爱足球,而是因为热爱武汉这座城市……”那次接盘,跟他之前在武汉长江二桥桥头悬挂起“感谢武汉”的巨幅广告牌是同一回事儿……开这家卓尔书店却大不一样,除了也出于对武汉的感激,为打造这座城市的一个地标、一张名片,显现这座城市的文化面貌,阎志更是想要让“卓尔”真正有卓尔之感。在他看来,“卓尔”还算是个书卷气息浓厚的名字。而这个名字,也早就是他的另一个名字了。
所以不仅以“卓尔”名之,阎志又使得这家书店领有了一种氛围,葆有了一种质地。很大程度上,它们延展自作为诗人的阎志及其诗……要是,来到武汉的许多年里,他那些发出“金属的声音”的史诗项目都是在创建、营造和制作,那么这家不同一般、只为实现年少时候的梦想的卓尔书店,则是阎志的一次言志(相对又相应于古希腊语那个关于诗的重言式定义,他一定更认同古汉语生成的“诗言志”这个重言式定义)。
阎志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十六岁的时候,因为眼睛做手术离开家乡一段时间,他失去了初恋,这触发他写下他最初的诗歌(诗题还记得:《秋天的恋歌》)。然后,由于写这首诗,他失而复得了他的初恋,又由于写这首诗时刺激了刚做完手术的眼睛,那个手术算是白做了……听上去,这更像一个寓言,甚至一个谶,尤其有意味于以之为开端的阎志诗歌——他唯愿诗歌追认、挽留,“紧紧捂住乡土金黄的/感情”,哪怕这么做抑损视力去“透过这些金属/探望外面的世界”。这大概也塑造了阎志这样的诗人形象——引录来武汉后他写下的长诗《今天》里的两行——

城市仍然如此烦躁
我多么想念我的故乡

他说“我一直相信:文以载道”,却又总是更愿意让写诗“只是在写诗”——其所载之道,大概在于“诗是一种个人的怀念,时代的记忆……”“是诗人(即我)的一次宣泄,一次情感大喷发”。他那些追认和挽留,往往萦念于他的少年罗田,那里/那时的山林、土地、村落、乡居、风景、人物、故事和传奇……跟他在一系列短诗里对它们的呈现相仿佛,在他的言语间,在渐渐散漫的茶叙中,它们并不显得遥远,几乎平易而切近,就像武汉跟罗田,相距只不过一百多公里……
2013年,忙于设计、规划、装修和开张卓尔书店的同时,阎志开始动笔写作,几易其稿,直到十年后的2023年才改定了题为《时间》的长诗——他的追认和挽留,在其中呈现为他的穿越:

我找到一个窗口
是某本书有折痕的那一页

……

通过刺眼的词语发出的光芒
我们 在那一刹那
回到了童年
回到了记忆开始的那一刹

这样的一本其中某页以折痕标记的书,或许是他之前出版的《大别山以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要么《少年辞》(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在这两本诗集里,阎志置身于/重又置身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父辈的山林》是其象征,更是从未移易的抒情现场:

父亲
你还要告诉我些什么

那排水杉已很苍劲
那岸柳树已吹绿
那片松林已丛生
然而你却老了
你树纹的脸上尽是
纵横交错的
象形文字

那是植满深山的
树木的
倒影

“父亲也有一种声音”的这番情境化深处/生处,有着阎志及其诗歌的出身和来源。诗中喻示:是父亲脸上的皱纹,山间林木的倒影,成为且成就了他写下的一行行象形文字——这实在跟他早年的一段履历密切相关:这个上有五个姐姐的家中独子到了十七岁那年,1989年,出于几方面的原因从高中退学,像父亲一样做了三里畈镇林业站的一名职员——曾经,“父亲是山……/我其实是山顶上一座小小的茅草屋”(《父亲》),但是很快,那儿也已经是“我的山林”(《山林深深处》),父亲、山林和少年,在阎志的抒情里三位一体了。当他说“我的影子都随我出走……你挽抚着我,山林……以致将你拥入怀中”(《山林深深处》)的时候,其中的名词和代词是可以互换的,而它们又有着共同的所指。父亲、山林和少年——“庄稼上新生的阳光”(《传奇》),“停靠在某个村落”的“平静的生活”(《走近》),“父亲、母亲和姐姐们/以及祖父、祖母和他们的土地”(《我是农民的儿子》),“熟悉和不熟悉的农人”(《漫步》),“村子里欢乐的猪们狗们鸡们”(《一天》),“你的发梢清澈的气息”(《少年辞》)——被这个后来进了城的诗人携带在身上,内化为最核心的那部分自我。
常常,“走出甲级写字楼后/乡下少年的气息迎面扑来”(《少年》)。跟内心自我的这种相遇,有时也会在乘坐一列高铁时发生,让他回望“乡村转瞬即逝/外出收割的父亲还来不及告别”“看见儿时的我/奔跑在列车之后/欢叫着/一点心事也没有地欢叫着”(《列车》)……那些早年的、几乎成了基因的生命记忆,他反复追认,不断挽留的农事物景,少年时光,并非只有欢乐,不饱含悲苦,无须反思甚或反逆;然而当它们被忆及,当他从城市的无限烦躁里对它们念念不忘,当“我真的不快乐/乡村总是在不知名的路口召唤着我”(《快乐》)……那就要让“诗是一种安慰”——像他在长诗的后记里所述,也像他在那首长诗的第一部所写——“可以无所顾忌/用自己的诗歌/平息一切”(《梦游[一]》)。
而那道折痕,甚至那道裂罅就显现于此,给予他诗歌里“不经意间想起的过往”“内心中一刹那的柔软”(《过往》) 以撕扯的张力——现实对他的击夺也是他对现实的抨击——他的短诗《挽歌》这样唱:

我的漫步停驻在冷漠的城市里
我的乡村的行走
没有了

3




阎志的《流年》写道:

有几种我们无法把握的事物
一是生命
二是爱情
三是货币
四是我们自己
还有一种是
时间

这几样正好是他的题材,他的主题,而当他并不止步于以之抒情,当用它们“塞满自己种种感受、感觉、认识、认知”的诗歌躯壳几乎被胀破,阎志需要另一本书,需要找到书页间新的折痕。
它是一首四千五百多行的长诗。《挽歌与纪念》,1996年写成初稿,2010年完成第五次修订,十四年间,一直在重写,增补——它的写作进程,跟“卓尔”在这十几年里突飞猛进的进程差不多重合;它的混成,想来也跟“卓尔”“用坚强、勇敢和决心建一座城”的超现实史诗相混凝。
它首先是记录阎志心路历程的诗篇,从最初的诞生到少年的出现,到那个三位一体自我的形成……循蹈的则是情绪化和具身性的感受感念,应激应变,有如梦游,被阎志状写于长诗每一部的“梦游”之章;而它又不囿于成长史和精神自传,突入了公共议题,成为惊耀的对发展危机、环境灾害、生存困境的示警之作。《序诗》一开始,立即就开始了从他的少年经历开始的寓言:

我从梦中站起
开始向往已久的流浪

这道折痕,这个第一推动力给出的却并非单一的运动方向。诗中讲述的“寻找一切可能的现实”的“流浪”“用语言行走”,进入城市生活,当然照应着阎志因其写作能力而从镇林业站调到县林业局《林业志》办公室,再到黄冈文联《鄂东文学》任编辑,再到武汉《市场时报》上班的路线。而这个“走在自己和母亲的反面”的方向,很快迎来了反向的推动力,又一道折痕,给出了折返的“我将在梦中/寻找一个绝对宿命的藉口/以帮助我们逃离”的方向。
于是,歌唱《泪水的完结》(第一部)就是“泪水……再次/回到了人类的眼中”;披述《成长的个人与群体》(第二部)就是“朝我的背面驶去/朝我的童年驶去”;痛诉《无法原谅的爱情》(第三部)就是“无法原谅自己”;为一个名叫“然”的姑娘悲奏《安魂曲》(第四部)就是“寻觅那堆属于我/情感的黄土”;想念《父亲》(第六部)就是“绿色/正深入我们体内”“坚守……一生赖以生存的阵地”(那是更加刻骨铭心的对山林的爱情)……不过,已经不同于只是去追认和挽留,在这首《序诗》加十二部(每部分为“ 梦游”“紫蜻蜓”两章)加《结语:开始》的长诗里,那样一种生命的过往依然在现时发生,并朝着未必不会走向死亡的未来伸展——其动人心魄的悲剧色彩,来自阎志所哀叹的“人类的基因终将被机器吞没/人类在机器欢鸣的高潮中/迷失了自我”(《梦游[五]》)……
“立交桥”的意象,被阎志用作城市生活的一个提喻,《第六部:父亲》里写到的“累倒在立交桥下”的“我年老的父亲”,《第八部:交易》里写到的“我来到立交桥下/寻找每一个像父亲的乞讨者”,提示的正是由那样一种生命的过往塑造的三位一体自我,在工业/后工业时代城市生活里的心灵处境,那也是乡村生活之命运的现实处境。“机器/像/海水已经不可收拾”(《梦游[五]》),“蜂拥而至的未来/一发不可收拾”(《梦游[九]》),“霉乱的人们无望地看着/最后一列车驶出/死亡之区”(《梦游[十二]》)……是这样的体验、识见、预判和噩梦,令“内心的游荡无处着落”(《序诗》)而有了折痕般折返的意愿——“以父亲的名义起誓/我终将回到父亲的山林”(《梦游[六]》)。最后,《第十二部:临终的风暴》里,阎志说:

我在暗红的情感里
抱住母亲温暖的身躯
喃喃自语
“我们回家吧。”

这血液里循环的“暗红的情感”(无异于“乡土金黄的/感情”),终被升华为一种生命情感的价值观,在同一个“梦游”之章里直抒:

乡村在我心中
乡村在所有的城市之上

从而——

遥远地召唤着我
指引着我
一颗永不平静的心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冷漠、沦落、罪孽、凶惧和祸殃的控陈,长诗里经历“对城市深刻的迷茫与挣扎”(《梦游[六]》)而发出的警世危言——幻显为“钴”(机器工业的怪兽)和“蚬”(恶性病毒的弥漫)的畸形及其他……并非附会于什么(他在《后记:以自己的名义》里列数的)“哲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之类,而是来自切肤之痛,来自“暗红的 情感”所直觉直观的反忤和反感。
然则——

当我终于挣脱
但再也找不到来时的道路
依稀可见的路牌在风雨中飘摇
(《梦游[九]》)

父亲老去,少年不再,山林和山林所象征的乡村生活已面目全非,以至“歌声没有了回荡的天空”(《梦游[一]》)。
时间主题或时间问题也已经映现出来:“过去的时间/是一点一点流失的”(《梦游[十一]》)……剩下的现在和未来,仿佛唯有总是在他的诗中出现,更是在这首长诗里被频繁写下的那个词:“无法”——“我的游走永远无法停歇”(《梦游[四]》),“城市还是一盏地狱之灯/无法回避”(《梦游[七]》),“折返原地 ”却“不可能抵达 ”(《梦游[九]》)——“无法拥抱哪怕只是一座山林的时候”(《梦游[六]》),那就唯有去“纪念”消失的,为永逝唱“挽歌”……
“紫蜻蜓”之章是必要的新折痕。幸好,在这首长诗里,另外还飘飞着这种“紫色的梦想”。在高于“梦游”现实的那段超现实的、却更是醒于现实的“朝着命定的方向/不可知的方向”的心路历程上,“紫蜻蜓停驻在父亲的双眼之中/紫蜻蜓与游荡的山林/合二为一”“紫蜻蜓是我们最喜爱的记忆方式/都市的尘埃/掩盖了它展翅欲飞的高度”……那么,“紫蜻蜓”也是从“暗红的情感”里飞出的“梦想”,它的颜色却还要浓烈,“那一瞬间的光辉无比夺目”。并且它不仅变得轻盈,不仅透明着理想化的翅膀——尤为关键的,阎志又写到——其“蜻蜓之蜕化/如同蛇”。
蛇的环形象征着时间轮回。在《圣经》的创世故事里,又是蛇引诱人类偷吃禁果,从初始的纯洁天真之蒙昧变得有智慧,当然也有了原罪。我注意到,在最后的“梦游”之章里,阎志也特意提到了蛇:“某一刻/城市的立交桥无比恢宏/某一刻/我忘记了赞美和悼念”——

乡村的蛇
正是在此时探望了我

“紫蜻蜓”的身姿,大概也幻化“乡村的 蛇”,它不再忙于“赞美和悼念”那值得追认和挽留,也许依然发生着的生命过往,而是去诱引——“紫蜻蜓成为一种路标”“指示我们迷乱的脚步”。有别于“梦游”般出走的“逃离”和折返的“逃离”,“紫色的/蜻蜓/死去在所有的道路上”,却是在“为诞生起舞”。蛇的引诱致使人类走出伊甸园不得返回(显然,《挽歌与纪念》是这个原型神话的又一个改写版),“紫蜻蜒”却飘飞在这“绝对宿命”和现实的乡村生活之命运上空,在阎志面对的“于是只有用生存的方式死亡/于是只有用死亡的方式存在……于是只有用存在的方式代替生命”的选项之上,试图指明一条“再生”或“重生”之路。
于是,当“紫蜻蜓”“仍在窗台前用怜悯的眼神/看着我……因为我们之间相隔的不只是玻璃/而是一个现实与另一个现实之间的梦境”,阎志将“无可回避/最后的蜻蜓//那双扑闪着星光的眼睛呢/让我们借助它/穿透所有的墙”,直到“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紫色的蜻蜓/飞蛾扑火般地奔向你”。
在《第十二部:临终的风暴》末尾,阎志用“任何的紫色的失去了方向的蜻蜓”去写下以省略号结束的最后的一行:

回到了……

——尔后,他才在《结语:开始》说:

那么
让我们埋葬
那么
让我们再生

虽然,“我因乡村而再生”(《梦游[十二]》),这除了“用于纪念”,更是“用于重生”的方案却是:“让现实的光芒照耀我们的梦想/让城市重新开始新的旅程/朝着崭新的方向/正确的方向。”在诗里,在披露这个“我终于找到了梦想之地”而去“建一座城”(梦想之城)的方案之前,阎志迷惑然而迷人地又提了一笔:

感谢蛇
把城市的旌旗污浊
然后毁灭
于是
我又回到了我的乡村
真正的乡村

“紫蜻蜓”提示新的路径,其如蛇的蜕化令“暗红的情感”得以突围,也将阎志的“恐慌”“忧虑”“愤慨”和“梦想”之诗突围进现实。长诗后记里那句“诗是超现实的,但无法游离现实”,于是就指向了不少当代诗人孜孜以求的诗的介入。你会同意,如《挽歌与纪念》这般,才算得上真正的介入之诗——并不到“挽歌与纪念”为止,还会将言志之诗付之于去现实世界制作、营造、创建超现实的行动史诗。


4




夜宿卓尔万豪酒店,它属于武汉客厅的一部分。选在那儿入住,你大概想就近感受一下,这个被最早一批改造成方舱医院的地方。第二天上午一出门,你立即就踏足在这个“超级博览城”了——高二十八层,外立面形似摞起的书籍之柱的双子楼(一幢为卓尔万豪酒店,另一幢是甲A五星级写字楼),连接着壮阔恢宏的以长江武汉段不规则岸线为造型的波浪状大屋顶展览建筑群(大概意图直观地传达这个“武汉梦”的文化气息和诗意性),确如阎志所愿,已经成为武汉这座伟大的梦想之城的新地标。
2010年3月,离《挽歌与纪念》的第五次修订完成还差几个月,武汉客厅项目正式签约启动。媒体说,它要“用国际理念打造城市文化中心”“将是国内首个荆楚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更是国际文化在华的最大交流平台”;那本讲述“卓尔”故事的著作说,这是源自阎志灵魂深处的回归与出发……他视之为独一无二的毕生之作。从《挽歌与纪念》,尤其最后的《结语:开始》,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么说的理由。你猜想,它的灵感动机也跟阎志开那家卓尔书店相仿,在将“感谢武汉”上升为“我有一个武汉梦”的来路尽头,有一个“我将在梦中/寻找一切可能的现实”的“少年梦”。你愿意把声称“诗就是诗……仅此而已”的阎志视为“介入诗人”,大概正缘于这样的猜想,当然首先是眼前所见。诗的介入,需要诗人在现实层面上,将古汉语和古希腊语里关于诗的两个重言式定义焊接在一起。
2020年初在武汉爆发的新冠疫情,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阎志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热爱——危情之下,诗人的行动难能可贵——除了卓尔集团旗下的武汉客厅和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很快被改造成两千张床位和一千六百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卓尔”还在武汉、黄冈、荆州、随州等地建立了多家卓尔应急医院。据报道,2020年1月24日,除夕,家家都在准备年饭的时候,阎志召开了一个紧急电话会议,他的发言主题只有一个: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卓尔控股要紧急全面启动全球供应链网络,不遗余力到世界各地采购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不论价格、不论数量、不设上限,有多少要多少,尽快运往武汉”。六天时间,“卓尔”在全球采购了三百万个医用口罩、三十万只N95口罩、近三十万件防护服、三万二千副护目镜,用四架专机运回,捐赠范围覆盖了湖北全部十七个城市。那些日子,阎志说得最多的几个词是:“抓紧”“速找”“快”“要”,还有“买”!
……那么,是武汉客厅(这个隐喻的命名,正有着不妨更深入的意味),让人要往里再多看上两眼——下午去罗田三里畈镇。路上一个多小时,驰出高速以后,经过山间的一些起伏蜿蜒盘转,车就停在了显化寺跟前。于是下车,循着缓坡朝上,拾级步入山门。
显化寺建筑的特别处,是在一般的佛寺形制之外,另有一座三层小楼,这是阎志为他收藏的两百多尊年代材质造型各异的佛教雕塑专门造设的,取名“百佛堂”。在为之撰写 的《百佛堂记》里,阎志说,因他母亲信佛,所以“承母亲之意,重修显化寺”。在一座小山上新落成的这个寺庙始建于唐代,重修之前已经式微了很久,估计成了个破旧简陋的普通小庙。不过这地方真有点奇妙,海拔其实并不高,坐在百佛堂二楼喝茶,却能让你觉得是在一个最利于眺望四下风景的位置。目力被远远环绕成圈围的大别山脉阻断,红尘喧嚣好像全都给推拒到了山脉之外,而夏日暮晚渐渐笼罩的周遭低处,渐渐清凉下来,寂定在“与过去再也不相见”的“闲时”……
引号引的是阎志《风过耳》里的诗句,写于重修显化寺前后。这首“要在故乡的/群山之中 修一座小庙”的诗,透露出若是以后身退,他愿意安心在此的意思。他所谓“闲时”,跟他的长诗新作《时间》里写到的“与时间和解吧/不再做徒劳的抗争/与时间和解吧/接受一天天老去”颇有些关联,都在说着“与过去再也不相见”地“接受一天天遗忘”。不过,可以想见,阎志大概率不会接受这样的时间,这在《风过耳》那句“闲时/看一株草随风摇曳或者/倔强地生长”就有所暗示,紧接着——

有风经过时
檐下的风铃肯定会响起
才记起看看
山那边的故乡
依然会让我怦然心动

——就算是明确否决了他在那首同样以《时间》为题的超级短诗里所说的“与过去永不相欠”。
从寺庙所在的这边小山上,隐约能辨认对面三里畈镇的轮廓,看不太真切。然而或许不必为能够看真切去到那边——保持一个可以想象的距离也不错。又或许,显化寺才是阅读阎志的最佳位置——它似乎能拉近甚至消除时间的距离:

我看到了山林中那座唐代古刹檐下的风铃
我看到父亲正带着少年的我拾级而上
风铃声响起
有风
刚好有风经过

他在长诗《时间》里回望所见的这个场景,直接联通《风过耳》的未来场景,仿佛显化寺就是《时间》找来的“窗口”“某本书有折痕的那一页”“刺眼的词”“一道光”,那个“虫洞”。重修得崭新的显化寺,叠合着并不会过往的、过往的显化寺,以至:

这风的气息也如此熟悉
父亲和少年的我听到铃声那一刻
同时停下了脚步
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小镇
小镇依旧
一切都好
那里有我们的家
那里有我们过去全部的时间
当然就有我们全部的热爱

如此这般的“我们过去全部的时间”(被阎志浸泡于“暗红的情感”),正是他在长诗《时间》里要去“捧住”的时间,“冻结”的时间,“尽可能地追忆”的时间,哪怕它是“一次又一次把我困在梦中”的时间。那个“属于我的时间起点”,给了他不得不活在“没有终点的梦里”的时间向度,也给了阎志诗歌不得不如此的写作向度。
时间(这“无法把握的事物”)是阎志的天问,一直在他的纸笔间困扰。收录阎志早期作品的诗集《明天的诗篇》,里面就颇多围绕和针对时间的诗歌,尤其那首长诗《今天》,以钟表计量的刻度时间为单位、线索、布局和结构,展示城市生活不同场景的各色人物,他们全都受困于时间,又寄希望于所谓“对的时间”(《18:00》)。这首长诗开篇《1:00》所写的“我试图越过午夜十二点”回到从前,“但是我回不去”这样的命意,恰好也贯穿阎志后来的长诗《挽歌与纪念》,也是其最新长诗《时间》的主题与变奏。
在长诗《时间》里,不同于以往,阎志更为集中专注地处理时间,用其诗人的疑虑、假设、玄想、虚构和真情实感,反复刺探,反复刺痛,直至刺穿那些轮回的时间、箭镞的时间、黑洞的时间、多出的时间、老去的时间、重叠的时间、虚拟的时间、盛不下的时间、不会再生的时间、深不可测的时间、无始无终或有限无界的时间……试着能够把握住时间——然而:

唯独时间
我们一直看不清模样

阎志以其深切的体验去猜测的“时间的模样”,在这首长诗里,(很多时候)或许呈现出以“我”为始终的生命模样,说不定它就是德国诗人丹尼尔·冯·切科说的那样:“在 我之前并无时间,在我之后也不会有,/它与我一同诞生,也与我一同逝去。”⑩如此,为回溯“我们过去全部的时间”而要找到的“窗口”“某本书有折痕的那一页”“刺眼的词”“一道光”,那个“虫洞”,很可能就会在“我”的生命状态中——还真有点显化的意思——阎志以《时间》指认:对生命之“我”的深挖深省,就是对时间的探究和回溯。那是一种艰巨,是“满身泥泞地从虫洞中爬出”……并且没有终极,不会像《风过耳》最后那行诗:

直至风停下来

自显化寺回武汉,没开多久,车就经过了但店。少小时候,阎志以为但店是个很远的地方,长大后才知道原来离三里畈镇这么近,是每次进城必经的第一站。所以,他写了一首《有个地方叫但店》,诗里说:“走到但店时/就想着真的离开家了。”
这实在又关乎他那首十二字短诗《 时间》的后五个字了,“与未来相遇”,并且不该只是去经历简便明快迅捷高效,像乘高铁穿越时间通道——长诗《时间》里,阎志这样写——

高速公路是永远不够的
循环往复的命运
永无止境
行走在时间的两面上的我和我
永远不能相遇

注 释


① 张枣:《大地之歌》,颜炼军编:《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② 阎志:《后记:以自己的名义》,《挽歌与纪念》,华品文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③ 海子:《诗学:一份提纲》 ,西川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
④⑤⑥⑦⑧ 阎志:《后记:以自己的名义》,《挽歌与纪念》,华品文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⑨ 王雷生:《卓尔紧急48小时:全球采购300万只口罩、近30万件防护服驰援湖北》,《中国企业家》,2020年2月6日。
⑩ 见博尔赫斯著,陈东飚译:《对时间的新驳斥》题引,《博尔赫斯文集·诗歌随笔卷》,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1996年。

来源:《收获》2023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