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天子——宋高宗赵构的书画鉴藏

 田鹏kobhtmx377 2023-11-17 发布于河北

宋高宗赵构

南宋的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赵构的历史形象颇为复杂,他即位于危时,又为中兴之主;虽有抗金之志,却无反正之能,但亦延续了大宋江山一百五十余载。艺术上,高宗承继其父徽宗,亦擅长书法绘画,其书画鉴藏,更可谓是皇室收藏史中颇为成功的案例。

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后,宋皇室的收藏散佚大半,然而在短短的一朝更替间,高宗就使南宋内府书画收藏和画院都恢复到了不逊前朝的水准;在此基础上,高宗非但建立了独特的鉴藏体系,更通过自身的大力推进,弘扬了书法、绘画创作的传统,对承启两宋间皇家书画鉴藏和创作,都可谓功莫大焉。

南宋 吴说 庆门星聚帖 局部 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宗书画收藏的方式

北宋灭亡,二圣北狩,文物崩散,衣冠尽丧。南宋的第一任皇帝高宗赵构于一一二七年即位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地继续了皇家书画收藏的传统。南宋周密撰有《绍兴御府书画式》,其开篇便曰:「思陵(宋高宗)妙悟八法,留神古雅。当干戈俶扰之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余,展玩摹搨不少怠。盖睿好之笃,不惮劳费,故四方争以奉上无虚日。后又以榷场购北方遗失之物,故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可知,高宗的书画收藏,虽起于艰难,但总高宗一朝的书画收藏,却已经大致恢复到了徽宗朝的规模。另外周密还透露出高宗收藏的主要方式,即「访求」、「奉上」及购入。

南宋 吴说 庆门星聚帖 局部 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宗曾派人在民间广泛访求书画名迹,被高宗称为「游丝书第一」的吴说,就曾奉旨收集散落于民间的晋唐书迹及先帝名臣墨帖。吴说在《庆门星聚帖》中,就曾提到他自己「近奉诏旨访求晋唐真迹」,由于时世艰难,「止有唐人临《兰亭》一本」。印证了他曾奉高宗旨意访求名迹的事实。李清照在《金石录后续》中曾提到,南渡之后其所藏书画砚墨被邻居盗走后,「尽为吴说转使贱价得之」,这些东西通过吴说的中转而进入高宗内府,亦不是不可能。因高宗喜爱书画,朝中投其所好之臣不在少数,秦桧便以此得宠。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桧阴结内侍及医师王继先,窥微动静,必具知之,日进珍宝珠玉书画,奇玩羡余,帝宠眷无比。」既有「成功」事例在前,就有效仿在后。绍兴二十一年高宗幸「中兴四将」之一张俊邸,张俊为示忠诚,进奉书画「有御宝十轴」、「无宝有御书九轴」、「无宝无御书二轴」。其中所谓「有御宝」、「有御书」者,当属宋徽宗宣和内府旧藏之物。此外更有甚者,为求高官厚禄,竟向高宗进献赝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言:「乙亥,将仕郎毛公亮献徽宗皇帝御书百轴,诏:『小玺辰翰皆人伪为之,可令大理寺根治。』」每读至此,不禁令人失笑。

南宋 吴说 庆门星聚帖 局部 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从中亦能看到高宗内府对藏品真伪的精鉴把关。

在宋金边境的榷场回购被金人所掳走的名迹,也是高宗重要的收藏途径。榷场是指宋与辽、金等国在边界设置的互市市场。南宋与金在绍兴和议之后,先后在盱眙军、光州等地设置榷场。由于当时南方对北方遗留文物的需求非常之盛,且北方金人不重典籍文物的收藏,视其为无用之物,多于榷场中售予南方渔利,故而当时榷场中的文物交易十分繁荣,南宋内府中的很多收藏都是来自榷场交易,故而清人叶廷琯有「何似榷场南宋置,广收名迹辇临安」一语。古董商毕良史曾滞留北方,期间搜求京城乱后遗弃古器书画,在绍兴十年金人败盟后,将所藏全部古董献给高宗。绍兴十五年之后,毕良史转知盱眙军,盱眙军即当时榷场所在,其目的之一便是在榷场为高宗收集购买北来的文物。此外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中还记载了一位主管内帑钱的刘炎,往来榷场,买犀玉书画,依托内侍之门,以宠进身。

宋刻本《中兴馆阁录》(《南宋馆阁录》)内页

高宗书画收藏的内容与数量

关于高宗书画收藏的内容与数量,南宋陈骙在孝宗(赵眘,一一二七年一一九四年)朝所统计的《秘阁、诸库书目》中曰:「御容四百六十七轴。图画:御画十四轴一册。人物百七十三轴,一册。鬼神二百一轴。畜兽百十八轴。山水窠石百四十四轴。花竹翎毛二百五十轴。屋木十一轴。名贤墨迹一百二十轴一册。」大致可以推测,高宗朝绘画收藏的下限约为七百九十五件。另据《南宋馆阁续录》卷三「储藏」条,在宁宗(赵扩,一一六八年一二二四年)时期,皇家已经收藏了二百余轴的历代法书,这批收藏的基础或许也应来自绍兴内府。

宋刻本《中兴馆阁录》(《南宋馆阁录》)内页

高宗的另一项重要收藏是御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七中载录,曾一度仕金的郑亿年,在绍兴九年九月壬午,进献祖宗诸后御容五十余轴,即复为显谟阁直学士。此外朱弁也曾「以金国所得六朝御容及宣和御书画为献」。除了延续不断的个人进献外,亦有大规模御容南迁的记载,《宋史》卷二十九《高宗本纪》就载有绍兴九年五月庚寅,原来收藏在北宋东京钦先殿、孝思殿的累朝御容南迁至南宋都城临安。随着个人进献和大规模迁移的进行,至《南宋馆阁录》成书时,内府所藏历代御容已经多达四百六十七轴。

宋刻本《中兴馆阁录》(《南宋馆阁录》)内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