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秀华的人生:我想怎么活你管得着吗?

 民国女子 2023-11-17 发布于湖南

01
在很多个读书的时刻,尤其在读到一些乏味平淡的句子时,我会偶尔想起,2015年读到余秀华那首成名作时的感觉。那一年,朋友圈几乎被这首惊世骇俗的诗歌刷爆了: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赤裸,直白,甚至可以用放荡来形容,但同时火辣,深情,几乎可以用炽热来形容。
我还记得当时的评论区骂声与赞誉声各执一词,但最后的落脚点都默契地停留在了一个奇怪的同频上,会说一句:一个脑瘫的农村妇女嘛,境界能高到哪儿去?
于是,对她的各方骂战喧嚣的烟火暂时平息,很多人莫名又多了一些对生活在底层的诗人的心酸,转而开始褒奖几分。
但是,几年后的今天看来,人们都错了。
余秀华根本不在乎这些。
她根本不需要别人给她贴标签,她一直无所畏惧地举着独属于自己的盾牌,一路高歌猛进,特立独行,杀出了一条只通向自己活着的罗马路。
02
我常常想,所谓的诗人并不需要什么科班出身,而只需要惊人的天赋,或者还有一些生活困境里萌发出来的原汁原味的真实感觉。
余秀华出生时因为缺氧造成脑瘫,以致于说起话来口齿不清,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高中毕业后的她,先是在家学养鸡。很有意思的是,她的书柜里左边是鲁迅,右边是巴金,中间再夹着一本《实用养鸡大全》。
当然,不管是养鸡还是后来养兔子,结果都不尽人意,无一例外都给养死了。
一个个无聊的日子里,余秀华开始尝试写诗。她后来说,也不是她非要写诗,而是她的手实在抖得太厉害,写下一个字很吃力,每次都要用左手摁着右手才能勉强完成。
而写诗相对来说是最节省体力的,也就只能选它了。
不是为了所谓的热爱与信仰,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我理解的是,她在用自己的才华给自己的残缺生活找点乐子。
于是,这个打字与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女子,却相当熟练地混迹各种诗歌论坛,斡旋嬉戏各种男诗人。最喜欢的事儿就是找人骂架,酣畅淋漓地骂,然后自己过自己的现实生活,没事人一样。
余秀华说过一句话,就因为自己长了一张人神共泣的脸,保证了所有和她交往过的男生的清白。
这句话真的很悲壮,其实这也是余秀华一直想在爱情里撞出点火花来的本质理由。
03
诗歌里大胆炽热无所顾忌的余秀华,因为自身的残疾,现实中一度活得桎梏重重。20出头就嫁给了一个大她13岁的男人。
有一年,丈夫外地打工,老板拖欠了他800块工钱,他拉着余秀华去讨薪,对她说:你去拦老板的车,你是残疾人,老板不敢撞的。
余秀华就问:如果真撞了怎么办?丈夫没有回答她。
余秀华明白了,其实自己的生命在丈夫眼中只值800块,还不如一头猪呢。
于是,她成名后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和丈夫协议离婚,痛痛快快从版税中拿出十多万元当离婚费,也就是说,她终于有能力让自己离开这个相互不爽的婚姻。
她执拗于在爱情里折腾,无非是自己从没有过少女时代,从没有体验被爱过的感觉,想做一个梦想中的被爱的少女罢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尤其对于一个敏感炽热时刻端着自卫盾牌的女诗人来说,爱情是必须的,是和生命同等重要的,没有它,是要命的。
我怀疑她在心里一次次爱过,比如这首: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那种爱情面前的小心翼翼和惶恐,那点爱的心思几乎昭然若揭。
只能说,诗人的诗越动人心魄,就说明,她活得越竭尽全力。
所以,看她和90后杨小伙那一场恋爱,完全就是飞蛾扑火而已,看客尚知,内心聪慧如她,未必看不清这场爱情的走向,但她就是愿意走向那虚幻而美好的一刻,慰藉自己千疮百孔的生活,又有什么值得指责呢?
人生是一个过程,爱情也是。
04
余秀华总让我想起一个词:野蛮生长。
我也做过假设,曾经也是副刊报纸编辑的我,如果发现了余秀华的诗歌,我有没有勇气发表。答案是:会踟蹰良久,衡量再三。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循规蹈矩,温良谦恭的准则真的很牢固,也很必要,遇见一个张牙舞爪、锋芒尽露的不走寻常规矩人生的人,是很挑战自身极限的,会下意识躲开。
但我真的不讨厌她。
她的诗歌时常让人读得心惊胆战,那种赤裸裸不顾一切的野蛮张力,让你常常汗颜于自身的某些桎梏,她身上有一种凛然的刀锋感,时刻刀剑出鞘,时刻要拼命要冲锋陷阵,但同时,又有一种完全摊开的松弛感,且她的松弛感只属于她自己,任何人都不能分享过来那种。
其实,这个世界上,要允许各种人生版本的存在,无论过度拔高或过度贬低,肆意诋毁或者无限赞美,对于个人来说,恰恰都是多余的,不需要的。
就像这句评价:“震撼,颓然里又高昂着倔强的头,就是那种颓废绝望里开出的一朵奇葩,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能不震撼。”
这就足够了。
05
有句话说,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驻伏了无数次的日落。
此刻,我的窗外有夕阳,有微风,还有落了一地的黄叶,我忽然就感性了起来。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余秀华想拥有的,无非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已,那她到底想要什么呢?摇摇晃晃的她,记忆里有没有落满过梅花,她的人生荒原里,可能只有一座空空的山,并没有梅花来盛放过啊。
是不是因为此,才更渴望拥有?念及此,内心忽然有柔情涌过。
不说那么多了,她就是她啊,想怎么活都是自己的生活,诸事与看客无关。
最后,放一首她的诗歌片段,依然是那首《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人世间纯粹的爱,这,不就是吗?
作者冰儿,爱红楼,爱诗词,爱简单的生活,著有全新注译版《宋词三百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